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了清碧直接提出的要求后,清秋的事情却在那之后不了了之,苏烟自然不可能留他在身边一辈子,即使云知俊对此不会有什么异议,她到时候也会着手安排的,只不过不是现在罢了。于是在那之后她便用行云喜得千金的事情将话题给岔了过去,清秋自然要帮她准备之后要送给行云的随礼,而在苏烟闭口不提之后,清秋便好像也把之前她所提的事情给忘在了脑后,一转眼又是平静的过了几日,那一天苏烟在傍晚从书院回来,便从清碧那里得到了明明同在新阳却几乎见不到人影的傅知恒给她传来的口信,她已经成功将那一伙角丽女子给捞了出来,但不幸的是虽然新阳的牢官并没有虐待犯人的癖好,可她们远从百丘而来,本就一路艰辛,体力透支的很严重,在牢房这种阴冷潮湿的地方关上几天之后,竟然有三个人都染上了急病,虽说将她们弄出来之后傅知恒已经尽快找了大夫,但情况却不容乐观。
苏烟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只能是暗暗叹一口气,然后叫阿吉路去与他的阿姐们团聚了,只是以这个空间的医疗水平……这三个女子究竟能不能熬过这一劫,只能是听天由命。
而傅知恒之所以只是为她留了个口信却没有亲自出现,以及她之所以能够这么容易的将这几个角丽女子一次都捞出来的缘故,那就是百丘的内乱终于影响到了周边的地区,并州边界先一步敲响了警钟,官府自然也顾不得这么几个根本不重要的犯人了,而傅知恒也是因为收到了华郡王府的传信,才立刻动身返回了京城。
虽然没想到战事会来的这么快,但是苏烟却并不怎么紧张,因为如今真正需要全神贯注去防备的仍旧是西祁,百丘虽然先动了手,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自己的内部矛盾,牵扯到了大月,顶多只能算是误伤而已。不过再怎么说,朝廷也不可能放着并州边界不管,而只要往东边驻兵,势必就会影响到西边和西祁对峙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苏烟现在也只是能在这里自己分析一番而已,无论是京城还是东边并州边界的前线,那都与她没什么关系,她需要做的就是抓紧这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吸收对自己有力的知识,而苏烟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就算她不去刻意探听那些消息,她周围的环境还是会将最新的讯息直接塞进她的耳朵里。比如说,之前不过是偶尔一起玩过一次沙盘的华梅学姐其实是个消息灵通并且极度八卦的人,只是凭她一人之口,苏烟就已经能保证自己一直站在信息达人的行列里,而这一段时间的消息也的确一条比一条劲爆,并且,大多是从京城传出来的。
例如,圣上在朝中询问众大臣去并州镇守的人选,满朝文武立刻分成两派,一派赞成华郡王姬元靖领兵出战,另一派则提议白秀华白老将军出山,结果最终令谁都想不到的是,在圣上刚有些许倾向于赞成华郡王出兵的时候,姬元靖却在朝上旁若无人的驳了圣上的意思,而用的理由,居然是之前在西北一战时她所犯下大错,如今正应该闭门思过,这一趟东北之行,她就不去了。
“华郡王还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虽说一直以来朝上民间对她的评价都不好,但据说先承王却是极其宠爱这个嫡长女的……如今先承王一去,虽说当今看在先皇先王的面子上绝对会对华郡王宽待,但是如此讽刺的在金銮殿上折皇上的面子……啧啧,你可知最终怎的?皇上她还真的就同意了华郡王的说法,但最终也没有再请白老将军出山,而是点了辰亲王挂帅,往并州去了。”
华梅的原话便是如此,其实苏烟还有些意外的,因为据她所知,不管是在权贵满地的京城,还是在这九州大地的民间,原来是华郡主,现在则已贵为华郡王的姬元靖风评可算不上好,甚至在书院里苏烟也听到过许多言论,说的就是西北一役之中,正是因为华郡王的无能,才最终葬送了一代贤王承亲王姬雪旋的性命。这帮学生们论起学术来可是什么都敢说的,苏烟虽说只是路过,却是着实见到了那个院生说到激动处,拍着桌子跳起来大骂姬元靖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而如今听到华梅八来的新闻,即使苏烟一早就已经知道姬元靖绝不是那种会看其他人眼色行事的人,却也有些无奈,自己跟着的这人,偏偏就要将自己时刻推到一个风口浪尖之上,明明还有着其他更圆滑的做法,但姬元靖却根本就是不屑为之。
而除了有关华郡王的消息,华梅那里的八卦是每天不断,紧接着苏烟便听说了称病不朝的贤亲王姬元蘅因为在府中饮酒作乐这样的琐事而被人参奏行为不检,女皇立刻又是不留情面的训斥,若不是八王、九王几个年幼些的王爷求情,恐怕女皇都要趁此机会夺了贤王的爵位。而这之后,众人都以为会沉寂下去的姬元蘅却突然上表,陈情的内容很简单,只说自己是无能之人,难堪大任,请女皇恩赐她改名为姬元醉,卸去身上所有职务,之后只愿做一个闲散王爷,再不问朝中之事。这份奏表现在仍然压在女皇案上没做表示,朝中对于贤王的事情却是连派别都结不起来,众臣各说各话,说什么的都有,而就在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贤亲王身上的时候,她本人却像是局外人一般悠然自得,据说前两日她自作主张将贤王府的牌匾换成了“哑舍”,这下就算女皇仍然没有明确的下旨,但贤亲王的下场,也几乎可以说是要盖棺定论了。
“说来,圣上那样柔软的性子,为何只单单对四王爷一人如此严苛?就说之前四王爷也是夺嫡的主要人选,但若如此说来,前面几位皇女,除了三王爷的确在此事上无心之外,哪一个不都是圣上的对手?可如今五王爷好好的带兵去了东北,四王爷却窝在府中吟诗逗鸟去了,真是让人想不通。”
这是在苏烟和清碧说起此事时,清碧提出的疑问,而这个疑问想必如今在许多人心中都没有答案,苏烟自然也想不通这点,但她倒是能从“哑舍”两个字上猜到一些,看来贤亲王手里是握着什么和女皇登基有关的东西才对,而如今她已经表明了态度,接下来的,就看女皇究竟会不会放她这一马了。
说来贤亲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摆出这样退让的姿态,如果女皇还是一意孤行的要置她于死地,那么就算她逃不过这一劫,向来被人赞颂宽和的女皇却也要承受背上冷血残酷名声的压力,这却绝不是女皇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就苏烟自己的考虑,恐怕最终的结果就是贤亲王会给自己争取到一定的时间,只要她交出手中的实权,那么女皇在短时间之内都不会动她,而等到女皇在如今这个位子上彻底坐稳之后又会怎样……那便不得而知了。
就在贤亲王的事情才掀起风波没几日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只不过这件事却不是从京城传来,而是从青州,往四面八方传了出去。有华梅那个八卦王在,苏烟得到消息的速度恐怕是最快的也说不定,而这就发生在青州的超级大事件,则是大月开国名臣,曾为尚书令,甚至可称为一国之相的叶先令叶承,终于还是没能熬过生老病死的这最后一关,就在这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去世了。
且不说一下子失去了这根定海神针的叶家如何,苏烟更关心的是叶承之死对于朝中局势的影响,而果然也不出她所料的是,叶承长女,如今正职为门下侍中的叶千色被夺情,只是接下来女皇的动作,却是让她看不懂了。
据说叶承死前曾给女皇上表,言辞恳切,但推举的却是自己的小女儿叶千素,对于如今正值圣宠的大女儿叶千色是只字未提,而女皇之后亲自复表安慰了这位大月开国的肱骨之臣,但在叶承死后,女皇立刻将叶千色迁调为中书令,也就是当朝之中,在女皇之下手中握有最大权利的左相,而之后对原本在刑部有个不起眼官制的叶千素是提都未提,门下侍中这个三省长官之一的重要位置,却是给了柳家。
“在京城之内叶家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叶先令虽然尊荣一世,但膝下几个女儿却是十分不合,如今她这一去,叶家原本的地位虽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在叶家内部,长房一脉恐怕立刻就会崛起,而柳家……之前还在京城之时,听闻柳家想要与叶家长房联姻,却是没成,之后改为连了叶家的二房,只是忽然赶上国丧,这门婚事才拖了下来。”
在听过清秋这句话之后,对于如今这已经乱成一团的局面,苏烟也只能从其中摘出两个字来,看来女皇想要使用的手段,还是制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