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7500000012

第12章 经今古文之争

儒学经典——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著作,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传播,崇奉勿替,经过历代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的训释和阐发,形成了经学。

汉朝自武帝以来,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儒学传授出现了一个空前昌盛的局面。博士官学中不但经学博士完备,而且由于经学师承的不同,往往一经兼有数家,各家屡有分合兴废。甘露三年(前51),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等儒生,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举行会议,讲论五经异同,由他亲自裁定评判。经过这次会议,博士员中《易》增立“梁丘”,《书》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谷梁”。到了宣帝来年,五经共有十二家博士①。博士就是经师,他们的任务是记诵和阐释儒家经典。他们解经繁密驳杂,有时一经的解释达百余万言。博士有弟子,武帝时博士弟子五十人,以后递增,成帝时多至三千人,东汉顺帝时甚至达到三万人。经学昌盛和博士弟子众多,主要是由于经学从理论上为汉朝的统治进行了辩护,因此统治者对儒生实行了广开“禄利之路”②。

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搜集与整理图书的热潮。汉武帝敕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同时设写书之官抄写书籍。当时集中的图书数量颇多,外廷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宫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③,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已初具规模。以后,汉成帝命陈农访求天下遗书,从此皇家图书馆的图书,日益丰富。成帝以图书既多,杂乱无章,乃派员分别整理而以刘向总其事。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任宏校兵书,尹咸校数术(占卜之书),李柱国校方技(医药之书)。每一书校毕,都由刘向条成篇目,写出提要。后刘向子刘歆继承父业,完成这一工作,并且总括群篇,撮其指要,写出了《七略》一书:《辑略》《诸书总要》、《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总共著录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大致都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④。

孔子刘歆在校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经书的不同底本,因而导致了经学内部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分和两派的争论。原来西汉博士所传述的儒家经典,是根据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口耳相传,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而民间却仍有用秦以前古文字写成的经书,相传出于孔子住宅壁中和民间。如武帝末,鲁共王《刘馀》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礼》和《论语》、《孝经》等,都是用古文字书写的,因被称为“古文经”。而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经文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其特色是结合当时政治需要为现实服务。古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识古”,详于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借题发挥。它在理论上没有重大发明,但在认辨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有一定的贡献。今文经出现较早,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他的建议下,今文经陆续被立为学官。如《诗》有鲁、齐、韩三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易》有施、盂、梁丘、京;《礼》有大、小戴;《春秋》有严、颜(均为公羊家)等,都先后被立为博士⑤。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于学官。

西汉末年,刘歆“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⑥,以与今文博士相抗衡。哀帝命他与五经博十讨论,但博十们多不赞成,或不肯表示意见,或说《尚书》二十九篇已完备,或说左氏不传《春秋》。刘歆因而写了一篇著名的《让太常博士书》,他一方面攻击今文经传是“因陋就寡”,“保残守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而残缺的原因是由于秦始皇“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⑦的缘故。另一方面则竭力宣传古文经传的可靠,认为它可以补现有经传的残缺,如《古文尚书》较伏生所传多十六篇等;它又可以校补现有经传的脱误,较现有经传为可信。如刘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③。由于刘歆言词激切,遭到今文学家古代铜器和当权官员们的怨恨和猛烈攻击。当时任大司空的儒者师丹,对于刘歆的主张极力反对,向哀帝表奏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⑨。刘歆虽未遭到哀帝斥责,但由是忤执政大臣,刘歆惧诛,求出补吏,从此离开长安,到外地任职,这次争论以无结果而告终。此后,经学出现了今文和古文两个派别,争论异常激烈。

原来,汉朝自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通晓儒家的“五经”,就成为人们仕进的重要途径。武帝还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魄师,以养天下之士”⑩。当时所建立的学官,大抵是今文经学家。由于今文家的学说受到了国家法令的提倡,士子们当然趋之若鹜,国家选拔官吏,也大都以这些学说为准则。久而久之,朝廷中的大臣,自然也以今文经学的信徒为主。这些人一旦进人仕途,自然要把自己信奉的说法视为唯一合于孔子之道的“真理”。学派门户之见与利禄之争交织在一起,相持不下。

古代帝王平帝时,王莽当权,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古文经学逐渐成为官学。

东汉光武帝即位,聚集四方学者于京师洛阳,废除王莽时所立的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十四博士,建武年间,大司徒韩歆又提出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又引起一场争论,最后由光武帝决定立《左氏春秋》为博士,因“群议讙”,不久又废。章帝时,曾在洛阳北宫白虎观,召集群儒讲论《五经》异同。章帝亲临主持,并作结论。白虎观会议的结果,由著名史学家班固编成《白虎通义》一书,它集中了今文经学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了解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资料。终汉之世,古文经没有再立于学官。可是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再加上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家中出了几位大师,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都是古文家或兼通今古。马融是马太后(明帝皇后)的侄子,贵族地位足以保卫他的经师地位。他学问广博,通各经,门下有好几千名学生,因此,古文派地位就更高了。他的学生郑玄,名望尤高。在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注经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于混同。汉末,经董卓之乱,博士失官守近三十年,今文经学遂日益衰微。

注释

①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

②(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赞》。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如淳注引刘歆《七略》。

④《隋书·经籍志》作三万三千九十卷。

⑤参见周予同:《经今古文学》。

⑥⑦⑧⑨《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

⑩《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同类推荐
  • 大明1617

    大明1617

    一个现代商人回到明末的山西能做什么?他将成为晋商领袖?他将富可敌国?他将掌握人心,成立理事会,最终将大明变成一个庞大的股份制公司?他将成立商团,用利益驱使士兵,最终获得无上权力?
  • 崛起1840

    崛起1840

    19世纪的世界,有大明王朝,有大清朝,还有一个华人建立的世界强国美利坚,二流列强西方列国只是美利坚的小弟一群21世纪的穿越者,无意中穿越到这么一个世界,他们能干嘛,是安逸的过完此生,还是等待被收编或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
  • 重生之晦明

    重生之晦明

    大明盛世,仁宣之治,兵民久不识干戈。土木堡一战,大明从此由盛转衰。大战前夕,一个叫唐骁的人悄悄来到这个时代,吹皱了一池春水。他的到来好像并没有使原有的历史轨迹,或许,也改变了一些。
  •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1927年,四川军阀刘湘制造的“三三一血案”,害死了赵君懿的启蒙恩师。为了替恩师报仇,赵君懿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行动不幸失败,并因此搭上了他的挚友海东子及初恋情人宋采采的性命。热血青年赵君懿在狱中死去了,天津清帮的老大却意外地多了一个名叫赵义清的义子……数年后,正值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之际,赵君懿秘密潜入日寇的间谍基地——彼德私立学院,意图行刺汉奸周易群,却意外遇见一个恐怖的半脸之人,那办张脸,似曾相识——这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人,究竟是谁?
  • 幻想三国志之校内枭雄

    幻想三国志之校内枭雄

    一群妄想改变历史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学生,参加了一个秘密的时空穿梭实验,回到了三国时期。阴差阳错下,他们各自取替了原来的刘备,曹操等角色,成为改写历史的新人类,然而一切奇幻的经历从一个叫刘达尔的大学生开始……
热门推荐
  • 全能附身

    全能附身

    带着修仙者的聚灵旗到了异界,为了修复仙宝回到地球,林峰只能完成仙宝里魂魄的愿望。平民?精灵弓手?战士?法师?龙骑士?兽人等等职业转变,实力提升,却阴差阳错的带领精灵走上了复兴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然喜欢,难道不值得收藏吗?
  • 冷宫冷后

    冷宫冷后

    爱恨情仇,她会选哪一样?她能熬过生命中所有的挫折吗?多次的伤害,让她几近虚脱。“如果让我选择,我选择把心交付于一片平静的湖水。”她如此说道。“如果我们之间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那也就代表什么都没有了。”他究竟爱不爱她?他做的一切,为谁?他牵着她的手,站在这山峰的最顶端,睥睨江山。“你看,这便是你我的江山。但如若你让我放弃,我亦义无反顾。往后的路再长,再艰难,我都陪你走。”
  • 丧尸末世之战

    丧尸末世之战

    2300年,从初中就认识的炒饭、歌德、WYY等人,亲眼目睹城市市民感染流感病毒,最终尸变的过程,他们如何战胜灾难,离开灾区寻求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 异世弑仙

    异世弑仙

    《黄帝内经》有言,上古有真人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究竟是哪个上古?盘古,女娲,后羿,东皇这些传闻中的神灵为何后世不显。世人皆欲成仙,奈何成仙实乃千古之骗局。。。
  • 鸿蒙神决

    鸿蒙神决

    简介:仙界仙尊白喵,飞升神界之时意外遭遇异世界空间拉扯,导致魂魄被撕扯出肉身来到了异世界,夺舍了一流浪汉,努力修炼最终飞升仙界~神界。如有雷同纯属虚构~因为本仙就是白喵仙尊!
  • 喜从天降之天上掉下林娘子

    喜从天降之天上掉下林娘子

    天赋妖孽的叶霄从小便被人种下符咒,不能接触女子身体。师公为解其咒匡来好友之女纯阴之体的林天眉作为其老婆。由此上演一场场离奇古怪的故事.....
  •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瞳狼

    瞳狼

    前世狼神,今生为人!冲破云霄,捣毁禁制!洛夏大陆从此不再平静,异军突起的少年卷起一番风雨,将改变这世界瞳,人的心灵之窗,但亦是最诡异的武器!瞳由两眼集齐天地之气,万物之能所创造的!寻仇之路,复国重任驱使他不断向前,不断进步,只为一个————站在世界之巅,傲视群雄!一切立即展开!
  • 明诗三百首

    明诗三百首

    《明诗三百首》以鸟瞰式的介绍为主,略重“以诗读史”,没有一味着眼于名篇而落于窠臼。《明诗三百首》选诗三百余首,入选诗人以卒于1644年前者为限。金性尧先生以其深厚学养,秉持严谨之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言简而意深的注释,读者可从中一识明诗之风貌与精华。
  • 女皇血玲妖

    女皇血玲妖

    “血玲妖”现代世家继承人,因爱错人,弄的遍体鳞伤,此生恨透男人,悬崖边上。“如有来生,吾愿天下男儿为我伤。”一朝穿越女尊国,真如前世说:无数男儿为她伤,这世在她主宰的世界里,她还有勇气再找一份真爱吗《我为妖狂,你为我狂吗,本文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