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大公鸡尽责的提醒人们该起床了,黄大力一家也开始了早上的工作。
王氏和黄莲两母女早早动手把包好了两蒸笼的包子,一笼熟的,到时候到镇上热下就可以卖了,一笼生的,熟的拿起来卖,生的马上上灶蒸。
这次出门派出了五个人。一家之主黄大力背上背着锅,大哥黄柏和二哥黄芩各抱着一蒸笼的包子。
黄莲和黄芪拿着那些昨天编制好的篮子和芭蕉叶,跟着黄大力王村口去,准备搭李大爷的牛车到镇上去。这个李大爷是早年从外地来到这里的,听说当时他们那里闹饥荒,人死了好多呢,好多人都背井离乡出来外面度日子。
对了黄莲所呆的这个村叫做黄家村,村里大多数的人都姓黄。
路上顺便商量包子的价格。
“大丫,包子准备卖多少。”黄大力转身问
“爹,我打算卖三文钱一个。”在心里计算了下,扣掉荠菜是免费的,其他都要材料钱,算起来,一个包子扣去成本,来可以赚一文半的钱。
“小妹,这样会不会太贵了,没有人买怎么办。
“大哥,你放心,我们这个包子是新食品,还没有人做过,吃过,大多的人都买的起,如果真的贵了,我们以后就做馒头好了,只用面粉做的,也好吃。”
“既然有你说的那个馒头怎么不做那个先卖看看。”黄芪一听到又有新的吃食,又开始流口水了。
“三哥你真傻,赶集的时候小孩子特多,我们可以先让小孩子尝看看,好吃的话,一定会缠着大人买的,馒头我怕吸引不了多少的小孩子。”
“还要让人品尝啊,那要是一人一个包子不是都不用卖可。”黄芩心疼的说道。
鄙视的看了眼二哥,拿出昨天找爹做成的竹刀子上下划了下“一个包子切成四块,只切四个包子让人尝下就好。”
“哈哈,你们这群臭小子,笨头脑,都没有你妹妹聪明。”黄大力得瑟骄傲着.
黄柏一仰头“哼,在聪明,还是我们的妹妹,她聪明,我们学着也聪明了。”
其他两个见了大哥的样子,也学起来仰着头“就是。”
黄莲和黄大力对了眼,乐呵呵的直笑。
到了村子口,牛车上已经做了不少人了,等到黄大力一家坐上去就满了。
李大爷用手里的皮鞭拍了下牛屁股,牛车就开始往前走了,
“大力兄弟,你分家了。怎么不告诉哥哥我,我也好过去给你帮下忙。”牛车上一个皮肤黝黑壮实的汉子说道。
“铁柱哥,搬出来后家里也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所以就没有找你了。
“就是,铁柱你是知道我三弟是个能干的人,哪像我们,哎一家子的人要养活。”那个刻薄的声音一出现,黄大力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黄莲朝说话的人看去,只见来人尖嘴猴腮,嘴巴很薄,面色蜡黄,一看就知道是个刻薄的人。不过这个人怎么看上去有的熟悉。
果然黄大力验证了他的想法“二嫂,你说的哪里去,我哪有二哥的能干。”
“哦呵呵,瞧二弟你说的,虽然你二哥在镇上找个份好工作,可是赚不了多少钱,赚到的钱还要上缴给娘,这日子,哎。”刘氏变说着边贼眉鼠眼的巡视着。
等看到黄柏和黄芩手里拿着的东西,笑的越加和蔼了“大郎,二郎,你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拿过来给二伯母看下。
(以后黄柏,黄芩,黄芪就开始用大郎,二郎,三郎称道)
大郎,二郎一听吓得更加抱紧了手中的蒸笼,一看两个孩子的动作,刘氏便以为是有好东西了。
“呦,二弟,你是的什么好东西了,要拿去卖,赶紧给我看看。”
“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些珍娘的绣品。”
“哼”不相信黄大力的话,无视他更加难看的脸色,就要伸手去拿大郎手里的蒸笼。
“够了,黄二家的,大力说是绣品就是绣品,就算有好东西又这么样,别忘记大力已经分家了。”铁柱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他对这个刘氏本来就有没有好感,人小气贪便宜就算,还老是欺负大力一家,现在分家了还这样。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哼”听到铁柱的话本来想继续胡搅蛮缠的她顿时歇了,谁叫铁柱娶了村长的女儿呢。她这个人不是个吃的了亏的人,老是想自己多赚的钱,过好日子,一看别人日子好了,就不顺眼。好像别人抢了她的钱似的。
一路上就在众人的聊天中一路过去了,过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