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本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冰消雪融的季节,明国却是一片的阴沉。
春雨连绵,阳光不现,整个晴城都被白色包围着,被哀伤笼罩着,从皇宫一直到民间,明国上下,无人敢穿鲜艳的衣裳,无人敢嬉戏喧哗…..
听说太后卧床不起了,听说皇上也悲伤过度而病倒了,听说晴城中有不少母亲都为失子之痛折磨着,听说又不少的妻妾为了遇难的丈夫而肝肠寸断了,不少权贵之家有子弟折损在了这次刺杀事件之中,所以这些日子,百官都忙于奔走凭吊,寺庙里的和尚都被请去做法了,晴城的和尚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不少权贵之家不惜到外地去请和尚前来,整整一个月,晴城之中随处可见随处可见抬棺的队伍,随处可听见嚎啕的哭声…..
据某位高僧说,晴城由于在这次刺杀中死了太多权贵子弟了,而且死相凄惨,只怕这厌气太重,晴城上空的邪气太重。需要做法七七四十九天方可驱散这晴城之中的污浊之气。
民间的百姓也一改爱看热闹的性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闭门不出。生怕沾染了邪气。
此时洪熙皇帝正站在鸿胪寺的一处高楼上,看着又一队送丧队伍外城外走去,久久地默然无语。
直到送丧队伍走出了他的视野,洪熙皇帝才道:“这已经是我们看见的第几个了?”
路大人道:“这些天我们看到的送葬队伍就已经有三四十支了。”
洪熙皇帝道:“这次究竟有多少御林军被杀害了?”
梁将军道:“启禀皇上,末将也不是很清楚,自从刺杀事件发生之后,我们这边就被包围起来了,后来皇上您来了,也照样被明国以担心明国这些天的晦气会传染给您的借口给冠冕堂皇的软禁在了这鸿胪寺,这外面的情况我们都不清楚。”
洪熙皇帝道:“国家一下子死了那么多的人才,一国之君难有心情接待外邦贵客,我们还是谅解些吧。”
梁文博嘴上应“是”,心里头却是疑惑重重,尤其是在看到洪熙皇帝脸上的不忍的神色的时候,梁文博就更觉得不可思议了。他跟着洪熙皇帝南征北战了那么些年,对于洪熙皇帝的性子,不敢说全摸透了,但也能看透个七七八八。
按理,看见明国出乱子了,洪熙皇帝应该会高兴才对啊,怎么反倒是同情明国了,非但没有对此冷嘲热讽,还为明国皇帝说话。
洪熙皇帝可不管梁文博怎么想的,他接着问道:“这次刺杀发生在了明国,似乎同我们蒙丹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朕总觉得,这一切只是开始,而且如果我们听之任之的话,只怕这祸水终有一天会流到我蒙丹国去。”
梁文博道:“皇上何出此言?”
洪熙皇帝道:“你们还记得,当初在明国的密林里发现了不明来头的军队没多久,我们蒙丹国也有些地方发现了类似的军队了吗?可是无论是明国,还是我蒙丹国,都没能搜出他们来。我总觉得这两支军队,冥冥之中有什么联系。糟了,蒙丹国不会也发生这样的刺杀了吧?”
听洪熙皇帝这么一说,一同来的其他大臣也担忧了起来。
齐鲁道:“皇上,这次的刺客下手这么凶残。而且胆子也挺大的,在天子脚下就敢宰杀上百个御林军。在想想之前在蒙丹国和明国境内都神出鬼没的军队,还真可能是同一路的。要不然如果真是一般的刺客,是绝不会接手一下子杀那么多人的任务的,就算是刺客原意接这样的任务,也没人出得起这个杀人价吧。何况有谁可以同几百个御林军有仇?无乱如何也不可能同时和那么多人结仇啊,而且结的还是生死仇。”
洪熙皇帝正要说话,就看见明国宫里来人了。
洪熙皇帝见公公进了鸿胪寺的门口,也没移动位置。只是对身边的侍卫道:“请他们上来。”
侍卫马上应声下去了。
不多时公公就上来了,对着洪熙皇帝恭敬地行礼,然后说明了来意。
大意是明天是箫小姐的葬礼,后天是箫贵人下葬的日子,四天之后是和亲王下葬的日子,总之接下来的四五天清平皇帝很忙,没空接见洪熙皇帝一行人。
洪熙皇帝听到“明天是箫小姐的葬礼”的时候,心里面忽然很空很痛,脑海里闪现出的是在现代的时候,箫芸的葬礼,那时箫芸已经同他离婚了,所以别人也称呼她为箫小姐,那时候也说是箫小姐的葬礼。
清平皇帝派来的林公公,已经传递完了清平皇帝的旨意,可是半响都等不到洪熙皇帝表态,此刻林公公已经有些发火的迹象了。
齐鲁忙上前在林公公看不到的视角,扯了扯洪熙皇帝的龙袍,洪熙皇帝这才回神了,不过几乎脱口而出就问道:“箫小姐的闺名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些唐突了,林公公已经忍不住地皱了皱眉,不过最终还是回答道:“箫芸。”
“箫芸,芸儿........”洪熙皇帝喃喃自语了数声,才自嘲地笑道,还真是得癔症了,不过就是一个相同的名字罢了,就能让他的心痛成这样。
洪熙皇帝平复了下心情,才道:“朕明白了,还请贵国皇帝节哀顺变。”
林公公道:“奴才告退。”
林公公不愿同蒙丹国人多呆,如今已经传达了皇上的意思,便转身就要走了。这可惹怒了蒙丹国的使者,心想,你一个明国太监既然敢不将我蒙丹国的君主放在眼里,当着我蒙丹国的皇帝的面不倒退着走,却敢背对吾皇的面走,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齐鲁上前掖住了林公公的衣袖,本意是要让林公公给洪熙皇帝磕头道歉,却不想这一拉扯,林公公藏在衣袖中的几幅画落了下来。
林公公见画掉在了地上,脸色很不好看。
齐鲁却当他是做贼心虚。
洪熙皇帝捡起了掉在他眼前的那幅画,本意是捡起来还给林公公的,却不想因为刚刚跌落在地的原因,刚刚捆绑着画卷的绳子已经掉了,画卷就慢慢地摊开在了洪熙皇帝的脚下。
洪熙皇帝看着画中,忽然脸色就是一阵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