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000000003

第3章

善于谈恋爱的男人只是“一半好”的男人,不能说是“全好”,因为他的“另一半坏”会在婚后暴露出来。恋爱中的男人真的很殷勤,因为他懂女人心,却喜欢掩藏自己的心,所以他会倾向于博爱,用海誓山盟和甜言蜜语,试图以“量”取“质”。在不知庐山真面目下,爱上这样非常善于谈恋爱的男人,对女生来说往往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她们往往进退维谷,不知这样的“好男人”是否真的好,大部分女生就匆匆上钩了。

男友身边总少不了暧昧的人

——当把男友变成囚徒时,自己早已成为囚徒

爱上王子,是很多女性在情感中的终极梦想。因为女性更感性一些,都喜欢梦里的东西,现实版的王子总是令她们魂牵梦萦。所谓“王子”就是不仅帅气,而且还有修养,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优越的男人,尤其是多金一族。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吸引女孩的,钻石王老五就不用说了。然而,万事都有两面,当你拥有一份梦幻般感情之后,你就会发现“明亮月亮的背面”。既然他是一个万人迷的“王子”或有派的“型男”,尤其是家庭条件又优越,那么,从小到大,他的身边簇拥着很多花枝招展的美人儿,你会发现,浪漫总是万分欣喜的,幸福总是短暂的,烦恼则会接踵而至……

可可欣最近心情非常压抑,她忽然发现自己站在了情感的十字街头,她中了情花之“毒”,真的很难选择。要知道,他们是众人眼里的“铁鸳鸯”,她从初中就开始暗恋男友,两人开始恋情有6年之久了,最终收获了大学时代的4年携手,用情之深,可见一斑。

可可欣毕业后,找了一份比较体面但收入不多的工作。她的男友,早她两届在读研究生,家里条件好,又帅气,的确可称得上王子。此前,她的男友对她是一心无二,才让她如此掏心掏肺地相伴,所以才有了他们那么长的爱情。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男友作为交流生,出国学习半年,可可欣在男友出国后,朝思暮想,茶饭不思,非常担心男友,几乎酿成一场大病,可谓是望穿秋水,对他的爱也随着思念成倍增加。可是男友回国后,却像变了一个人,对她的感情变淡,越来越少回到身边,甚至是找借口回避她。

不久,可可欣的担心来了,男友想提出分手,又觉得对不住她。此时可可欣才发现他和一个比她还大的国外网友有着暧昧的关系,甚至是精神上的恋爱关系。可可欣听闻后,如五雷轰顶,非常难过,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好像整个世界都要塌下来。男友也说还很爱她,但又不想伤害她,只是觉得真的很难,他是一心想去国外生活。可可欣还想为他们的感情再做努力,为了挽回这段感情,打动男友留下来,她真的很有诚意。她甚至提出和他一起出国,去陪读,有机会就继续深造,因为她不能完全放心男友,就是想看住他。

男友还是同意她一起出国。可是后面的日子,可可欣痛苦地发现,男友似乎又与其他女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每每逼问,他只说是学习和朋友上的来往,什么事都没有。尽管男友不承认,可是她从男友的眼神里看得出来,那迷离的眼神骗不了她。可可欣很后悔,也很难过,觉得放弃自己的一切来这儿,不值得,但她又不甘心失去他,毕竟是六年多的感情啊。

而男友觉得自己很优秀,也很有魅力,有很多人给他带来新鲜自由的感觉。他现在越来越发觉,自己有这个自由,没有人可以束缚他,也没有人可以指责他,除了自己内心的那点良心。对于可可欣,他只是不忍,毕竟他们大学四年有过轰轰烈烈的爱,那时也海誓山盟过。但那只是过去,每个人都在变化,现在可可欣放弃自己的工作,一心追到国外,是没有出息的。但他不点破,也不收手,还是我行我素。

这伤透了可可欣的心,为了这份摇摇欲坠的爱情,她勇敢出国,本以为在男友身边,可以收住男友的心,可是现在她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场爱情,好像是靠她一个人去支撑,她已经精疲力竭,可是她很怕失去他,看来真是走到尽头了。

对可可欣而言,她正处于十字路口,一边充满着对这份感情的珍重,一边感觉着挫败感和一身的伤痛,这一年来过得真辛苦,真累。很明显,可可欣遭遇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困惑和忧郁,她的人生观甚至都好像因此而倒塌。看着男友开朗、任性、一脸无奈的表情,可可欣有时想选择放弃,给他自由。在朋友的点化下,她也想,是不是她真的像男友所说的那样不成熟,不理智,像个脱不掉尾巴的蝌蚪……

可可欣知道,男友对她很重要,甚至“改变了她的人生计划”,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笼子和小鸟”的关系。是什么把他们的关系变成了牢笼和牵绊的关系?是什么让他们的关系变得脆弱、风雨飘摇?如果不真正明白原因,就无法对症下药,也打不开可可欣的心结。客观地说,可可欣就是那只笼子,有时她也想“给他自由”,但她却不知道给自己一个自由,因为她被套在一个更大的心灵笼子里。

现在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发生在可可欣男友出国后,男友变了。出国这件事,让她越发依赖对他的感情,因为女人是为情而生的感情动物;而男友却似乎走出去后,从中得到成长,开始要求独立和追求自由。她为他做出“巨大牺牲”——放弃自己的工作,为他陪读,为他做家务。她原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大牺牲,男友也会因此背上情感的债务,从而就“一心归命”。可是她错了,这些在男友眼里微不足道,在男友的观念中,做这些是她自愿,不是他强求的。

这类故事在现实中太多了,越是天平倾向一边的感情,越是危险。很显然,一边是女性越来越依赖男人的感情,而男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领情;她越来越委曲求全,他则越来越横加指责;她越来越“幼稚”,他越来越“成熟”;她越来越怀疑,他越来越想“自由”……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这种走势,结果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男人要踢掉她(当然,换过来的情况也不少,那要看谁处在强势方)。

当她把男友变成“囚徒”时,她也早已成为囚徒。当可可欣不相信他,把他看管起来,也就是置于笼中时,他们的感情其实已经到了尾声。因为此后将是狱卒和囚徒的关系,而非真正的亲密关系。她的焦虑在于,在失去控制时,越想控制,最终越会失去他。

当初,男友回国后,是什么让可可欣那么确定只凭他的眼神就能知道他变了心?他们的情感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心和心的联结,只能靠猜测和指责,只能靠恐惧的想象来琢磨对方,男友对她有什么样的需求,她对男友的需求又如何满足,他们都没有搞清楚。既然他们没有断然分开,还决定在一起,并一起出国,他们有没有真正探讨过面临的困境?

如果他们无法真正面对沟通渠道的堵塞,那么爱一定会蒙尘乃至消逝。我想说,爱是流动的,是互动的,如果爱只靠猜测,只靠眼神,或者福尔摩斯,那只能说这是一种悲哀。现在有一个美剧叫《别跟她撒谎》,说的就是一个心理学家可以靠眼神和动作判断他人是否说谎,其效果大过测谎仪,可是如果这技术用到了亲密关系和感情中,是不是太可悲了?

如果可可欣真的想保护自己的感情,重点不是将男友据为己有,置于笼中,因为失去自由和信任的爱,终究敌不过外界的吸引。我想,一味依赖于男人,尤其对方是王子或潜力股时,更不能丧失自己,委身于他人。其实可可欣这么无法离开他,以及产生如此强烈的恐惧,正说明:这股力量有一部分并非完全指向男友,它似乎来自她的过去,在她的过去,是否也曾有这样分离的时刻和占有的欲望?只有搞清这些问题,可可欣才能真正让自己从恐惧的牢笼里走出来,才能给自己自由。

卢悦解“毒”

不囚禁他人,也不因为他人而成为“爱情囚徒”。

明白自己的内心需要,学会放手,才能走出恐惧的牢笼。

面对“博爱”的男友,没了底线

——情感出问题,缘于内在的免疫系统不够强大

有一个女孩曾这样绝望地跟我说:这个世界上好男人都到哪里去了?不是结婚了,就是三心二意的,好男人真是绝种了。我想,恐怕她说中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所谓的“好男人”,恐怕也是众多女人“疯抢”的对象。可是,世人对“好男人”的认识本身就是极端的、片面的,期望越高,可能受打击就越大。我想,这种“好”,除却所谓的“外在条件”之外,还需要强大的“内在条件”,比如这个男生比较“善解人意”,或者说,比较懂女人心,既不花心,又体贴入微,让女人心满意足,而不仅仅是人见人爱。

善于谈恋爱的男人只是“一半好”的男人,不能说是“全好”,因为他的“另一半坏”会在婚后暴露出来。恋爱中的男人真的很殷勤,因为他懂女人心,却喜欢掩藏自己的心,所以他会倾向于博爱,用海誓山盟和甜言蜜语,试图以“量”取“质”。于是过程总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标准无法恒定,什么方法好使就使什么),“浅草才能没马蹄”(浅尝辄止,无法在一段感情中得到深入的层次,而只能享用部分的“露水之欢”),最后的结果就是“最爱湖东行不足”(普遍来说,目标不定是男人的最爱)。

在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情况下,爱上这样非常善于谈恋爱的男人,对女生来说往往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她们往往进退维谷,不知这样的“好男人”是否真的好,大部分女生就匆匆上钩了。

兰在几年前就认识了男友,虽然在热恋期间也会吵架,但依然不会吵掉他们的幸福,因为他们彼此像脱不开的胶。一年后,男友开玩笑似的告诉她,和一个网友聊得来,关系很好。刚开始,兰没有阻止他们联系,因为她“有爱无恐”,沉醉在爱河里。后来有一次朋友聚会,男友当着大家的面,说给一个网友送围巾了,兰以为他说着玩呢,没多在意,但心里有点不太舒服。直到不久后,她“偶然”进他邮箱,看到男友给那个女孩写的信,问她围巾有没有收到,喜欢不喜欢,她才知道这是真的,才感觉到危机。

要知道,他们在一起两年了,男友从来没有给她送过围巾。她真的坐不住了,于是就跟男友闹,让他和网友断绝关系。男友开始很生气,说她无理取闹,他想给谁送就给谁送,而且干脆跟她提出了分手。

但在分手后一个星期,男友找到兰,请她原谅自己,并答应以后不跟那个网友联系。兰原谅了他。可是好景不长,她很快发现男友还和女网友藕断丝连,只是他把那个女孩的手机号和QQ的名字也改了,甚至还和另外几个女孩的关系很近。她知道后非常愤怒,又大闹一场,于是一切又重演一次,然后再发现他还和那个女孩有联系,他甚至学会了打游击,经常和别的女孩出去吃饭。

经过N次反复的“欺骗”行为,他们终于“认真”地分了一次手,这次持续时间长,有一个多月,男友请她原谅,她也没有硬拒绝,所以还是复合了。虽然如此,但兰的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她很难像过去那么相信他说的话了。

慢慢地,这事过去了,她也试着除掉心里的阴影,而且也快成功了,也开始恢复对他的信任了。以前,她觉得自己是在管着他,他们吵架除了他的屡屡“出轨”外,就是因为他不堪忍受她的“管教”。可是现在男友却否定她管教的“贡献”,不希望她像老妈子一样,她为此很伤心。

接着她再次在男友QQ聊天记录中发现一个女孩给他写的一篇文章,说跟他聊天很开心,很高兴有这个朋友,他给她带去了很多快乐之类的话……

兰看了之后很难受,就偷偷把那个女网友删了,可是后来男友自己又加上了,而且聊得非常频繁。看到他们情意绵绵的聊天记录,兰感到刺心,于是一场战争再次爆发,他当着朋友的面,信誓旦旦表示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可一个月后,一切又故态复萌……她真的害怕了,经历了一次次的欺骗,她发现自己跟一个没有任何诚信可言的男人在一起,真的很伤心。男友平时答应她的事情说违背就违背,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他觉得对的就做,从来不管她怎么想。

之前在学校时,男友还喜欢跟她说他跟哪个哪个女生以前关系有多好,甚至有女生失恋了,晚上九点多打电话非要让他过去,他也想做“护花使者”,还不止一个女生。当然,她是极力反对的,第二天,他找了个借口就去看那个女生了……

为了防止她发飙,男友禁止她看他手机,QQ密码也不让她知道。她一直耿耿于怀,没什么秘密为什么不敢大大方方让她看他手机呢?他越是这样她就越想看,于是矛盾越来越多。一方面,兰觉得很委屈,因为她只是在实在无法容忍的情况下,才会警告他不要“玩过界”,她反对的都是那些影响了他们生活的“外来者”,至于那些和他有暧昧的女生,那简直是数不胜数。另一方面,他觉得她让他失去了太多的朋友,她心胸太狭窄,不信任人。在分手前,兰的内心很纠结,很害怕失去他,害怕他跟别的女生太好而像以前那样不理她。她知道自己喜欢他,又害怕失去他,所以变得敏感多疑,变得心胸狭窄。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这又是一个“囚徒之爱”的故事,只是又有些不同:一个敏感多疑、犹豫不决的女孩爱上了一个“博爱”的男友,彼此分不开又不信任。这种故事,相同的事情总是一次次发生,一直到情感终结,才算告一段落。

让人好奇的是,一个对安全感很重视的女人是如何和一个很喜欢四处寻求红颜知己的男人纠结在一起的?他们的关系结构是对称的:兰倾向单一关系,而男友热衷拥有多个红颜知己;兰不断侦查,男友不断反侦查;兰不断试图逼近他的空间,挑破他的秘密,而男友不断试图逃离、躲避;兰不断向“管制”化的女性发展,而男友不断到外面寻找自由;兰变得越来越多疑敏感,又软弱不能决断,而男友变得越来越疏离冷漠,自行其是……他们的关系非常经典,是典型的追与逃的对称关系。

当我们面临危险的时候,就不冷静,往往想到的是外部控制,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都是应急之法,而内心缺乏一个应急系统和缓冲机制。就像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母亲想让孩子过上健康洁净的生活,于是彻底清洁家庭环境,在家给孩子喝蒸馏水,出去随身携带消毒水,过于干净的环境,却让孩子的身体免疫力远远低于正常孩子。

这个不一定很确切的例子与兰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兰倾向于用控制和限制的方式建立安全感,但这最终让他们的情感免疫力下降,最终以分手和彼此伤害告终。很多恋人,都倾向于用控制他人生活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安全感,而这种约束最终导致他们恋情的破灭,除非一个甘当“牛”被拴住。这种控制术,在男人叫“厚黑学”,在女人叫“驭夫术”,当一方力图控制环境的时候,另一方的免疫力就会被这种控制的努力所败坏。

如果把兰发现了“围巾事件”当成情感打喷嚏了,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查清病灶——是什么让他把关怀送给了其他女人,而不是你?在那个女人身上,他究竟得到了什么你无法给他的东西?其次是修补关系,告诉他你听到这件事的感受,你受到了伤害;并倾听他的感受和体会,亡羊补牢。

但问题在于在那一刻,我们往往怒火中烧,情绪失控,无法用平常心处理迫在眉睫的危机。旁观者也许会有这样的观点,但身在局中,就往往不能自控了,所以我们也能理解兰的处境。

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就是EQ这个宝贝,情商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度,如果我们处于情感弱智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会被情绪控制,在最需要正确决定的时候,往往做出最不利于我们的决定,然后恶性循环。如果说智商是天生的,那么情商则是一种流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正确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使我们少受伤害。比如:我们在感到伤害的时候,尝试着去表达自己受到了伤害,而不是急于试图将男友的生活控制在自己手中;我们要对情感危机的原因更好奇,寻查病因,而不是对那一个个看不到的女人更好奇;我们应能发现并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不是让它控制你的生活;要让温暖成为信任中一种流动的动态,是彼此贴心的温暖,而非一种坐吃山空的旧关系,因为旧的恋爱关系不是铁的,随时可能断档;我们相信情感的维系取决于彼此需要的满足,而非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人云亦云……

试图布下天罗地网将所爱的男人控制住,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对情感健康最大的威胁不是外来的细菌,而是我们内在的免疫系统不够强大。我们的情感是有免疫力的,当真正的危险来临,你就该知道怎么去做,这其实是一个情商修炼的过程。

如果承认情感也是人际关系中一个游戏的话(也许是最复杂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任何游戏都是需要“规则”的。在兰的情感关系中,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她的禁忌和边界,可以一再被“践踏”,所以男友更加肆无忌惮。有意思的是,如果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中,很多人对不讲信义的人,往往会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在两性亲密关系中却对其趋之若鹜,这是为什么?因为兰有“短”被抓着。什么“短”?那就是恐惧,这个恐惧如此强大,可以让人牺牲底线,一再退让,任对方横行。

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做到坚守底线,在亲密关系中却没有原则可言?也许因为我们以前在原生家庭的“无边界”状态中浸泡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从过去的生活和经历中学会了在“亲密关系”中不要让自己有边界。所以很多从小被父母管得非常严的小孩子,往往会在长大以后也学会了非常强大的和别人“融合”的能力,这种融合能力会让别人觉得你很温暖,但是代价却是你成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你没有了排斥别人的能力,也就不能保护你自己不受伤害了。

恋爱本身就是一场锻炼和洗礼,多谈几次恋爱,人就会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对于那些谨小慎微、有点自闭的女性来说,学会如何和别人保持一致,还需要迈出重要的一步,这步非常艰难但却非常重要,那就是建立你自己的第一道围墙——坚持自己的底线。

卢悦解“毒”

情商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度,当人处于情感弱智的状态,

情商能让我们及时调整回来,做出符合人性的决定。

把男友当“橡皮擦”和“备选股”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没有替代品

有个女朋友说,在她心中,爱很像是森林里的一个女巫,她是一个带有魔性的“圣诞老人”。不错,她的确会分发给我们爱情,我们几乎见者有份,但是她要比“圣诞老人”更认真一些——不会发了礼物就完事,而是要看看你是否真正尊重她送给你的礼物。如果发现你不尊重,她就要代表“月光”惩罚你,比如罚你到韩剧的情节里受受苦,熬熬痛,让你在爱恨情仇里煎煮烹炸一番,最后才能“成熟”,这样你才不会挥霍手中的爱的礼物,而是珍惜和珍重它:你对爱不尊重,那么爱也对你不尊重。

在和朋友交流中,我经常听到一个爱的理由,那就是:我爱上他是因为我想忘记过去。好像爱可以成为一个橡皮擦,我们可以用一个爱来置换另一个爱。我们赋予爱那么大的期望,但它不是偿还情债的亏空的,它更不能执行爱的橡皮擦的功能,因为它们从根本上就是两码事,或者说不是同一种溶液,犹如油和水的区别。

在用“此爱”替代“彼爱”的人的心中,爱不是爱,爱是一个人的胳膊或者大腿,他们渴望的是让别人帮助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或者从另一个层面说,他们已经否定了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像“寄生虫”一样寻求宿主,这个比喻可能太可怕了一些,不如换个温柔一些的:他们像婴儿一样,有奶就是娘。

凌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之所以接受男友,就是为了忘记过去,但是刚刚经受感情创伤的她(上一段感情失败),对热烈追求她的男友感到有些害怕,她害怕的是失去,所以总是很小心。她虽然已经是他的女友,但让他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也许这个距离可以让男友对她的爱降降温,那时她在竞争一个工作岗位,很忙乱,对他关心也少了。

但凌末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焦头烂额为工作而战的时候,为情感发狂的男友迅速降温了,他移情别恋,认识了另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实打实地爱上了凌末的男友,为此不惜和原来的男友分手。男友回老家过年十二天,没发来一个短信或打电话,而凌末反而越来越想男友了。她给男友打电话,他没接,给他发短信,他也没回,她完全蒙了,男友到底在想些什么?她明明觉得男友对她还是情深意重的,可是为什么转眼就好像从人间蒸发,对她不理不睬呢?

两个多月后,凌末竞争到了工作的岗位,却发现物是人非,得到职位失去爱情,男友已经陷入另一场爱情,全然不顾她了。凌末让男友做选择,男友说现在脑子好乱,冷静几天再选择,在后来的日子里,男友抱怨她,为什么在他那么爱她的时候不珍惜他的热情。

男友跟凌末交代了心里话:她到底什么时候能从上一段感情的阴影中走出来?凌末让他感觉很自卑,在她面前他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可他跟那个女孩交往却找到了自我,觉得自己才像个男人。虽然离开很优秀的凌末,他可能会后悔,但他宁愿后悔。

恨是爱的反面,攻击是取悦的反面,退是进的反面,而惩罚是奖赏的反面。这都是大废话,可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些尽人皆知的大实话,却做着和这些大实话相反的事情。

真正在爱中的人,是不嫌爱得太热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爱得不够热。你看夏天大街上的情侣们,两个人虽然一身臭汗,可是还是愿意腻在一起,恨不能把我安到你的身体里,把你安到我的身体里,正如元代管道升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是爱情的酣畅淋漓处的感觉,也许只有爱才能有如此强烈的程度。但是凌末却做出了一个与这种境界很不同的举动,居然在和男友确定了关系以后,把他“发配”到另一个城市,原因是想要集中精力在她的事业上。也许在这后面的潜台词就是:你碍我事了。

其实按理说,在她苦苦支撑的时候,爱情应为她起到一种后援队的作用,而不是一个障碍。但你看看凌末的态度就知道她对这份感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了。这份感情与其说感情,不如说是一种准感情,或者说勉强的感情,或者说疑似感情——其实不是感情。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也许她要的是所有感情的外在包装,比如一个男人的嘘寒问暖,一个男人的拜倒石榴裙,一个男人的宠爱带给她的存在感和安全感,让她感觉不是孤单地面对伤口。她也许只是要一个陪伴者,或者一个象征的陪伴者——事实上,她连男友陪伴都无法忍受,干脆把他打发得远远的,免得扰乱她的心情。

那么这个徒有其表的爱情如果只是一个爱的包装纸的话,它包装的是什么?也许只是她的上一段感情的故事。

也就是说,她接受男友的爱不是没有诉求的,没有人会真的做一笔赔本的生意,她之所以接受男友的求爱,不是做慈善,她希望这个男友的热情可以帮她忘记过去,但可惜后来发现,这个男友非但不能让她忘怀,反而让她更加烦乱。

也许她自己都能感觉到,这样的爱并不纯粹,甚至不真实,男友只是橡皮擦,她试图用他作跳板,将过去抛在脑后。

那么,是什么样的过去让她这么急于忘记?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一定让她非常痛苦,以至于将现在这个男友作为替代品,玩一场虚鸾假凤的游戏。

也许这就是对爱的一种不“尊重”,她的不尊重体现在,把一段没有多少动力的感情当感情,虽然承诺了对方,却没有真正进入关系。

凌末对男友的态度就是希望他是一个物品,比如说保温瓶,冷的时候焐一焐,烦的时候扔到一边去。这是爱吗?只是自欺吧。

也许凌末希望身边有个人,他能让自己不会太冷,让她知道自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就够了,这样她就不是被抛弃的人了!

有些在情感中受伤的女人,会用一个热烈求爱的男人证明自己不是没有人要的,可惜这很难真正弥补她内心的那个洞,无论多少人要她,她其实希望填补的那块拼图,还是离她而去了。

这是一种徒劳的证明,还是一种自欺。一段情感成为另一段情感的证明的时候,那么被用来证明的情感,已经成为工具,而不再是真正的真实的情感了。

如果你的心是冷的,那么别人的热度就会烫坏你,所以当男友爱她的时候,她会觉得热烈,宁可让他走得远远的。当她工作忙的时候她非但不寻求他的安慰——也许她不是没有需要,而是她的需要指向的其实依然是她的上一段感情,所以现在的这个男友反而是个障碍物了。甚至也许她可能在潜意识中给上一段感情的主人公一个空间,让他可以回来,而不会因为她身边的男人而放弃复合的念头。

无论怎么猜想,也许我们能确定的就是他们的关系离真实的爱情似乎有一段距离。

凌末的悖论在于,她和他有距离也许因为她本身没有准备好进入一段真实的感情,而她越想用他擦掉过去,过去就越明显。道具不会让她忘记过去,他承担不了她忘记过去的功能,因为那个记忆是在她的头脑里,而不是在他的头脑里。

这就是命运的诡谲处,很奇怪的是,我们越想忘记的东西,越忘不了。因为你想忘记的东西给你的刺激太大了,能忘记说明它对你并不真的重要,你竭力想忘记的一定是对你很重要的东西,所以你总在南辕北辙。

就像是我们失眠一样,我们不会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睡着的,因为我们已经睡着了,如果我们老是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睡着,那么我们就很难睡着。而我们如果为忘记一个事情花费很大的力气,那么说明其实我们在加强它,而不是削弱它,因为记忆是因为能量的注入而强大的。

现在做一个实验:

你不想要蓝色。

你现在头脑里有什么?

蓝色!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不去想蓝色就首先要在脑子里创建一个蓝色,然后你再消灭它是不行的。我们的大脑只会接受具体的内容,而附着其上的不能是否定性的词语。

如果你发现老是忘不了一件事说明你根本不想忘,因为这件事对你太重要了,如果这件事的重要性没有消失,放心吧,你会永远记住它的。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橡皮擦,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一般来说,感情中有一种“闭门羹效应”,说的就是当追求者遭到冷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激发出更多的潜力和“小宇宙”来追逐所爱,有诗为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第一篇就告诉我们爱情的真谛在于求不得。求不得造就伟大的爱情,注意是“伟大”而非“幸福”,幸福的往往是平凡的,而伟大的,往往是悲剧的,具有强烈审美价值的。

而《诗经》里的君子之所以如此“寤寐思服”,乃至于辗转反侧,就是因为“求之不得”。

按照这个原理,凌末的冷若冰霜,其实是能激发出她的橡皮擦男友的万丈豪情的,所以也不能怪橡皮擦同志太热情,那与凌末太冰冷也有关系吧。

但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即使是伟大也有衰减的一天。按道理说,越激烈,越容易衰减,因为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拖个一年半载,那激情早就烧没了。

橡皮擦男友也很不容易,他受到太多的挫折,没有了自我,然后他在一段真实的感情中找到了自己。“橡皮擦”说了很多话,其实就是一个找到自己的人的宣言:即使回到凌末的身边,他要的也是真实感情,要求得到人的待遇,而非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代品。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当“橡皮擦”掉头而去的时候,凌末反而一反冰山美人的形象,倒开始对“橡皮擦”感兴趣了。

这就引发了爱情的第二定律:“磁力效应”,男女之间就像是正负磁极,当一方追求另一方的时候,如果一味追求,则另一方往往好像有斥力;而当追求方转身而去的时候,习惯了被追逐的被爱者,往往会有一种被“闪”的感觉,反而会转变为“追逐者”。

往往男人在感情之初扮演“追逐者”,而在感情中后期扮演“疏离者”,女人则正好相反。其实爱就像是探戈舞,要点不在于最后那一下的倒身扬腿,而在于忽远忽近的距离变幻之美。“追逐者”和“疏离者”经常易位,一段感情才能真正有足够的张力发展下去,否则,就会失去足够的弹性,而成为单调乏味的关系。但是现在他们在曲终人散的时候才实现彼此的角色转换,不得不说,这么做成本太大,伤害已经铸成,要想改变,恐怕要花很大力气。

更何况,像凌末这样的女人,她要面对的是再一次抛弃,再一次丧失。他是她的后备军,她输掉了后备军,就意味着自己又要带着新的伤口面对旧的伤口了。这是第二次打击,来自一个她并不真正爱的人,一个她觉得非常安全的人,一个她觉得可以控制在手心,绝不会背叛她的人,是这个让她恐慌。扪心自问,她真的爱他吗?

如果没有真的爱,而进入一段感情,那就是对感情不尊重,那么感情也不会真的尊重你,因为感情这个东西是有风险的,但往往我们过度避免风险的行为其实才是最冒险的行为。

比如对一个没有消化过去创伤的女人来说,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伤,而不是马上投入下一段关系。草率进入赛场的结果,就是勉强而不真心诚意地进入关系,进入到并不是你情我愿的关系中;结果在自我保护能力最低谷的时候再遇创伤。

爱情没有备胎,也没有替补,更假装不来,如果你对感情没有敬畏,对自己的爱没有足够的尊重,那么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谁都明白长痛不如短痛,可是很多人选择的恰恰是长痛。

对凌末这样的人来说,她一定想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然而因为太怕痛,或者说不愿意承认已经丧失,于是坐失脱困良机,也许是时候终结和了断过去的情缘了。凌末最需要做的是,和过去的情感告别,给过去的感情开一个追悼会,黛玉葬花,宝玉烧诔,都是对往日情感的一种祭奠。只有你放手了,过去才能成为过去,否则它一直会影响着你,你就永远活在那该死的过去。

也许最需要做的就是痛定思痛,去总结和发现过去情感的得失,而不再次重蹈覆辙。你最需要知道的是,你的心也许在此时无法承受一场爱情,如果当别人爱你的时候,你觉得恐慌,当别人远离你时你觉得害怕,那么说明你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每一次感情都是一场极限运动,没有足够的准备,是要命的。此时的人最渴望温暖,但又害怕温暖,爱是天使又是魔鬼,你此时最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爱情。

一个不知道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人,往往就会不知情感的深浅,或者过度自保,或者过度冒险。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喜怒无常的家庭里,他很可能就会有这种复杂的焦虑的心情。他不知道下一刻自己的父母会做什么。人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的研究者巴甫洛夫,他曾经制造过精神病狗,做法如下:他对笼子里的狗不定时地予以电击和喂肉,与电击和喂肉同时出现的还有刺耳的铃声,于是某天当铃声出现的时候,狗疯了。

人比狗聪明一些,于是有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当他不知道父母下一刻是皮鞭还是吻的话,那就要采取预防行为,当父母对自己亲近的时候,不要完全接受,收着一点儿接受,免得下一刻父母伤害自己更难过。这就像黛玉的理论,与其散的时候难过,不如就干脆不聚。当父母对自己疏离的时候,要赶紧追着一点儿,免得父母对自己更差。

但和那条被不人道对待的狗一样,这样的孩子是生活在恐惧中的,对他而言,爱随时会被剥夺,他宁可和爱保持距离,但同时因为没有完全死心,他又对爱充满欲望。

这样的人怎么办?需要一个有足够忍耐力的人,容忍他这样又推又拉,欲迎还拒,起码要有好几个回合,当他对这份爱有足够的信心时,他的第一份安全的爱就这样出现了。

但老实说,也许我们没有办法遇到这么完美和包容的环境,但我们需要增加的是我们的觉察,我们知道,什么在推动着我们做什么样的事,起码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情感是一条修炼之路,要真正能打完“通关”,需要足够的耐心与足够的力量,我们需要的,是如何爱自己,而不是找一个人来爱我们;我们需要的是尊重爱,或者说尊重自己,而不是因为恐惧而践踏了一切,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需要直面很多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东西,而一旦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也许会发现,那么多可怕的东西,也许不过只是纸老虎,比如所谓的寂寞、恐惧和痛苦,大多都是自己吓自己的把戏罢了。

卢悦解“毒”

恨是爱的反面,攻击是取悦的反面。

爱情没有后备,也没有替补,爱就在当下的取舍。

常有理先生最不靠谱,却一再相信他

——脚踩两只船的男人,最擅长推责

来说说现在最热的恋爱主题:三角关系以及脚踩两只船的男人。为什么它是我们常谈的话题?因为一旦情感变成了竞赛,它就不再单纯是情感,而成了拔河、意志的较量或者其他什么,总之它不再是单纯的爱了,而成了控制和反控制的游戏。一旦成为游戏中的“猎物”,很多女人不管这个男人是个什么样的家伙,哪怕是饭桶,也要先抢回来再说,争的不是男人,是一口气。可是争这口气后面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有所体会……

一个叫做苗苗的女孩,就遇到了“三人行”,故事的主人公三人是老同学,两女一男。在校时都不曾联系,直到大学毕业后才联系上。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男同学追其中一个女生丽丽,可是同时他也在追苗苗。苗苗和男生在一个城市,丽丽在别的城市。

当时苗苗并不清楚他俩的关系,后来丽丽说男生在追自己,讨教方法。苗苗急眼了,就找到男生问真相,男生声言自己和丽丽是不可能的,说喜欢苗苗。苗苗选择了相信,他们就又在一起了。苗苗以为男生说爱她就是真爱她,他会处理掉和那个丽丽的事,可是事实上,他一直在脚踏两只船。

要命的是,苗苗的这个情敌也是她的同学,且不知道苗苗和他的事情。苗苗也一直很犹豫就没告诉她,原因之一是相信这个男生。直到今年情人节,苗苗发现他俩居然是在一起过的,崩溃之余,苗苗让男生自己选择,男生选择和苗苗分手。原因很让苗苗震惊,那个女生为他怀孕过,他要对她负责!苗苗很气愤:“既然你要对她负责,当初你们进行到流产的地步,为什么还要来招惹我?我算什么?”

他们分手了。就在分手后没有几天,男生就跑到丽丽的城市里同居去了。苗苗很受伤,自认倒霉,以为到此结束了。可是他到了那里后还给苗苗打电话,就像没事人一样和她联系。苗苗很痛苦,她真想问问男生,你到底想怎样?

最终,苗苗绷不住劲儿,就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丽丽。丽丽非常受不了,最后演变成他俩打电话跟苗苗对质,丽丽骂她,男生也骂她。苗苗真是欲哭无泪,质问他为什么要骗她,为什么他们都走到这步了还要说爱她。男生发恨说:“就是骗你的,你满意了吧?你说出了真相,打扰了我们两人现在平静的生活,这一切的痛苦都是你一个人造成的……”苗苗真是痛恨,世界上还有这么无耻的人,明明是他脚踏两只船,是三人痛苦的根源,却诬陷自己。丽丽也是被蒙蔽,骂她为什么知道他俩在一起后还继续谈情说爱,骂她为什么不早告诉她真相,为什么看她走到怀孕打胎这步。

苗苗换了手机号,删除了他们所有的联系方式,她想就这么结束吧,可是心很痛,也很委屈。她怎么知道他们到了那种地步呢?要是知道她怎么可能会继续和他交往呢?就算后来她和男生分手了,已经与别人同居的男生还恬不知耻地和她联系,这个男生到底想怎样呢?

苗苗知道自己有一部分错,自己优柔寡断,一直拿不定主意。可是这男生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也太不负责了。

最后的结局是,苗苗带着一身伤痕离开这段三角关系,她忽然发现:无论恶人是谁,留下来的就是罪……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三角恋情,很像是某本言情小说,或者《知音》杂志里比较常见的悲惨故事。从普通观众们的视角来看,似乎苗苗的确是这段三人行的受害者——她被骗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大家也许会骂这个男的,情感的骗子和金融诈骗犯不一样,后者可以起诉,而前者却无法让对方“认罪服法”,苗苗的付出最后却只得到如此让人痛苦的回报,这的确让人内心很不平衡,很亏。

但也许有人会提出反面的证据,证明苗苗其实并不完全是受害者,因为知道男友和另一个女孩丽丽有瓜葛,而男友信誓旦旦说和丽丽已经结束时,她可以求证,但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苗苗给出的解释是她相信这个男生,但她只是选择了相信他,因为我们都舍不得到手的好东西会失去,为了留住它,我们会选择性地相信一些事情,以使我们不会面对比较残酷的事情。尽管苗苗是善良的,她选择了不去面对另一种可能性,从而留下了隐患。我管这种情形叫做“掩耳盗铃”。

这么说似乎对苗苗有些不公平,对她有些求全责备,好像一个人被骗了,却质问被骗的人:你为什么不提高防范意识?

我们当然可以站在苗苗这一边,谴责情感骗子的种种恶劣行为,但我们也看到苗苗并不是一个无行为能力的人。当我们为这段复杂的情感“复盘”的时候,就会发现,苗苗必须为她的行为负责,因为她选择了继续这个游戏。即使她知道这个游戏已经开始出现伤害的可能,可是她还深陷于这个游戏,她对这个男生的愤怒,和对这个女生的嫉妒,都可以通过“捅破窗户纸”的行为而得以宣泄。同时她这个行为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场面。也许从她的算盘来看,与其一个人吞咽苦果,不如大家一起痛苦,这样多少公平一些。

然而,虽然一切事情已过去,伤害对她来说却好像比以前更深了,更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一时的攻击,当然会带来瞬间的快感,但随之面对的是排山倒海的伤害性的语言和行为……

很多女人发现自己的恋人或伴侣移情别恋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尽量避免,害怕失去。面对明明知道无可避免的事情,她们下不了决心,而一切终于到了“宣判”时,这种潜意识层面的默契无法进行下去了,痛苦就格外大。

所谓“物不平则鸣”,那个男生离开苗苗后,苗苗一肚子委屈无处宣泄,于是选择了继续和他们战斗,将真相告诉丽丽。其实这只是一种不甘,她不甘心就此被抛弃,成为受害者,她要向对方讨回公道,将三个人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但是最终她受的伤害反而比以前多了。

其实苗苗要做的,就是选择安静地离开,什么都别去捅,更别去泄愤,他人的痛苦和幸福由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天真相肯定会大白。

对于很多被人脚踩两只船的女生来说,最大的痛苦不只是背叛,而是希望反复升起又反复粉碎的拉锯战,这种摇摆不定所带来的是自我价值被反复“蹂躏”。比如苗苗,对她构成“多重”打击的是:男的既然都已经选择了和别人在一起,为什么还要给她打电话?打电话,意味着对她继续有兴趣,而和别人在一起说明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所以对苗苗来说,这是一种“双重束缚”,所谓“双重束缚”,是说她既不能往左走,也不能往右走,连卡在当间都算是一种罪过。如果她和男生继续来往,她算什么?如果不和男生来往她又无法真正说服自己放下感情。

当然了,谁爱上一个人,都不会那么容易放下,但对苗苗来说,这种感觉似乎格外强烈。因为很多女孩一生中第一次做小三或者第一次发现有小三是在四五岁时,那时脚踩两只船的是她们的爸爸。如果这个“俄狄浦斯期”没有过完,那么三角关系可能会成为这个女孩长大以后一生的“主题”,阴影常在,长大后自己很有可能会不断陷入类似的三角关系中。

如果你一再进入三角关系,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也许你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携带者。

心理学上有个“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古希腊底比斯国王得到一个预言,他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父亲,然后与母亲结婚。底比斯国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多年后,俄狄浦斯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他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刺瞎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了。心理学用此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这种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伦理的压力,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俄狄浦斯是男人,换个角色,如果是女孩和自己的母亲竞争父亲,那么这个女孩往往会陷入一个困境:打败妈妈,意味着自己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照顾者,女孩的生存会出现问题——被妈妈“镇压”,则会一生中无意识地陷入三角关系中。因为她们对三人之间的竞争最敏感,除非能放下当年的伤害,否则她们会因为这个伤害的驱使而“过度补偿”——当竞争者不是母亲而是另一个女人时,她决不能被那个女人打败,她一定不甘心那个女人夺走自己的男人,这就是苗苗内心不平的根源。

如何面对这一地鸡毛的失恋岁月?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人,或者朋友,或者是心理咨询师,要敢于讲真心话,把心里恶心的痛苦都吐出来,蒙冤受屈的女人最需要倾诉和宣泄,让情绪尽情地爆发,只有这样才能不留残根。

第二件事是在情绪宣泄过后,回顾自己的生活,除去欺骗和无情,问问自己:是否有过幸福的时刻?那个时刻他的爱是虚假的吗?

我不相信情感中有骗子,如果一个人存心欺骗你,他也要付出一部分真情,才能让你心动。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如果当一个人否定情感之后,很容易就否定自己——他会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这个男人错失了一段美好的感情,他必将为此付出代价,比如现在和他同居的女孩对他的怀疑,等等。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往往会在乎失去的东西,而忘记了手里本来就有的东西。

第三要仔细反思,为什么愿意相信别人的欺骗?为什么不敢面对真相?在爱面前表现出的胆怯和脆弱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以允许别人理直气壮地将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第四,要更认真地思考:该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以道德为准绳是否能真正掌握幸福?对欺骗行为,你当然无法认同,但是道德除了赐予你愤怒以及无力感又能给你什么?道德往往是在被抛弃的时候才会大力张扬,什么时候你在婚姻中反复提到道德,那就说明你们的关系出现了大问题。

道德主义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不用承担责任;但同时问题在于,不用承担责任,于是成为巨大压力的承载者——这个压力就是不能做任何事,因为对方错了,而你永远是非常正确的“受害者”。如果你想成为“常有理”先生,那么我建议你就这么推责于他人。

在婚姻中分出谁对谁错已经很难,如果我们能暂时放下道德的大旗,尝试着用“打乒乓球”的视角来看自己的人生,会更贴切:打乒乓球是有来有往的游戏,一旦打起来,我们很难说胜负是因为这一拍还是因为那一拍,因为每一拍都是另一拍的“因果”。

如果你愿意尝试着将自己看成“幸存者”,那么也许你看到的世界和你作为“受害者”的身份看到的不会一样:比如你会发现,自己也有能力承担属于你的责任,并且为改变结局做一些事情。比如对苗苗来说,当她第一时间发现了男友有出轨的问题,她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将改变局面的主动权交给对方,希望对方可以用理智压制感情,看上去此时此刻她似乎很宽容,但不过是将灾难更多地集中在一起而已。

卢悦解“毒”

去爱值得爱的人,做值得做的事。

不要把美好感情表错了对象,一再陷入“骗局”就该反思自己了。

快要结婚时,暗恋对象搅局了

——收拾一段旧感情,才好上路

结婚是一件大事,大在哪里?它宣布你“捕风捉影”的日子的终结,意味着你不再是那个掰棒子的“狗熊”,一路捡一路扔,而是在这片“玉米地”里找到了那个唯一的让你可以“啃”一辈子的“玉米”。只是你真的确定就是那个“玉米”吗?你真的确定你的选择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

不要以为电影中的情节只会发生在银幕上,只要你对上述问题心存犹豫,那任何戏剧性的场面都有可能发生。

梅子和男友已到谈婚论嫁的阶段了,没想到在结婚前的一个月,却风云突变,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原来她一直暗恋的一个男生,由于两人多年未联系上,所以没有交点。最近两人偶遇,倾心相谈中,那个男人向她表白了,当初他早就喜欢上她了,只是那时他已有女朋友。要知道,当时梅子在心中也是非常喜欢他的,可命运就是捉弄人。现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心动,而自己又面临结婚,在考虑不周的情况下,她把自己的矛盾告诉了现在的未婚夫。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暴脾气的未婚夫第一反应就是骂她,并断然提出分手。一天后,冷静下来的未婚夫又主动要求和好。梅子的闺中密友听了她的哭诉,分析说,那是因为她家比较富有,这点让未婚夫去而复归。她一想,确实,在和未婚夫一起时,她给他买了许多东西,手机、电脑、名牌衣服等,而他为她买的东西却寥寥无几,她感觉不公平。(试分析一下,闺中密友的话不能全听,一定要有自己主见和辨识力。)

未婚夫也怕她离开,哽咽着解释他的过激言行:因为在乎她才骂她的,接受她的礼物是因为没把她当外人。梅子被未婚夫的哭泣感动了,答应不和他分手。

而那个迟来的暗恋者,已经为了梅子和女友分手,见梅子犹豫了,又和女友和好了。暗恋者解释说,他不愿意伤害两个女人,如果梅子和男友分手,他一定全心爱她。而梅子则不敢和他在一起,怕他介意她的过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敢轻易和未婚夫分手也有这个因素。闺中密友瞎出主意,你两个都放弃吧。面对这三种选择,她都不敢选择,生怕自己错过了真爱,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生活在亦舒的小说里。如果情感中出现了犹豫和迟疑,这说明内心并没有真正做出选择。一个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女人,在遇到一个求爱者以后,居然开始举棋不定,那说明她的感情并非固若金汤,或者说存在着一个空洞,她的内心没有完全被当前这段即将进入婚姻的爱填满,还有空隙留给其他人。

我们无法确认,到底跟谁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其实是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如何才能将幸福握在自己的手里。

有趣的是,女孩都会有闺蜜,看上去好像她们没主意,都是让闺蜜们拿主意,比如梅子的闺蜜就大胆地分析出,男友爱她只是因为贪图她家的富有。而梅子也会因此前思后想。如果闺蜜们说得不对她们内心的答案,那么她们是不会对其多加留意的。看上去最没主意的人,老是让朋友拿主意的人,其实都是最有主意的人,她们只是不愿意自己说出主意,而是诱发闺蜜们当她们的代言人而已。

也许梅子很早以前内心就开始有些失衡,她为未婚夫付出很多金钱,而未婚夫却很少为她付出。那么他到底为的是自己的钱,还是自己这个人?也许她这个疑问是对的,因为她的付出只证明了她如何爱他,但却不知道他是如何爱她的。

也许她好像很“白痴”地将另有求爱者这样“爆炸性”的消息告诉未婚夫,也许这就是一个测试题:她要未婚夫证明他是爱她的。所以当未婚夫哭泣时,梅子感受到这种爱,又答应不再分手了。

至于那个暗恋男生,对梅子来说,更像是一种套牢的股票忽然解套了,爱往往因为得不到而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容器,因为距离和足够的模糊,可以装下所有的理想。暗恋男生的突然表白,往往会激发一个女人多年辛苦暗恋的补偿情结,于是她同样被他“感动”了。

然而,暗恋男生和女友复合了,梅子却又失望了,也许她觉得好戏刚刚上演,她可能还期待着暗恋男生做出更“亦舒”的浪漫动作,为她“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地为爱牺牲。然而,她看到的是一个“精明”的求爱者,一旦有风险,立刻躲到安全地带,将风险推到梅子这里。

像梅子,她是一个需要异性不断证明有多爱她的人。没有证明,似乎就没有了爱。

很多女生都渴望着男人为她争风吃醋,乃至拔刀相向,这一幕的出现,让她们获得非常大的满足,让她们觉得自己的价值很高,然而,这种行为恰恰证明她们内心的价值是握在别人手里的。

很多女孩都喜欢玩各种心理测试,除了这是打发无聊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外,也说明她们内心对自己的不确定。如果一个人不断测试别人是否爱自己,那么这说明她对爱的态度是“仰人鼻息”的,她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让别人爱上自己。比如梅子,她是不断通过她本人价值以外的“附加值”来为自己增加“筹码”的,然而最后却让自己的这些“筹码”喧宾夺主,让她怀疑到底未婚夫看上的是她本人还是她殷实的家底。那么她为什么要给未婚夫买那么多东西?也许一个潜台词就是,她觉得自己的价值不足以吸引这个男人,她必须要靠其他东西才能充足分量。

有趣的是,也许不光梅子想通过这件事来检验一下自己和未婚夫关系的成色,那个暗恋男生似乎也是和她处于同一阶段:因为对婚姻前景缺乏信心,他们需要刺激一下对方,让自己有充足的理由和对方生活下去。

像梅子一类的女性,现在要做的是:一、列个清单,把男友和暗恋男生的优缺点分别列出,然后给每一条评分,算出这两个男人在你心中的分数。二、想一想,如果分别和这两个男人生活,需要做些什么。比如男友和你相处的最大问题似乎是他的付出较少,如果他能像你那样付出,你是否愿意和他过下去;至于对暗恋男生的爱到底有多少,需要你自己去评估——是因为你多年的愿望终于得偿还是因为这个人真的值得你去爱。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你如何提升你自己的价值,或者重估你的价值,否则你将一直测试下去,你会不断地害怕自己不被人爱,然后想出各种方法来刺激你的伴侣,让自己获得片刻的安全感。这让我想起不敢离开妈妈的小女孩,她不相信自己可以照顾自己,所以她会一直做各种恶作剧,看看自己如果变成一个坏孩子,妈妈是否还会爱她。

一言以蔽之:你要问自己,你相信你自己是可爱的吗?你觉得你是有价值的女人吗?你确信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吗?你如何做才能获得真正的爱呢?也许真正的爱,不在外面,而在你内心,你真正爱上了自己,才会真正爱上其他人。

卢悦解“毒”

得不到的爱就像被套牢的股票,充满幻想。

事实上,只有真正爱上自己,才会爱上他人。

付出这么多,他却感觉不到幸福

——与其测试对方忠心,不如改变自己的“软骨头”

经常遇到有人说:“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他却感到不幸福?”说这句话的人,往往已经濒临爱情崩溃边缘,已经精疲力竭,不知所措了。她们的眼睛是哀怨的,她们的身体是劳顿的,她们的手势是无力的,她们的语调是黯淡的。但是我总有一个非常不厚道甚至有些恶毒的想法:我情不自禁想恭喜她们,她们终于山穷水尽了,以前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现在终于行不通了。她们必须要做出改变了——要么继续抱着她们垂死的爱情不放;要么与之同归于尽,两败俱伤;要么放下,重新拾起有用的爱的武器,而这往往是新路的开始。

小资白小扬今年30岁,她曾有一段非常幸福的感情,在朋友们眼里,他们这一对几乎是完美的传说。白小扬对爱情的理解就是无条件地付出,并从付出当中得到很多满足,付出就是她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可惜男友并不满意,他觉得更多的时候,白小扬总是想如何在物质上满足他,总认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给予,就是体现爱情的方式,从而忽略了心灵上的沟通。为此,男友一直努力迁就白小扬,认真体会她的感受,认真了解她,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鼓励、安慰。

在白小扬看来,男友是个很有心的人,做事情也很有原则,而且以前在感情问题上受过伤害,把自己包裹得很严。他们相处这一年半来,他无数次要求、提醒,希望她能多用心体会一下感情的处理方式,可是她从来都懒得思考。跟白小扬在一起,他总是能感觉到白小扬的情感,但是却极少有满足感和安全感。那已经逐渐燃起的希望,现在又熄灭了。他感觉很累,只想离开了。

除了物质上,白小扬承认她以前做得太少,缺少浪漫和用心去理解男友,但她愿意去努力使自己成为他要的人,而且她也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可她怕时间不够,没等她成功,他就飞了。

和有过感情经历的男友相比,白小扬没有什么感情经历,人生路上基本是一帆风顺,所以很少能顾及他人的心理感受,或者说她不知道怎样去感受别人的心,她认为这是她的缺陷。

男友最后很痛苦地说,其实他还是喜欢她的,但他跟她并不在一条线上,她的性格决定了她永远不能成为他想要的那种人,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需要白小扬……

“极少主动为我做些什么,只是在尽量满足我提的要求,而且是把这些感性的要求全都物质化了。”男友这样说。对于白小扬的挽留之意,男友回复:“先好好想想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然后好好努力去实现吧。如果到那个时间,我们合适,自然会在一起,现在太逼着对方,对我们都不好……”

对于白小扬的种种期许,男友觉得她简直像个孩子。他甚至伤感地说:“我有时候甚至都觉得我现在放弃你,可能这辈子也找不到更好的了,但我仍然决定放弃,因为我不敢再有期望。”而且他觉得白小扬这些改变的承诺,他也不愿意接受:为他做任何事,其实只是在她的原则范围之内对他迁就而已——这只是一种违心的屈从,而非真正的一致。

不管怎么说,男友肯定了白小扬这个人: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交朋友很不错,但是在感情方面确实让人很头疼,感觉到不踏实。

男友打算一个人好好静一静,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他甚至感伤地说:“可能我也要求太高吧,我这样的人太难得到幸福了,我希望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当爱情生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反复出现的模式,比如其中一种就是“客户与服务商游戏”或者说是“主人和仆人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一方提供标准,另一方则负责努力实现。第二个特点是一方因为拥有随时离开关系的魄力,而另一方则投鼠忌器,所以标准提供者拥有更大的权力,对于幸福和情感的质量有着垄断性的评判权。

关系中的权力往往流向那个对感情投入最少的人,那些更不在乎关系的人,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经常见到这样的伴侣,男人想要放弃,女人拼命挽留,甚至能忍受对方已经背叛自己的痛苦,她们此时此刻都被分离的焦虑所统治,对她们来说如果对方能留下,自己愿意做任何事情。

所以她们会将所有错误全部自己承揽下来,但是世间的错误岂是能改得完的?

有趣的是这样的关系往往是“逆转式”的,比如在感情的“上半场”,男方负责忍耐,女方负责决定爱的定义,“下半场”女方负责忍耐,男方负责决定未来的方向。

在白小扬的感情中就是如此,恐怕在男友提出想要分手之前,她还沉浸在几乎人人羡慕的爱情迷梦中呢。说实在的,他们都沉浸在一种迷梦中,那就是我认为对方一定和我吃一样的东西。可以说他们会非常用力地爱对方,可是无论怎么喂,就是喂不饱对方。这就像是一只狼和一只羊,狼拼命喂羊吃肉,而羊拼命喂狼吃草,如果白小扬是那只狼,那么她就不断地用物质而非心灵交流的方式“喂”男友,如果她的男友是那只羊,那么他就会用“爱=忍耐=回避冲突”来“喂”白小扬。

在爱的“前半场”,男友这只羊不得已被塞了一嘴肉,这是他不想要的,最后“饥肠辘辘”地走了。他是饿急眼了,忍无可忍了。

不过有趣的是,白小扬有一种让别人屈从自己的能力,而男友则有一种出色的忍耐能力。在爱的上半场,白小扬负责制定标准,而男友则负责小声抗议,大多数时间都隐忍不发。

为什么男友会连尾巴都被踩到了,还不发声呢?因为他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许是他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做一个默不作声的“坚韧”男人,学会了如何回避冲突,不去正面冲突,学会了将自己命运的主动权放在对方身上,对方能改,我就有幸福;对方改不了,我就只有换。恋爱也是同理。

这么说来,其实白小扬和男友玩的都是一个叫做“取悦”的游戏。这个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取消自己,和他人融合。如果你观察一段时间孩子和妈妈爸爸之间的互动,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取悦。孩子为了得到玩具,会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爸爸妈妈,或者这个孩子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想要的,认同爸爸妈妈的愿望,让自己不会被父母抛弃。

白小扬的模式分为两档:第一档是只有我模式,第二档是只有他模式。前者一心一意地玩着自己的爱的方式,通过不断满足自己心中假想的那个男人来满足自己;后者是一心一意地放弃自己的需要,取悦现实中的男人来防止被抛弃的命运。就像跳舞一样,你非常努力想配合对方的舞步,学会他想要玩的舞蹈,殊不知,对方也早在上一曲跟你做了同样的事,等你想要问问他怎么跳时,他却等不及,干脆想要换舞伴了。

男友的模式也分为两档:第一档是只有她模式,第二档是只有我模式。前者不断隐忍,希望通过一切委婉的方式想要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后者视对方为不可救药,将自己看成是悲剧角色,为自己的痛苦审美化,充满诗意。

两个人的共同点在于,都试图将自己关于爱的定义规定为唯一正确的真理,简直就像两个宗教激进主义者碰到了,开始试图将对方拉到自己的宗教里去。

其实他们是非常不同的两个人,男人和女人性别的差异就构成了彼此的视角不同,更何况文化的影响与表达的方式构成了太多的不同,比如白小扬倾向于用物质表达爱,而她的男友倾向于精神爱。那么是白小扬有错还是男友有错?如果你能分辨出吃萝卜有错,还是吃青菜有错,那么你就能判断他们谁有错。

那么似乎结论出来了,男方往往会说,既然你的爱是萝卜,我想要的爱是青菜,那么拜拜,我去找我的青菜去也。问题在于当初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你们是否觉得彼此非常合适?你们是否觉得这个人简直就是我的菜,太合适不过了?但是现在为什么又忽然发现,这个人简直完全不是我当初想要的了,我看走眼了,我要重新选一个和我合适的?

对不起,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呢?或者说,你怎么就这么确信一定会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张和你一模一样的叶子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新陈代谢,人都是要变的,而我们却试图用不变的标准衡量一个每天都在变化的世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很多人做各种测试,花了很多力气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事实上,我们看到最不可思议的不般配的夫妻白头偕老,又看到白小扬这样已经几乎成为传说的爱情戛然而止,于是我们将一切归为天命,其实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如果你在事业上这么做,我们会说你是个愚蠢的人,但在感情中大家守株待兔,似乎却很有美感。

其实关系中最重要的不是求同,而是如何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或者说在求同的协助下存异。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一定会将他修改得和我的梦想一致进入感情,最后落得大地茫茫真干净。其实你不妨这样认为:我们就是两个非常有差异的人,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在一起生活下去,同时保留一些差异。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的爱会比那些泡沫式的幻想式的爱情更接“地气”,也更有生命力一些。

在爱情中,如果我们特别爱对方,往往就会受到一种很强烈的为对方改变的诱惑。可往往会出现一种悖论,你越是配合,他越想走掉,为什么?原因有上万个,我先只说其中几个。

第一,如果用心理学的语言表达就是无论男人和女人,都会喜欢一个有“框架”的人,这里的“框架”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观念和价值观等。为什么女人会喜欢有谱的男人,而男人会喜欢冰山美人呢?因为爱不光是满足,还是需要挑战的;爱的滋味来自稀缺,而不是来自极大丰富。爱的张力在于距离的远近掌控。为什么我们将“探戈”看做是性感之舞?因为探戈时而将两人变得零距离,时而拉远,变化而多姿给人一种流动的兴奋感。

但是我们往往将爱变成了军队的正步走,一定要整齐划一,而没有了任何变化与弹性,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一个有框架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所以不会贸然不经人允许就越界,也不会允许对方肆意在自己的境内放纵。这就是爱的分寸。

第二,爱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它不喜欢服从,它喜欢的是主动和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无论男女都喜欢给对方做一个“废物测试”,来考验你是否十足真金。这个测试会从你们相识的那一刻一直延续,即使两人一起白头终老,这种测试都会存在。

在爱情中,我们往往会进入一个悖论:既想让对方为自己而改变,又不想让对方为自己而改变;不改吧,说明对方不够爱自己;改吧,说明对方又太软弱。如果你这么轻易放下武器,那说明你对谁都可以缴械投降,那我要你这样的“软骨头”干吗?感情的有趣就在这里,你就是在走一条钢丝,保持平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三,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成熟的人,没有人会成熟,就像每个人都只是“特长生”,不存在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人过去没出生过,我打赌以后也绝不会出生,即使出生了,那么他在出生那一刻也就被定义为“不成熟”,因为他是这个社会的异类。

感情这个舞有趣就在于,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叫吸引,一部分叫排斥;一部分叫迎合,另一部分叫挑战;一部分叫捍卫,另一部分叫放弃……它是阴阳互动而成的,如果你只玩其中一个部分,那么你一定会输。只是迎合和讨好对方最终一定会失去对方,因为对方需要你的挑战,需要知道你是个有自己底线的人,一个没有底线的人是很可怕的,这样的人一般在精神病院和监狱里待着。所以当你可以任意改变的时候,对方不会有安全感,如果你有自己,那么对方也会从你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第四,我们要先承认男人和女人很难说同一种语言。白小扬从小就学会用物质来表达爱,而男友则从小认为爱的定义就是语言;白小扬从小以为付出和迁就就是爱的表达,而男友认为等待和忍耐是爱的真谛;但老实说,我打赌他们一定不会满足于此,否则他们这两个有这么大差异的人不会在一起。

我们的感情很有意思,往往我们爱上彼此是爱上了生命中所缺的那块拼图,在我眼里,婚姻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我们都通过建立两性关系,解决一些我们未完成的故事,比如很多人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按父母要求完成“作业”,但在我们的两性关系中,对方不希望看到一个乖孩子,因为对方希望的是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像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所以很多人会很委屈,虽然自己已经超额完成作业,对方却不会真正感兴趣。爱情是成人的游戏,不是过家家;然而问题在于没有人可以“猜”到对方的需要。

其实爱的语言有很多种,一个人喜欢用物质表达,另一个人喜欢用言语表达,这都不是错,也不是什么缺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一起协商,一起努力?很多时候,我们在爱情中产生了差异或者分歧,就会变成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或者一个追一个跑,一个逼一个推的关系。用这种姿势解决分歧的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一对爱侣成了分裂的两部分,而不能作为一个团队一起解决问题。

爱情是这么复杂,这么浑浊,就像舞蹈一样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无论怎样,它是有着自己的舞步的,如何融入对方,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如何顺应彼此又挑战彼此;如何让这个舞充满了趣味和挑逗、暧昧和火辣,这都是需要我们一生参悟的东西。

卢悦解“毒”

爱情需要保留差异,在差异中求同,否则你找自己的影子好了。

爱情就像跳舞,需要跟着对方的舞步,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男友像孩子,把你当女友和老妈

——男人不成熟,是因为内心很懦弱

曾经有首老歌,说的是我们心中男人和女人的形象: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然而太可惜了,阴阳有些时候,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尤其是这个年代,男人女化,女人男化,打开收音机,听到的都是软绵绵的男声,那一定是中国男生在唱歌;而听到欧美男歌手,大都带着一股爷们气。

就像是《红楼梦》中,那个深得女孩子喜欢的公子,也是个文弱的模样,到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简直就只剩下“豆芽菜”一样没有长开的青春期前“小厮”了。但是你看不上的,未必其他人看不上。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爱之所以难缠就是因为它是不讲道理的,或者说不讲我们所说的道理的。

理论上讲,女孩是想小鸟依人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女孩是很威猛的,问题是好像很多女孩没有选择,她们明明不喜欢做包办一切的大总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们就成了男友的“代理妈妈”。如果她们像王熙凤那样喜欢弄权,那倒也是个乐趣,可明明她们渴望被呵护关照过“心比天高”的生活,却过着老妈子式的“命比纸薄”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们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呢?

苏苏的男友就像孩子一样,总是给她制造麻烦,他总是抱怨她对他关心不够。事实上苏苏几乎连擦皮鞋、系领带这样的事都替他做了,可是他总是挑三拣四,男友的思维简直就是儿童式的。苏苏最受不了男友倾诉工作中那些事情,她总忍不住说他行为方式太幼稚,结果男友就暴跳如雷。两人经常为此大吵,于是他们分了又合,合了又分,闹了两三年,现在苏苏真的很疲倦了,可是一想没她照顾他的可怜样,又忍不住想和他在一起。其实她父母的关系就是这个样子,她很讨厌这样的关系,可为什么她的情感生活又是如此呢?

老实说,苏苏和男友如果有钱,他们可以雇佣一个老妈子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可是男友的工作压力和困惑以及“幼稚想法”也许才是真正和情感有关的事情。

苏苏身上体现了80后一代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共情能力的缺失。他们的父母是史上最焦虑的父母,因为他们是“失去的一代”,大把光阴浪费在田野和火车的漫游(大串联)中,他们最缺的是物质生活和学业上的进展,于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就体现出某种急功近利和焦虑的情绪。因为这个时代的巨大变化,让父母一代出现了某种文化上的断裂,于是他们希望孩子尽快融入这个飞快竞争的时代。这些青春期最自由的家长们,用非常严苛的魔鬼训练的方式,希望孩子尽快地“一夜成熟”。于是各种天才训练营、奥数和钢琴考级班应运而生。这些孩子们身上遭受了两个极端的对待,一个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和过于饱和的生活起居方面的教育;另一个是情感的极度缺乏。他们接受了太多的考试教育,却没有爱的教育;他们看了太多的成功学案例,却没有基本的共情的能力;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大人,于是他们被要求学业上的成功可以赢得一切。这让这些孩子有一种幻觉,似乎事业可以赢得一切,包括感情,他们很多时候不被允许表达情感,甚至认为幼稚和脆弱这些情绪是有待消灭的“负面情绪”。

在情感关系中,经常会出现某种退行的“母婴关系”。对一个吃奶的婴儿来说,你哪怕迟几分钟,在他看来都是一种了不得的事情,因为他不懂,妈妈只是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了几分钟,让他多饿了几分钟肚子。在他狭窄的认知世界里,这几分钟等待时间是没有任何信息的,他所能理解的就是被抛弃,没有资源生活下去,死亡等着他,所以他展开自救的最好方式就是亮开嗓门大喊,让周围的人注意到他。

那么为什么男友会在和苏苏的关系中,倒退成为一个婴儿呢?因为我们在情感关系中的第一个老师,很多时候也是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就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不知道如何在情感中相处,而父母用他们的身体力行教了我们十多年,让我们对很多行为模式非常习惯。

比如对某个地方的男人来说,在过节的时候,男人一桌吃饭,女人一桌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男人要占主要位置,女人只能站着吃饭,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质疑,所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来。如果一个男生在情感关系中发现自己的鞋带一定是由妈妈系的,那么他在情感关系中感觉到温暖和熟悉的就是别人替他系鞋带。

这很正常,想象一下,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他们的行为模式和观念规矩等都像年轮一样深深刻在我们的心中,即使我们在意识上反感了,在潜意识中也会接受下来。为什么苏苏会偏爱孩子式的男友,而没有找到一个宠着她的男生?因为这样的人让她感到熟悉,这是她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唯一处理情感的方式,换句话说,她头脑中没有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的模板。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异性和她相爱,她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模子”,可这未免难为她了。

是习惯而不是观念,最终让我们跟着“感觉”(熟悉的感觉)做出了“无奈”的选择。可是她真正需要的是男友而不是一个儿子,她想成为情人,而非母亲。如果爱情关系与母子关系重合,那么这个情感注定要充满痛楚。

如果你长期用右手写字,有一天你决定要用左手来写,那么一旦事情到来的时候,你还会情不自禁地用右手来写,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最有趣的是,虽然苏苏非常照顾男友的生活起居,可是她最无法也无力照顾的是男友的情绪,她无法接受男友跟她倾诉自己的心事。她的包容和爱心仅限于生活,不涉及到心灵层面。

可是我倒觉得,一方面可能苏苏的男友是过度儿童化,而苏苏可能对应的是过度成人化,一个是完全无法承担压力,另一个却是完全无法承受脆弱。

当人走向极端的时候,痛苦往往就此产生。我们的老祖宗之所以给我们这个国家起名为“中国”,其实是想让我们这些子孙牢牢记住一种生活的哲学,想教我们如何寻找我们的“中庸”之道。

什么时候,苏苏能不再那么无法接受脆弱和情感的流露,什么时候她的男友愿意面对自己的痛苦和折磨,那么他们就成功地“中和”了。

不过苏苏应该感谢她的男友,他让她产生了困惑,他让她意识到需要做一些改变,他让她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入一个恶性循环,发现需要摆脱父母在自己身上刻下的烙印。

苏苏为什么需要一个如此孱弱的男友呢?也许因为她本身对情感没有信心,因为父母没有给她提供足够好的示范,她的伴侣往往就是她内心的投影,他没有长大,她也没有。

心理学里对他们这种关系,有个定义叫“重演”。也许不只是男友喜欢做孩子,而是苏苏期望通过扮演母亲,重演一次父母的婚姻。也许父母的婚姻给她留过伤口,所以她希望“重演”一次,她通过“拯救”男友,拯救她曾无法拯救的青少年时代的父母关系,或者说通过这种方式重新照顾当年受伤的自己,这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疗伤的方式。但问题是大多数时候,没有社会资源的支持,“重演”只是重演,但没有“重构”。苏苏觉得她未必非要离开男友,只要他能成长起来。她不用要求他必须像个男子汉,因为他可能也深深为此而困扰。苏苏的人生最需要的是“共情”别人,感受对方的情绪,因为她男友的内心缺乏力量,他需要找一个新的“母亲”去依赖。

如果想要重建新关系,她需要做下面五步:

一是接受:接受他们都是心理需要成长的人。我们可以不接受对方的幼稚想法,但我们需要接受这个幼稚想法后面的恐惧、痛苦、挣扎与委屈等情绪,接受不意味着姑息,但接受意味着我们可以感受对方缺乏力量的痛苦。

二是分享:感觉当男友抱怨以后自己内心的想法,自己的情绪。当我们感觉自己的情绪时,就可以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自己的情绪放纵地沉溺式地爆发出来,而且也给男友做了一个示范:如何和自己的情绪交朋友。

三是设范:苏苏可以先找出他话语中可以接受的地方,加以肯定,如果找不到可以肯定的地方,起码可以肯定他的情绪,这样,当他愿意听她说的时候,就可以跟他说一些建议,帮他找到做男人的尊严。

四是导向:当他一再表现孩子气的时候,往往是他失去了方向的时候,这时让男友自己思索,不要试图代替他自己思考,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会让他感觉自己有一种掌控感,努力进行头脑风暴,跳出单向思维。

五是鼓励:苏苏可以在男友面前适当地撒娇和表达自己的软弱,因为她也需要卸下盔甲。她必须要培养男友爱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往往当你让出位置,给对方一个空间的话,也许他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让你惊喜也未可知。此外她要对男友取得的细微变化进行具体的鼓励,比如他某一天主动承担了家务,需要立刻夸他擦的哪些地方有多好,这样就会适当增加他的积极正面的行为。

当我们能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发现,男友成长之日也就是自己成长之时,因为我们终于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了。

卢悦解“毒”

我们习惯于被安排,被恋爱,却很少自己去做主。

如果爱情关系与母子关系重合,那么这个过程注定要充满痛楚。

这个世界,还有完美的结婚对象吗

——有完美的一面,必有缺陷的另一面

小时候,我们家养过一条名贵猫,名曰“乌云踏雪”,通体乌黑发亮,只有四爪和胸口是白的,眼睛在一片黑中闪闪发光。后来发现这只猫随地便溺,性格乖张,让人不解,后来想起赠猫人随猫附赠的《名猫书》,上面有一段话,颇让人玩味:凡名品猫必有一些致命缺点。那时就觉得这个定理似乎不只是可以用于鉴猫,似乎也可以鉴人。

上帝是公平的,完美与不完美会在一个平衡区间之内,这样人才能保持其“平凡”之处,或者说“中和”之处。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爱之人必有可憎之处,极端者必有极端者伴之。

现在很多人的职业都是需要“正襟危坐”的,比如官员、律师、企业家、办公室职员,等等,他们平时必须要戴个面具生活。人的内心往往是需要平衡的,我们的内心总有阴影的部分,这部分一定要有出口来释放,所以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很干净,一个可能是他已经内外都很和谐了,另一个可能就是他将脏东西都藏在抽屉里了。我们对于完美主义的追求正在试图将我们所有人的爱拧到一个型号的螺母上,这个完美主义的文化试图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幸福,除了我告诉你的这唯一的一种以外。所以当我们选择一个和我们的完美文化不相符的爱情时,我们会有焦虑感,因为我们要背叛的是整个文化。即使我们在深山老林里,无人知道我们的事情,但我们内心也因为装满了完美主义的唯一爱情论而不得安生。

于是极端的优秀背后可能会蕴含着极度的疯狂,完美主义拒绝一切不符合完美要求的人性的部分。比如一个人的脆弱,一个人的放松,一个人的工资水平,这些都是有严格量化的标准的。当我们的感情可以量化、论斤来称的时候,我们的爱也就和一根黄瓜没有什么区别了。爱还有可能永远无法量化,比如关心和鼓励、包容和支持、劝解和分享……这些似乎都无法列入完美主义的流水线中,因为它无法展示,无法炫耀,也无法拿到展台上,供他人观看。

而当完美主义将我们的爱变成动物园或者马戏团的游戏时,当别人的掌声可以确定我们幸福感的时候,我们的爱和一只会跳火圈的小狗没有什么区别了。可惜的是,虽然我们越来越重视隐私,在小区里安放红外射线,在窗户外安放防盗窗,可是我们内心却时刻让我们生活在鱼缸里,似乎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得到其他人的评判,这就是一种金鱼缸的文化。我们生活在别人的唾液中,唾液的多少决定我们的幸福感。

基于此,我不认为上述的幸福感,是一种我所理解的幸福感,它更像是一场表演,一种哗众取宠,一种自我贬低为机器的更低等的运动方向。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的痛苦,来自于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取决于他人还是自己。我们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很在意他人的眼光,这不奇怪,只是我们在意的程度有区别,受他人的影响程度也有高低。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说过一句话:我做了30年心理咨询,发现几乎所有来访者的问题根源都是他们被教会自己轻视自己。我必须说,无论我们现在情感有多深厚,财富有多炫目,最终决定幸福的是我们在爱中的努力。

一个流水线上的螺丝没有自尊,也没有自我。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有自我意识的,就像有的超女,她的要强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演给观众看,观众们的掌声决定她的自我价值。

一个人如果没有稳定的价值感,那么他就会拼尽全力去追求外面的热源,他就倾向于用灾难性的视角看待未来,因为他没有热量,全部的热量来自目前所得,所以,如果你让他放弃手中有的东西,无异于让卖火柴的小女孩扔掉手中的火柴。

一个没有自我价值的人,会很容易将周围的人看得比自己还要重,所以他们将所有的能量都用于经营外部的世界,将其他人的需要放置在自己的需要之上,于是他们就觉得安全。他们倾向于用控制的方式来维系热量,因为他们不能忍受别人的离开。于是他们往往将爱囚禁起来,就像他们囚禁自己的需要一样。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总以为情感是固态的,好像有了深厚的情感或者有很多金钱或者很好的预期就会有幸福,于是他们都成了情感的败家子。月光族当然少见,但“年光族”却不罕见,很多人以为只要“俘获”了爱情,就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比如一个适婚姑娘,她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婚姻,这都只是她的选择,但问题在于她的观念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锤子买卖”:比如女人在爱情中只有一次选择,选择失败就会一生悲剧,这是一种僵化的思维。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路?这条路是通往自杀剖腹之路,我们的人生有必要上演得如此悲壮吗?不成功,便成仁?我真的想劝有这样想法的人,我们有太多种的幸福,我们有太多次选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我们的人生不是一次绝望的冲锋,而是无数次和其他生命的美丽重逢。

那么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那么我们每一次选择都变成了一轮盘赌,所以不是我们的选择有多大风险,而是我们这样看待自己才是最大的危险。

不可否认,一个有能力的老公的确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既然是别人给的,当然也有可能收回去,人生由别人做主,是最大的不安全。

作为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追求。也就是说,当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穿上了衣服以后,她会对衣服的品质和品位有所要求,这时女孩的诉求不再只是温饱,而在于时尚。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也许此时姑娘内心的挣扎是一种“成长之痛”——因为她不能只满足她的需要,她需要挑战一个能够让她去爱的男人,而不只是一个爱她的男人。或者说她需要一个男人可以征服她,而不是让她可以随意征服的男人。

人的需要总是很矛盾的,比如我们掌控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安全,但同时也会有不满,那就是如果对方能够掌控我,我也会有一种小鸟依人的放松感。

爱的奥妙就在于两者之间的循环与跳跃,只有一种掌控感的爱情往往会失去足够的弹性和回旋的乐趣。我想说的是,人人都需要成长的。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是幸福的关键。女孩真正应该商量的对象,是自己的男友,告诉他她的困惑、痛苦和彷徨,告诉他她对他的需要,让他明白她的处境。也许她会担心这会“惊”到他,但这的确是他们之间的问题,不是她个人可以解决的。她需要和他商量,商量如何满足彼此的需要,他需要她怎样的帮助,她需要他什么样的爱。

很多时候,人们都把两个人的问题当成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害怕出问题而隐瞒了内心的痛苦,失去了沟通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去选择一个更好的男友,而是如何选择一个更好的自己。当然这些都是治标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才能在大好年华里放松地活着,如何才能“得饶己处且饶己”,求求你,放过自己吧。

卢悦解“毒”

爱是永远无法量化的,太完善的要求就会有太失败的爱。

幸福需要善待自己,提高对自我内心价值的认知。

同类推荐
  •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婚姻不是最终归宿,幸福的婚姻才是真正的目的。内地首席励志作家陆琪,首部情感励志力作。研究男女情感问题数年,陆琪首本情感婚姻励志作品。
  • 约会要去必胜客

    约会要去必胜客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恋爱婚姻的种种现象,试图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让人心碎、心醉的状况,使读者能够更加正确地对待婚姻,能够得到更好的婚姻。
  •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超级媒体大腕杨锦麟、台湾两性作家郑匡宇联合力荐!著名情感作家、实战派顶级婚恋导师、“微观爱情”理论的创始人陈保才,迄今最犀利的“红尘法则”。作为“两性鬼才”,陈保才在新书中通过一个个现实中鲜活的案例,层层剖析,贡献独家婚恋方法论,揭示情爱中最大的秘密!用多少力去爱?怎样爱才能不受伤?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得到爱情本身重要得多。在准备婚礼之前,请先准备婚姻。
  • 你在找谁

    你在找谁

    《你在找谁》开局就写第一女主角林念之被人抛弃,伤心欲绝。幸运的是在现实的世界里,她有一个铁杆哥们——英俊的电视台主持人不离不弃;在虚拟的世界里,另有一个无所不谈的网友Henry始终相伴。更幸运的是,没多久,她就遭遇了成功商人谢致南,此君有钱有情且熟通风月,总之够优秀,但女友遍天下,这样的恋情不以失败告终才怪。
  • 爱情向左,婚姻向右

    爱情向左,婚姻向右

    恋爱男女的情感纠葛,已婚夫妇的纷争扰攘,或悲或喜牵肠又挂肚,你没有爱过婚过正好,你已经爱过婚过也罢……《爱情向左婚姻向右(都市男女情感口述实录超值金版)》专门为你量身订做,为你的情感和婚姻保驾护航。恋爱中,如何与相爱的人长相厮守?结婚后,如何与人生的伴侣携手到老?答案尽在《爱情向左婚姻向右(都市男女情感口述实录超值金版)》。本书由关登浩编著。
热门推荐
  • 本人独自在家(好看系列)

    本人独自在家(好看系列)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真龙决

    真龙决

    龙腾从小就长得比同龄人魁梧,总被取笑为傻大个。他虽迟钝了些,但勤能补拙。当他用他的勤奋和努力向世人证明他的能力和实力,惊艳于世人眼中时,他已走上了强者之路……而强者路上的困难险阻便是等待他去攻克的难关……
  • 银色神圣

    银色神圣

    (EXO之魔族血之恋小番外~血之恋结局为BE,这本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结局保证HE,女主被夜星黎给予初拥转化血族后沉睡四百年苏醒。血族夜袭狼族,导致狼族伤亡惨重,仅剩三位狼族皇室。当血族狼族混血出现,会掀起怎样的风波?神族与冥族的混血将何去何从?魔尊血狱的回归,昭示着什么,谁也不知道。一场隐藏在暗夜的盛宴就此展开。(这本书可能会做一个大的整改,会一步一步修改)
  • 龙套一线天

    龙套一线天

    纪井深。记得这口井很深,千万别往下跳啊。忠告感动上苍,宋芊芊却一意孤行,不仅跳下去了,还在里头欢乐地戏水……遥记得那年艺考抽到分组表演,扮演沙僧的芊芊由于太过投入,一个踉跄霸占了“师父”的初吻;几年后,她在剧组跑着龙套,又因不甘被辞而怒闯导演休息室……呵呵,原来真的存在狭路相逢这回事,而且巧得很,她又含恨抱上了某人的大腿。
  • 成功源于思考(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成功源于思考(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正向人类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伴随着潜在利润的诱惑,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旧社会阶层的逐步消亡,每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和需要,调整自己,响应新时代的召唤。知识经济时代召唤新一代的潜在利润发现者和实现者,使社会在迈向更加丰裕的进程中拓展更为广阔的人类生存空间。
  • 千金宝贝拽兮兮

    千金宝贝拽兮兮

    隐藏身份来到著名城市A市,刚进学校就遭到各位同学夸张的形容,见义勇为却招惹“成干上万''名小粉丝的追捧,“这好像不是我最终来的目的吧”夏洛樱雪彻底无语,无耐,却越弄越糟,“嘿,听说学校里新出了一个大姐头,很厉害的呢”。“对呀,大家都说她很厉害呢,曾经还打败了B市最有名学校里的跆拳道高手呢,最后学生部的人包括校长都向她下跪求挠”。各种对她“英勇事迹''的形容如潮水般向她涌来,“啊”她烦躁地揪着头发。最后,传到了他们的耳中...
  • 豪门隐婚:拒嫁寡情总裁

    豪门隐婚:拒嫁寡情总裁

    盛世的婚宠,单方面的付出,最终化为泡影。当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浮出水面,他们之间只剩下仇恨。他恨她打掉孩子离开;她恨他整个慕氏。再一次的擦肩而过,他是谁?她又是谁?所谓的等待,所谓的誓言,所谓的真爱,在他们面前,一切化为了灰烬。只因,这是童话故事,本不该存在这残忍的世界中。
  • 把故事说给风儿听

    把故事说给风儿听

    小七在伤心之后,借酒消愁,迷迷糊糊间把自己青春的故事说给了一个叫寒风的小姑娘,第二天,小七冻死在街头,但是他的嘴角在一直笑着,警方来到事故现场,判定小七为醉酒自然死亡……
  • 魂锁诀

    魂锁诀

    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多少有点生疏和不足,所以请各位多多包涵。其实很早以前就想写了,不过因为一系列原因而迟迟落后,终于在今天我完成了这个心愿,还请大家支持我的处女作。
  • 灵月创世

    灵月创世

    女王归来~~之三生姻缘石~缘定三生(前世,今生,来世),真爱来临时,逃婚了,喜欢多次救她的人。不料喜欢的对象是被她逃婚的未婚夫(轩辕黄帝三儿子公孙宇轩)。神族血统,女王转世沦落人间,成为弱女子,却要对抗主宰天地的魔神,凭着大无畏的冒险性格,逆风而行,得神灵朱雀守护,救回八守护灵兽,聚三生石~~~净化上古妖魔,新女王能否夺回女娲神族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