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1300000022

第22章 邾国公府识新友

跟着维妈妈走进堂屋,赵嘉懿和沈逸将身上的斗篷交给自己的贴身丫鬟,又在鎏金掐丝珐琅彩大香炉处暖了暖手,整理好仪容,方准备去见邾国公夫人。此刻,沈逸只觉得自己的心里在打鼓,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同邾国公夫人说明此次来的目的,难道赵嘉懿准备照实说吗?

进入邾国公正院正堂。沈逸跟在赵嘉懿身后见到邾国公夫人,依着规矩行了礼。邾国公夫人也柔声叫了二人起身,然后又热情地问起家常。

赵嘉懿是邾国公府的常客,对答自如,但初来的沈逸却不太插得上话儿。她略略说了几句后,就将注意力放到了邾国公府的布置上

同赵老夫人正厅一样,邾国公府的正院正厅也摆放了一个京中权贵人家常用的大紫檀雕螭案,地下也是两溜同样制式的楠木交椅。在那案上放了一个饰蔓草缠枝纹龙泉窑瓷香熏炉,炉体下部剔出二层仰复莲纹,墙上还挂着一副乌木錾银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中的“富”字头上的一点漏写了,“章”字下部的一竖过长了并直通上部,取得“富贵无头,文章贯日”之意。(借纪晓岚描写孔子的对联一用)。

沈逸心下疑惑:这不是文慧太子的手笔吗?但转念一想,大兴朝对儒家创始人、圣人极为推崇。圣上为了拉拢天下士子,特意让文慧太子迎娶了适龄的亚圣后裔。真要论起来,这邾国公府也算是文慧太子的岳家,有他手书的对联也是不足为奇。

只是,前世这邾国公府的三位公子:大公子圆滑畏事,二公子虽有才华却迂腐不知变通,三公子则是实打实的纨绔子弟。在靖王窃国成功时,大公子带着族人离开京城避祸;二公子倒是有气节,自杀明志。最可气的就是三公子,他竟然在靖王强攻时,自己先逃离了京城。

若是王姨娘、赵嘉言是自己的仇人,那这个孟三公子便是她极为鄙视之人。可如今自己前来此处,却是为了请他。一想到这儿,沈逸就不由地咬紧了牙关。

赵嘉懿也注意到她的奇怪,却不知原因。她在回答邾国公夫人的问话间隙,将身子微微靠近沈逸,小声劝慰道:“沈妹妹不必如此,这邾国公夫人是最亲善不过的性子了。妹妹还是略放松些的好”

听到赵嘉懿的劝慰,沈逸也不好说明实情,只得带着歉意对邾国公夫人和这个关心自己的姐姐笑笑。

邾国公夫人也注意到两个女孩之间的互动,知道是沈逸性子害羞并没有过多在意。就这样说了一会儿话,就听到外面候着的小丫鬟前来禀告。说是四小姐来看太太了。维妈妈急忙去迎四小姐进来。

邾国公夫人笑了一下,看向赵嘉懿,玩笑道:“这个竹儿今个让她来我这儿看看送来的料子,她不肯来。这会儿听到你们来了,反倒来得快了。想来是被我念叨烦了。”

邾国公夫人的最后一句话恰好让刚进门的孟希竹听到。她莲步轻移,来到夫人身边,殷勤地拿起夫人的手臂,一边按着,一边微嗔道:“母亲这是怪竹儿了!竹儿本想着帮母亲早日绣好那个蝠纹抹额,让母亲见识一下竹儿的手艺的!要是母亲不喜欢,那竹儿以后就天天腻在母亲身边,到时母亲可不要说烦啊!”

这话说得邾国公夫人满脸笑意。她爱怜地拍了拍孟希竹的头,笑着说:“那怎么行!你这么跳脱的性子,要是天天在我身边,你母亲我可就要多生好几根白发了。”

说完,屋中上下俱笑做一团,好不和谐。

孟希竹故作生气地放下邾国公夫人的手臂,佯做生气道:“母亲就这么讨厌竹儿,竹儿再也不给母亲做绣活了!”

赵嘉懿也在一旁插话道:“要嘉懿说竹姐姐就应该拿着准备送给夫人的绣活,天天来夫人这儿做。说不定夫人习惯了姐姐跳脱的性子,就离不开姐姐了。”

孟希竹听了也露出笑容,看着邾国公夫人说:“母亲,你看嘉懿妹妹主意如何?您要是讨厌竹儿,竹儿就天天来母亲这儿。相信母亲慢慢也就能接受竹儿跳脱的性子了。”

话还没说完,孟希竹自己就先憋不住笑意,乐了起来。

夫人见到这样的场景自然也是笑到不行。她稳了稳抑制不住的笑容后说:“我是怕了你们了。希竹这性子一会我就头疼,要是按嘉懿说的常在身边,我这儿就可就热闹了。”

沈逸见屋内气氛良好也凑趣道:“热闹还不好,要我看啊,夫人嘴上说着不要竹姐姐来,真要是我们把竹姐姐借走了,夫人说不定怎么想呢。”

夫人笑着挥手回应道:“得了得了,知道你们几个小姑娘想要一起玩闹。就别在这拘着了,竹儿,快带着你赵家妹妹和沈家妹妹去你院子里玩吧。我这儿也该有事忙了。”

听到夫人发话,三个小姑娘也欢天喜地地行了礼,离开邾国公府正院正厅。跟着孟希竹往她住的竹院去了。

一路上,孟希竹对从南方来的沈逸很是好奇,不停地向她打探着南疆趣闻。沈逸捡了自己知道的同她说了些。虽然是再世为人,但沈逸毕竟只是闺中女子,面对孟希竹问出的刁钻问题,沈逸还是有一多半答不出来。这让孟希竹颇为遗憾,但还是不肯放过沈逸依然追着询问。

“沈妹妹,听说南疆有的人以虫为食,你见过吗?我还听说那里的人刚会走路就会唱歌,还有人说那里有古籍中记载过我们都未曾见过的瑞兽,还有好多好多奇怪的风俗。沈妹妹你知道吗?同我们说说吧!”

一连串儿的问题让沈逸无法招架。她紧皱眉头,思量着如何说明才能不让这个好奇的孟家四小姐失望。突然一个清朗又带着几分慵懒的男音在她们身后响起:“四妹妹这些事直接问我就是了。我可以把敏之送我的手记借你,何必为难其他人呢!”

同类推荐
  • 倾世皇妃

    倾世皇妃

    她是亡国公主,三朝皇帝的挚爱,终身却只能为妃。品铭一场权利阴谋的宫廷血腥之斗,观赏女主如何在弑杀血腥中沉沦起伏。
  • 位面地主婆

    位面地主婆

    曾二姑娘穿越在落魄书香之家,上有祖母继母和大哥,下有缺衣少食的十二个弟妹。她利用穿越位面金手指致富,曾家成为了本朝世家,弟妹各有了好的归宿,甚至,间接影响了整个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憾千秋

    憾千秋

    悲歌在梦里惊醒,诉说一定哀伤的往事,漫不经心的转过身的是风干泪眼后萧涩的影子!烟花易冷,人事已分!我仍然认真!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谁听闻,他曾守过孤城。斑驳的城门盘距着老树根,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 绝色皇后传奇

    绝色皇后传奇

    心交出去了,只是一瞬间。永不收回,却是生生世世。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她的深情感天动,地有着安瑶灵魂的凌欣瑶简直就是一个发光体,安瑶的穿越注定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前世之约而来!智计无双的她又是怎样为皇朝解决危机的呢?又是怎样妙答出邻国所出的难题呢?又是怎样揭出皇宫中众后妃不孕之迷呢?
  • 唯怜而已

    唯怜而已

    他是俊逸绝尘的门阀公子,她是温柔淡雅的深闺淑女。他们不期而遇,他们至死相随。她愿与他剑走江湖,她也愿与她逐鹿天下。她把她的一切,都给了他。然而,弹指间,柔情不再,爱恋深埋。究竟是谁改变了谁……
热门推荐
  • 转身爱只增不减

    转身爱只增不减

    她以为对他的爱早已在他亲手推他下楼,使她们的孩子还未出世就离开了她,带着满身伤痕她逃离了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四年了她又回来了,也许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凤凰浴火再生,她以一个全新的自己站在他面前,可一切都变得让她不能掌控,一见面他就强悍的把她抱入了怀里,发出了一抹蹂溺的吻,这一吻,吻踏了天吻崩了地,更吻垮了她整个人。她错了,不管是四年还是十年她都逃离不了这个与他爱恨纠缠的男人。
  • NORTH AND SOUTH

    NORTH AND SO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B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B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了八级地震,顿时整个中国都处于一片恐慌之中,原本充满希望的五月,被蒙上了一道阴霾,而汶川的一所高中的一名普通女生却在逃命中,神奇的穿越了,并且因此换来重生,若不是这次穿越,她早已葬身废墟之下了,那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 古道天途

    古道天途

    他是一心向道的皇子,无心于皇权却为皇兄所猜忌,于青冥湖畔被赐天下第一奇毒。再度睁开眼时已然再世为人。看着高楼大厦,看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回首过往风羲唯有无声长叹。波澜壮阔的上古,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这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他。
  • 抉择

    抉择

    抉择简介:每个人都曾面临着让心灵痛苦的抉择,有时候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对是错的选择付出惨痛的代价,但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所有的后果也都要有勇气承担。
  • 灵界遗子

    灵界遗子

    你知道除了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之外还有其他维度的空间与我们共存吗?你知道灵界的存在吗?主角是灵界王者遗魂附身,还是天生的怪胎?故事即将开始!
  • 沉醉风华之东华

    沉醉风华之东华

    看那并蒂花开,沉醉一生,风华一世,也不过是曾经的旧忆斑驳......大部分,得到或许是种自私的选择,可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我予你,至死不渝;你予我,生死相依。*******************沉华迷聚集群,欢戳门牌号:141588503。
  • 锦绣太子爷(全本)

    锦绣太子爷(全本)

    陆锦鹤,丫是这京里的太子爷整个儿就一纨绔子弟吊儿郎当的不说,还天天儿拽得跟二五八万儿似的您要问我,二五八万啥样儿啊?嘿,我告儿您,就他那样儿:怀里搂着一俏妞儿,电话里还调戏着另一个您要是问他,哟,陆爷,哪位是您的妞儿啊?他会看着怀里娇笑的俊妞儿,痞痞的笑着回您:不是这个!★☆☆★☆☆★董二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1501394493小说志围脖:http://www.xiaoshuozhi.com/306.aspx亲们,红袖ID直接进就可以了,等着你哦亲!
  • 爱情迷迭花香

    爱情迷迭花香

    谁没有过安静的青春,谁没在最年少的时候爱上一个安静的人。
  • 老街

    老街

    这是一本厚重的散文集,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秋后收获的果实。这让我联想到了有那么一些人,在当今经济大潮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在坚守,在默默耕耘,在无私奉献,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