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9200000054

第54章 屺观海辞卿欲归(3)

日薄西山,鸟雀归林的时候,忽报孟夫子来访,景丑不禁吃了一惊,赶快有请,让于客室,分宾主坐定。当景丑得知孟子欲在寒舍过夜的时候,心中更加纳闷不解。不解归不解,但却吩咐下去,杀猪宰羊,具馔招待孟子。自从决定离齐之后,孟子仿佛卸去了一付重载,了却了一份心思,不再有任何负担,整日无拘无束,变得自由随便。这顿晚餐,他放开量饮酒,尽情地大吃大嚼。三杯酒下肚之后,宾主都有些脑热话多,景丑不顾一向拘礼,竟问孟子何以要借宿不归。当他得知原因之后批评道:“在家有父子,在国有君臣,此乃人之大伦。父子以慈爱为主,君臣以恭敬为主。我只见大王敬重夫子,却未见夫子恭敬大王。”

孟子颇为不悦地反驳道:“景子何出此言!齐国无人向宣王进仁义之言,难道他们以为仁义不美吗?非也。他们以为宣王不配与之言仁义,此乃最大之不恭!我则非尧舜之道不陈于王前,故齐国莫如我敬王者,焉能责予对王不敬呢?”

景丑急忙解释说:“不,丑非指此而言。《礼》曰:‘父亲召唤,未应声而先动;君主召唤,未驾车而先行。’夫子本欲朝见大王,王派内侍召见,反而不去,似乎与《礼》不合。”

孟子仿佛恍然大悟似地说道:“原来景子指此而言!曾子说过:‘晋、楚之富,吾不及也。然而,他有其富,我有吾仁,彼有其爵,我有吾义,我何以要自觉不及呢?’此言倘无道理,曾子难道肯说吗?大约是有其道理。爵位、年龄、道德谓之‘三尊’。朝廷之上,先论爵位;乡里之中,先论年龄;辅君治民,道德至上。齐王岂能单凭爵位而轻慢我之年龄与道德呢?故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倘有欲谋之事,宜往访臣。尊尚道德,行仁政,倘不若此,则不足与之有为也。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以之为师,然后以之为臣,于是不费力而王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亦先以之为师,然后以之为臣,于是不费力而霸诸侯。如今天下之诸侯,土地相仿,道德相似,彼此谁也不能凌驾于其上,原因在于他们只喜欢以言听计从者为臣,而不好以能成其师者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尚且不可召,而何况不愿做管仲者呢?”

孟子避齐宣王之召而不见,不仅遭到景丑的非议与批评,弟子们也纷纷提出疑问。在解答弟子们的提问时,孟子不像对景丑那样说明原因,而把着眼点放在对弟子进行某种道德品质和节操的教育上,这教育自然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公孙丑问道:“不谒见诸侯,是何道理?”

孟子告诉他,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谒见。从前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墙躲开了;鲁穆公去看泄柳,泄柳紧关大门不让进去,这都做得过分;如果逼着要见,也就可以相见。阳货想要孔子来看他,又不愿自己失礼,径行召唤。有这样一条礼节,大夫对士有所赏赐,当时士如果不在家,不能亲自向大夫拜谢,则须亲自到大夫家中答谢。因此阳货探听到孔子外出的时候,给他送去一个蒸小猪;孔子也探听到阳货不在家,才去答谢。当时阳货若是不耍花招,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还会不去看他吗?曾子说,胁肩谄笑比盛夏在菜地里劳动还要累。子路说,分明不愿同这个人搭腔,却勉强和他说话,脸上又表现出惭愧的颜色,这种人,我是不赞成的。由此看来,君子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节操,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陈代也对此不满,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道:“不谒见诸侯,似乎是拘泥于小节。今一见之,大可以行仁政,以王天下,小可以改革局面,称霸诸侯。且《志》曰:‘屈一尺而伸八尺,似乎很值得干。’”

陈代从他那美好善良的愿望出发,主观地认为齐宣王已经从伐燕战争的由胜转败中接受了教训,认识了自己错误的根本和孟子仁政思想的意义,正在忏悔和谋求未来,所以才这样迫不及待地召孟子进宫,欲按照孟子设计的方案改革齐国的政治,孟子这样拘泥于小节,避召不见,岂不是丧失了一次天赐的良机!……

孟子没有急于批驳陈代的见解,而是先给他讲了两个历史故事,并略加评论:

从前齐景公田猎,用有羽毛装饰的旌旗来召唤猎场管理员,管理员置之不理,景公便欲杀他。这位管理员并不畏惧,曾博得了孔子的称赞。有志之士坚守操节,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弃尸于沟壑;勇敢者见义勇为,不怕掉脑袋。不是自己应该接受的召唤之礼(召大夫以旌,召士以弓,召虞人以皮冠),这位猎场管理员硬是不去。

赵简子命王良为其宠臣奚驾车狩猎,整天打不着一只鸟。奚不高兴,向简子汇报说:“王良驾车的技术很拙劣。”有人便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要求再来一次,奚勉强答应,结果一个早晨便打了十多只鸟。奚兴高采烈地告诉赵简子说:“王良真是个高明的御手!”赵简子欲安排王良专门为奚驾车,王良却死活不肯,说道:“我给他依规矩奔驰,整天打不着一只;我给他违背规律驾御,一个早晨便猎获十多只。可是《诗经》上却说:‘依照规矩而奔驰,箭一放出便破的。’我不习惯于为小人驾车,这差使我不能担任!”

讲完了两个故事,孟子说:“御者尚且以同坏射手合作为耻,与坏射手合作,纵使所获猎物堆积如山,亦不为也。倘吾辈枉己志而从诸侯,目的何在?所谓屈一尺而伸八尺,值得干,那是专从利的观点来考虑。以利言之,屈一尺而伸八尺可为,那么屈八尺而伸一尺,不亦有利可图吗?况且己不正,未有能正人者。”

孟子终未见齐宣王,他那辞卿的奏章是命万章和公孙丑入朝呈递的。

读了孟子的辞职奏章,齐宣王的心像碾盘一样沉重,似刀搅一般疼痛,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孟子,欠下了他一笔永远也偿还不清的人情债和感情账。

在齐宣王的心目中,孟子是位可尊敬的长者,知识渊博的学者,忠贞不贰的贤臣。

无限忠于自己的信仰和学说,为将崇高的理想变成光辉的现实,他奔波奋斗不息,泥泞荆棘,陡峭险峻,凄风苦雨,风刀霜剑,动摇不了他的信念,阻挠不了他的步伐,挫不败他的锐气,他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跋涉了七十八个春秋,多么曲折的道路,多么坎坷的历程,多么艰难的一生啊!

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学问,犹如浩瀚的海洋,需要者尽可到那里去汲取,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海是慷慨无私的,从不计较,更不悭吝,七年来,自己从这里摄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堪为自己的师长。

他一心扑在理想和追求上,很少想到自己怎样,更无任何个人野心和贪欲。仿佛无论是谁,只要能行仁政,他便积极拥护,坚决支持。二次来齐后,他对自己倾注了一腔热情,寄托着无限希望,燃烧着诚挚的爱。他欲扶植自己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个行仁政的伟人,救世救民的天使,当今之尧舜,他确是一片赤诚,耿耿忠心!是自己辜负了他的期望,伤透了他的心,特别是齐师在燕的暴行,更令他痛心疾首,咬牙切齿,难怪他会避召不见,毅然辞退。

齐宣王并不否认孟子仁政主张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尤其是他那纯真美好的愿望,更是有口皆碑。“仁政”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一种学说,确也光辉耀眼,灿烂诱人,但却不能作为现实政策来执行,至少是现在不能。道理很简单,身处豺狼虎豹之中,你却一心要做羊羔,做花鹿,不管你的经文传语念得怎样美妙动听,也还要自趋其祸,自蹈死地。作为一国之君,齐宣王不能去冒这个险,不能拿东方第一大国来做孟子仁政思想的试验品和牺牲品。这便是齐宣王与孟子分歧的焦点,矛盾的根源。当然,在齐师伐燕这个问题上,孟子的主张始终是正确的。齐宣王想,悔不该当初不听孟子的话,致使多少无辜燕国百姓死于非命,冤魂不散,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之地,声名狼藉……

孟子避召不见,齐宣王却怀着内疚与负罪的心情赴稷下拜访孟子,说道:“昔者愿见夫子而不可得,后得为君臣而同朝,今夫子又弃寡人而归,不知日后何时才得相见……”齐宣王说着眼圈湿润,不禁滚出几滴热泪来。

同类推荐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出生在战乱的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拿破仑从小在法国读书,他经济困难,倍受歧视,但他顽强不屈,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大学提前毕业,在炮兵团表现卓越。每当法国危难时,他都挺身而出,成为一代名将,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一次次远征,威名传遍世界,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无论成败,都是个奇迹。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 刘邦创业记

    刘邦创业记

    这是一部草根闯荡终极职场的实录。刘邦出身农家,年过而立才当上了大秦帝国的基层乡镇干部。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在秦末的动乱中脱颖而出。他仅仅用了不足三年时间就把自己的几十名追随者变成了几十万,从泗水亭长混成了汉王。他又用了四年时间,与自己的朋友兼兄弟、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家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把看似不可战胜的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口。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收拾秦帝国留下的烂摊子,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汉王朝。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模式历经千年仍有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月下撩妻:boss求放过

    月下撩妻:boss求放过

    八年前救了的落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霸道总裁。八年后,父亲以母亲的性命为威胁,亲手把她作为商业联姻的牺牲品送给了他,婚后多次逃跑未果……她本以为自己只想逃离他的掌控,却没想到沦落进他的深情……
  • 剑临飞羽

    剑临飞羽

    一个被灭门的少年学者,逃到了远离王权中心的边远小镇,选择弃文从武,勤苦练剑,为了可以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命运指出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而我以血为剑,脚踏游云,一往无前!”
  • 癫泪

    癫泪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她动了在这世间中最不该有的感情,动了心,动了情,而这一切终是在最后不争气的付诸东流,她只道是痴心错付,终是万斩情愫葬了这年少的痴狂。原来世间所谓情字,便是谁都躲不过的,情之一字便是由天由地由人,终究也是由不到我。
  • 花千骨重来之回到起点

    花千骨重来之回到起点

    师傅,如果我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或是现在,或是妖神出世,或是我被逐蛮荒,或是我妖神一面,你,会怎么选……或许,你会选择让我中毒而死;或许,你会在虚洞将我杀死;或许,你会让我永远呆在蛮荒;或许……也许你不会
  • 《遇上恶魔甜心》

    《遇上恶魔甜心》

    清纯正太小草遇上恶魔甜心,会发生什么?5岁,他说:“你以后要当我的新娘!”16岁,她说:“去死!我才不要和你在一起!”全书宠文,无虐~
  •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瞬间识人术”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瞬间识人术”

    本书内容介绍了如何结合心理学和实战经验,运用“瞬间识人术”使业务能快速成交。
  • 超时空战记1

    超时空战记1

    很久以前,圣族与妖族分别占据一方,一直平静地相处,但在这种状态持续若干年后,妖族的野心开始膨~胀,妄想独自称霸。在这样的欲望驱使下,妖族开始了夺位之战。为了保卫自己于族,圣族同妖族惨烈战斗,最终将其封印,世界也开始了一段和平时期。然而,无数年后,圣族内出现了奸邪势力,借助灵族久聚的能量帮助妖族冲破了封印!于是,一直野心勃勃的妖族首领重新开始了颠覆阴谋。这一次,旧债加新仇,妖族已决定破釜沉舟!不过,他们老一辈的妖力已被封印,很难得到恢复,但以风展扬为首的新一代妖族大将,吸收并拥有了远胜过前人的力量。因此,妖族的重任便落在了风展扬的身上。
  • 绝对不要变丧尸!

    绝对不要变丧尸!

    ??(??ω???)于石的异能很牛逼??(??ω???)于石的武器很牛逼??(??ω???)于石的个性很牛逼(???╰╯???)看吧我果然是亲妈于石“呵呵,亲妈?亲妈怎么不让我做攻?”崔清影“你敢让他做攻试试!来老婆咱不理他。”阳舟泉“老婆抱抱~”于石“滚!”崔清影“呦~还这么精神,看来是我昨晚不够努力了~今晚再接再厉~”阳舟泉“老婆摸摸头不生气了哈~啊不对,今天晚上轮到我了白痴清影!”于石“……突然好想弄死这两个怎么办……”(??ω??)?主受1V2,异能出没
  • 爱恨交织情为难

    爱恨交织情为难

    “十指太宽岁月太短或许山水长远再会无期.”
  • 妻乐无穷

    妻乐无穷

    内容介绍:我爱你的方式,可以是婚斗:现代社会两个人的婚姻是个大问题,夫妻间要如何相处才能白头偕老?也许有种更新奇的处法,叫“婚斗”。女主何美景的父亲在战场上无意帮白良辰的父亲挡了颗子弹,于是两家大人定下天杀的“娃娃亲”,给自己的男女娃取名良辰美景,并在大学毕业着手安排他们的婚事。白良辰对何美景态度不明,时常当面忽悠她,可是在别人面前却极力维护她。但他并不认为这是爱,以为只是习惯,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婚事,但也捱不住双方父母的劝说,最后勉强同意跟青梅竹马的美景结婚。可是在结婚的时候,他却逼迫美景签了“不平等”条约。美景因为暗恋良辰多年,同意签合同,可是良辰自洞房夜后,却不再碰她,并且经常顺口称她为“兄弟”,不把她当女人看,完全就是一只邪恶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