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9300000006

第6章 规划三分(2)

除大力提倡教育外,刘表还任用了一大批知名学者主持文化教育工作。南阳人宋忠,是当时有名的古文经学家,其名气与郑玄不相上下,刘表任命他为五业从事。零陵人刘先,“博学强记,尤好黄老言,明习汉家典故”,被刘表任用为别驾。义阳人韩嵩,荆楚有名望之人,被刘表任为从事中郎。大音乐家杜夔到荆州后,刘表让他与孟曜一起整理汉朝的雅乐。才华横溢的祢衡,受到刘表的礼待,“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刘表大力提倡文化教育以及重视文士儒者的做法,使得荆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远远超出其他地区的发展。《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英雄记》载:“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除官立学校之外,荆州的私学也很兴盛,司马徽、庞德公、杨虑、颖容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私学开办者。王粲对刘表在政治上的作为并不是很满意的,然而他在谈到荆州的文化教育时却充满了赞美之情,说刘表重视文化教育,“命五业从事宋衷,新作文学,延朋徒焉。宣德音以赞之,降嘉礼以劝之,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闽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于是幼童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觽,委介免胄,比肩继踵,川逝泉涌,害害如也,竞竞如也。遂训六经,讲礼物,谐八音,协律吕,修纪历,理刑法,六略咸秩,百氏备矣”。这充分反映了荆州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

诸葛亮到达荆州的时间,正是这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逐步复兴的时候。

诸葛亮在荆州居住十多年,正是这里社会安宁、经济富庶、文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富庶,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衣食之源;社会安宁,为他提供了读书、思考的优良环境;文教发展,为他提供了接触各类名人,掌握各种信息,以及提高文化素质的良好条件。

可以说,富庶、安宁、文教发展的荆州,乃是这位千秋名相成长的摇篮。

襄阳城南约二里的地方,有一所“学业堂”。每天,人们都能在这里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都能看到莘莘学子们研习探讨的情景。这是一所刘表倡办的官学,来此就读者,或者是鸿生大儒,或者是州郡官吏的子弟。

这一天,学业堂里来了个新生,这个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眉宇间透出一股超凡逸群的灵气,言谈举止则带出少年的英豪风度。

这个新学生,就是刚人荆州不久的诸葛亮。

这所学业堂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的,诸葛亮来此学习,是他的叔叔诸葛玄苦心安排的结果。

自从依附刘表以后,诸葛玄在豫章西城立住了脚跟,为向南发展找到了依托。送子侄们前往荆州,也为他们安排了稳定的栖身之地。但诸葛玄仍为他们能否在荆州长久驻足而牵肠挂肚,最让诸葛玄关心的就是诸葛亮。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诸葛亮虽然不是他的儿子,但他从诸葛亮八岁的时候便承担了抚养他的义务,他太了解诸葛亮了。这个孩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如果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将来必定会成为经邦纬世之才。然而,偏偏赶上这乱世。流离辗转的生活,几乎使他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现在,他又要离开自己远去荆州,谁来关照他的学业呢?如果因离开自己而使他中断学业,又怎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哥哥呢?一定要让他继续学习!于是,诸葛玄便修书一封交给诸葛亮弟兄,让他们转交给刘表,恳切地请求他关照诸葛亮的学业问题。一则刘表重视教育,喜爱善学饱学之士;二则刘表不忘旧交。所以,他对于故友的恳请慨然应允,将诸葛亮送进了学业堂。

诸葛亮一行到达荆州以后的头两年,诸葛玄抽空来过襄阳几次,一来拜谒老友,二来看看侄子侄女。在此期间,诸葛玄又对侄子侄女们的生活做了进一步安排,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着姓蒯祺,将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诸葛玄做这样的安排自有他的良苦用心。

蒯家是襄阳地区最有势力的着姓之一。蒯家居住荆州中庐(治今湖北南漳东北),据说是汉朝辩士蒯通的后裔。蒯氏家族与刘表的政治联系极其紧密,刘表在荆州创局面立稳脚跟,蒯良、蒯越兄弟出了很大力气。特别是蒯越,“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他帮助刘表平定了荆州,做了章陵太守。蒯祺也因对刘表有功,做了房陵太守。

庞德公是襄阳本地人,家住岘山南,长期隐居躬耕,拒不出山人仕,甚至连襄阳城府也未到过。庞德公虽然隐居不仕,但在当地却很有名气。刘表听说他的名气,便亲自前去迎请,不料遭到拒绝。刘表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能给后世子孙留下什么呢?”庞德公回答:“如今世人都给子孙留下危险,我却给子孙留下安全。我所留者虽然与众不同,但不能说我没给子孙留下什么。”后来,庞德公又携妻率子进入鹿门山采药,使鹿门成为与隆中齐名的隐居代名词。清朝初年,阮函曾作《答鹿门与隆中孰优》,文中说:“隆中之所以为隆中,鹿门有以成之也。”意思是说,诸葛亮之所以成为一代名相,与庞德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蒯氏是刘表集团中重要的政治力量,庞德公是在野逸民的领袖人物。诸葛玄与这两种势力结亲,实际上为诸葛亮的进退出处做了周密的安排,使他在荆州进有政治力量支持,退有在野名士的提携。

优越条件所起的作用总是因人而异。它对于庸人是惰性的温床,对天才却是腾飞的翅膀。毫无疑问,诸葛玄的苦心安排,为诸葛亮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叔父的这番苦心,他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在成长的路上迅跑着。

二姐是庞德公的儿媳,诸葛亮与庞德公自然也是亲戚。出于亲情,出于对庞德公的尊敬,也出于向庞德公请教学问的需要,诸葛亮常常到庞家拜访。每次进入鹿门,诸葛亮总是独拜于庞德公的床下,恭恭敬敬地施以晚辈进见之礼。晚辈的拜见,晚辈的恭敬,在那个时代是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所以,开始庞德公对这位年青人的恭敬并不加制止。过了不久,庞德公便很快发现,诸葛亮不仅具有一般青年人的恭敬举止,还具有一般青年人所没有的聪慧素质和深刻思想。他的言谈话语中,还表露出一种高逸超群的志向。这是一块未经锻造的浑金,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庞德公觉得自己很爱与这位年青人交谈,不论谈时势,还是谈学问,不论谈志向,还是谈情趣,他都不觉得与这个后生晚辈有年龄上的隔阂。他们结成了忘年之交。

在庞德公的家里,诸葛亮认识了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是颍川阳翟(治今河南禹县)人。建安元年(196),庞德公派他十八岁的侄子庞统前往颍川阳翟去见司马徽。经过一番交谈,司马徽叹道:“德公诚知人,实盛德也。”便随同庞统来到荆州襄阳城东居住下来。

司马徽善于鉴别人物,但他知道刘表心胸狭隘,所以藏锋匿芒,处处谨慎。当有人问他某某人怎样时,司马徽不论其高下,总是回答一个“好”字。后来,他的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他说:“别人有疑前来请教,君应帮其分辨。而你总是用一个好字对付,岂不是辜负了请教者的诚意?”司马徽并不直接回答,只是说:“你的这一番话,也可用一个好字概括。”这位颍川来的名士,还真有名士风度。别人丢了一只猪,前来他家妄认,司马徽当即把猪给他。后来,妄认者找到自己的猪,前来认错还猪,司马徽还对他厚词相谢。司马徽好养蚕,有一次蚕快吐丝时,有人前来向他借蚕吐丝用的蔟箔,司马徽便把自己的蚕丢掉,将蔟箔借给他。别人对司马徽的行为不理解,便问他:“一般人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是在别人急需而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这样做。而现在你和别人都急需,你为什么还如此呢?”司马徽说:“别人轻易不求我,现在来求我却不答应,会使他难堪。为什么要因小利而使人难堪呢?”

总之,司马徽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只知读书不谙世事的书生。难怪刘表听说司马徽是个奇士,见到后却大失所望,说:“世间人为妄语,此直小书生耳。”其实,司马徽的谨慎与怪异,有很大成分是出于应付刘表和了解新环境,而对于熟人和老朋友,司马徽则是另一种表现。

有一次,司马徽前去拜访庞德公,不巧正赶上庞德公过沔水那边去祀扫先人墓地。按照一般情况,主人不在家,客人应打道回府。然而司马徽却像主人一样,径直走进庞德公的客室。

“大螋。”司马徽这样称呼庞德公的妻子,因为他比庞德公小十岁。

“哟,是贤弟呀!”庞德公的妻子热情地打招呼。

“今天多准备两个人的饭,刚才徐元直告诉我说,一会有个人来找我和庞公。”

只听庞德公的妻子痛快地答了一声,便开始烧火做饭,忙碌起来。不一会,庞德公回来了,司马徽起身相迎,二人就座,开始叙谈起来。这情景,让不知内情的人看了,真要分不清哪个是主,哪个是客了。司马徽与庞德公的关系如此亲密,作为庞家的亲戚、常客,诸葛亮自然很快地与司马徽相识了。

通过庞德公和司马徽,诸葛亮又认识了庞统。庞统字士元,是庞德公的侄子。从外表看,庞统不像诸葛亮那样英俊聪慧,而是给人一种朴钝的感觉,所以很少有人认识到他内心的灵秀。只有庞德公认为庞统不凡,在他十八岁那年,派他到颍川去见司马徽。经过交谈,司马徽也认为庞统大非常人,将来可以成为南州士人中的一流人物。庞统与庞德公、司马徽关系如此,与诸葛亮相识也是十分自然的。

能够有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能够认识渊博精深的学者,对诸葛亮的学问精进是难能可贵的条件。他知道这一切与叔父的努力有关,他从心里感激叔父。然而他更知道如何才能报答叔父,这就是在这些条件下不断地努力学习。他拼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像个如饥似渴的孩子。

建安二年(197)春正月,料峭的寒风阵阵袭来,令人有刺骨之感。然而,使诸葛亮更加战栗不安的不是这阵阵寒风,而是从豫章西城传来的坏消息:叔父诸葛玄在一次城民反叛中被害了。噩耗传来,诸葛亮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诸葛亮的母亲去世时,诸葛亮的心情是悲痛的。但那时他毕竟是个六岁的小孩,感情世界单纯,易于平复。父亲去世时,八岁的诸葛亮确有天塌地陷之感,但叔父担起了抚养他们姐弟的责任,使诸葛亮感到生活中又有了擎天柱。从那时起,诸葛亮一直在叔父的关怀下成长。他想起了在家乡时叔父对他在学业上的督导,在流离中叔父对他在生活上的关照,在去荆州前叔父对他开辟新生活的鼓励,在到荆州后叔父对他们新生活的苦心安排。

从八岁到十七岁,九年了。这九年里,叔父与他在家庭关系上是叔侄,在感情世界里却是父子。

庞德公、司马徽、庞统等人听到了这件事,纷纷来安慰他。师友们的劝慰,使诸葛亮渐渐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此时的诸葛亮毕竟不是只知道悲痛的八岁孩子,而是一个有学识、有阅历、有思想的十七岁的青年。“往者既往矣,来者犹可待”,不知是谁安慰诸葛亮的这句话,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是啊,依靠叔叔关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后的日子全靠自己了。

怎样安排今后的日子呢?家乡是不能回去了。诸葛亮不愿意回到家乡,不仅是因为家乡依然战乱不已,也不仅是两个姐姐在荆州已有婆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叔叔的夙愿。他知道叔叔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将来有所作为。而荆州地区环境安宁,消息灵通,交通便利,教育发达,人才济济,显然比乱纷纷的家乡更适合于学习和发展。

为了能实现叔父的夙愿,诸葛亮决意留在荆州。然而,以何种方式留在荆州呢?凭着叔叔与刘表的关系,凭着大姐婆家蒯氏的势力,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诸葛亮本可在荆州捞个一官半职。然而,诸葛亮不愿意这样,他觉得这样做不符合自己的志向。这一点以后我们还要详述。为了学有所成,诸葛亮要留在荆州;为了自己的志向,他又不愿人仕刘表政权。他想请庞德公给出个主意。一想到庞德公,他突然心头一亮,还用得着找他吗?像他那样躬耕隐居不是很好吗?!

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这里山峦起伏,山谷幽深。众山峦之中,最高的主峰恰好居中,因此名为隆中山。山村也因山得名,称为隆中。隆中山起伏盘旋,势若蟠龙。另一座大旗山与之隔谷相望,它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像只卧虎。这里林木茂密,修竹叠翠,泉水潺潺,池塘清澈,是修身养性、静心读书的好地方。在当时,隆中虽属南阳邓县管辖,但它远离战乱纷扰的南阳郡治,靠近安定富庶的襄阳,所以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这里隐居下来。

隆中不仅有清秀的山水,而且有适于耕种的良田。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万树桑柘美”,正是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果。清幽的环境,给诸葛亮一个轻松、宁谧的心境,他除了平时参加田间的耕作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读书自然是一种学习。伴着草屋稻草的幽香,伴着跳动闪耀的烛火,诸葛亮常常苦读至深夜。诸葛亮在隆中期间都读了些什么书?历史上虽无明文记载,但我们从他日后的一些言行中,可以推想出一些大概情况。

他读过儒家着作。诸葛亮上表追尊甘夫人为昭烈皇后时说:“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不忘其亲所由生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又说:“《诗》曰:‘榖则异室,死则同穴。’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他在《便宜十六策·治人》中说:“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在《便宜十六策·察疑》中说:“《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诗经》、《尚书》、《礼记》、《春秋》都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诸葛亮在许多处加以引用,可见他对儒家着作之熟。

他读过法家着作。蜀汉建兴元年(223),刘备病危,临终遗诏给刘禅说:“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诏书中所说《申子》、《韩非子》、《管子》均为法家着作。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为他抄写法家着作,认为从这些书中可汲取治国方略。可见诸葛亮对法家着作是早有研究的。

他读过兵家着作。上述诸葛亮为刘禅所抄写的《六韬》,便是一部兵家着作,乃后人托名太公吕尚所撰。此外,诸葛亮在军事论述中,多次讲到孙武、孙膑之谋或其着作。诸葛亮于兵家书研习最深,在其军事论着中,有不少重要见解是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转化而来的。至于其着名的八阵图,更是从前代兵家阵图演化而生。对此,我们将在后面军事思想中详论。

同类推荐
  •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他堪称世界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财产竟相当于乾隆朝十余年的国库收入;他的私生活比皇帝还要奢侈、糜烂;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有些“不明不白”;他与刘墉、纪晓岚斗得死去活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本书将为您一一道来。
  •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精选最具代表性的100位世界文学大师,通过翔实的生平介绍,精辟的写作特点分析,生动的代表作解读,呈现世界文学大师独特的精神面貌及其代表作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便于轻松掌握广博的文学知识。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讲述了李白的故事。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的作者是尹国宏。
热门推荐
  • 眼病二首

    眼病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限星战

    极限星战

    一个潜能比猴子还低的少年,拥有一颗成为机甲战士的心。一次意外的流星撞屁股,一个自称武神的神秘老头。危机临近。将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玉坊女子

    玉坊女子

    古人给风花雪月的场所想了一个美丽的词——青楼。关于爱情,从来都没有对妓女给予特别的青睐。因为没有自由,所以任凭处理,前程莫问。玉坊第一的奇女子——玉珏以琴。我来自哪里,出身何处,故事,从来都是留给后人,我想要的风花雪月仍是在一座小小的玉坊内。我等不来有情人,我离开多年相望的权势。双双燕子在厮守,多情人在青楼。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杜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 The Ayrshire Legatees

    The Ayrshire Legate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轮诗章

    年轮诗章

    著名诗人叶延滨诗集《年轮诗章》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叶延滨曾说他的诗是放在三个点组成的平面上的:在时代里找到坐标点,在感情世界里找到和人民的相通点,在艺术长河里找到自己的创新点。叶延滨的诗人文底蕴深厚,内在视野很开阔,他的诗犹如他的人,始终聪慧和机敏,明快、朴素,但又含蓄。他的精神向度始终是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
  • 神风

    神风

    千年一遇的神风,席卷五洲十国,狂风携带者杀气与正义,巨大的魂石,与一副神奇的手镯,演绎出古灵精怪的世间争斗,威力无比的魔杖,残血何时休。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轻狂无双:绝色小毒医

    轻狂无双:绝色小毒医

    21世纪特工沈无霜因任务失败穿越到轻崛大陆,阴差阳错成了温国丞相府人尽皆知的废柴。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个哥哥与她相依为命,万般的宠爱她保护她。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中,沈无霜为了保护自己所爱之人,在变强这条艰难道路上坚持着,越来越多的奇迹发生在她身上,天才的本质也慢慢显现,不再背负那废柴之名。那个曾被沈无霜救过一命的邪魅男子,在暗中一直默默守护着沈无霜,亲眼见证她一步步走向轻崛大陆的顶端。到那时,他布下千里红妆迎娶她,做这大千世界中的一对神仙眷侣..
  • 花儿努力在开放

    花儿努力在开放

    《原创阅读文库:花儿努力在开放》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挖掘生活中人性的闪光点为主旨,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与亲情的人文情怀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向上、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符合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原创阅读文库:花儿努力在开放》对提高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培养美好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有着积极的作用。
  • 迷失的星际

    迷失的星际

    星际浩如星海。星际间的势力,被帝国、联盟以及神族把持,而在未知的领域则是强大的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