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5600000034

第34章 得人看重非无因

次日敖浩醒转,身上的高温已经降下去不少,孙老道的医术果然是名不虚传,伤口处清凉凉的,早起的时候他呕吐了大半碗的淤血,人却精神了许多。

老道一早就来打扰,查看敖浩的伤情,只是似乎昨夜老道没有睡好,双眼还留有血丝,也不知道是不是温书太过。

“孙道长,小子想看看外面的景色,不知道可不可以?”从其他人的口中敖浩知道这里是庐山,虽然他是现代过来的,但在现代的时候也只从电视上见过,还真没亲自来过这里,难得可以看上一看。

“你伤势未愈,还是不要移动的好,安心躺上几天再看不迟。”老道劝诫道。

“无妨,小子伤在上身,双脚却无碍,况且看到好的景色,小子心情愉快,伤势也能好得快些。”敖浩一心想看看,狡辩道。

老道听他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但还是阻拦,其余人都选择性听从老道的话,皆来劝阻,敖浩拗不过也只能乖乖的躺着。

于是大家各行其事,刘玄意也将几个将士派了回去,老族长却在院子里打起拳来,要说这太极拳,自从老族长学会开始就有了早上打上两趟的习惯,前几日忙着赶路,也就顾不上了,如今既然敖浩的伤势稳定,也就有了心情。

太极拳不愧其内家拳的名声,刘玄意等人一见之下就露惊奇,他们行伍之人练的都是直来直去,大开大合的功夫,几时见过这种慢吞吞的拳法,换了别人来练,怕是早就讥讽一番了,现在只是碍于面子在旁观看,不敢多嘴。

他们看不出道道来,可孙老道却看出来了,似乎这拳法暗暗与自己的道法相合,轻“咦”出声,仔细的揣摩起来。

太极拳,本来就是道教祖师爷张三丰所创,把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

孙老道与敖浩不同,敖浩纯粹的就是修炼拳法,以用来实战,所学不过只是皮毛;而孙老道则是道教中人,道法又比较高深,于太极、阴阳变化之理感悟更深,虽然只是在旁观看、揣摩,然而却比之敖浩得到的更多,隐隐触摸到太极拳的真髓。

待到老族长打完两趟拳,老道上前请教:“善德兄拳法颇为深奥,怎的从未见过,却不知是出自哪家?”

“哈哈,让孙道长见笑了,却是敖浩那小子教的,说是可以养生,我这才练着。”老族长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这?这怎么可能?”孙老道很是惊讶,根本无法相信,在他看来创造这套拳法之人必然是道法精湛的道门中人,怎么可能是敖浩那个小娃娃。

“确是四郎所教,不过他是得其师尊所授罢了。”老族长继续解释道。

“原来如此。”孙老道松了口气,暗道这便说得过去了。

“孙道长若是喜欢,不如也一起练练?”想到敖浩的命是老道救过来的,老族长热情邀请。

老道并没有像世俗之人一样推辞,而是欣然答应。旁边一同观看的刘玄意等将士就没有这么爽快了,本来还有些小看这套拳,但既然孙道长都说拳法深奥,也好奇起来,有心想学,却不好开口,古代对武艺大都是敝帚自珍的,所谓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就是如此。像他们这样在一旁大刺刺的观看就已经是犯了忌讳,哪里还有脸面上前要求一同学习。

上午老道又来,却不是检查伤势,而是来询问昨天敖浩伤口缝合的问题,以及太极拳的事情。作为现代人,敖浩从没有什么门户之见,又有感于救命之恩,除了涉及敏感的地方之外,其他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现代医学里一些浅显的外科知识说了出来,至于太极拳就更没问题了,连族里的娃娃敖浩都教得何况是孙神医。

如此多日,敖浩躺在榻上,享受着众人的照顾,每天与老道聊天说地,倒不枯燥,浑然忘了自己被人刺杀的忧愁。

不过他每天都要问能不能出去活动活动,直到这天早上得到老道的允许,敖浩才让张蛮子将坐榻移到外面,由虎子搀扶着出来。

简寂观坐落在白云峰下,正对着鸡笼山,敖浩他们居住的厢房,乃是在道观的后院,从此地可望见紫宵峰,在道观的旁边有一小庙。

此时正是清晨,山中雾霭缭绕,观后有瀑布两条,左侧小马尾瀑布,右侧大马尾瀑布。瀑布雄浑曲折,惊雷喷雪,水汽弥漫。虽然不如庐山第一景的三叠泉那般美妙,却也让人心旷神怡,敖浩差点就将李白的名句《望庐山瀑布》给吟了出来。

心情大好,伤势也就好得更快了,不些日子敖浩就拆了伤口的缝线,最后把陆公当年的旧居,以及观中的道藏刻石、炼丹井、礼斗石、白云楼等处参观一番,念及自己的实验稻苗,就要离去。

不过敖浩临行之时却又起了心思,想把孙老道给请到村子里去,来到孙老道的前面,揖礼,故作姿态道:“小子敖浩谢过孙道长的救命之恩,本来还想多盘桓几日,与道长说说先师言及的人体器脏,但眼下春耕在即,却耽误不得,小子想请道长同行,不知可否?”

孙老道听得此言,虽然也知道敖浩是有意如此,不然前几日为何不提,不过他云游野鹤惯了,去哪里都没个定处,想到这些日子听敖浩说起种种外科理论,都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想来这又是一神妙的医术,走一遭换得医学进步也无不可,自然是大喜答应。

回去的路程比来时快些,一日的功夫就到了州府,刘玄意要会去复命,敖浩等人也要去拜会刺史,以感谢援手之德。

虽然是敖浩他们前来拜会,实际上却是刺史为他们接风,在府中设宴接待。

“小子敖浩拜见刘刺史。”虽然敖浩事前并不认识,但却先想刘玄意打听过,当下揖礼道,暗中却打量着这位未来要在凌烟阁留名的渝国公,只见他身材高大,四方脸庞,有些小胖,腹部微微鼓起。

“四郎不用多礼,伤却是好了?”刘刺史也在打量着敖浩,上回探望敖浩面色惨白,现下却红润得多了,关心的问道。

“小子伤好了许多,还要谢过刘刺史的关心。”敖浩又是一揖礼。

“好,如此便好,来,坐下说话。”刺史以手虚按道。

众人分宾主坐下,宴是家宴,没有什么闲杂人等,却与敖浩家不同,每人都有一案几,菜却寻常,但也比敖浩自己家要丰盛些,鲍鱼海参虽然没有,鸡鸭鱼肉却不少。

大家边吃边聊,主要是刺史问话敖浩回答,只是敖浩没想到刘刺史如此的平易近人,问的都是些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以及身世。

当得知敖浩在族中办学教授族人的时候,刘刺史忽然道:“我观四郎才华过人,武艺非凡,又少年老成,老夫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四郎答应。”

“刘刺史不必客气,有话直说。”敖浩不知何事,客气道。

“我还有一子,名刘奇,年方六岁,想请四郎教导几年,不知可否。”刺史笑容满面,笑呵呵的道。

敖浩受宠若惊,自己年龄尚小,也没正式进学,亦无功名,教教族里的人倒还罢了,却如何能教刺史的儿子?

赶忙拒绝道:“这万万不可,小子年幼,亦无功名,名不顺言不正,如何教的?没得误了刘公子的前程。”

“四郎多虑了,犬子的前程凭我的薄面自有安排,只是犬子顽劣,不愿进学,四郎与他年纪仿佛,想来相处便易,倒不须多学什么,只要四郎能将犬子脾气给改上一改就成。”

嗬,原来是一熊孩子,我还说呢,你堂堂刺史大人还能找不到人来教,却原来是宠溺惯了,自己难以管束,塞到我这来吃苦来了。

“这,那便好吧,不过若小子实在教不了,还请刘刺史不要见怪。”敖浩见事情是如此也就接了下来。

“这是自然,”刘刺史笑着,接着又道:“不过犬子要晚些过去,等刺杀四郎的真凶查清楚之后,我会命人将犬子送过来。”

刘刺史当着大家的面对儿子玄意安排了下,让派几个得力的将士去保护敖浩,并协助破案。

敖浩等人没有多加打扰,小住一晚,于次日向刺史辞行,往家赶去,同行的还有刘玄意派来的五名将士。

刘政会如此看重敖浩,却不是其他,太宗初即位,天下百废待兴,所以求才若渴,每个州的管事便有举荐才贤的职责,刘政会已经是将敖浩定为最恰当的人选。

敖浩以七岁之龄做出“敖氏犁”惠及天下百姓可谓巧匠良才此其一;遭人刺杀,然力战取胜,武艺不凡此其二;刚才又知道他与族中办学,足见才学出众此其三;最后,当面见过,为人谦卑有礼,少年老成,假以时日定有所成就此其四。

此四点任何一点放在一个人身上都算是人才,如今敖浩却汇集一身,不得不让刘政会如此看重。

送走敖浩一行人,刘政会便去写奏折,先前便奏过一道,当时还不知道制犁之人是谁,如今知道自然要再奏一道,且更加详细,将敖浩来历,做过的事情都细细的写了上去。

PS:今天是我生日,所以下班后被同事给硬拉着去喝酒了,以至更新晚了几个小时,小子在这给各位陪个不是,还请大家体谅,最近几章比较平淡,不过接下来好戏又要上场了,敬请期待。

同类推荐
  • 紫金战旗

    紫金战旗

    这是讲述一个男人穿越以后的故事...方天羽无意中醒来穿越成了将军的儿子,就知道什么都变了,不过既然来了,自有缘分在,且看这异世之境有何蹊跷……
  • 回到三国君临天下

    回到三国君临天下

    一个在上海努力奋斗的小青年在一次意外回到了动荡的东汉末年,之后,主角带着几个名将小弟,开始了他王图霸业,改变天下的梦想,成就君临天下。。。。
  • 皇朝当铺

    皇朝当铺

    本文是以历史为题材的穿越文。吴明一个由现代世界穿越回古代,为了躲避灾难而入皇觉寺。却在住持要为他剃度之时反悔,逃离寺庙不想却被人陷害,进了大牢。出来后开了家当铺,却惹上了女捕头,有惊无险,还接了比大买卖,从此生意兴隆,最近竟把皇帝也拉了进来,可谓要全有权,要钱有钱,日子过的逍遥自在。
  • 三国没有杀

    三国没有杀

    三国没有杀,一个三国的真正的传奇不是忽悠你玩的,亲。。。。。。。。。。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热门推荐
  • 新宋·十字1

    新宋·十字1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纪年为1069年,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改革,从政治、军事,到农业、商贸,它触及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曾布,吕惠卿……这些北宋的杰出之士因为变法而展开了明争暗斗。在变法必然失败的定数下,来自现代社会的历史系大学生石越,不可思议地出现在宋都汴京城。在震惊平息之后,他开始运用千年的知识积淀,对这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进行惊险的干涉……
  • 末日大帝国

    末日大帝国

    惊变!惊变,一夜时间,世界变成了人间地狱,丧尸出现了!杨天,一个被称为不祥之子的男人,在末日降临之时,终于开启金手指,在末日中大方光彩。古武秘籍,星际战机,而且,随着杨天所拥有的金手指“通天之塔”的晋级,越来越多的古武秘籍与物品相继问世。而一座名为“天空之城”的巨大城市,也出现在了通天之塔的柜台上。“既然地面无法与你们抗衡,那么我便要铸就一个强大空中帝国将尔等全部灭杀”杨天站在天空之城之巅,代表所有幸存的人类对着下方数千死亡大帝宣战。通天之塔,与天地同生,集天地之怨气于己身,三千年一现,其怨气之力,意为天煞!杨天,便是这一世的天煞!
  •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分为12卷。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以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文两个部分。
  • 寻仙东方

    寻仙东方

    重生一世,我与世皆敌又何妨!上一世我没有成为仙人,这一世,我必成仙!重回苍穹两千年,历经劫难,寻仙东方,得道成仙,只为弥补前世的遗憾,此为我夏后羿之寻仙。小桑村,我来了,我不会再让你血流成河!宁海的师兄弟们,上辈子欠你们的我会还给你们!石塘的道友,再来一世,我助你们得道成仙!冷血,无情,妹妹,阿飞,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回来了。伪君子,恶魔双煞,九曜,魔姑,我的仇人们,我回来了。我要改变太多人的命运。我的嫦娥仙子,我回来了。苍穹纪年,两千年,我还没瞎眼,我还没有成为瘸子,我还没有那令人恐惧的峥嵘面容。
  • 至尊之都市游龙

    至尊之都市游龙

    柏杨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却被一个算命先生批了一个乌云压顶,结果就事事不顺,最后不得不改了名字。在柏杨去找算命先生解决自己霉运的时候,却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对方的徒弟,成为了太乙门的唯一的弟子兼掌门。从此之后,柏杨的生活就变了,同时他的生活也进入了一片新的天地。各种各样的奇人异事、灵异鬼怪的事情都来了。柏杨一路披荆斩棘,经历无数风险,最后终于成为一代传奇。
  • 网游之修罗出世

    网游之修罗出世

    游戏《星辰》横空出世,主人公凌风进去游戏,看他如何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 天国魔神

    天国魔神

    天国,并非极乐世界。若入天国皆得极乐,岂不使世人皆弃世?天国,应是强者的乐土,以及,弱者的地狱。——来自冥界的战斗宣言。
  • 天降伏魔:封妖录

    天降伏魔:封妖录

    妖怪无处不在,在你我的身边,在每一扇门的背后!妖怪界和人界是平行的世界,互不干扰。而敢于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的妖怪,通通都要通缉。捕头的名字,叫守护者!收服妖怪的武器,是神秘的《妖怪辞典》……
  • 紫色曼陀罗

    紫色曼陀罗

    《紫色曼陀罗》作者孙德平是警界女作家,此书已改编成33集电视连续剧。(未拍摄)孙德平近年来共创作六部电视连续剧(其中《目击证人》、《致命关系》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八套黄金时段播出,并创出极高的收视率)。孙德平共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紫色曼陀罗》是她最心仪的一部现代家庭悬疑推理小说。有意这部电视作品的欢迎合作。《紫色曼陀罗》这是一部由亲情、爱情、友情与个人利益、财产、金钱之间交织演泽出来的信任、背叛、仇恨、厮杀的生死情仇的起伏跌宕惨烈悲剧。一场复仇的命案映射出家族恩仇、人性善恶、爱恨情缘…致命的诱惑、赤裸的欲望、四伏的杀机…悬念丛生、环环紧扣、跌宕起伏…而迷案的真相,恰恰隐藏在每个人物复杂的内心。
  • 俗眼看红楼

    俗眼看红楼

    前人有四部书可供我们翻来覆去地读,实在是莫大的福气。“文字是对人的童年经历、青春体验和无数生命记忆的唤醒。”我们今日说红楼,全以人情世态的角度看。《史记》、《资治通鉴》是帝王将相们的镜子,他们在里面照出权谋机运、世事兴亡的大道来,剩下的芸芸众生,且来照照《红楼梦》这面石镜,看看自己作为一个俗人的得失短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