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9600000008

第8章 希腊文化与教育(1)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作为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也自然起源于古希腊了。古希腊教育主要包括城邦时代的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第一节)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

一、古希腊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根据这一原则,希腊教育自原始人类登上爱琴地区时起就兴起了。

原始时代的希腊人和东方其他地区的原始人类一样,通过教育把他们所积累的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很低下,物质资料的生产极不发达。生产知识和技能很贫乏,教育只能向年轻一代传授简单的生产技能和生活准则。所以,这时没有必要和可能设置专门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教育只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同时,在原始社会中,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共同生活,年轻一代受同样的教育。

在爱琴文化时代,希腊人的原始社会解体,出现了阶级。这时人人受同等教育的局面被打破,智力教育与生产教育分离,教育便具有了一定的阶级性。希腊人“一定会想尽各种方法将他们的技术,典礼仪式、社会准则传授给青年一代。大多数青年人获得这些知识和技术是通过与长者共同生活,在观察他们的劳动和娱乐中得到收获。父母用实例有意识地教给子女很多事情。同时每个成年人也必须用一部分时间来教育年轻人。此外,还有宗教官员。能工巧匠、艺术家收徒教育儿童。这里还可能有学校和特殊的地方教儿童读、写、算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化财富。”

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征服了希腊半岛,希腊进入了荷马时代。希腊历史经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又进入奴隶制城邦时代。希腊奴隶制城邦众多,其中最强大和最有代表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二者的教育及其教育特征大体上反映了希腊奴隶制城邦时代教育的风貌。

二、斯巴达教育

1.自然主义与军事教育

自然主义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就是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人的天性实施教育。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的发展以及人进行教育,也应服从自然法则。

斯巴达是一个农业城邦,公元前8世纪,居统治地位的奴隶主斯巴达人近三万人,他们是军事农业贵族,不参加农业和工商业劳动,奴役着近三十万人的奴隶和平民。他们面对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好似坐在火药桶上,满心惧伯和不安。他们知道,为了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和防御外部人侵,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种社会状况就赋予了斯巴达教育的军事性质,并且把军事教育法制化。根据来库古法,对全体公民都要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纪律。斯巴达人在实施国民的军事教育中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展示了教育自然主义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按照人的年龄的自然顺序,分阶段实施教育。

斯巴达教育的第一步是胎教。国家规定,只有身体和情绪合格者才准许结婚生子。青年人通过严格的军事教育,年满二十岁时向国家宣誓。假如他在各种测验和表演中都证明他是好样的,那么到三十岁时他就成为一个公民。这时,他不仅可以参加集会或加入公共兵营,而且有权选择一位很合适的身体健康的美丽姑娘结婚,婚后能为他生育有战斗力的战士或战士的母亲(即小公主)。

斯巴达教育的第二步是优生优育。根据教育法,子女的养育不是由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政府决定的。当子女生下来之后,父亲把孩子抱到一个被称为李斯奇的地方去,部落的长老们在这里执行审查婴儿的职务,如果孩子是体格端正而强健的,那么,他们就命令他父亲育养他,并分给他九千份土地中的一份。但如果孩子是不健康的或崎形的,他们就把他扔到一个名叫亚波息泰的地方去,那里就是塔佗山脚下的一个大陷坑。被弃婴儿的命运,一是死掉,二是被奴隶营救而抚养。父母为了预测孩子的命运好坏,生下来之后不用水洗浴,而用酒洗浴,以此作为对婴儿体质的试验。据说,癫痫和有病的婴儿在烈酒中就会抽风和失去知觉,而健康的孩子却象钢一样地接受试验,并且还能得到一种坚强的体质。

儿童早期教育在家庭中进行,主要由母亲和保姆负责。保姆运用非常的管理和技能,她不用括带适之于幼儿,而让孩子的肢体自由发展。当孩子懂事之后,她教育孩子知足,愉快。不计较食物,不伯黑暗,不伯单独起居。家人还经常把幼童领到俱乐部去听演讲或观看年长人的模范行为。所有这些教育,都使儿童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长大要当兵打仗,为国效力的种子。

斯巴达教育的第三步是国家对儿童实施集体而正规的教育。根据法律,父母无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和锻炼儿童,而当孩子们长到七岁时,就必须被送到国家的寄宿学校接受教育。自此,儿童的教育完全由国家负责。入校男童以六十四人为一组,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一个成员担任组长。其他的儿童都注视着他,服从他的命令,并忍受他的责罚。每组有一个年龄超过二十岁的青年人担任指导员。指导员的职责是使每个儿童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规范。此外,老年人也经常关照他们,指导他们的游戏,并让他们摹仿作战和进行争论,以便从这些英勇的搏击和激烈的争论中,正确地了解他们的天性。

对儿童的教育不注重智育,在读书写字方面,只让儿童学一些能够适应自己需要的知识就行了,其绝大部分时间是进行军事训练。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首先训练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应锻炼习惯于赤足行走和几乎不穿衣服进行游行;他们很少洗澡和涂油,以使筋肉坚硬干燥;他们集体地睡在草垫上,这种草垫是他们用双手从攸洛它边拆来的芦苇编织而成的。在冬季,他们就在芦苇垫子里加一些蓟毛来取暖。学校还教育他们自谋食物,进行偷窃活动。有的到果菜园偷水果和蔬菜,有的到大人食堂偷食物。如果谁在行窃中被抓住,那就要受皮肉之苦,象一个贼那样遭到鞭打,同时还要挨饿。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他们自己去与饥饿作斗争,迫使他们自力、勇敢和狡诈;二是使他们的营养得到控制,使身体向高的方面发育,有利于身体健美,因为瘦弱的体质比较容易顺从关节的伸展。此外,儿童的训练还包括跳舞、合唱、体育、球戏和一个严格训练身体的程序表。所有这些训练都分等级,使儿童不致负担过重,以致影响和挫伤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这个阶段,跳舞和军事训练是锻炼儿童的腿脚,为了在战时使用灵活。合唱之类的音乐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因为多利亚人的韵律是用来唤起勇敢、服从、尊重法律和自治的工具。斯巴达人不喜欢雄辩和情感,因为它是放纵的信号。他们欣赏简练。他们用荷马史诗、战歌、民歌来描绘对国家的勇敢和忠诚。

儿童长到十八岁,就去接受紧张的而且是对抗性的军事训练。他们被教唆去残酷地伏击和屠杀希洛人,以作为实战演习。这种演习名之为“克里普提”制度。教育长官时常派遣大批最谨慎的青年下乡,他们只带着短剑和一些必需的给养品。白天,他们分散隐蔽于偏僻的地方,静静地躺在那里。到了晚上,他们如狼似虎,屠杀每一个他们所能捉到的希洛人。有时,他们也来到希洛人正在劳动的田野上,杀死那些年轻而健壮的希洛人。在监察官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要带领这些青年人向希洛人宣战,把希洛人中有反抗精神的人一律杀死。

二十岁时,举行对国家宣誓的仪式,真正的军没生活开始了。但他们必须在男子之家里生活,如果情况正常,他们到三十岁就成为合格的公民。自此;他们或者进入公共兵营,或者作儿童的教师。

2.自然主义与女子教育

斯巴达人特别重视女子教育,这是斯巴达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对女子的教育,主要是进行体操锻炼。以使她们身体健美,将来能孕育出强壮的军人。同时斯巴达人对女子进行军事教育还与她们在男子外出征战时承担防卫城市的责任有关。对女子实施教育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斯巴达妇女的社会地位比其他城邦妇女的社会地位高得多,她们享有与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恩格斯指出,在斯巴达人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中,还存有“对偶婚制,这种对偶婚制在许多方面还象群婚。不育子女的婚姻可以解除;国王阿那克散德里德(公元前560年)由于妻子不育,另娶一个,有着两个家庭;大约在同一时期,国王阿里斯东曾有两个妻子不育,便娶了第三个,而把前两个中的一个退了。另一方面,几个兄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妻子;一个人如果喜欢自己朋友的妻子,就可以和那个朋友共同享有她,而把自己的妻子交给一个象俾斯麦所说的壮健的‘种马’去支配,即使这个家伙本人并不属于公民之列,也认为是合乎体统的事情。在普卢塔克的作品中,有一个地方谈到一个斯巴达妇女,叫一个向她求爱的人,去取得她的丈夫的许可,按照舍曼的看法,可以认为在习俗上甚至存在着更大的自由。所以,真正的通奸,妻背夫不贞,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另一方面,斯巴达至少在全盛时代,还不知道有家庭奴隶,而处于农奴地位的赫罗泰则另外居住在庄园里,因此,斯巴达人占有他们妻子的机会比较少。在这种条件下斯巴达的妇女要比其他希腊妇女占着受人尊敬得多地位”。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不仅女孩子受着男孩子一样的体育锻炼,而且更令人注目的是女孩子和男孩子一起赤身裸体地进行锻炼。教师们要求少女们练习赛跑、角力、掷铁饼、投标枪。尽管少女们进行赤身裸体的训练,但她们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正当的地方,这些运动都充满着嬉戏之情,没有任何春情或淫荡。

然而,随着男女儿童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年时期,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开始萌发。这时,斯巴达人喜爱自然主义文化传统,便与斯巴达人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把人体美作为选偶条件的婚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斯巴达政府为了提高人口生育率,充分发挥了教育和婚俗的作用。普鲁塔克在《来库古传》中指出,来库古象一切追求军事力量为主要目标的人们一样,急切地增加出生率。“少女们赤身袒裸着在青年男子面前进行游戏、运动和跳舞,都是要引诱青年男子们去结婚;他们并非象柏拉图所说的那样,是被几何学的推理所说服的,而是由于男欢女悦地互相爱恋才结婚的”。习惯上,在最初几年里总是把结婚当成一桩秘密的事情,“双方仍然在继续着炽热的恋爱,彼此的渴慕与日俱增”。

斯巴达人把人体的健美作为婚配的重要条件,我们可以从中国云南摩梭族的婚俗中得到印证。

李世义同志在文学杂志《当代》1984年第三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并非海外奇谈》的报告文学。他生动而详细地记述了云南西北边境摩梭人母系氏族大家庭的情况。这是一个真实的、活到现代的“女性王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摩梭人仍然以另外一种思想方式理解自然和人。摩梭人居住地有一个温泉,在解放前是摩梭人的露天浴场,能容纳好几百男女同池沐浴。这也是摩梭人青年男女物色对象的好地方。对人体的理解,摩梭人持一种自然主义的观念,如同古希腊人。有关人体的健美知识,他们除靠家中长辈经验教育外,温泉露天浴池是一个重要标本馆,如同古希腊的竞技场和雕塑一样,并不把它神秘化,视为禁区。解放后,虽然在浴池中间修了一条隔墙,男女分池沐浴,但这一堵不高不低的墙,能挡谁呢?现在这个温泉沐池仍然是年轻人物色对象的地方,尽管人们找对象的标准有了变化,但骨架子、身段子,依然是情中人的重要标准。因此,温泉仍然象块磁铁,吸引着成千上万个男女未婚青年。

可见,摩梭人和斯巴达人在婚配问题上都以人体的自然美为重要条件,虽然审视自然美的场所一个在露天浴池,一个在学校训练场,但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放射着自然主义的灼目光彩。

3.斯巴达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造就全心全意为了国家的好战士。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斯巴达人在教育的这一主要目标方面,是十分成功的。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战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波斯皇帝薛西斯在这一年,亲自率领水陆两路大军由色雷斯向西南侵人希腊。斯巴达李奥尼达率领三百名战士扼守希腊北部要隘温泉关,希望能在这里挡住波斯大军。斯巴达全体将士英勇战斗,抵挡住了全部正面进攻。但是最后,波斯人发现山里有一条后路,于是他们从两面夹击希腊人。国王李奥尼达和三百名战士全部战死在自己的岗位上。只有两个人因病假而不曾在场,他俩患有眼病,差不多等于暂时失明。其中一个人坚持叫他的奴隶引导着他到战场上去,后来他被波斯人杀死。另一个人叫亚里斯托德姆,认为自己病重不能作战了,就没有上阵。当他回到斯巴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理睬他;人们还带有诬辱性地称他为“懦夫亚里斯托德姆。”一年之后,他英勇地战死在斯巴达人大获全胜的普拉提亚之战,从而洗刷了自己的耻辱。

温泉关战役之后,斯巴达人在战场上树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过客们,请寄语拉西第蒙人,我们躺在这里,遵照他们的命令。”

由此可见,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斯巴达凭借军事教育建立起一支所向无敌的强大陆军。他们不仅长期称霸于伯罗奔尼撒地区,而且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又称霸于希腊半岛。甚至使称雄于爱琴海地区的海上霸主雅典,向它称臣纳贡。

当然,斯巴达教育的军事性质,造成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它培养的士兵虽然英勇善战,纪律严明,但文化素质很差。不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怀,教育工作的严密组织,特别是对女子教育的重视,还是值得肯定的。斯巴达教育对后世西方教育仍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中世纪的骑士教育,近代英国的寄宿学校和公学等,都可以看到斯巴达教育的因素。

三、雅典教育

1、重商主义、民主主义与雅典教育

雅典是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最突出的一个城邦,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成为希腊世界工业和贸易的中心,尤其是在希波战争后,它建立了海上霸权,称雄于希腊世界。有人把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称为雅典时期,这是不无道理的。

同类推荐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热门推荐
  • 末日危机之莲花洞天

    末日危机之莲花洞天

    刘心家里来了只重生的宠物狗,莫名其妙得知了末世将至,末世没有空间还让主角怎么混,所以空间也有了。于是刘心带着竹马携家带口搜刮资源。其实这是一篇教你如何合法抢劫顺便周游世界的爽文。嗯,大致先这么定义,后面还没想好。(注:本文人名、机构、政/府/机/关、岗位、职务、军//队/番/号、军衔、职务等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特此申明。)
  • 青绝天下

    青绝天下

    一个无名小子,自杀之后,重生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玄幻庞大的世界,一个已死之人,在这世界重生又会如何?
  • 灵异怪谈

    灵异怪谈

    阴阳先生命中注定五弊三缺,可有解救方法?与吸血僵尸的生死之恋!!!寻的阴阳奇录,最后发现竟然是一个更大的阴谋!!!秦皇陵、吸血僵尸、阴间客栈、战国古墓、阴阳奇录竟在《灵异怪谈》
  • 壳

    90后作家实验性文本写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叫郭国的医生在都市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和以自焚为代价的精神自我救赎的故事。
  • 兜兜转转:原点的微笑

    兜兜转转:原点的微笑

    总是要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是否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累与不累,心中又是否清澈一片,淡然处之...
  • 平行经纬

    平行经纬

    真正的地球早都完了,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平行空间中的另一个地球,时空的扭曲导致两个平行宇宙联通了,我们是从原来的地球移民来的,这里的“人类”已经被完全抹杀,那段历史也一样——此文无爱情,无女主、无异能。轻松文,不虐主。想看爱情或者异能什么的可以撤了。【可以保证:绝不YY,文章会尽量保持符合理。】史上更新最慢!能更七八年!可以追到老!绝对划算[瞎扯]。看完这些以后,有兴趣的点进来,没兴趣的...呃,您随便。顺便一提,广告什么的不要再来了谢谢,毕竟你以为真的有多少人会来看到这个文,看到你那条评论吗。
  • 是他还是她

    是他还是她

    千年的轮回,终于等到了她。平凡的人注定有不平凡的人生,当你从他变成她,一切的计划都被打乱。尘封的记忆被一点点的揭晓,他是否能承受住考验。
  • 第一毒医:绝世夜蔷薇

    第一毒医:绝世夜蔷薇

    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神医,医手遮天,活死人肉白骨,没有什么是她不可能做到的。另一面她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铁血毒医,一身是毒,百毒不侵,以身试毒。两个完全对立的身份却是同一个人,太有才的人上天也会嫉妒,在她想乘飞机去度假时,结果去了西天。一朝睁眼,穿越成了无用的废物丑女,专业给家族抹黑。身份低微也就算了,但是被未婚夫与姐姐逼得掉下悬崖又是怎么回事!祖母好好的遗物莫名其妙地说了话,从中冒出一个美丽却欠扁的女幽灵,对自己各种利诱,只为让自己拜她为师。周围各色美女美男,女人见了自己总想落井下石,那好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不要送你去地狱?美男们总想从自己那坑丹药,送他一颗伪装丹药,把你们统统变成猪头!
  •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