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200000028

第28章 文学艺术—情和境的和谐旋律 (1)

第十六章 文学艺术——情和境的和谐旋律 (1)

文学也有国籍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这是唐人张仲素的《春闺思》,春日里的采桑少女站在桑树丛中,手里提着装桑叶的笼子,却呆呆地忘了采桑。原来她昨夜梦见了心上人,她的心现在还没有收回来呢。杨柳婀娜,是少女的身段美丽;桑叶碧绿,更衬得她娇艳如花。提笔的两句虽然不写少女,却字字与“春闺思”三字相扣。如果翻译为外文又是怎样的呢?

By city-walls wave in the wind the willows slender;(城墙边,婀娜的杨柳在风中摇曳)

On the pathway grow mulberry leaves green and tender. (小路上,生长着碧绿柔嫩的桑叶)

She forgets to gather the leaves, basket in hand, (少女手中篮子空空,她忘了去采摘)

Not yet awake from last night's dream of far-off land.(昨晚她梦见了远方的心上人,如今还未醒来)

中国文字双声叠韵的美妙、含蓄蕴藉的美感通过西方的语言思维表达出来,就成了简单的小散文,那还是中国的古典诗歌吗?韵味大打折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元人马致远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正在于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典型代表。朱光潜先生曾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清峰”来阐释诗歌的“静穆”美,如这首小令,即是罗列一连串的意象,其间的关系几何均由读者自己去想象。但是对于一个非本民族之人,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这首小令还能给他同样的美感吗?

冯友兰先生先生说:一个民族,只有对于它自己“底”文学艺术才能充分的欣赏。只有从它自己“底”文学一书里,才能充分的得到愉快。就文学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跟着它的语言来底。

语言是不同民族的隔阂,翻译可以用来沟通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是所有的翻译都不可能完全精确地传达原意。诗歌是文学里面最为精华也最难翻译的,以诗歌为例,就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差距远不是翻译可以解决的,特别是对于美学的欣赏。以上两首诗歌就是例证。

同样,中国的读者也未必能够欣赏西方的诗歌。西方的诗歌可以“十四行诗”为代表,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每行诗句十一个章节,通常用抑扬格。 后来莎士比亚又对他的格式做了一些改动,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每行诗句有十个抑扬格音节。这些诗歌如果翻译成中文,能严格地遵循这些格式吗?而且,最初的中国人对于十四行诗根本毫无概念,又哪里谈得上欣赏?

再反过来说中国的诗歌。中国的古典诗词以委婉含蓄见长,一个意象就包含了丰厚的情感。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完美的标志,但是其中的平平仄仄、粘对规则又哪个翻译者能够精确地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别说是外国人,就是现代的中国人,如果没有受过一定的训练,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恐怕也是囫囵吞枣。

冯友兰先生先生还举了另一首诗为例来说明文学艺术的民族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和“洛阳”可以使读者产生历史上的联想,不过这个可以通过注解来解决。而“冰心”和“玉壶”虽也能引起联想,却不好形容。玉骨冰肌、冰清玉洁、冰雪聪明、珠圆玉润等等好像都可以,但又都不足以概括。如果只是按照文字表面翻译成“水”和“壶”,诗歌的意味就不见了。

冯先生由此发出了一连串的质疑:试问不认识中国字底人,如何能欣赏这首诗?认识中国字而不会念中国字音底人(如日本人),如何能够欣赏这首诗?认识中国字而不知中国历史底人,如何能了解“吴”及“洛阳”的意义?认识中国字而不是涵泳在中国思想的传统里底人,如何能了解“冰”及“玉”的意义?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非中国人不能完全欣赏这首诗,非中国人不能从这首诗里得到充分愉快。至于非中国人不能作这首诗里得到充分愉快。

通常说,艺术家有国家,而艺术是无国界的。但是至少体验艺术的过程中,这个界限是存在的,无法忽视。因此冯友兰先生先生说,在艺术方面,是有民族的区别底。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文艺也是如此,虽然人类努力地想通过建造巴别塔来向上帝抗议,但是还是各自分散在天涯海角,难以达成共识。

文化拾遗

彼得拉克: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有《歌集》。

律诗: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在花样中享受愉快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才练当空舞。并无彩练,也没有人去舞动,生活本就如同彩虹一般多姿多彩的,艺术就是用来为生活增色添彩的。

粗看来,艺术不能食以果腹,衣以取暖,不过是一桩人生闲事。但是人生必须要吃饭穿衣,但是仅有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些“花样”。冯友兰先生先生说:人必在这些花样中得到愉快,而各民族又必在它自己底文学艺术中,得到充分底愉快,则各民族必须宝贵它自己底文学、自己底艺术。这并不是专为区别它自己,而是因为只有在它自己底文学艺术中,它的生活,才能十分的充实、十分的丰富、十分的愉快。

艺术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如中国的京剧、巴西的桑巴、新西兰的踢踏舞,各有各的风味。老北京人陶醉在咿咿呀呀的各色脸谱之中,并不是想要显示与中不同,想要在别国人不理解的新奇目光中感到自得,而是因为能够真正去欣赏,从中获得乐趣。他们还喜欢遛鸟,对鸟进行调教,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而是吃饱了有事干,这事就是享受生活。

她是一个年轻的护士,很多时间都是在病房里度过,病人床头的花开花谢让她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有时候,她甚至觉得病人床头大朵绽放的花仿佛浑然不知死亡的存在,冰冷的花蕊就像一只只嘲弄的眼睛,因此,她一点也不喜欢花。

一天,病房里一个新来的男孩送给她一盆花,她竟然没有拒绝。也许是为了他孩子一般的笑容,也许是怕伤害对方的心。从搬进来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他再没有机会离开这间病房了。

那次,他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外面玩了,回来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她。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站在她面前,低着头一声不吭。到了傍晚,她的桌上多了一盆三色堇,紫、黄、红,斑斓交错,像蝴蝶展翅,又像一张顽皮的鬼脸,旁边还附着一张小条子:“想知道你不高兴的样子像什么吗?”她忍俊不禁。第二天她又收到了他送的一盆太阳花,小小圆圆的红花,每一朵都是一个灿烂的微笑:“想知道你笑的样子像什么吗?”

后来,他带她到附近的小花店闲逛,她这才惊奇地知道,世上居然有这么多种花,玫瑰深红,康乃馨粉黄,马蹄莲幼弱婉转,郁金香艳异咄咄,栀子香得动人魂,而七里香更是摄人心魄。她也惊奇于他谈起花时眼里放出的光,仿佛那里面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他问:“你爱花吗?”

“花是无情的,不懂得生命的可贵。”

他微笑着告诉她:“懂得花的人,才会明白花的可敬。”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她远远看见他在住院部的花园里呆立着,她刚要喊一声,他听到了脚步,急切回身,食指掩唇:“嘘——”

那是一株矮矮的灌木,缀满红色灯笼的小花,此时每一朵花囊都在爆裂,无数花籽四周飞溅,仿佛一场密集的流星雨。他们默默地站着,见证了一种生命最辉煌的历程。

再短暂的生命也是生命,也有权利来享受美景,来为自己编织各种花样,这样的生命不是会丰富得多吗?如果没有这些花样,如果生活只剩下吃喝睡,如此的单调苍白没有乐趣,就算如此度过了一万年,与一个小时又有什么分别?相反,若能在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中去享受花样带来的乐趣,就算不过只有一个小时,也不必去羡慕能够天长地久了。

文化拾遗

辜鸿铭趣事:1919年,张勋过生日时,辜鸿铭送给他一副贺寿联,上联是:荷尽已无擎雨盖,下联是:菊残犹有傲霜枝。上联是说清朝已经灭亡,张勋官帽已无着落,却留下了一条辫子,讽刺他的复辟闹剧;下联则不无对自己依然留着鞭子的自得之情。

眺望自然,找寻诗画合一的美景

诗画合一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苏东坡曾如是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王维,抑或是这个中华民族最为突出的画作正是山水画,而山水诗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诗与画难舍难分,而它们都与自然如此贴近,不免令人好奇:自然能够给人如此之多的灵感吗?

中国人对于自然的情感主要来自于道家的思想。冯友兰先生先生说:道家的人就把原始社会的简朴加以理想化,而谴责文化。他们还把儿童的天真加以理想化,而鄙弃知识……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道家把这种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事自然的,一个事认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令人痛苦。

同类推荐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热门推荐
  • 绝世癫狂

    绝世癫狂

    人不癫狂枉少年,少年金石在一次大难不死后,开启了人生的癫狂之旅……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人间罪恶

    人间罪恶

    “爱他的人将他奉作神明,恨他的人觉得他装腔作势。”一双犀利的鬼眼、加上缜密的思维,配合上绝对丰富的想像力,实习生王动刚刚出现在案发现场,就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奇。一桩桩毫无头绪的悬案,一张张令人迷途的大网,一把把解开迷题的密钥,纷纷踏至而来。是继续还是选择逃避,实习期满的王动陷入了迷茫之中。
  • 嗨!我是白瑞

    嗨!我是白瑞

    不自觉遇到过去的故事,触不到的人要怎么证明还活着?
  • 遗传密码揭秘人格真相

    遗传密码揭秘人格真相

    《遗传密码揭秘人格真相》:形体面貌揭示人格真相,遗传密码诠释人格差异,这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所有未知的门,将你从“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看清冥冥之中的主宰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人格差异,无处不在。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体现了与人格相对应的社会价值。实际上,人格是一种了不起的社会资源。人格不同,人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人格不同,人们的举手投足千姿百态,人格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事业成就各有千秋。让我们放下所有猜忌,一起探索人格的真相。
  • 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本书选取了100位中国名人依靠智慧改变自身命运的精彩故事。通过这些故事,青少年能从中了解到这些名人在人生转折点是如何把握命运,从而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用智慧去解决自己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命运转折点。
  •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萌系统

    超萌系统

    靠卖萌获取网络流行语的能力,成就自身。一位普通的高三毕业生,向女生表白被拒,去访问她空间时,意外进入萌爱世界,获得支配萌兽的超神能力!初级萌兽叮当猫化身数十‘围观党’包围敌人原地踏步,中级萌兽皮卡丘化身‘酱油党’扔出数百个瓶子喷出酱油汇聚成河淹没整条街,顶级萌兽小狐狸化身‘重口味党’用吃了几碗蒜泥几天没刷牙的嘴巴臭晕对手,‘躺着也中枪党’可以接连躺着抽筋导致地陷冒出枪孔,‘神马都是浮云’可以马儿奔跑在浮云上改变天气变化,而还有的‘开门,查水表’则可以……这些依靠萌兽获取网络流行语的能力,都唯他所用!……PS:新书发布,求点击,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求评论,各种求啊!~
  • 失散的独行者

    失散的独行者

    青春梦里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高傲的王者现实里的我们却是卑微的拾荒者只是倔强不肯低头,内心不愿承认但谎撒的越大纯真的爱恋,散了就越难追回来了
  • 魂衍天命

    魂衍天命

    少年,就要不停的奋斗,少年,敢于闯天闯地。少年不知身世,那么就用双手亲手拨开迷雾的真相。家族恩怨,世代情仇,少年不怕,少年会一一的征服它,让这些烟消云散。当少年遇到一个少女,少年说:“先是漫天的蝴蝶,接着是不可思议的醉蝶香,还有这迷一样的女子,一个秋雾里蝶一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