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

前言 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

程思远先生曾对对梁漱溟先生如是评价:潜心行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梁漱溟先生是完全担当得起这十六个字的,他出生于儒学没落之际,在西学狂飙之际为传统文化另谋出路、此后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更为国家的前程奔走……他纵身大浪,一生波澜壮阔,灿若夏花。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用这句诗来形容梁漱溟先生毫不为过。二十世纪初,故国正值秋,万方多难,玉垒变浮云。年轻的梁漱溟欲与万类霜天竞自由,但是面对翻云覆雨的时局,只能一再地踟蹰徘徊:自己的热血应该挥洒何处?究竟哪里才是中国的出路?他曾希望佛家能够告诉他答案,然而他并不满意这个答案,于是又转向儒家去找寻,并且成功地开创了新儒学,冯友兰、熊十力等儒学大师都紧随其后,一同找寻儒学的现实精神。不管是潜心佛家还是儒学,梁漱溟先生始终都未曾忘怀现实的人生。在为国奔走于战火纷飞之间的梁漱溟数次遭遇日寇伪军,险象环生,但每每化险为夷。

1939年六月十日他在《日记》中写道:“黎明行抵连谷峪,入民家小睡,遽闻枪炮声,知前方已发生战事。出门遥见敌骑在西面山岭上,空中并有飞机,即向东向南趋奔。”六月二十四日《日记》中又写道:“行抵对经峪一小村……方解衣烘烤觅求饮食之间,闻石人坡方面枪声大作,知是接触开火。不敢怠慢,出村向东北一高山攀登,……至山脚入岩洞掩蔽。洞内几已人满,见我等异乡人物,指点隐于最后。此时前后各山头敌我两军渐集,不久开火,各种枪声、炮声、炸弹声、飞机声震耳。”

仿佛他是台风眼,身边风起云变、波涛汹涌,他却能够安然其中而不动。对此,梁先生自己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有人因这段话而斥其狂傲狂妄狂狷,其实这种舍我其谁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挥洒的正是他的一腔报国之情。若如诸葛亮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星坠五丈原,死又何甘?唯有实现了继绝学与开太平,才算是死得其所。

绝学得继、太平得见,正是梁先生他所希望的更好的世界。他和父亲梁济曾有如下一次谈话。

梁济问道:“这世界还会好吗?”

梁漱溟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梁济听了,说:能好就好啊!能好就好!

然而这竟然成为了他们父子之间最后一次交流,不久梁济就因对现实的绝望而选择了自沉,因为现实一次次辜负了他的期待。梁漱溟正是要创造父亲未曾亲眼目睹的太平盛世。所以曾误入“歧途”研读佛经的他辗转入世间,淡定地看待世间的沧海桑田,只为心中的信念。他不愿轻易地毫无价值地死去,但是并不畏惧险境。他说:虽泰山崩于前,亦可泰然不动;区区日寇,不足以扰我也。”这是他心中的坦诚之言。

1940年5月初旬的一天,日寇又对重庆进行轰炸,警报响起,众人匆忙钻入防空洞中。梁漱溟先生却从房间内搬出藤椅,若无其事坐在操场上,安安静静地读书。

无论是继绝学,还是开太平,他都做到了。当然这不是他的一人之力,然而他却确实从中投入了整个生命。1988年,95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安然辞世,静如秋叶。平生所愿已得偿,不留遗憾在人间。

回想起当年睥睨天下的自己,青春激扬的自己,梁先生的脸上应该是带着微笑的吧,他曾经中游击水、他曾经沉浮人生、他在为国尽心的同时给自己留下了那样一段峥嵘岁月,也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让后人一再咀嚼。

斯人已逝,笔墨犹香,谨以此文向梁先生致敬。

同类推荐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热门推荐
  • 名在江湖

    名在江湖

    何以名,生以名,已何为名?生不逢时,死又足惜。颠乱世,覆乾坤,逆轮回,只为沧海求一粟,孤而名在江湖!
  • 出格者

    出格者

    若这世界为我编织了一张巨大的蛛网,那么我会撕烂这张网,抬头看看这个世界的真实!
  • 回到三界做剑灵

    回到三界做剑灵

    百兵之君,唯剑独尊。穿越入剑灵,修剑证天道。三界时空,不乏血雨腥风,孰正孰邪?强者为尊!人有魂魄,剑有剑灵,当人成了剑灵,飞天入地,焚天煮海,篡改天命!
  • 回到三国去种菜

    回到三国去种菜

    一个一心想要隐居的宅男穿越成了刘备,野心勃勃的大耳贼韬光养晦起来,战无不胜的曹老大顿时成了屡战屡败的典范。与师兄公孙瓒争夺幽州,与天下楷模袁绍夺河北霸主之位,与群雄逐鹿于天下。好吧!我承认我死宅的同时,也有集邮美女、名将的爱好,貂蝉、甄宓、大小乔一个不能少,蔡氏姐妹跑不了,吴皇后与孙尚香可以慢慢养,邹氏、甘夫人、糜夫人都一个个抢回来。
  • 巅峰刀道

    巅峰刀道

    吊儿郎当的外表之下,他有一颗坚毅的心,没有神与魔之分,只喜欢我行我素……
  • 千金归来:拐个太子宠翻天

    千金归来:拐个太子宠翻天

    "没想到出门钓了个太子爷,高大威武气质好,还能帮忙虐渣渣,不过,这家伙最近眼睛很不对劲,恨不得贴在自己身上,“我不过凑巧救了你,别靠这么近,我们不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绝宠:废柴三小姐

    逆天绝宠:废柴三小姐

    黑道上的死神,杀手界的第一高冷女王——紫魅,一朝穿越到夜家废柴三小姐身上。再睁眼时已不再是懦弱无才无能的废物,身怀逆天神器。什么?废物,天阶炼药师,驯兽师.。。。。。四大神兽围着她转悠,圣级契约兽?放眼望去一片黑压压的兽头。无数妖孽美男围着她,谁才是她的归宿?从废柴到鬼才,看她一步步走向世界高峰。强大的她,却在感情上屡次被骗,成天一服笑嘻嘻的她,又有谁知道她笑容下的悲伤?
  •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我们要以感恩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这个世界,用心感动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是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本书精选了78则感动人心的小故事,分类编排,以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人生的大道理,适合普通大众阅读。这本《感动》的诞生源于对生命的每次理解,和每次激荡起的心中的那份涟漪。不论你身边的是怎么样的人,他们的世界里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故事。
  • 灵魂医院

    灵魂医院

    一念为佛,一念为魔,灵魂的历练,是否能洗净人性中最终的恶意。那无意间的作恶,又是否会在灵魂上彰显。历经洗涤终见本质。灵魂医院,治疗那堕落的灵魂。
  • 猫:九十九条命

    猫:九十九条命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九十九只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猫,它们充分展现了驯养猫身上的形形色色的本能和个性。宠猫者也许无法立即辨出自家爱猫的身影,但他们会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共鸣,因为许多细节都是他们早已熟悉的。书中述及的猫,有天使与魔鬼,小淘气与好吃鬼,街头野猫与皇家猫咪——既有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猫,也有传说和文艺作品中虚构的猫。它们的主人都声名显赫,历史名人、政坛要人、艺术大师或科学伟人,不过在这里,猫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