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00000010

第10章 中篇 人之为人在于"仁" (1)

中篇 儒家万千滋味,且待一一品尝

不同的大师对儒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侧重。在前人的理解之中,梁漱溟先生结合对人生的体会得出了自己的感悟。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好好地把握现在的生活。梁先生颔首微笑着如是告诉我们。

第一章 人之为人在于"仁" (1)

为孟子正名:禽兽无“仁”可言

“只有人有道德可言,禽兽实无道德可言。”

与孔子的温良谦恭不同,孟子给人的印象是好辩,极有纵横家的气势。没办法,在战国时代要让自己的主张在百家之中脱颖而出,得到君主的青睐,必须“厚此薄彼”,否则“不破不立”。好辩也就罢了,后世很多人还说孟子爱骂人,动辄说人是禽兽。最有力的例证是孟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杨朱利己,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杨朱崇尚道家之学,主张贵生、重己;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主张兼爱非攻。把学说主张不同的人指控为禽兽确实不太好听,被尊为亚圣的孟子,其修养当真如此之差吗?其实,这应该归咎于文言文和白话文语意的变化。现在看来,禽兽是凶狠、残暴、不知礼义廉耻的代名词。但是那时所说的禽兽指的是禽兽之道或者禽兽世界的意思,即和人相对的动物界,只是一个有别于人类的另一个世界。

人与禽兽何异?梁漱溟先生说:只有人有道德可言,禽兽实无道德可言。梁先生说的是“无道德可言”,也就是说动物界没有礼义廉耻的概念,而不是道德低下卑微的意思,所以你没有办法用对人的立场说动物不知羞耻。人如果不忍心杀生,就会选择素食,也可以认为他人吃肉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但是不能以这项罪名去指控老虎,因为这是它的本能在支配,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可见,这里的禽兽和我们现在骂人所说的禽兽不同。故梁漱溟先生说:夫人之能超脱求生活之本能,盖以能感觉,则是仁者,只人有,而禽兽则无,以其受规定不自由而麻木也。人比动物多了的那一点不忍之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天地之间细微的变化,叶落风起都可能引人伤怀,这就是仁。简单地说,就是超越了衣食住行之外的那一点礼义廉耻。

如梁先生所言,动物的生命是要靠本能去维持的,老虎见了其他的动物,会产生一种捕获他的欲望(梁老称之为情),这种欲望是出自老虎的本能,是一个对付生活应付环境的工具,因此是“有所为而为”;而人见到动物流血,便会生发出一种不忍之情,这和人能否生存在世界上无关,并非出自本能,而是一种在动物本能上的升华和解脱,梁老称之为“无所为而为”。

因此,如果把那段备受争议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译文应当是: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人自私自利(为我无君),人没有亲疏远近的感情(兼爱无父),那么这种社会犹如禽兽世界。虽然有些别扭,但好歹替孟子正了名。

其实孔子也在很多地方提到了禽兽: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此禽兽非彼禽兽,孔子和孟子是在批评近似禽兽之人,而谈不上是骂人。

《孟子》里有一个故事,说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牛去祭祀,牛吓得簌簌发抖很是可怜,便起了怜悯之心,让人找一头羊来代替这头牛。

如果同是祭祀,都要杀生,牛羊何异?齐宣王这样的做法是不掩耳盗铃吗?孟子替他做了解释并且称赞他有仁者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宣王这样做是因为见牛而未见羊。如果看到羊也吓得发抖,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才是人之常情。

孔子常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呢,虽动辄骂人是禽兽,其中却更显对“人”的身份的爱护,他只是常用禽兽作为反面,来说明人的社会如果富而不教、饱暖无教,没有仁义礼智忠信,那么就和禽兽世界无异了。在西方,大文豪莎士比亚也曾借哈姆雷特之口称赞人类道:“人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如果人要真的对得起这个称号以别于禽兽,那得“仁”心常驻才行,否则孟子老先生的话总在耳边回响,像在追着自己一样,总是不太舒服。

弦外听儒音

稷下学宫:“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它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各家学派在此争鸣,齐威王、齐宣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

是非善恶心中秤

“仁是好恶的表示,从好恶给我们的方向就是人的生活原来的方向。所以一切德行,都是直觉所指示之方向,即是出于仁。”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与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正是一个意思,只是孟子把仁的概念具体化为了恻隐、羞耻、恭敬、是非等。但是人皆有之并不表示每个人都能将它体现出来,作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否则社会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丑陋的事情呢?

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心中有“仁”的人,才能喜爱应当喜爱的人,厌恶应当被厌恶的人,是非善恶截然分明,这不就是道德的内涵吗?人心就像指南针,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有天然的敏感。只是在人的心中和仁共存的还有其他许多杂音,令指南针的方向摇摆不定,而唯有心纯如仁人才能对是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这种判断并非是出于理智的思考,梁漱溟先生称之为“直觉”,并把其作为道德产生的根源。

梁漱溟先生也说:仁是好恶的表示,从好恶给我们的方向就是人的生活原来的方向。所以一切德行,都是直觉所指示之方向,即是出于仁。

人的这种道德约束感在平日里可能无法察觉,就如一溪清水流淌,但是一旦落入一颗石子,立刻淌开层层涟漪;而且灵敏的人能对落入池中的东西是花是叶迅速做出判断——它令这片水更美更净还是会玷污了它?而内心浑浊的人,也许不管落入了什么东西都会无动于衷,因为他的心里是一团浑浊。

那么仁和直觉有何联系?梁漱溟先生解释说:直觉便是活气之发于外面者;因知痛痒是可见的,故指此说……生命是体的根本,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而直觉不过是仁的发用处。仁是一种更为本质、更为深刻的东西,直觉是它起作用的形式而已,人凭直觉行事,直觉却源自仁。之前说过,仁是一种很柔嫩很敏感的心,因此直觉敏锐不敏锐,是要看他仁不仁。水越清,越静,就越容易感受到外面的一丝风雨变息。粗糙的心当然没办法给予直觉正确的指引,所以才显得仁心对于美德之重要。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人如果想要具备不忧、不惑、不惧这些美德,关键在于仁者能够见微知著,而唯有仁者能够如此。世界上的事情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一个积土成山的过程。仁者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就在于他比常人更为敏锐更有前瞻性地地洞察了这个信息。所谓一叶落而知秋,萧条的季节尚未到来,然而跂而望之,山雨欲来风满楼,心中已经捕捉到了凉意,转而悲秋伤怀。麻木的人看见流血也不为所动,这样浑浊的心早已把仁遮捂得严严实实,自然难以谈得上是道德,只能套用孟子的话称其为不知道德是何物的禽兽了;而敏锐的心却能感应到他人的痛楚,心有戚戚,这才是道德之源。柔嫩的心看似多愁善感,实则因能比旁人早作准备,心中的悲悯之情会慢慢地积淀成为温厚,温厚的土壤将是美德最好的生养之地。

从这种情感出发,就会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怆,产生孝心;能够感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领悟生命的执着;会想要探究学海之宽广,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切都是源自心灵的柔嫩,也就是仁——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德行就是指这些广义的修养和品质。

弦外听儒音

巨伯探友: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适逢胡人进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胡人到后,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一个人留下?”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来取代朋友的性命。”胡人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仁义的国家。”于是军队就回去,整个城都获救。

仁:近在咫尺天涯,还是远若天涯

“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

对《论语》稍有接触的人都不难知道,孔子最为欣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那个更好”?子贡坦诚地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颜回呀,他听一个就知道十个,我听一个知道两个就算不错了。”孔子也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两个都不如他。”

其实孔子赞叹的不仅是颜回的聪明,更是他能够持之以恒地守住心中之仁:“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在孔子看来他的弟子之中只有颜回能够按照自己的仁心去生活。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难道其余的便是不仁的吗?不然,他们心中依然有仁的存在,只是表现得没有颜回那般纯粹。

同类推荐
  • 在浮世

    在浮世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浮世》(丰润心灵的人生小语)人处浮世不浮躁,身临乱象不乱心,是一种精神境界。人之根本问题,是迷失本性,无所依托。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俗世,透过种种现象,来阐释佛法的本质——既是出世解脱,也是活在当下;其作品文字隽永,深入心灵,意蕴深长。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热门推荐
  • 樱空学园的黑道之旅

    樱空学园的黑道之旅

    她,千银伊闪,婴儿室里的偷天换日,爸爸的死让幼年无忧无虑的她无比震撼,从而使她冰冷起来,为此她进入组织,成为一名杰出的杀手--冰,也是世界知名歌手组合里的ice。她进入樱空调查杀死爸爸的幕后凶手,却意外遇到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一段段的身世和真相被揭穿,她已承受不起了。在这过程中,他,千银星天,亦或是凌信辰绝对守护着她,对于这份无法抉择的恋情,他选择默默守护。他们的这段恋情会走到最后吗
  • 青春的伤疤

    青春的伤疤

    一座城市中发生的围绕在女主人公夏晴身边的各种故事,友情,爱情,职场,她和她的朋友,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他们经历了分裂到和好,爱情中失意到得意,最终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
  •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阅读1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阅读1

    本系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21 世纪大学英语》的配套系列教材, 包括《阅读》、《口语》和《词汇》三种, 每一种分一、二、三册, 供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和练习使用。《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的。第一册和第二册每册十单元。每一单元介绍一种阅读技能, 并带针对性训练。各单元还配有三篇快速阅读, 旨在通过反复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速度。第三册以介绍文学名著为主, 通过对各种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字进行讲解与分析, 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巫道尸圣

    巫道尸圣

    罗喉魔主再次现世,引发大劫。大劫之后资源越发缺乏,仙魔两界征伐纷纷,无法魔皇在无奈之下打开了一条通往异界之路。
  • 太空猎人之重返地球

    太空猎人之重返地球

    一场意外,她到了南希星系,脑子深处似有异变。审核报告还告诉她,地球文明灭绝可能性极高……成为太空猎人,找到回家的路,成了一种执念。她缺乏资金,没有舰队,连星系图都得从零画起。在她身边,就只有——名不副实的二货+生活无法自理的娘娘腔+热衷黑暗料理的未成年豹女……她对着镜头,录下今天的航行日记:“我大概也许回不了……”还没说完,她转身往外追去“把你手上的可疑液体放下!离开我的鸡腿!”——此日航行日记,END——
  • 战霸天下

    战霸天下

    “原儿,你一定要给母亲争口气,让他们看看,我林妙琴的儿子是多么的优秀。”从睡梦中惊醒的宋原清晰的记得梦中的情景,可他知道,那不只是梦,那是母亲临终时的遗言。想到自己这两年的颓废,辜负了母亲的希望,宋原的身体瞬间被冷汗湿透,同时内心变的痛苦不堪,他不知该怎样去面对……
  • 拐着将军闯江湖

    拐着将军闯江湖

    一个冷面赤心的女子,一个保家卫国的护国将军,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走到了一起,共同创造江湖的奇迹……
  • 几道游

    几道游

    天地尽灭,宇宙尽消!万道为我所用,我的掌间便是一个苍穹,我的指尖便是一个世界!待我万道沉浮,举世无敌之时,成仙之路不可证,那么我赵轩便逆天成道,追寻几道之游……
  • 夕阳下的拥抱

    夕阳下的拥抱

    尹彤和欧小倩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姐妹。尹彤,清纯靓丽,欧小倩,妩媚动人,追求者是多如牛毛。而她们却偏偏同时喜欢上同一个男生-林宇辰.林宇辰对尹彤却一见钟情,对欧小倩则若即若离,欧小倩将这一切都迁怒在尹彤身上。正当尹彤和林宇辰沉浸在爱河中时,尹彤的家中却飞来横祸,面对如此的变故,尹彤难以接受,欧小倩的哥哥欧阳却给她无尽的关心和帮助,尹彤对自己的爱情产生了迷惑。欧小倩又巧用小计,让林宇辰误会尹彤移情别恋,对尹彤倍感失望,而提出了分手。林宇辰一气之下远走深圳,想借此忘记尹彤,欧小倩却紧追不舍,为了爱,她甘愿等待。五年后,林宇辰与尹彤再次相遇,却意外成为她的顶头上司。他们依然无法掩饰内心对彼此深深的思念。尹彤为了救她而差点丧生,欧小倩终于彻底醒悟,放弃了林宇辰。尹彤和林宇辰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们将爱情进行到底。
  • 天集

    天集

    天集宿舍小大室长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仿佛时间大概是没过多久还像初见却已早不是昨天。。。。。。静寂风波璀璨岁月晓梦渐深揉乱年华谁怜惜风中的碎雪谁轻叹隔桥的溪帘谁又问今时的枯叶令不绝至行不退,愁云似灰流斑斓,花影似花天上还是那片云我们在这片时间维度相遇,只是我们,早已不是我们。就像,从前的与现在的,早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