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5600000024

第24章 新犁爽利邻州震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是三月下旬,离小满也没有几天了,接着就是芒种,关于芒种农家有谚语“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的说法,今年闰年,闰三月,所以芒种是在四月,麦子成熟在芒种之前。

当然这是北方的说法,在南方另有一说“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所以要及早播种水稻。

这天下午,小雨。

“小满不满,干断田杆,今年是个好年头啊。”望着学堂茅草上流下来的雨水,老族长感慨道。

小满正是冬小麦灌浆的时候,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只是今年的小满来得晚一些,现在的雨水来得却是正好。

敖浩听到老族长的话,省起后世有“立夏小满正插秧”的说法,这里却是种的单季稻,他也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插秧,好奇的向老族长请问:“族长,小子愚钝,不知道水稻是何时下种?”

“你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忙好族里娃娃的课业就可以了,这些事情不需过问。”老族长有些揶揄的说道。

敖浩自然听得出来老族长的玩笑,也不会往心里去,这唐朝的农事自己的确不太清楚,不过要他打消询问的念头却是不能,遂笑道:“族长,小子确实未曾亲自下过地,于五谷不分,但先师却对农事颇有研究,小子听得多了也略知一二。”

老族长没想到敖浩会这么说,一个五谷不分的人竟然还敢说自己对农事略知一二,不过想到他的师尊,却也不敢确定了:“哦?这倒是有趣,四郎说来听听。”

敖浩也不客气开始扯谎:“先师曾言,百姓种植水稻劳心劳力却不得法,以至产量低下,先师经过研究整理出一套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产量的方法。”

敖浩说到这里卖了个关子,故意不往下说,要等老族长来问。

果然,老族长正听到关窍处,忽然没了下文,也急了,不过也知道敖浩这是故意如此,报复自己刚刚跟他开的玩笑,当下故作姿态言嗤笑到道:“嘿,我却不信,你的师尊还能比我这种了几十年庄稼的人更懂农事?”

呀,小瞧我是啵?敖浩毕竟年轻受不得激将,同时也怕老族长墨守成规,后世先进的耕作方式得不到发展,也急了眼,信誓旦旦的道:“族长,莫要小瞧人,先师的方法定然是有效的,如若不信,不妨与小子赌上一赌。”

“但赌无妨,不过老头子免不得要在旁观看,也省得你小子偷奸耍滑。”老族长依然假装信他不过,却说得轻描淡写。

被连续鄙视,而且被鄙视的还是自己的人品,敖浩心里也不好受,当下就对学生宣布让他们自己练习,自己则带着老族长和小虎往家里赶。

行了一会,被雨水一激,敖浩也反应了过来,哭笑不得,老族长刚刚是故意挖坑请自己往里跳,得勒,这样也好,反正都是早打算告诉他们的,只是自己最近忙忘了,如今打个赌也不错,还可以让老族长更加的配合。

敖浩要采用的是抛秧技术,抛秧是指育成秧苗后改插秧为抛秧的一种省力种稻方法。最早在1958年,浙江农民为了战胜早春低温阴雨,实现早播、早栽、早分蘖要求,创造的水稻栽培技术。抛秧有三省(省秧田、省劳力、省成本)、二早(早发、早熟)、二增(增产、增效)的效果,起初用手工铲秧、掰土等过程较费工,稻田除草困难,阻碍了扩大应用。到了60、70年代,日本发明了塑料孔盘,这种技术得到亚洲各国的引进,80年代,我国在小鬼子的基础上再次研制出不同规格的可回收塑料软盘,这才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过敖浩现在是肯定没有塑料软盘的,除非他能够在唐朝与现代来回穿越,不过敖浩自己也有他的办法,他让小虎先去将张飞两兄弟找来。

“族长,我们这么着,我指挥人种三亩水稻,你老人家也指挥人种三亩水稻,等到收获的时候我们比一比谁种的水稻产量高,如何?”敖浩为了今后的推广,要让产量结果对比强烈,主动提出比试的要求。

“这有何难,不就是三亩水稻么,我亲自去种。”老族长哈哈一笑,轻松的说道。

“好,族长,小子斗胆要与你击掌为誓,输的人要答应对方一件事。”

“这个,”老族长想了想,要真有提高产量的方法,答应一件事倒是值得,爽快的说:“好,答应你小子就是了。”

两人举起手掌互相击打了三下。

不大会时间,张飞兄弟俩就来了,冲敖浩和族长见礼,这两人自从被敖浩收留之后就一直跟着敖父在田里做事,听说敖浩找他们,欣喜万分,还以为终于能得到重用了。

“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件事情要交给你们帮忙去办,不知两位愿不愿意?”两人虽然是来投靠自己,敖浩却没把他们当下人奴仆看待。

二人双目放光,对视一眼,站起身来抱拳,齐声道:“四郎尽管开口,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敖浩大囧,实在是受不了这些古人,动不动就是生啊死的,赶忙说:“没那么严重,就是让你们去砍些竹子,越多越好,要小一点的,竹管大概拇指粗细,然后锯成一寸长短,先就这样。”

两人傻眼,本以为有大事,原来还是做苦力,更是摸不着头脑,这竹子用来做什么?还要弄成一寸,工作量太大些吧?

“算了,还是一起去吧,免得你们不明白。”敖浩看他们呆傻的样子,还以为他们是没听懂,也不放心。

家中工具不够,找了几户人家借了些,敖浩这才带着人马去寻找合适的竹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多木匠与刘铁匠召集了相识的同行,将敖浩画的新犁教给众人,如此新式的又经过了实验的犁,自然就受到了大家的认同。

同时两人也没忘了把敖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众人听后都交口称赞“四郎高义”。

将敖浩的画抄录多份,各人回去,把其他事情俱都推了,各地的铁匠与木匠真诚合作,带着徒弟连忙赶制,制作出来的第一把犁,都被送到刘铁匠处接受检验,为了方便多木匠也住在刘铁匠的家里,这批犁也就是被送到族里的那批。

新犁的效果经过实验都被证实,各处的铁匠、木匠也各有相熟的同行,赶忙去请了来,又是一番传播,如此一传两,两传四,四传十,传播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不过再往后传,由于时间紧迫,便少了敖浩的戏份,只是言说这是“敖氏犁”。

“敖氏犁”这名字却不是他们取的,只是因为敖浩要求遍刻“敖氏”二字于犁上,所以大家才误以为新犁便叫做“敖氏犁”。

已经过去如此长的时间,各地的铁匠、木匠都制作出了不少的“敖氏犁”,却都压着货,没有出售。

如今正是春耕时节,这个时候铁匠、木匠都不接打造器具的活,那还了得,一个不好可是会激起民愤的,好在手工艺人多有些存货,才能应付过去。

贞观元年,闰月,丁丑日,宜开市、交易。

刘铁匠的铁匠铺一早就打开了大门,将“敖氏犁”整齐的摆放在门口,立马吸引了路过的行人,这铁匠铺已经半个月没有接活儿了,如今忽然摆出来这么些玩意是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所有人也看得明白,这分明就是“犁”,只是这模样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犁真的能用?

大家既然心下这样怀疑,自然也就没人会买,只是围着看个稀奇,等待铁匠铺的主人来解释。

见人够多了,刘铁匠二话不说,让徒弟扛着副犁就往镇子外走,看热闹的还没明白呢,怎么可能就这么离去,当下也跟了过去。

来到事先准备好的田里,刘铁匠把牛给套上,犁起地来。这下可不得了,围观的人群直觉得光天化日见了鬼了,这是什么犁,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泥土飞那么高?其实这却是刘铁匠刷了花样,犁得不深,只跟以前犁得一般深度。

许多聪明的急忙反转身往铁匠铺跑,没见那摆出来的犁数量不多么,这要是去晚了,哪里还有自己的份?

有了当场的实验,大家看到了效果,如此一来,便是新犁卖得比原来的犁稍微贵一些,就是工匠们夜以继日的赶制,也是供不应求。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洪州的各处,连日来,洪州的百姓很多都用上了新犁,春耕的速度比往年快了很多。

洪州的隔壁,袁州,是离敖浩所在县城最近的州城,常有人来往两地做点买卖,偶然看见有人在耕田,速度奇快,本想好心的去提醒对方,耕地要深,这样才能把地里的肥力发出来,可等到近处一看,就更加的好奇了,这明明犁得比一般人家还要深些,怎么这速度反倒快了?

仔细的去看,才发现这耕地的犁与平常所见大不相同,索性上前攀谈,才明白自己孤陋寡闻,世间出了如此神犁竟然不知,当下问明了犁的出处。

顾不得买卖,这人赶奔铁匠铺,说明了来意,可惜铁匠铺却没有现货,而且定做的人多,就算是赶制五六天内也还轮不到他。

此人感叹不已,只恨生错了州县,好在刘铁匠谨记敖浩的叮嘱,给他出了个主意,许他抄录一份回去,不过也要求要刻上“敖氏”二字。

这人得了图纸连夜回去,清早敲开了铁匠铺的门,说明一切,唐人多淳朴,又值春耕关键时期,铁匠亦不敢独享,许下一犁的好处,央这人再抄录送往各处同行。

这人也是爽快,买了一刀好纸,当街就找了十几个识字的人,进行抄录,并出钱请人发往各处,当日便发出四十余份,闻者震惊,此人也籍此事在当地出了名,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狂拽酷炫叼!老子是马超,兄弟多、人缘好,东汉末年任逍遥!刮掉董卓肉千坨,追得吕布到处跑!三国乱,太平遥,且看马超手西凉刀,换你个起身拍案叫声好!
  • 汉末之逆臣贼

    汉末之逆臣贼

    重生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王莽的傻儿子,王安不想成为炮灰,
  • 重生之疯神演义

    重生之疯神演义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网络混子到唐朝能做什么?书里杨风说了,能做的事,其实很多,书里杨风又说了,当11中学的时候不是考过古诗的填空选择么,总之你弄的越香艳越好,唐朝女人就喜欢这调调。怎么才能做一个无敌的统帅?杨风还说了,不告诉你,自己看书去。
  • 史记论丛

    史记论丛

    本集收录公元2011年5月在中国苏州市举办“孙武子与《史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届年会”研讨论文,学术讨论的重心是孙武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两代吴王称霸的业绩,以及孙子的业绩。
  • 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网侠传

    网侠传

    被盗走的QQ号瞬间就被取回;被攻击的网站始终稳若泰山。神秘的老旧电脑里,寄宿着永生不灭的灵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只要能上网,一切便在掌控之中。面对黑客们的围追堵截,孙玉衡更是毫不在意:我是网侠!法律管不了的事情,由我来管!互联网上的邪恶,由我来斩断!
  • 第一兵王

    第一兵王

    他是第一兵王!他是最强军医!从监狱里走出的男人,挟带腥风血雨之势横扫一切!为国生,为民亡,逆战杀敌,何惧一死,鲜血浇筑,不朽兵魂。
  • 天外沉浮

    天外沉浮

    一颗九天遗落的孤种坠入黑暗像是燎原的火种烧红地狱的天空漫漫修仙路用鲜血作墨书写征途的寂寞我受尽世间三千磨难只为远远见你一眼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重生之再也不会说不爱你

    重生之再也不会说不爱你

    如果,我不再轻易的说放弃。如果,我不再在意别人的言谈。如果,我不再自以为是。我们之间是否还能继续。
  • 快穿:花样拯救男配

    快穿:花样拯救男配

    请问一本书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男主?女主?不,是男配。女主被女配伤害了怎么办?找男配。男主怎么样才会珍惜女主?找男配。怎么样才能衬托出男主的好?找男配。墨玖玖是一名典型的宅女加小说爱好者,一天,在又读完一本小说后哭道:呜呜~~~男配好可怜。天啊!如果你可以拯救男配,我愿意减寿一白年!!!“凌菲菲冲天大喊。“恭喜宿主,激活了拯救男配系统”冷冰冰的机器音响起。此后墨玖玖开始了苦逼的正就男配之旅~没事调戏调戏男主,没事调戏调戏难配,没事做做红娘,没事虐虐女主~~
  • 坟帝

    坟帝

    这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有的只是轮回,而轮回只属于一个人!世间本没有正邪之分,但他便把视人们为草芥的定义为邪。从此,每当邪气强盛之时便是他的临世之日,这就是他的轮回。
  • 重生郑成功

    重生郑成功

    崇祯自尽煤山,自成兵败一片石,满清入关,席卷天下,南明风雨飘摇,国将不国,民众水深火热,谁能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郑家有男似黑罴,上马能击虏,下马草军书,看重生的郑成功如何翻云覆雨,重整乾坤
  • 甘肃金融年鉴

    甘肃金融年鉴

    本书是以年为期,记载甘肃金融事业发展里程的大型历史性、资料性工具书。自员怨怨猿年以来,它逐年系统汇辑各种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和史实资料,真实客观地反映甘肃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情况和变化,供广大经济界、金融界人士查阅、交流、借鉴,为深化金融改革和推动金融事业发展服务。
  • 观北斗

    观北斗

    从小我的运气就不好。小时候的我,亲眼目睹邻居身上发生的极度惊骇怪事。当我长大后,还莫名其妙丢失了将近十年的记忆。但在我找回记忆的旅途中,我发现自已有了一身匪夷所思的国术功夫!形意、八卦等被人当作舞术的功夫在我手中有了惊人的威力,而且传说中的道术也被我在不经意中使出过?一天晚上,我偶然进入了一座在建的工地。随之而来发生的事,遇见的人,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东西?传说中的‘仙人’是否真的存在?神秘的她告诉我:这一切都在,但却不是你理解的样子。她还说:北斗有七星,但道家记载却有九星。如果有一天,你能看到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