登陆注册
6607500000157

第157章 纷乱京师

土匪使用妖术,飞天扔弹,醇亲王奕譞一路被炸弹撵到赣州府,土匪方才撤去,幸得琼州总兵刘摩一路陪护,所幸无恙。消息传至京师,朝堂一片喧哗,恐粤北匪众效当年长毛起事,纷纷出言献策,急于剿杀此匪。

慈禧意欲借此事转移百官视线,将《申报》之事压下头去,大呼重振国风,杀贼保民,令各部上书振国杀贼之策。

偏偏有个御史名曰朱一新,呆头呆脑地奏了一本,奏曰:“昔圣祖康熙帝十四岁亲政,创下康乾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犹钜,政多丛脞,民未顺安。内外事务,必须得人而理,现朝廷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不能重振朝纲。我朝家法谨严,若谓其如前代之窃权乱政,不惟居心所不敢,亦实律法所不容。民道邪风,不可不截,国路阻石,不可不破。此刻贻误已非浅鲜,若仍不改图,专务姑息,何以仰副列圣之伟业?故微臣恳请,皇帝入继文宗显皇帝,寅承大统,好学敏资,学问天成,爱民如子,百官敬服。圣母皇太后当得颐养天年,盛德所关,克日还政,顺乎民意,必为后世景仰。”

这一纸奏章在朝堂中念出来,犹如在滚烫的油锅中浇下一盆冷水,劈啪啪地炸得人人皆晕。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上身形微微闪动,眼神中透视出激动的神色,看向朱一新恨不能抱起来啃上一口,却见百官中一人微微摇头,示意光绪切勿急躁。

原本慈禧也动了还政之心,但养老的颐和园还没有修好,耗资巨大,仍入不敷出。而此刻北洋水师大兴,李鸿章主持整顿海防,亦是个无底洞。大清的国库中耗子无数,银架上的灰尘早已落得满满当当。李鸿章苦心筹划,一心试图建立一支足以与列强抗衡的北洋水师,向朝廷申请军费,总是驳的多,准的少。李鸿章无法,只得深入宫内觐见,想探知内廷意旨。李莲英传出消息,太后近年有意静养,准备造个园子,却苦于无款可筹,时常烦躁,所以遇到各省筹款的事项,往往有驳无准。

李鸿章沉吟片刻,便与李莲英附耳数语,李莲英听了连连点头,叫好不断。待李鸿章回了天津,之后所有奏请,无不照准。李鸿章之妙计,便是借海军名目,责成各省岁拨款项就中取出一半,作建造颐和园的经费,一半作海军军费,这样便能两事皆成。

慈禧太后闻言甚为欣喜,款项有了眉目,园子建造的速度自然加快起来,但权柄之事只是水中花镜中月,画个大饼先给百官看着。去年光绪十五岁,曾有大臣上书皇帝当立后,被慈禧怒言驳回,因她在奉光绪入主金銮殿时曾向百官许诺,皇帝大婚后便立刻撤帘归政。现如今朱一新再次上书,心中暗暗气苦,若不是洋人的报纸登出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事来,就是送朱一新十个豹子胆也不敢在此时提撤帘归政一事。

清流——老六——

慈禧的脑海中闪过一道光芒,面色瞬间变得铁青,身形微微颤抖,喷着怒火的眼睛死死地盯住站在百官中的翁同龢、李鸿藻等人,若是目光可以杀人,只怕翁同龢、李鸿藻等南北清流早已死得干干净净。李鸿藻神闲气定,翁同龢事不关己,均是不动声色地站在队伍中。慈禧自然知道这些清流的能耐,定是想借此机会东山再起,夺回三年前被驱逐出军机处失去的营地。

对于这些以圣贤子弟、儒林清风自居的腐朽之辈,慈禧自然没有放在心上,但此刻外面风雨满城,谣言四起,着实令慈禧头疼不已,不知如何批驳朱一新。

军机大臣、刑部尚书孙毓汶急忙出列,不愧是慈禧的铁杆心腹、急先锋,也不向慈禧与光绪拱手致敬,此刻文武百官也懒得计较这些琐碎礼仪之事。孙毓汶怒气冲冲地指着朱一新道:“今上年幼,尚未大婚,即便天资聪颖,英才过人,但尚未大婚,朝政生疏,如何能亲政?圣母皇太后宅心仁厚,怜惜天下臣民,不负文宗先皇帝所托,以一己之力揽华夏于狂澜之外,你一个小小的御史,有何资格奏议撤帘归政之事?即便到了彼时,当是圣母皇太后先下懿旨,军机众大臣商议之后方可,你还不退下,勿要耽搁我等商议军机大事!”

孙毓汶说得有理有据,铿锵有力,让慈禧暗赞一声,到底这才是知心人儿,正待斥退朱一新,百官中又闪出一人来,正是北派清流首领、礼部尚书李鸿藻,慈禧的嗓子眼又提了起来。

李鸿藻走到朱一新与孙毓汶中间,用身体挡住梗着脖子的朱一新,慢悠悠地向光绪与慈禧拱手道:“启奏万岁、圣母皇太后,微臣李鸿藻有本奏。”

慈禧尚未说话,光绪急不可耐地道:“爱卿尽可奏来。”

好哇!想亲政居然如此火急火燎,慈禧在帘后暗恨不止,怎么就养了这么个白眼狼外甥加侄子。

李鸿藻立直身形,清咳一声,缓缓地道:“朱御史奏折中有言,当年圣祖康熙帝十四岁亲政,创下康乾盛世,令吾辈万分景仰。如今陛下年过二八,正是舞象之年,《礼记-内则》有云:‘舞象,学射御。’《疏》有云:‘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圣贤所言甚是,陛下如今的年纪正是成家立业、治理国民之时。孙尚书所言,陛下尚未成亲,此事无妨,我朝自有先例。世祖顺治皇帝,十四岁在太和殿亲政,镇定自若,稳定大局,时尚未成亲;圣祖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殚精竭虑,步步为营,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击罗刹,开辟煌煌盛世中华,天下和乐,克致太平,时亦未成亲。臣观当今圣上经文纬武,仁孝智勇,如何不能署理朝纲?臣附议朱御史所言,望陛下早承大业,勤政爱民。”

李鸿藻一番引经据典,又将顺治、康熙两个先帝都搬了出来,孙毓汶与慈禧一般,同时铁青着脸无法批驳。孙毓汶知道,若是再辩下去,只怕那些满地鸡毛之事被清流拿到朝堂中公论,那太后一方的势力便有被连根拔起的可能,权衡再三,怒气冲冲地拂袖回了班内。

慈禧心急如焚,正欲施展“拖”字诀,试图先拖着再说,然后对清流各个击破,分化处理,不料翁同龢及其他清流官员纷纷出列,跪满一地,齐声唱道:“恳请圣母皇太后撤帘归政!”那个整齐的劲头,似是早已排练许久。

慈禧看向朝臣中没有跪下之人,为首的礼亲王世铎犹如睁眼瞎,两眼朝地默不吭声,其他几位宗室王爷亦是如此;李鸿章眼皮耷拉,眼珠乱动,似是在连番思索;张之万、孙毓汶等人站在班内,忽而摇头,忽而叹息,愤恨不止却又无可奈何。

养这帮大臣有何用!慈禧气恼地一手扶额,头晕不止。

光绪皇帝突然道:“诸爱卿都平身吧!圣母皇太后自有计较,朕现时年幼,不堪大任,虽说已学了数年朝政,但还需皇太后多多扶持,朕今个乏了,众爱卿都散了吧!”说完便快步离去。

慈禧还在诧异间,跪地的朝臣哭喊道:“陛下仁爱,吾等不及,陛下啊——”“本朝以孝为先,陛下率先垂范,吾等有此明君,死而无憾!”

好一招以进为退,看来又是翁同龢搞的鬼。慈禧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铁青着脸晃悠悠地站起身来,李莲英急忙上前扶住,“啪!”慈禧怒火滔天闪过一巴掌,骂道,“哀家还没老!”李莲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讨饶。

当晚,慈禧秘密召见孙毓汶、张之万、李鸿章,商议许久也没个章程。巡城司来报,清流之辈在街上到处招摇,宣扬皇帝仁义,太后当撤帘归政,百姓群情汹涌。次日一大早,午门前便跪满了情愿的书生与百姓,纷纷高呼皇帝亲政,重镇朝纲,再现华夏神威。被架到火炉上的慈禧连传数道懿旨,声言酌情再议,不料午门前请愿的人原来越多,遛狗斗鸡、泼皮无赖纷纷凑了上来,将午门外搞得一片狼藉,外国记者纷纷上前采访,向世界宣传此事。

德国公使率先表态,在光绪的书房中郑重呈上德国皇帝的国书,紧接着美国、墨西哥、奥斯曼帝国纷纷表示支持光绪皇帝,慈禧顿时麻了手脚,惊慌失措。

清流奏议她不怕,百姓请愿她更不怕,只有洋鬼子干涉才令她心惊胆颤,不得不传出旨意,着军机处六臣工会同各部尚书、八旗旗主商议光绪亲政一事,并推脱身体有恙,索性在内宫养起病来。

慈禧学了鸵鸟,但心仍不甘,她要杀人!

想杀朱一新,怕后人唾骂,杀之不祥;想杀李鸿藻、翁同龢,但此二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根本无法动手,何况此刻正是如履薄冰、步步小心之际。

慈禧歪在卧榻上,修长的护指轻轻在被角点动,眼神中蓦地闪过一道狠色,必须杀了此人!

若不是此人,不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若不是此人,光绪小儿不会与她离心离德;不杀此人,不能泄心头之恨;不杀此人,只怕万年之后无人供奉香火!

杀!

慈禧所要宰杀之人,正是醇亲王奕譞也。

同类推荐
  • 乱世之地球来客

    乱世之地球来客

    他是一个宇航员,遭遇事故返航后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里有红颜多情,却孤零对芳影暗叹世事无情;这里有武士智者,欲只身事强主但求名扬天下;这里有旷世奸雄,能权谋霸一方占据锦绣河山。尔虞我诈,刀光剑影。这——是一个乱世。是乱世造就英雄?还是英雄生于乱世?他该怎样去了解,融入,并最终——驾驭这个世界?请看本书——乱世之地球来客。
  • 秦时明月之痞尊

    秦时明月之痞尊

    一个不一样的痞子混迹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且看猪脚如何在这个世界里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 三国之亮剑

    三国之亮剑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个铁血的时代。成者为王败者寇。李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他没有惊世骇俗的武艺,也没有神鬼莫测的智谋!有的只是一个男儿的满腔热血,有的只是保家卫国的壮志……天下之大,舍我其谁!
热门推荐
  • 叶落繁秋

    叶落繁秋

    别人眼中的沈然,什么事情都能随遇而安。只有沈然知道,自己不过是太明白越是反抗越是受伤的道理。所以,当遭受父母遗弃,她选择安静接受;当收养自己的婆婆性命垂危,她默默承担伤疼;当父母出现认亲,再一次令她失望,她依旧平静如初。她不想反抗,只因她不想再孤独一人。如今跟萧靖一起生活的“沈琳”,安静如风,似乎并不似从前听说的那样好高骛远、骄横贪财……不过,只要“沈琳”能派上用场。萧靖不太在意她在自己面前假装善良的样子。然而,当被利用的棋子骤然离手,萧靖只有失落与隐隐作痛的感觉。明明残忍地亲手推开“沈琳”的是自己,为什么最后却是怅然若失?真相大白时,萧靖终于明白自己的心。然而,被伤害的人,伤口却难以抚平……
  • 佛说四天王经

    佛说四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爷有病,臣女不医

    王爷有病,臣女不医

    一朝穿越,弱女变王者,绝对惊艳天下!穿越成草包嫡女?还被人塞进马车送到敌人面前送死?没关系,一鞭劈开杀局,碎阴谋,拼皇权。妃临天下,王者称霸!只是一路走来,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自己会呼吸不稳、心跳加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待嫁二货公主

    待嫁二货公主

    ★○☆●★○☆●★○☆●★○☆●★○☆●★○☆●“公主,请问你这一次又发明了什么新玩意?”俊美如天神的脸上含着游戏,低沉的嗓音如春风般哺入耳中。“公主?谁是你公主,这位先生,你脑袋是不是高烧38°?看你长的人模人样,别学疯子乱认亲戚,如果脑子不好就早点去精神病院挂号。”某女双手叉腰,跨坐在自行车上,脚不客气地踏在两团柔软的云朵上。“公主,你是不是在炼丹房练糊涂拉?”修长的手指拂过某女的额头。“靠,别靠我!…咦,我脚下怎么躺了一个美女?咦,你怎么也没穿衣服?这里是哪?”环顾了下四周,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好疼。“妈呀……难道我穿了?我的自行车奖杯,我的冠军之路…苍天…”某女不顾形象的狼嚎起来,脚下踩的更用力,哀声一片一片。“兰贵人,挺住……”某男噙着恶魔微笑,十分同情的看着惨遭皇妹玉脚蹂躏的新晋贵人。“公主,你这身好有个性,我喜欢。”眼神不客气的瞟向公主那身清凉打扮。
  • 生当长歌

    生当长歌

    人生自当一路长歌!且看在神州浩土之上,龙小飞演绎出一曲斩妖除魔的强者长歌!
  •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兼职仵作妻太忙

    兼职仵作妻太忙

    特种部队冷血魔医女教官突变备受欺凌的哑巴弱女,一道赐婚御旨将她这个侯府弃子嫁到三无将军府,也将她扯进一桩桩扑朔迷离的奇案之中。成婚当日,不见新郎,不见宾朋,更无喜宴,倒是三教九流要债的堵满了前院后门,还有刑狱司的人大张旗鼓来捉拿逃犯。这一世,她本想只做个不问世事悠闲自在的哑巴妻,养花种草,闲来无事打理打理嫁妆铺子和田产。可是,偏偏有人和她过不去,和她这家徒四壁的将军府过不去,这个讥她败坏家风,那个骂她粗鲁蛮横,更笑她无规无矩无才无貌无德无良!切,真以为她是只吃哑巴亏,谁都能欺负的菟丝花。惹到睚眦必报的她,他们就会知道在老虎头上拔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凄惨下场!只是,老虎是她而非他,他干嘛一副老母鸡护仔儿的样子,这么紧张她?!
  • 孽剑记

    孽剑记

    剑,短兵之祖,兵中君子!孽剑天生,凡人持之。君子不君!孽剑不孽!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压力存在的必要性、压力的来源、如何减压、如何增压、如何调节压力等内容,以“压力”为关键词,讲述了我们如何能够一张一弛的利用压力,让身边的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工作业绩提升,有利于我们轻松快乐的生活。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感悟生活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感悟生活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