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300000008

第8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 (1)

教育理念点击

玛利亚·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地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之一。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早期教育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

蒙台梭利的幼儿早期教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是人的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最佳时期。孩子年龄越小,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剥夺了孩子这一最佳时期受教育的权利,对孩子的发展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如果完全剥夺孩子这一早期教育的权利,孩子的智能将被无情地埋没。

第二,对孩子各种感觉训练和智力潜能的开发,有着(0-6岁)年龄段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第三,对婴幼儿的早期培养要坚持持续性,要把婴幼儿看作连续发展着的个性,要看到这个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第四,把儿童的学习活动寓以“工作”的含义。

第五,通过感觉教育(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把感官作为心灵的窗户。

环境教育儿童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

所以蒙特梭利创办的其独特的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被称为“启导员”,其所作的工作是为儿童准备环境,具体的讲是:确保儿童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为儿童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和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

蒙特梭利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或技能为主。她是以观察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及其敏感期的表现,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尽量按照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同时教师也是作为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因此,作为蒙氏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始终要能以参加活动的儿童为中心,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机会、帮助和指导。

这种环境教学法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只不过在家庭中预备环境的不再是老师而是家长。以观察者身份出现的人也变成了家长。

创设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

儿童的环境与成人不同

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而言,成人的环境与儿童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但是儿童一直都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因此,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

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的首要条件是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精心创造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她努力将儿童置于成人干涉最少,而自我教育机会最多的环境之中。这种环境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物质方面,在“儿童之家”每一样东西的大小都与幼儿的身材相称,并都轻巧,位置便于他们取用,用完后都小心依次放置,保持美丽、光泽与完美,对儿童富有吸引力。精神方面,教师是创造良好精神环境的使者,所以,教师必须准备自己。

第一,“需要学会沉默的能力以取代表达的技能,必须用观察取代灌输式教学;必须以谦恭取代那种自狱为一贯正确的骄傲感。”

第二,教师的仪表要有助于赢得幼儿信任和尊重,轻盈和文雅是对教师仪表的基本要求。

第三“关键是要激发儿童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人格都参与活动。”为此,教师必须像火焰一样用它的温暖去振奋、活跃和鼓舞所有的儿童,要想各种办法吸引儿童做各种练习。

第四不要给予儿童不必要的帮助。当儿童获得专心于某件事的能力之后,教师才可在实际生活的练习中向儿童呈现教具。一旦儿童对某种教育发生了兴趣,教师就一定不要打断他。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的兴趣不只是集中于操作本身,而通常是以克服困难的愿望为基础的。如果教师试图帮助他,他常会让教师去做,自己却跑开了。这种不必要的帮助实际上成为儿童天然能力发展的障碍。这些也就是传统教师与蒙台梭利式的教师的主要区别。蒙台梭利要求教师必须意识到在儿童内心深处隐藏着神秘的力量,它是儿童发展的源泉。

其次是提供适宜环境的前提。教师要观察儿童,要了解儿童的需要,要明确儿童其本身应有的能力,在对儿童及其发展的理解(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的基础上,才能创造一个能给予儿童这种能力以“保护”并“培育”的环境。所以,蒙台梭利要求教师要首先学会沉默,在沉默中观察,在观察中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为儿童创设最适宜的环境,给予最恰当的引导。

但由于这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只是环境,而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 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2、 给儿童安全感。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要来的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与用具。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能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一一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与场所。

4、 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 必要的限制。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而导致精神疲惫、散漫、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6、 秩序。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象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

7、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儿童智慧的教材中。这种秩序可使儿童能真正认真地去进行“真实的生活”。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儿童,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

混龄教育——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

误区:混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游戏或者学习更容易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他们的发展水平差距有限,教师更容易掌握儿童的发展状况,从而提供一个更合适的发展空间。而混龄班中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岁数大的儿童总是以哥哥姐姐的位置自居,一直是处于照顾别人、比别人强的地位;而年龄小的孩子则永远是弟妹。始终处于被照顾关爱、弱者的地位。

混龄教育更能丰富儿童的情感

不同年龄幼儿间的互动对其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当不同年龄幼儿间发生认知冲突时,年长幼儿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给弟弟妹妹讲解他们掌握的知识, 这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牢固地掌握技能技巧。当然,这里所说的混龄教育仅限于幼儿园阶段。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玩耍, 增加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与异龄同伴交往带来的角色、心理体验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对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挑战。同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 幼儿个体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里是弟弟或妹妹, 在那里可能就是哥哥或姐姐, 这种变化促使他们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混龄教育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的小型“社会环境”,为幼儿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机会。由于年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 每个幼儿都拥有区别于以往的角色和地位,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关系情境。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一名幼儿既可以是老师的学生, 又可以是其他幼儿的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 还可以是同龄人的伙伴,这些角色变化既让幼儿体验到年幼幼儿对年长幼儿的尊重、敬畏、钦佩或嫉妒, 又让幼儿体验到年长幼儿对年幼幼儿的关心、爱护或轻视等, 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混龄教育活动中, 我们既要为幼儿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 培养幼儿对各种情感的敏锐性,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又要防止幼儿过多体验不健康的情感,如嫉妒、傲慢、轻视等, 把幼儿的同伴关系引向关怀、互助的方向, 为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

同类推荐
  • 快乐的力量

    快乐的力量

    本书内容包括“热爱每一天,乐趣就在你身边”、“让别人开心,你也过得开心”、“积极乐观,让你脸上写满微笑”等8章。
  • 产孕妇禁忌全书

    产孕妇禁忌全书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可以说,青春期对男孩的一生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青春期是一个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男孩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和发展;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动荡多变的时期,每一个青春期男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青春期是面临种种挑战和难题的时期,身心发展的矛盾、个性发展的任务、性意识和性心理发展的冲突、社会性发展的课题等都给男孩带来了重重压力。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 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现在的孩子们似乎越来越难管教了。只要他们不那么叛逆,不那么难管,甚至不挑食、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们就感觉心满意足了。培养一个行为合乎社会伦理,心理健康,有自我控制的精神和能力,为了确定的目标努力前行的孩子,似乎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要说给孩子讲些自己都觉得太老的“老道理”。这些道理在哈佛、耶鲁还是一片荒地的时候已经教育着中国人,这些道理不是让人如何成功,而是教育下一代如何在社会中长久地生活下去,对准的是经常出现在孩子身上的缺陷、毛病、弱点。在他们人生起航的时候,给他们讲讲老辈传下来的话,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热门推荐
  • 培养精英

    培养精英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
  • 金乌记

    金乌记

    残缺的大道传承,隐秘的神魔旧事,高悬天穹的荒废天阙,神秘的蝉、鸦双月。一颗被神魔捐弃的惑星,看似繁荣的背后,隐约笼罩着阴霾。一名有爱的少年,一场生死不计的战斗,一句如鲠在喉的不平。金乌的余晖中,少年身背长剑站在残破的机关魔灵上,执拗着心中的偏见,眺目远望……不管造化破灭,不顾长生凋零,只望今生无悔。
  • 咦原宿

    咦原宿

    一座被杂草灌溉的墓顶,野鸡在那里做了巢穴。突然闯入进来的人让小家伙肝胆俱裂,来不及逃走,就被人一刀抹了脖子。“他奶奶的有肉吃了,听将军說这块地是秦始皇身边红人,第一邪士徐福埋骨之所,不知道温将军是怎么找到这个墓的?里面肯定有价值连城的宝贝”,一个贼眉鼠眼高挑的人嘿嘿说道。
  • 叶少的专宠女友

    叶少的专宠女友

    我喜欢你,你是我的女人。你今生今世只能是我的女人,你不可以看别的男人。我警告你不要伤害紫沫,敢伤害她的人我会让她不得好死。
  • 升棺发财阴阳路

    升棺发财阴阳路

    少年偶得阴魂珠,从此成为众人所不能理解的七十二行行外人,摸金?、搬山?、卸岭?以及发丘?,NONONO,杀千人阳世千年仁义名,盗万墓阴间万年鬼见愁。
  • 星辰镜

    星辰镜

    宇宙危机,作为宇宙的统治者的宇宙联盟,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叫李月青的的地球人身上。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红楼梦(下)

    红楼梦(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全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故事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牵扯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教、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因此说,《红楼梦》生动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 苍茫神州

    苍茫神州

    箫铭,从世界上消散除名之意,一个有幸躲过了诸神黄昏的神明,但是当他从新来过的时候,才发现一切没那么简单。
  • 月牙心

    月牙心

    “前世的是是非非,真的不能放下么?不放下又能如何,又能如何?又能如何呢?”寒青痴傻地笑了起来,不,是蓝音荫痴傻地笑了起来,是那次意外让她告别了前世,来到了这里,成了寒青,如今早已不是当初,该清醒了,该好好地活这一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