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5600000004

第4章 大唐新家拜义父

“老人家您有所不知,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从小跟着师傅在山里学道,直到去年我师父仙去了,我一个人只好出来找个活路,不记得多久前迷了路才到了这里。”说着敖浩还假装伤心的样子。

敖浩这个理由编得好啊,莫须有的师傅去世,莫须有的地点,这是死无对证,也让人无处可查啊。而且今后做出什么事情来也可以推到师父的头上去。

老汉到底是善良,看见敖浩伤心这心里也不落忍,赶紧询问:“那你现在岂不是没有去处?”

敖浩正巴不得剧情往这个方向发展,嘴上不答,脸上却装出更加伤心的神情来。其实敖浩的演技很差,只不过小孩子外表一般都很天真无邪,老汉先入为主之下就更加相信了。

“既然没地方可去,不若就在我这里住下,再在村里入个籍可好?”看着敖浩伤心的表情,老汉不由自主的心里一酸,看着这孩子更觉亲切,忍不住就开始帮他出起主意来和敖浩商量:“要不我就收你做养女吧,反正我家也没什么人,你看怎么样?”

听到老汉让自己在这住下,敖浩正心中一阵窃喜,心想接着差不多就要收养我了吧,哈哈哈哈,果然是打瞌睡时有人送枕头,终于有个落脚之处了,纳尼“养女”,他直觉眼前一黑,心情激荡下说话都不利索了:“我,我是男,男孩子。”

“啊!”老汉也被雷了个不轻,瞪大了眼睛明显就不太相信,长得如此水灵,打着赤脚披着长发,还穿着一件很奇怪的裙子,这是个男娃子?看看这模样,再看看这皮肤,就没见过哪个男娃是长成这个样子的,生的也太好看了,高兴的摸了摸敖浩的头道:“男娃更好,男娃更好。”

见此情形,敖浩正中下怀就准备来个顺水推舟,打蛇随棍上,纳头就拜。

正在这时候小路上来了两个梳着双髻的少女,大的那个远远的喊:“耶耶,我们回来了,诶,这谁啊?”

说起来老汉还不知道敖浩叫什么,“孩子你可有名字?今年多大了?”

“好叫耶耶得知,孩儿叫敖浩,道号积文,今年七岁。”敖浩脆生生的回答,倒是不客气,先把名分定下来,连道号都杜撰了一个,说自己七岁也是参照自己的身高来说的,再说了说自己十几岁,现在这身高那不就成矮子了。至于叫耶耶却是刚刚听到少女如此称呼,这才想起耶耶其实就和现代人称父亲叫爸爸是一样的。

姐妹两人昨天去老县城看望姐姐,今天方才归家。大点的那个少女一回来就看见一个不梳发髻,长发飘飘,穿着怪模怪样衣服的娃娃,还称呼自己的父亲叫耶耶,也很惊奇,只是听敖浩说话文绉绉的,却也不敢失了礼数,当下只是看着父亲。

反倒是那个小的活泼一些,扑了过来抱着老汉的手使劲摇晃,兴奋不已:“比我小,哈哈,我也做阿姊了,我有阿妹啰。”

敖浩站在那里看着这么活泼的女孩目瞪口呆,又中了一枪,心都快碎了,只能是低头看着地面,心说长得漂亮不是我的错,都是穿越惹的祸。

对于这个小女儿老汉也有点无可奈何,看见敖浩在那垂头丧气脸都快黑了,也是好笑,佯装生气:“阿玉别胡闹,这个是弟弟不是妹妹。咦,姓敖倒是巧了,莫非是天意。”老汉膝下无子,今天竟然收了个养子,却是个本家,所以在那捻须沉思,颇有些得意。

听到耶耶这么说,大个女孩心中一动,莫非真如耶耶所说是天意不成,自己姊妹几个,也没个兄弟,耶耶虽然不说什么,可古来就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在外人眼中终归有些可惜,而且自己也快到了出嫁的年龄,有个兄弟以后也能让耶耶安享晚年,听弟弟刚才的言语倒像是读过书的,说不得还能为家里光宗耀祖呢。这般一想,也是欣喜,拉过敖浩的手道:“弟弟生的可是真漂亮,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来,先进屋,天不早了,饿了吧?我去做点好吃的。”不由分说,拉着敖浩就往里走。

小玉不甘其后也过来拉着另一条手臂,嘴里嘟囔着弟弟长得好漂亮,比小玉都漂亮。

敖浩还在那里懵懵懂懂,我拷,这什么情况?不是吧,接受了,这就接受了?这接受能力甩现代人几条街有木有?刚刚想好的说辞白想了有木有?难道我长得真的很漂亮,呸呸呸,男人应该是说长得帅有木有?

几个人进到屋里,光线比外面还要暗些,大姐姐去厨房做饭,敖浩把身上的包袱和镰刀放下来,小玉则拉着敖浩到处转,不时问他为什么这个为什么那个,敖浩随口敷衍着,暗中却在观察以后的生活环境。

茅屋不大只有小三间,一个厅两个房再搭个厨房,四壁却是竹条编成再抹上黄泥。厅不大,中间有张小矮桌,大概有两尺高,几个蒲团。靠右墙边摆放着一些农具都是小物件,家里除了衣柜也没什么大件家具,独轮车反倒成了家中大件,床铺还是垫的稻杆,上铺麻布,被子却不知道填充的什么,家中甚是贫困。

天色渐暗,老汉点起一盏油灯,灯光如豆,又用挑子挑了挑灯芯,这才亮堂一些。

不多久大姐姐来叫敖浩先去洗身,洗澡竟然是用木桶,敖浩记得自己小时候都是用木盆,这木桶高有七八十公分,大半桶水已经放好,水温也已经调好了。敖浩这个姐姐是个细心人,看弟弟穿着“女装”想来是没有多的衣物,早已经备好了自己早年的衣服放在一旁,连鞋都准备好了。贫穷人家的衣物都是些粗布缝制,一套衣服往往要穿好几年,就算是在现代的七八十年代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多孩子的人家小孩子往往都是捡着大孩子的衣服穿的,何况是在唐朝。

洗好身体穿上衣服,勉强合身,色作浅黄,虽然破旧却很干净整齐,只是穿的时候费了一番周折。上身是斜襟短襦,袖子不是那么宽大。下身则是开口袴,也就是裤子(有人说是开裆裤,窃以为不然,无裆不是开裆)。上衣盖下裤,以带束腰,俱是粗布。这里的粗布其实就是麻布,是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在《诗经》中早有记载:“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而后世所说的粗布则是指棉布。麻布种类分有很多种,然而用来做衣服一般是细麻布,也叫夏布,在唐朝的时候江南道是夏布的主产地,还曾做为贡品。

鞋是麻鞋,敖浩还以为会是草鞋呢,麻鞋是用粗麻编制而成的,比之草鞋要美观舒适的多了,再辅以千层底与厚麻袜走起路来竟也很舒服。只是此时的衣物都不如现代柔软,加上没穿内/裤难以适应,敖浩的皮肤被刮的有些麻痒。

赶到大厅的时候,饭菜已经上桌,但大家都没动筷,老汉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两个姐姐则端坐两边。敖浩隐约知道要做什么,心领神会的端起桌子上的水碗,走到老汉的身旁跪下恭恭敬敬的给老汉敬茶:“耶耶在上,受孩儿敖浩一拜,谢耶耶收养之恩。”等老汉接过木碗敖浩就地磕头,其实他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电视里有过这样的就学了个十成十。

接过水碗老汉大为感动,虽然碗里只是开水,也不知道孩子这是从哪里学来的礼节,但是一看就是心诚啊,喝了一口激动的说道:“好,好,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为父叫敖水生,这个是你阿姊红秀,这个你三姊是婷玉,你还有个大姊叫晨梅嫁到老县城了。”

“小弟见过二位阿姊。”敖浩站起来冲两位姐姐抱拳作揖。

见到敖浩这般动作,二姐更是认定这个弟弟不一般,本来大家等敖浩一起开饭是礼节也是为了以示郑重,却不想敖浩来了这么一出,这种礼节她连见都没有见过,其意更诚,当下对敖浩更为亲切:“弟弟不用多礼,这套衣服穿的还合身吧?”

“合身,非常合身。”敖浩自己本来就是苦出身,自然不会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小玉早就饿了,刚才是听姐姐的嘱咐才那么安静,现在过来插话一副大人的模样:“以后我就是你阿姊了,你要听我的话,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你的屁股。”

敖浩顿然无语,有些尴尬,灿灿然回道:“是,我听阿姊的话。”心说自己现在身体是比你小,但好歹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这要是还要被你打屁股那我还不丢死个人啊。

小玉实在,可二姐是个明白人啊,小孩子的心理摸的透彻,小玉本来是家中老幺,自然事事得听大人的,现在有个更小的她自然像抖抖威风,只是弟弟不是一般小孩可比,这打屁股的事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赶忙打起圆场:“耶耶,大家都饿了,开饭吧?”

“也是,来来,大家吃饭。”

敖浩一看解围赶紧就坐下首,早有二姐盛了饭递过来。饭自然是米饭,唐朝时期中原主食大部分是面食,但这里却属于江南,多耕水稻,一年一熟。菜却是咸蛋,笋片蒸腊肉,再有个不知道什么汤,盛饭菜的器物均是木制的。敖浩心里明白,家中贫困,这样的食物肯定是为了款待他,平时不见得能吃的这么好,于是少吃菜多吃饭。

席间二姐似乎明白敖浩的心思,不时夹菜给他,小玉则有样学样,看来是准备当个好姐姐。父亲心情愉悦,喜得一子又看着一家其乐融融老怀宽慰,话语就多了起来。

原来这一家人是十几年前战乱时期从大兴城那边过来的,迁到这里才五六年的时间,母亲在过来的路上过去了,这个小村子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同宗。父亲看着是个老汉,其实才四十五岁,大姐晨梅今年十七,两年前嫁给了县里的衙役罗鹏,二姐则是今年十四,小玉十岁。

饭后几人又闲聊多时,越发亲近,天色更晚,打点好铺盖安排敖浩跟父亲睡了一间房。

敖浩睡不习惯,在榻上睁眼躺着感慨万千,自己在这大唐终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终于是有个家了,只是不知道现代的爷爷、母亲和妹妹怎么样了,但愿她们一切安好。

-------------------------------------------------(注1:唐朝时称父亲为耶耶或者大人、爸、哥哥。注2:唐时称姐姐阿姊,在宋时姐姐是对母亲的称呼。注3:希望那些以为唐朝小孩子应该叫大牛二丫的人请先不要喷,《礼记.内则》早有记载,百日时要剪发,为其取名,一般来说不会用牲畜来给孩子取名。另外还有乳名,在孩子出生三天就可以取乳名了,常见以“阿”“小”为开头,如,阿玉、小健。注4:关于收养,唐代时对收养孩子有严格的规定,收养杂户徒一年收养官户杖100,并解除关系,而收养异姓则徒一年,被收养人不足三岁的话可以收养但要改姓,所以一般都不敢随便收养。注5:关于坐,本章提到的坐均指跪坐,初唐时候是没有凳子的,一般都是跪坐在榻上,相熟的人也可盘腿坐。注6:宋朝以前中国大都是分餐制,像文中提到的合餐,笔者认为也不是不可能,却只是无奈之举,分餐太过繁琐,贫穷人家有学胡人的,删繁就简之下也就成了文中这样不伦不类,此番猜测乃个人愚见没得污了各位法眼,还请各位看官不要打脸。)

(特注:因唐时的称呼极为难考,又不便于阅读,以后的章节都会更改为现代称呼以方便阅读就算剧情需要也会尽量口语化)

同类推荐
  • 潮州旅游导航

    潮州旅游导航

    本书介绍了潮州市的城市概貌、文物胜迹、自然景观、历史掌故,包括潮州民间节庆礼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及以下主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口述与景点轶闻传说等内容。
  • 夺元

    夺元

    元韵风流,江山多娇,谁能与我煮酒论英雄!乱世烽火,勇者无惧,演绎英雄传奇。美女多姿,谁来与之共舞。穿越元末,是否注定好运到头,死于乱世?或是否极泰来,建立无双功业!心怀天下,回望烟波,江山掩笑颜。纵一生,为山河黛眉轻点慢描,当曲终人散,逢风流殓灭,虽只留名,何足惜哉!!《夺元》群已经建立,群号:28996280
  • 历史年鉴之1914

    历史年鉴之1914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薛丁山传奇

    薛丁山传奇

    西凉国驸马苏宝同,为报大唐国扫北王罗通杀父之仇。起兵百万,不义之火烧向了大唐。于是贞观之帝拜平辽王薛仁贵为帅,御驾亲征。但年老的王爷不敌年少,被困锁阳。于是将门之后薛丁山以绝对优势夺得二路帅印。
  • 唐史并不如烟:贞观长歌(第二部)

    唐史并不如烟:贞观长歌(第二部)

    高祖李渊昏聩,太子建成咄咄逼人。李世民面对着亲情和江山,终于选择向兄弟拔刀,“玄武门”之变惊动风云!“白马之盟”后,大唐休养生息……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热门推荐
  • 黑色的救赎

    黑色的救赎

    一段不堪回首往事,他在其中挣扎,可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兄弟的仇恨使他最终失去了理智。他不再束缚自己,而是放纵。就如飞蛾扑火一般。他得到了瞬间的绽放。而代价,则是他的后半生。
  • 假面舞会:星翼学生会

    假面舞会:星翼学生会

    玖羽学院,中国最好的学院之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开阔而又豪华的场地,以及能力超强,学习超好的精英学子们。学院的星翼学生会能力超强,成员都是校内的超级精英。她们和他们都是星翼学生会的干部,高智商,绝世容貌,背景显赫,家族富裕。她们和他们的学生会日常是怎样的呢?她们和他们的青春爱情又是怎样的呢?你,想知道答案吗?
  • 网游之幻世逍遥

    网游之幻世逍遥

    一个现实失意的青年,《幻世》出现,成为改变他人生的金手指,谁说游戏不是人生?且看他在游戏中横扫八方,随后,修炼十年无果的《御龙诀》偶然突破,从此使他纵横四海!
  • 此致,爱情

    此致,爱情

    一桩军婚外加一位高深莫测的中校先生,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跨越婚姻的攻坚战;2012特别珍藏军旅文;一部教你降服冷酷兵哥哥的驯夫宝典;最甜蜜温馨的情感励志喜剧情。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若真是如此,那嫁给一个军人,就是给这座围城多筑了一道墙。梁和生命中最晦暗的时候,顾淮宁走进她的生命。顾淮宁,职业军人,持重沉稳,拥有简单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婚后,两人别别扭扭地相处,自认为相处和谐,却都有隐藏很深的秘密。
  • 闯道令

    闯道令

    山野间一药农误采仙药,惨遭狠辣仙人毒手,成为其子修道起点,敬请期待其子荀青如何凭借过人心计步步登天!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老公大人晚安

    老公大人晚安

    他去外甥家访亲,不小心借睡了外甥媳妇一晚。从此,爱上了外甥媳妇的味道。“小舅舅,我饿了,中午我们吃什么?”“吃你。“”······“某人再次被扑倒,怒不可言,”小舅舅,你这是乱lun!“”我只lun你一个,哪来的乱?“”······“
  • 鸿蒙虚无

    鸿蒙虚无

    紫枫,神界一位天尊的转世,他背负着无数的责任,无数的压力,带领着僵尸族,强者族,神秘的种族走向辉煌,没有奇遇,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仙界,紫枫成功踏入鸿蒙道,领悟鸿蒙之力,在飞升后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面临更大的挑战,紫枫就如刚刚出生的婴儿,然而在神界之中,他却是强者之中的强者……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美女近身侍卫

    美女近身侍卫

    我不断地寻找,油腻的师姐在哪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