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5700000137

第137章 献俘仪式

当天下午,许默来到秘密营地,便看到刘元、张成在训练剩下的青年练体能,练俯卧撑,也许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运动,他们练得很别扭,歪歪扭扭的,不过没有停下的命令,他们已经练得满头大汗了。

看到许默来到营地,刘元忙迎过去,许默问道:“他们练了多久了?”

“回大人,有半个多时辰了。”刘元答道。

“档案都做了好吗?”许默心中甚是焦急,如今他手上兵力虽多,但可用的部队少,靖边军都还是新兵,契苾部还未征服,苍狼营还在转变,现在是士气低落,战术落后,两支唐军骑兵也只是借来的,所以他现在手中必须有一支撒手锏,防止突厥人或者回纥人来找碴。

刘元红着脸低头道:“大人恕罪,属下无能,凭我和张成两人,只录得十余份档案。”

许默皱了皱眉头,这就是文官到现在还不到位的缺陷了,他现在手下全是武人,仅有几个有些文干的都被他派去做管理了,而且那些文人到位后,只有南宫彦云派来的和薛义带来的才能真正信任,而朝廷派来的和河东派来的官员,就只能让他们参与到政府的管理中来,不能让他们接触机密。

刘元见许默皱眉,以为许默生气了,连忙跪下请罪道:“属下该死,误了都督的大事,请都督降罪。”许默经过这次大战,威严日重,身上杀气也是日渐逼人。

许默扶起他来道:“此事极为重要,你和张成辛苦一下,尽快录完,其他人本都督还不放心,知道吗?”

刘元心中大喜,就冲着都督这份信任,就是死也值得了,他用力地点点头,接着道:“都督放心,属下和张成定尽快完成此事。”之前的黑虎队的档案也是刘元整理的,所以他对这个事情已经很熟悉了,所缺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这一天,长安喜庆洋洋,张灯结彩,整条朱雀大街上都挂上了灯笼,按照以前的惯例,将会有三天的时间没有宵禁,百姓们都可以上街游玩,这可是长安少有的盛事了,但对于长安百姓来说,最隆重的事却是上午的献俘仪式。

上午辰时,太阳还不是很大,随着大队羽林军和衙役开始在朱雀大街上清出一条道路,在周围百姓的翘首以待的目光中,一队队盔明甲亮的河东军开进城里,接着便是三百多的突厥俘虏,长安百姓立刻欢呼起来,他们早就听说河东军大破突厥,现在就来献俘了。

前面三百亲兵开道,后面是七百亲兵和一千羽林军押后,王忠嗣骑在马上,看着周围欢呼的百姓,心情终于好受了一些,身为军人,他追求的就是忠君爱国,保境安民。

献俘的队伍穿过朱雀大街,来到了朱雀门外,李隆基正带着文武百官在朱雀门上接受百姓的祝福,并主持献俘仪式。

城楼上,李隆基带着冕冠,穿着衮服,端坐在龙椅上,左右各坐着一名绝色美女,竟是太真妃杨玉环和梅妃江采萍,

王忠嗣跳下马来,一步一步走到城门下,双膝跪下道:“臣河东节度使王忠嗣起奏陛下,开元二十九年七月,臣率河东各军出长城,北击突厥左厢,赖皇上天威,将士用命,一举荡平突厥左厢,斩突厥左设以下将兵五万余人,俘虏八万余人,突厥百姓二十余万,牛羊牲畜不计其数,今臣特来向皇上献捷,祝皇上千秋万世,万寿无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的士兵们也跟着跪下祝道:“祝皇上千秋万世,万寿无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便是周围的百姓也一起跪下来祝贺,李隆基看着城下的军民,一时生出天下舍我其谁的豪情,他站起来笑道:“好,好,都起来吧。”

“谢皇上!”

“朕今年这个千秋节过得最是开心,今天不仅是朕的节日,也是天下万民的节日,朕决定,连续三晚在朱雀大街赏御膳御酒,与万民同乐!”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着坐下了。

高力士大声唱诺道:“献俘仪式开始!”

“臣遵旨!”王忠嗣高声应道,接着他大手一挥,手下那些亲兵便驱赶着那些俘虏往前走,来到城下一排排跪下,接着要进行的便是斩首示众。

就在高力士正要下令的时候,有人大声道:“皇上,臣有话说!”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前一段时间正关注镇北之战,心中早被这一场胜利激得热血沸腾,现在正想看看胡人人头落地之事,就当是弥补未上战场的缺憾了,没想到此时却有人出来聒噪,他转头看去,却是集贤殿掌事陈希烈,眉头松了松,道:“陈爱卿,你有何话说?”陈希烈精通玄学,深得李隆基赏识,现在被李隆基任命为集贤殿掌事。

陈希烈跪下道:“皇上,今日是皇上千秋之节,正是天下大喜之事,若妄动刀兵,见了血光,恐非大吉之兆啊。”

李隆基听了皱了皱眉,他笃信道教,对这玄学也是挺有研究,当下便有些犹豫,裴耀卿看了一眼李林甫,站出来道:“皇上,此言不妥。”

“哦,裴爱卿,你又有何话说?”李隆基正在进退维谷,看到有人出面劝说,心里也是一松。

“皇上千秋之节,自当普天同庆,此次献俘正是为皇上千秋节献礼而为,且河东将士征战沙场,奋勇拼杀才有此大捷,而这刀兵是向敌人而动,并非为我大唐而动,所谓彼消我涨,正是大喜之事也。”裴耀卿道。

李隆基一想,此言有理,他看到陈希烈还要说话,摆了摆手,陈希烈只好退下,不敢再说。

高力士见状,知道可以开始献俘了,正想说话,梅妃江采萍道:“陛下,这数百人都要斩首吗?”

李隆基点点头,道:“这些人都是突厥武士,据忠嗣所言,都是数次南下我大唐,破我城池,杀我百姓,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我大唐百姓的鲜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杨玉环美目一转,看了江采萍一眼,柔声道:“陛下,这么说来,这些人都是死有余辜的了,臣妾看那些百姓都很高兴呢。”

李隆基看了一眼城下,笑道:“孟子有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力士,开始吧!”

高力士大声唱道:“皇上有旨,将这些大唐的罪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城上在讨论该不该杀掉这些俘虏的时候,城下的士兵么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让俘虏们跪成六排,每个俘虏身旁都站着一个士兵,只等皇帝李隆基一声令下了。

听到高力士的声音,王忠嗣抬起手,接着狠狠地挥下道:“斩!”

手起刀落,三百多名俘虏人头落地,围观的百姓有的叫好,有的捂住眼睛不敢看,还有的惊叫出声,不一而足。江采萍和杨玉环都一声惊呼,江采萍脸色发白,不敢再说话,杨玉环却是掩住小嘴,接着娇声道:“陛下,突厥人也和我们汉人一样嘛,一刀下去命也没了。”

李隆基笑道:“哈哈,爱妃说得对,以前朝廷上经常有人说,突厥人难打,现在忠嗣不是干得很好吗?他刚到河东才一年,就打了一个打胜仗。”

“臣妾绣了一幅奔马图,想赠给此战最英勇的战士,您看行吗?”杨玉环接着道。

李隆基愣了愣,接着道:“好啊,爱妃,这当然可以,不过这次恐怕没有机会。”说完他站起来,走下了龙椅,转身想下城楼,杨玉环赶紧追上去,一把扯住李隆基的手臂娇声道:“为什么啊,三郎?”

李隆基拍了拍她的玉手,笑道:“因为这次他没回京。”

“是谁啊?”

李隆基笑而不语,梅妃跟在后面,看到李隆基和杨玉环卿卿我我,心中有些不屑,这杨玉环,连体面都不要了,在这么多大臣面前和皇帝这么亲热,她默默跟在后面,皇帝离开了,李林甫率领众大臣也跟在后面。

将俘虏斩首完毕后,王忠嗣率领自己的几个亲兵进了太极宫,他还要去面见李隆基,而手下的大部分将士则撤回军营,城门前自然由京兆尹手下的衙役清理,而一众百姓们看完了热闹也各自散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去朱雀大街上等着宫里的公公出来赏赐御膳御酒,享受帝国的福利。

骑马走在城门洞里的王忠嗣响起了今天献俘仪式竟然没有看到太子李亨,不禁有些奇怪,前天他面见皇帝后就回了家,昨天才去的军营,安排好一切事务后就住在那里,没有去面见太子,难道这是太子缺席的理由?这次回长安,他感觉和太子疏远了很多,不过他没有办法,身为军人,不能只顾着和别人勾心斗角,一心为过才是正理。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李亨正站在东宫他的寝宫门外,看着朱雀门的方向,心里很是苦涩,也很是不甘,王忠嗣从小和他一起长大,但他今天并没有到朱雀门去看献俘仪式,理由是他昨晚着凉了,身体不适,李隆基也很通情达理,就让他在家休息,他也不愿意看到太子和手下大将过从甚密。

李亨今天确实是不给王忠嗣面子,原因是因为得知王忠嗣上报的请功名单里,许默排在首位,而皇帝在还没正式论功行赏的时候就将许默提拔为安北副都护、镇北州都督,手握数万重兵了,这让他很不满。他不喜欢甚至很憎恨许默,因为一个不服从他的年轻将军,在他登基的时候,会成为他的麻烦,现在,他必须先解决这个麻烦。

同类推荐
  • 夏初之汉骑

    夏初之汉骑

    刘睿没想到自己穿越了。唉,既来之,则安之。第一年:我决定先当个军阀,但是,咱们得先找个地方种种田第五年:什么?要老子称臣纳贡,你特么吃翔去吧第十年:老子的铁骑天下无敌。白皮猪?老子照揍不误第二十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叁州物语

    叁州物语

    十六世纪的日本,正是战乱四起之时,便成为战国时代。两百多年以来,足利将军家在京都依靠着三管四职维护着自己的统治,他们一度权势喧天。而现在,将军家已经势微,各地武家势力大涨,他们不再甘于人下。应由新的名门诞生,改造这片古老的土地。三河国的松平家本是不起眼的小土豪,依靠征讨土一揆之功占有了一席之地。幼年丧父,流亡他国的少主松平広忠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时运,一步步走向战国大名的道路。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大乱世志

    大乱世志

    时年乱世,英雄背起,天理昭昭,道义使然,纷乱之道,尽数狂澜之辈。
  • 倚马傲山河

    倚马傲山河

    这本书写的是秦长安凭借过人的军事天赋征服天下的故事。没有火器,纯粹的冷兵器。权谋之术写的很少,甚至没有,展现更多的是战争的波谲云诡。依据秦长安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呈现的战斗,也是由开始的几十几百人的战斗,逐渐延展到纷繁复杂的大型战争场面。来吧,一战到底……
热门推荐
  • 混沌迷界

    混沌迷界

    混沌初开,灵魂现!万物生灵谁为峰!学会支配灵魂之沸点,打开命运的齿轮……神秘的世界,在等着你……
  • 呆萌小公主腹黑妖孽:不要跑

    呆萌小公主腹黑妖孽:不要跑

    她是鸿灵帝国的十一公主,是21世纪的毒医神偷,明明是废材,却受尽荣宠,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他是鸿灵帝国的异姓王爷,是神秘莫测的天生子,明明是强大,却总是装弱,这背后到底如何宠妻无度?“你是谁?”“人。”“什么人?”“好人。”“不对!你是骗子!”“嗯,专门来骗你这个傻子的!”“你才是傻子!”“那好,你来骗我吧。”
  • 明贼

    明贼

    崇祯十一年,满清叩关,流贼复燃,汉家山河即将瓦解。一个马贼横空出世,平四方,启民智,兴工商,拓海外,拯救华夏危难,崛起中华民族。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书写历史。
  • 蜜儿

    蜜儿

    原主啊,不过就是嫁个人罢了,你必要上吊吗?我虽然懒了点、不思进取了点,但是也不用被发配吧?皇亲国戚?侧妃?安啦安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哪儿当米虫都是一样的啦。改正妃了?什么状况?
  • 再忙也要陪孩子读读书:阅读比说教更有效

    再忙也要陪孩子读读书:阅读比说教更有效

    暑假来了,父母们准备好了吗?带孩子旅游?没时间。给孩子报班?怕累着。让孩子去游泳?太危险……那么,陪孩子阅读吧,阅读是最好的消夏良方。图书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从一本好书中获得的教养,比父母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说教还有效。基于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为家长们精心打造了《再忙也要陪孩子读读书》,此书甫一面世,便被广大读者誉为“忙爸爸、忙妈妈亲子教养宝典”。本书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生动有趣的实例告诉父母:阅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怎样给孩子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怎样为孩子选择图书等等,让父母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陪孩子阅读的知识和技巧。
  • 千古缘之穿越

    千古缘之穿越

    “你听清楚,这全天下最珍贵的东西都应该归本君所有,包括你”某恶男霸道宣称。一场意外让她收获一段爱情,可这结局是喜还是悲?“你醒醒啊,拜托你不要丢下我一个人,我害怕”某女抱着地上躺着的某男,他抬起手轻轻摸去她眼角的眼泪,道“对不起,没有保护好你,别哭,我不喜欢你哭”他慢慢闭上了眼,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暖笑。这场缘分到底何去何从呢????
  • 韶华倾负不忘初心

    韶华倾负不忘初心

    恍惚间那些年的时光一闪而过,故事里的他们在各自的成长中所有凭空的愿望早已覆灭,大片大片的流年将时光一点一点吞噬,然后死死卡住不放,到最终都沦落为时间的俘虏。一部有关成长的校园青春小说,躁动的笔尖陪着汹涌的回忆,祭奠着这个世界最初的懵懂单纯和最终无法舍弃的漫长岁月,时而明媚,时而忧伤。也许,我们都曾是故事里的某个人。
  • 多罗的雨季

    多罗的雨季

    清晨是多罗平原的呼吸而呼吸是早起云雀的低吟低吟是阳光泼洒河水的炫彩而河水是多罗勇士鲜血的挽唱还没有大纲,纯意识流。
  • 往生逆缘

    往生逆缘

    这是是生与死的较量!一个个宗派,一块块大陆!不断有尔虞我诈,不断的是嬉笑怒骂,不断地努力挣扎!有时候生存只是一念之差,而死亡才是不变的永恒,掌握生与死,做完整的自己!!
  • 天师守护神

    天师守护神

    我是个孤儿,从小在山中长大。他是个孤儿,是大公司的总裁。我,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成为了他最好的“守护神”。本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他做了我的守护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