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1400000019

第19章 改组官吏 李宽进言

贞观元年十一月开始了,天气渐渐转凉,还是没有雨水,李宽现在真正死心,回刑部销完假每天上朝,半旬一假,像回到自己教学的大学一样,忙碌充实的活着。

月中吏部向李世民上书要选派官员,李宽很好奇,大唐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善执行,现在怎么选官?总算从蝗灾的愁思中拔出来了,早先隋朝时选举官员,从十一月集中,到第二年春天结束,人皆患其期促。唐初,因为战乱,士大夫不愿做官,所以官员不足。

武德年间,当时尚书省下符到各州命人参选,州府以及奉诏使者多用赤牒补官。至此也废除这做法,命参选者到尚书省参选。今年贞观元年参选的人有七千多,这么多怎么办?

这日上朝,吏部侍郎刘林甫又上奏,向李世民询问本次选官怎么选?全臣难得的集中精神一起,听老李下旨,要知道这次是老李第一次选派官员,自己门下的门生,好多都在其中,能不关心。

李世民自己也头疼,开始是没人做官,这次是太多,好些老臣子的得意门生都在里面,还有五姓七望的,怎么办?老李直接问刘林甫“爱卿,就7ooo多人参考,你怎么看?”刘林甫思索一番答道“陛下,臣以为此次参选人数太多,奏请四时听选,随阙注拟,人以为便。陛下怎么看?”

李世民一看,还行,但是现如今关中少粮,这么多人来,吃饭怎么办?“刘爱卿,现今关中少粮,参选门生,饭食怎么安排?”刘林甫回答“洛州离长安最近,可一部分人到洛州参选。”李世民见考试安排好,但是录用几人?还是个问题。

就向全场大臣询问,录用几人?全臣没有开口,李世民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就宣布下朝,让房玄龄几人拟定录用人数,走前留了一句“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李宽为李世民叫好,等李世民离开,全臣才交谈开。李宽想到一事,忙问房玄龄“房叔,这次选派官员也有御史台的吗?”

“有,选的是左、右御史”李宽一听坏了,大唐安史之乱后覆灭的主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想不到现在就有苗头了,一定要掐死。房玄龄也没再和李宽闲聊,赶着去老李那,听听最新指示,虽然全臣想拦着房相再聊聊,可也知道房玄龄去李世民那,任其离去。

这边李宽还在思索唐代的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中央政府官员,主要是尚书省六部官员,而中书、门下省不在监察之列;右御史检查各地方官员,全国分十道,每道一个,称“观察使”。这“观察使”本是中央的监察官,在各道巡查,后来就变成常驻地方的中央官了,无形中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

假使他的任务是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又赋予他全部权力以应付地方事宜,这即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调度一切,故称“节度使”。由于其权力极大,所以逐渐演变成“藩镇”。

看来一定不能让右御史变成常驻地方的中央官,一定不可以掌兵,怎么办?

那边房玄龄和几个大人一起参拜老李,老李给出最新指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审慎。要根据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授予官职,务必精减官员人数,现在应当审查官吏,让他们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你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确定官员的人数。”

房玄龄充分领会了老李的意思,不要怕得罪人,任官唯贤,精简人数。房玄龄等人于是拟定出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人,李世民接受了这个数额,并对房玄龄说:“从今以后,如果谁有音乐、杂艺等一技之长,超过一般人的,只可以赏赐给他们钱财丝帛,一定不可奖赏过度,授予他们官职。从而让他们和朝廷的栋梁之才并肩而站,同桌而食,致使绅士、大夫引以为耻。”

全臣知道了人数,心不服,也没有办法,李宽也不关心它的参选人数,现在就在想怎么趁现在把藩镇割据的毒瘤拔了,一人计短,李宽邀请杜如晦、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到府一叙,那些武将,李宽怕他们有想法,没敢叫。

三人来到李宽府上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李宽没有废话,直言问三人就大唐选左、右御史一事的看法,三人觉得很奇怪,有人监察不是很好嘛,李宽直接就右御史的监察对象,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三人开始还没在意,越听越害怕。

最后听到如若中央赋予右御史全部权力以应付地方事宜,这即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调度一切,故称“节度使”。)演变成“藩镇”。三人坐不住了,他们都是人精,马上就想到了大汉。

若藩镇割据真出现,到那时不是说想废就废的,你看汉朝汉景帝时还不是想削藩,最后导致七国之乱,等到汉武帝才颁发了推恩令来削减封地!现在大唐建国就是藩镇的胜利,太上皇就是藩镇造反,不敢再想了,三人汗留了一地。

四人都没有开口,李宽不禁想到历史,大唐开始的统治者觉得这是能守卫边疆镇守国土的制度,根本没意识到在最后会发生混乱的场面。

就像唐玄宗,他在唐朝也算比较英明的了,不过他还是宠幸安禄山,封他为三镇节度使,最后爆发安史之乱,藩镇之祸从此开始。所以说这完全是统治者认识不到制度的危害,唐末五代的混乱是藩镇导致的,不能说谁比谁聪明,这就是当局者迷。就好像朱元璋,他建国后分封诸子,以为能保护帝国的稳定,却料不到靖难。能明白了吧?

三人口都干了,相视一眼,看着还在神游的李宽,妖孽啊。怎么会把前面朝代的更替直接点出,若今天没有听到李宽的话,不要想大唐一定会和隋一样,淹没在滚滚浪潮中,现在怎么办?

看着李宽,李宽也不知怎么办,用以后宋、明、清朝的方法采取强干弱枝的军制,大力加强中央军队,削弱地方军队!(所以很容易被外族入侵)用现代兵役制度,又不现实。

李宽只能告诉他们一些后面朝代采用的办法和危害,根据现今大唐的情况,想办法。最后三人在李宽提点下,决定对右御史有任期限制,让地方军政分立,不会出现有某人同时掌握军政大权,成立独立藩镇的情况。

李宽心力交瘁,尽力了,三人离开楚王府,一起去见李世民,这次三人没有敢隐瞒直接将李宽的话告诉李世民,李世民也吓住了,再听了三人的安排,决定以后地方的官员三年一调,封藩的将领,封地没有军权,另外派人驻地,驻地将领也是三年一换,最大限度的防止藩镇割据出现。

李宽还不知道,大唐地方的军政分立被后世誉为东方君主立宪的先驱,大唐在世界历史上被许多国家研究。李世民这次才真正对李宽放心了,一心为了大唐,李世民有点后悔玄武门之变的做法,希望李宽能认同自己。

注: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其具体办法是,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以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同类推荐
  • 宋朝坏老师

    宋朝坏老师

    北宋末年,朝政腐朽,金兵南下,山河破碎。穿越了,变成了一个软弱的教书先生。被学生欺负的无法生存的先生。金戈铁马,胡虏猖獗,谁说老师不能管?谁说老师不能治?以老师的身份,教书、教人、教天下。
  • 晚明伟业

    晚明伟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公笔下桃花源,也是杨明的汉家村,从一个村落到一个政权,杨明用现代人的智慧让明末换了个样。
  • 仇犹国史通考

    仇犹国史通考

    本书将自元代以来的碑文石刻、传说以及相关摄影和各类文章等一览无余地呈现给世人,内容上分为游记、文论、诗词、楹联和碑碣五篇。
  • 兴唐并肩王

    兴唐并肩王

    《新唐词典》注并肩王拼音:bìngjiānwáng释义:历经三朝、兴唐砥柱、不世名臣逍遥侯楚辞的专称。喻入朝不拜,与皇帝齐肩而坐之意。近义词:楚并肩、楚逍遥反义词:无出处:《唐史·楚辞传》:“德宗以辞屡建不世奇功,冠之逍遥侯。辞归隐,帝思不已,以并肩王号之,谓有唐一朝,必不负辞。然辞一别永年,终不复出,并肩王遂成绝唱。”例句:你们有人管他叫数学家、发明家,有人管他叫军事家、政治家,甚至于有人叫他思想家、预言家,更可笑的是还有人叫他阴谋家……可在朕看来,他就只是朕的好朋友、好老师、好兄长!朕信他敬他,封他个并肩王,怎么了?(德宗起居录)
  • 南宫落日

    南宫落日

    《国战》系列架空历史战争小说之《南宫落日》曾辉煌闪耀的千年帝国西鲁,经历了高层内斗的剧烈动荡,又因权斗生祸,被迫与超级大国A国对决疆场,用心险恶的帝国首相,年幼无助的皇帝南宫雄,不乏勋臣勇将,仍难逃风雨飘摇。另一超级大国我国,友亦非友,损友如敌,国与国之间尔虞我诈。战场上你死我活,政坛上另有一番较量。皇族南宫家族百炼成钢,依然难逃覆灭的宿命。
热门推荐
  •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编辑推荐:在与人生和命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勇气和坚强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更需要精明的手段和心计。心计不是阴谋,不是为达到目的而使用手段,而是做人做事时所需的技巧,让你待人接物更圆融,轻松行走社会不跌倒。是人们为达到成功而采取的策略,是大师先哲们的处世智慧。它既能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 灵戒之弑

    灵戒之弑

    灵度是存于这个大陆之上的修炼主轴,幻其身,修其体,度之灵。懦弱主角姚烈是否有能力守护他的至亲,挚爱呢?一切围绕着他的恐怖计划是否能成功呢?看懦弱少年如何走上巅峰之路,踏遍一切。
  • 雪朝异世

    雪朝异世

    鸿蒙无岁月、雪朝凌楚异象,时空大道逆行,上古入道境龙皇以赤灵芝为食,宁天子夺道基成血心,世家子弟凭自身修炼成长为一代君王、主持天地万物、世间万灵。一路热血.一路笑傲。成就非凡人生,血子临地启明星消失不见,到底是为何?一个个谜团等待凌楚去解决,穿插着爱情的高手生活过得太久了,只能当当贵族了。只有踏入混沌破碎虚空方才可以明晓生死,踏破万水千山,迷津人间百处至阴之火、至阳之冰!
  • 纪元之主

    纪元之主

    一颗陨星的坠落,改变了一个世界的命运。一件奇妙的法宝,一个调皮的器灵,改变了一个小小修士的命运。这一切仅仅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为之,又或者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名性格懒散准备混吃等死的小修士,在不断自我蜕变之中,发现种种令人怀疑的地方,开始踏上追寻真像的旅程,等到真相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小修士忽然一笑了之,他发现真相什么的已经不在那般重要了。
  • 苦苦求生

    苦苦求生

    那一年暑假过后。她进了大学,我也进了大学。她登上了飞机,飞去了江城大学。我踩着自行车,混进了社会大学。
  • 白马东北来

    白马东北来

    吉量曾是妖界威风凛凛的白马妖,因为阿莽变成了跟人类差不多的生物,除了会用些法器。受伤后,他每七十年要变成婴儿一年再变成七十岁老翁一年,其余时间则是三十岁的样子。阿莽原是妖界最有希望晋升仙界高级阶位的蟒蛇妖,可惜因为一匹从东北方向来的白马,接二连三被破坏了升仙。一匹马和一条蛇,带着远古时期就结下的爱恨情仇住在摩诘谷养伤。吉量喜好多管闲事,经常云游四方,或是惹事上门,所以两个妖怪的生活并不平静,经常与世间的魍魉精魅发生纠葛,引出一段段一桩桩奇谈。
  • 道门1

    道门1

    一个青年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个和尚,是来自禅宗的高手一个老人,感悟百年人生,一步登天一个老太婆,脸黝黑,抹白粉,诡异莫名一个小伙子,得了不停转圈的怪病一个小姑娘,她说自己见了鬼
  • 陌上花开非半夏

    陌上花开非半夏

    ???他做了一场戏,戏里只为伊人醉,???她进了一个局,局中豆蔻年华倾;???一场绚烂的镜花,撒了多少红颜泪,???一潭迷眼的水月,博了多少相思醉;???玉宇琼楼,朱阁亭台,?终是谁半面桃花,君临天下,却负了伊人成泪人;??从此前尘如梦,壁人成陌人,鸳鸯比翼,终究各自飞。他做了一场戏,戏里伊人憔悴,踏入红尘,从此是非缠身;明镜残,朱弦断,红尘碾,满地伤;???终是谁陌了前程,断了是非,只为博卿一笑倾城,此情可待,未成追忆????
  • 重生之至尊夜帝

    重生之至尊夜帝

    二十七世纪黑夜帝国的夜帝,一朝穿越,成了众人口中的“野种”“废柴”。不在乎别人对她的议论,她只要活的精彩,活的开心。对于她要守护的东西,谁也别想碰一下,更甚于说一句不好的。她是初晨,最初的晨光,最初的希望。
  • 流年不经楠花

    流年不经楠花

    他本该白衣飘飘温文尔雅,生于乱世,却染了风尘仆仆。她本是小家碧玉天真烂漫,商场斗争,终浊了清澈双眼。菁华已竭,相似浸骨,后来我再看见你,你风华依旧,笑的暧昧。“我要活下去,所以请你替我去死吧。”你一定不记得了,很多年以前你差点为了我死掉。你一定不知道的,很多年以后我竟然迷失在你的笑中。别对我那么好了,你终于不像以前一样对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