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3600000047

第47章 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百科全书式的家教杰作(2)

曾氏在学术上整合了各家各流派的思想,他这种吸收众长不是毫无原则的,其基本出发点就是经世致用,不论哪门学问、哪个流派,都要讲求在实际人世生活中践行的效用,这是曾氏所非凡看重的。他认为治学应当循序渐进,踏踏实实,“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这种治学态度便是他笃于实践、勤恳踏实的实务精神的体现,更是他教育后代为人处世、治学为官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4)是“治国、平天下”为其人格理想的必然追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自觉,这也是儒家的优秀传统。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就是其所谓“大丈夫”必须具备的理想人格,千百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仁人志士品格的形成,“浩然之气”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自然也影响到了曾国藩。他是很富有民族忧患意识的,面对着积贫积弱的当时之旧中国,一再发出建立机器局、派遣留学生等倡议,主张学习西洋科学技术,这种主张在顽固保守、故步自封的晚清统治者眼中无异于“洪水猛兽”,将会受到朝野个方面的排挤和打击。而他不顾个人成败得失和性命安危,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并亲自参与,这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而这种勇气就源于他对“治国、平天下”始终有强烈追求的理想人格。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也成为曾氏家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了子孙后代们爱国主义思想的铸就。在这方面,他儿子曾纪泽就是一个典范,为收复新疆伊犁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清朝政府外交史上的唯一胜利。

曾国藩的博学,源于他毕生坚持不懈的读书习惯。曾氏自幼励志学习,广泛阅读,并且勤做笔记,就是到他官运亨通、地位显赫时也未曾停止过。读书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课,如此勤奋地研读古代书籍,如此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他能博览群书,遨游于书海之中,并能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获取历代圣贤之灵气,融合自己颇有见地的思考,从而化为具有他自己独立人格品位的人文思想体系,以儒学为核心融会众家之精要的传统文化便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头。

2曾氏家教思想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对其子孙后代的教育,可谓是“诲人不倦”。从为人、为官到为学,全方位地加以教导,这集中体现在他写的一封封家书中。家书是他对家人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从中折射出他颇有独特之处的家庭教育思想。

(1)揉合儒、墨两家的德教思想

儒家历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曾国藩也十分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一向主张德才兼备,甚而他更为注重的还是德这方面,认为“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

(2)“孝友”是德教的首要任务

“孝”被奉为“人道之始,百行之原”,数千年来,尊重孝道就是中国传统家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孝敬父母更是儒家思想所一贯倡导的传统风尚。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孟子又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儒家把“孝悌之义”作为德教的基础内容,是为了实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教育目标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社会理想。

曾国藩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这个“孝”字。他在家训中写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他认为,孝敬和友爱是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祥瑞的体现,是家庭能兴旺发达的根本。

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在其他事情上未必全部能应验,只有在只要孝悌友爱就立即获得吉庆,不孝悌友爱就立即招来灾祸这个问题上,没有不应验的。曾国藩反复告诫诸子弟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因为孝敬父母是博爱的起点,而拥有一颗博爱之心,不仅是一个人培养善良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内在要求,更是他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品格前提。

(3)修身目的是达“天德”

历来人们对“天德”这一概念的阐释颇多:“天德”者即“性也”,这源自《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的“性之”二字。而荀子在《劝学》中云:“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认为“天德”乃天体运转生生相息之特性。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圣人天德,曷?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认为“天德”意为自然宇宙之规律。只有对自己处事谨慎、严格要求即“言慎求之”的人才是圣人,才能达到顺乎天地宇宙万物之内在规律的至高境界。明代阳明学的核心人物王龙溪说:“刚健中正纯粹,天德也。”两者的阐释着眼予以“天”为本体,强调人之一切行为要顺应天性;而后两者的阐释着眼于以“人”为本体,强调要达到“刚健中正纯粹”的理想境界之人性。后学多将以上两者的阐释合二为一,追求那种天人合一的理想道德境界,而达到这种至高境界是要经过严格的修身养性的,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

曾国藩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并以此来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他在同治十年三月初十的日记中写道:“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颜、曾、盂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他建议学习古代圣哲贤人,他们通过修身养性而使胸怀宽广,消除物我之见,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之品德。

关于修身之道,曾氏有很多具体的做法。他向子女们提出了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慎独则心安”。慎独即谨慎独处。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妄取不苟为。在儒家学说中,慎独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养生首在养心,最大的快乐在于心情的愉悦。慎独则是最好的养心,将可使人得到最大的快乐。

“主敬则身强”。实际上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性。曾国藩希望儿子做精神状态好的人,自强自信自立,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庄敬严厉。

日课第三条就是告诉儿子们要有爱心,做到“仁者爱人”。曾氏是固守儒学“仁”的基本理念的,“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故《礼记·中庸》曰:“仁者,人也。”“仁”又是主体内在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曰:“为仁由己”,“吾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而崇高的道德价值,因此在儒学范畴内,“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一种爱心,这是儒家建立起来的那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起点和基石。“仁”在曾氏的家教思想体系中被转化为:对父母的爱,即为“孝”;对兄长的爱,即为“悌”;对他人的爱,即为善;对社会对国家的爱,即为“忠”。

“习劳则神钦”则是来自墨家“节俭、节用”的教育思想。在曾氏看来,能够俭约自持者,才可谓君子。他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他以此来告诫儿子无论聪明也好,才技也好皆来自于勤劳艰苦,困知勉行。他还告诫家人,生活要“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

(4)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

在教育儿子做学问方面,曾国藩可称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导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古以来,谦虚是中国读书人的传统本色,曾氏也如此。他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这是曾氏最想要告诉儿子的治学之道。曾氏虽满腹经纶,但他非常谦虚,每每在教育子弟如何治学时,从无吹嘘自夸之辞,总是说到自己的不足。如一封家书所说:“余所作古文,黎莼斋钞录颇多,顷渠已照抄一份寄余存稿,此外黎所未钞之文,寥寥无几,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人,刻出适以彰其陋耳。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切嘱切嘱。”

曾国藩律己极严,从他不乏谦词的反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克己的苛刻。当其弟弟来信向他请教有关读书事项时,他回信说:“说到此处,兄不胜悔恨,恨早岁不曾用功,如今虽欲教弟,譬盲者而欲导人之迷途也,求其不误难矣。”如此谦虚谨慎,这不正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吗?

(5)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与我们现在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同义语,本意说的是一种处世办事的态度。曾氏认为这也是养生之道,抱这种态度对待生老病死,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和忧虑,顺其自然,心境平和,就可以健康长寿,这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还告示儿子可借山水花草来怡养身心,看重大自然对人身心的陶冶作用,这与他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在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里,人是自由安闲、无拘无束的,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样就可以使心灵免受来自外界的一切痛苦和烦恼的煎熬和折磨,人自然就会身心愉快,延年益寿。

3曾氏家教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亲情日渐淡漠、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曾氏家教思想还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1)曾氏家教思想启迪当代教育应以培养人性的善良为首要目标

曾氏家教思想非常重视指向“德”的人才培养。他认为,首先要教会子女如何做人。中国有句古话:“先成人,后成才”,说的就是这一道理。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教育必须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应该成为教育始终如一的信仰,要立足于它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要将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人”是教育这一庞大系统工程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这里,“人”的意义指向应是“人本思想”中的“人”,教育思想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那么,教育的第一目标应是指向“德”这一教育内容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指向“才”,把“德”忽视了,这就是本末倒置,因而造成很多负面效果。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滑坡,高校内出现很多道德沦丧的事件,如作为云南大学生命工程科学系的学生马加爵竟漠视生命,连续杀死同学多名,真是令人震撼,又令人深思。

曾氏家教还重视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虽然在当时来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我们只要剔除这一在当时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时代烙印,吸取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就能把这种跨越时代、跨越阶级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宝贵传统融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其发扬光大。现代家庭中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取向,他们的为人处事、思维方式都是“个人主义”色彩的,心胸狭隘自私,看待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容不得半点批评。可想而知,这类孩子长大后是不会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什么贡献的。因此我们要从曾氏家教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这有助于纠正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2)曾氏家教思想揭示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的本源力量

建设文明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社会要文明,必然要求组成社会的成员是文明的。这就离不开一个文明的家庭氛围的塑造和培养,因为人从一出生起就生活在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家庭是每个人的教育启蒙之地,也是每个人终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在文明社会、文明人与文明家庭这三种处于不同层次的“文明生态圈”中,家庭文明应是社会文明的本源。因此,家庭成为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源代码”,而家庭文明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家庭教育便是社会文明进程中的“源代码”,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

曾氏家教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曾国藩以他自己广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超人的聪明对其子女们进行谆谆教诲。这种严格的家教,又造就了一个兴盛不衰的曾氏家族,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钧、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闻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它给我们当代教育以很大的启发。

现代很多从事学校教学的教育理论者人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庭教育,总认为学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无形中人为地缩小了“教育”这一名词的概念内涵,学校成为培育人才的一个“孤岛”。其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迅速成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因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

因此,我们当代教育应从曾氏家教思想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使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助推中国教育质量迅速提升。

(3)曾氏家教思想揭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自然万物的生长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养料供给,教育也需要得到丰富“养料”的滋养。那么,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当代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营养丰富的“养料”。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吸取精化的聪明人,也是一个善于把书本与人生联系起来思考的人,而且他非常善于总结可以指导人生的信条与经验。这些信条与经验,无不反映出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它是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曾氏对社会人生之独特思考的结晶。用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思想的信条和经验来教育其子女,就使曾家世代处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曾氏家教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续,这也给当代教育以很大的启示。

时下校园里的学生,尤其是高校的大学生们,非常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缺少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和浸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传统文化思想土壤很贫瘠,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很脆弱。因此,在疯狂追求物质效益的现代社会,极易造成人的心理失衡,校园里自杀、他杀事件屡屡发生,整体道德水平下降,一些与大学生身份极不相当的言行随处可见,尊师之风每况愈下,难怪不少有识之士在强烈呼吁“传统人文思想的回归”。

同类推荐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热门推荐
  • 幻奇点之源界地球

    幻奇点之源界地球

    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另一个自己,他或许活在梦里,或许活在幻想之中······人类是最不可思议的物种,科学表明,梦境或幻想中的另一个自己,理论上是完全可以成功塑造的,科学界称这一理论为‘幻奇点定论’。只是幻奇点成功塑造的几率却少的可怜,仅有万亿分之零点零三,(这种几率,也被称作是‘幻奇点几率’。)自宇宙繁衍至今,还无一人塑造成功过。华夏国,东南军区总司令路云锋之子路惊云,活久见的做了一个长达十年的梦,在源界中(另一世界)成功塑造出了另一个自己······然而幻奇点的出现,无论是对源界还是地球,都是一场巨大灾难的开始······保卫者,亦或是,毁灭者······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降龙者

    降龙者

    【完结了!各位可以尽情看了!】拾荒者洛非跟随一支冒险团队进入法诺斯山脉猎取魔兽,却被龙公主塞斯卡亚抓到龙穴中,展开了一段与龙族公主不得不说的传奇……八年后,在龙穴混得风生水起并幸运的拥有了龙威的洛非终于离开了法诺斯山脉,第一个遇到他的人竟然错误的把他当作了降龙者。于是,一段传奇故事就此展开了
  • 老婆,乖乖让我宠

    老婆,乖乖让我宠

    她严希,落魄富家女,长得漂亮算优点,性子淡定算缺点,身材火爆成了那男人穷追不舍的理由。而那男人却是父母给自己定下的娃娃亲,甩都甩不掉。冷焱,R•D集团神秘总裁,长相英俊被她说成招蜂引蝶,对严希一生痴情被说成是死缠烂打。于是他咬牙切齿的问:“女人,难道我就没有一点优点?”躺在他怀里的严希为难的皱起眉头,挑剔的看了一眼他完美无暇的外形,咂咂小嘴,“有。”男人不悦的眉眼这才有了一丝松动。下一秒,女人唯恐天下不乱的继续:“你挺噙shou的,能保证我下半辈子的‘幸’福。”下一秒冷噙shou就将唯一优点贯彻到底…于是,冷家豪宅里又传出惊天巨吼“冷焱,你丫噙shou…”片段二:看着自己相亲对象再次在冷焱的帝王气场下灰溜溜遁走。严希小宇宙爆发的吼:“冷焱,你丫的阴魂不散的出现在我生命里干嘛?”他就云淡风轻的回一句:“当然是来疼你的,老婆。”所以身边那些烂桃花都得灭掉!可是,她真的不想当他的老婆。即使,两人自小订了娃娃亲。四年前她跑来G市寻真爱,四年后,他却在自己前男友婚礼上被屈辱的快要撞墙死掉的时候出现,还亲昵的叫她‘老婆’!冷焱:希希,第一眼看到你我就明白,你是我今生的劫,过不了了。严希:冷焱,我怎能对你视而不见,十年的痴情,足够偷走一个人的心。周凯:希希,这辈子欠你的我还不清,下辈子,我会在茫茫人海中第一个找到你,告诉你,我爱你。
  • 异界全职高手

    异界全职高手

    一个用情专一的人,却怎奈身边总是美女不断,万千情丝缠身,冷艳刺客,可爱千金,极品媚狐妹子等,皆纳为妻妾。一个内心正直的人,却怎奈身边总是跟随着几个猥琐男,不学坏也要被带坏,逛风月场所,看人间百态,好不自在。一个行事低调的人,却总被麻烦找上门,只能挥拳奋战,为了心中那份坚定,斩异兽,斗灵神,全职灵师天纵奇才!
  • 封天藏界

    封天藏界

    “此子脑后生有逆骨,放其成长,必成大患!”术士妄语?仙师批命?无所谓!“要我逆,我便逆!定叫你的妄语成戳!”这是一个被认定天生叛逆的少年,逆天改命的故事。诸天星图!轮回法册!天帝!狱主!种种法宝!种种神通!种种神人!皆在不坏的世界,且看不坏为你撰写的一个另类修仙之旅。只要你能坚持看下去,不坏定然不会让大家失望。【算了,啥也不说了!看着数据只能自己蛋疼,还是闷头写吧,希望以后的文笔,剧情,能够入大家的法眼。当然,不坏还是希望能够有人提出建议。】
  •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大人物,一位打动亿万人心的魅力女郎,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而又颇受争议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偏僻的小镇,凭借着自身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喜爱。她不仅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娱乐界明星、商界女强人,也是慈善活动家,是“美国最便捷、最诚实的精神病医生”,是美国的亿万富婆。在2003年的《福布斯》世界100富翁排行榜上,奥普拉在美国黑人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一位。对于她的成功,有人称之为“奥普拉现象”。那么,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成功总是与她如影随形?
  • 烟火

    烟火

    丑女孩像一杯茶。坐在寂寞的小小庭院,手边的那杯茶和她的心情一样澄澈。而时间在春来秋去,而世事在云卷云舒……人们常说,烟、酒、茶是男人的三宝。如果把烟比做才女,把酒比做美女,那么,茶就是清馨的丑女了。在茶的情操面前,无论是烟的醇香,还是酒的浓烈,都显得那么恶俗。只可惜世人大多喜欢追求香烟美酒的刺激,却无暇品尝一杯清茶的真味。是的,丑女孩没有媚俗的容颜,可她的人品就像茶一样清丽。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因而能够永葆心灵的纯洁,也更能够理解人生的个中雅趣。无论是工作或者帮助他人,她把手头上的每件事都干得非常漂亮。她是如此善良、乐于奉献、不图回报、与世无争,就像茶一样默默地散发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芳香。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相贱不恨晚

    相贱不恨晚

    错进太监门,入了太监行;与公主为友,伴督公身旁。不料冷督公,竟是腹黑狼;我是伪太监,节操早丢光;狗腿与讨好,危险常相傍;落得“龙脉”丢,人心惶又惶;祸从口中出,直悔青了肠!事态的发展,却叫我迷茫。感情暗中生,女儿身见彰。可惜是太监,不能为我郎;哎你干什么?别上老娘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