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2700000007

第7章 道与术——皇帝的道德标准与治术运用(2)

孝,原是一个纯粹的伦理道德概念。子之于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但能养,而且当敬。敬,正是人孝道之所以区别于牛马的地方。(《论语·为政》)《孝经》则开始把孝和忠直接联系了起来。它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君子之事亲能孝者,故资孝为忠,可移孝行以事君也。”儒家认为,忠、孝,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子思亲之情,是天生自然之乐。父以尊严临子,子以亲爱事父,尊卑既陈,贵贱斯位,则子之事父,如臣之事君。”父子关系包括有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则奠基于父子关系。所以说:“以孝事君则忠。”忠是孝在政治领域的推演。这样,孝也便同时具有政治上的价值。两汉的统治者对孝特别尊崇。每个皇帝的谥号前都冠以“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武之类。颜师古注:“孝以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谥,自惠帝以下皆称孝。”两汉政府大力以孝弟力因为旌奖,选举人才。《资治通鉴》胡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力田者,取其竭力服勤于回事。孝弟,人之大伦;力田,人生之本,故令郡国举之,复其身,以风厉天下也。”(卷十二)文帝十二年诏:“孝悌,天下之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其遗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梯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孝行为名,进行奖励,并作为察举人才的标准。提倡孝悌是两汉始终奉行的根本国策,统治者们希图以此教化人民、扶世导俗,以期达到厚人伦而端王政的目的。把孝提高到一项国策的程度,无疑是和家长式的专制主义制度相适应的。这种提倡对东汉时代门阀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勤政是帝王的一种美德。《册府元龟·帝王部·勤政》序言:“《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曰:‘人道敏政。’况乎宇宙之大,民物之众,内抚诸夏,外安百蛮。体元以立制,建侯以共治,礼乐征代于是乎在。三皇以前,风俗简朴,虽日无为,无不为也。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朝以听政,昼以访问,暮以修令。故《虞书》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夏禹则曰:‘子思日孜孜。’《商书》则曰:‘先王昧旦丕显,坐以待旦。’《周书·梓材》曰:‘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无逸》曰:‘文王自朝至于日中吴,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乃至未明求衣,斋居决事,亲临庶狱,延见大臣,议论讲贯,或至夜分。斯则圣人之用心也。始乎劳,终乎逸。若云行雨施,春生秋敛,而岁功成矣!”理想化的先王在勤政方面的这些表现就是后来君主们所提倡的榜样。要想作一个像样点的皇帝,日理万机,的确也是相当辛劳的。《国朝纪事》记宋真宗在位,“每旦御前殿,中书、枢密、三司、开封府、审刑院及请对官以次奏事。辰后人宫,上食。少时,出坐后殿,阅武事,至日中罢。夜则召侍读、侍讲学士询问政事,或至夜分还宫。其后率以为常。”宋真宗可算得中上之主,在位期间国家变故尚不算多,能每天这样劳作,非勤是难以坚持的。赵翼记乾隆“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早餐后,乾隆在“阅部院所奏事及各督抚招子毕,以次召见诸大臣,或一人独见,或数人同见,日必四、五起。最后见军机大臣,指示机务讫,有铨选之文武官,则吏、兵二部各以其员引见。见毕,日加巳,皆燕闲时矣!”当西北用兵时,有军报至,虽夜半亦必亲览,趣召军机大臣指示机宜,动千百言。(《簷曝杂记》卷一)暇时则以诗为娱,其作品之多,甚至连诗人也很少能与之匹敌。大抵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君主,无不是在勤政方面作得比较好的。

在提倡勤政的同时,又标榜所谓“无为而治”、“垂拱而治”,这似乎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无为”这一概念,最早是老子提出来的,后来的道家、杂家、法家、儒家,都使用这个概念,但理解和内容则各不相同。老、庄的无为是纯任天道的自然变化。有为就是在有知、有欲、有争的驱动下实现的,因此,它是祸乱的根源。人君必须“去甚、去奢、去泰”,清净自正。“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故曰:“无为而无不为”。法家的无为主要是一种驭臣之术。(刘泽华著《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第143页—148页)《吕氏春秋》的无为婉转地反映了吕不韦本人的政治要求,它“采用自然主义者的无知无为论,却仍回到一种虚君的丞相制”。“不躬亲政事,故不会作错事。政事的责任全在丞相身上。”(《中国中吉思想史长编》第57页)陆贾论无为为正己,就是以谨敬之行,化民以德。(《新书》)孔子也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钦?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这是称赞舜能够化治于无形之中。朱注:“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化民,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然则儒者之无为,主要是形容德化,但在先秦儒家政治理论中仍不占重要地位。汉初尚黄老,把无为之治推为国策,其要在清静无为、不扰民,与民休息,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从此,无为之治也为汉儒所吸取,成为儒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内容包括提倡德化、清心节欲、选任贤能及与民休息等。帝王的勤政,应当表现在决策与任贤上面,躬亲簿书,即使勤苦如秦始皇、隋文帝,都是不及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的。因此,无为与勤政也是并不矛盾的。

爱民,也就是要施行仁政。仁是天地之至德,也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天理的根本。仁宇从人、从二会意,是人与人间道德的总称,所以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发之于父母则为孝,兄弟则为梯,夫妇有义,朋友有信;推而广之,则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爱物也就是儒家所标榜的帝王道德的极至。

孟子提倡仁政,认为行仁政“必自经界始”,即行井田以养民,同时又兴库序以教民。孟子设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可知仁政的要旨,其第一义就在于保养民人,即保障其乐岁终身饱,凶年得免于死亡的生存条件,犹之乎我们今天讲的生存权。这也就是天覆地载的天道之仁。所以,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责任。在《尚书》中,殷、周的统治者都反复强调“养民”、“畜民”。《左传》文公十三年载:“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利,就是利其生。《吕氏春秋·孟春纪》也说:“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这个看法,一直为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沿奉。西汉末鲍宣上皇帝疏,明确地指出:“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民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资治通鉴》卷三四)唐太宗也说得很清楚:“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上面,我们列叙了皇帝在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等四个方面的职责与道德要求。如果进一步进行概括,所谓帝德,可以归纳为“体天法道”四个字,或者干脆集中为“道”一个字。有道的便是圣君、贤君、仁君、明君;无道的便是暴君、昏君、乱君、暗君。所谓“道”,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本质上是天道,是亘古不变的当然之理。所渭“天不变,道亦不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王朝按照五行德运的循环方式在反复更嬗,而道德却是永恒的。天膺有德做有德者得天下。这当然是骗人的鬼话,实际上却是有天下者便是有“德”。强权强奸道德的事,历史上是无处不在的。

同类推荐
  • 回到大明当奸臣

    回到大明当奸臣

    明正德年初,正值大明朝新旧龙气接替的过度时期,老龙已死,雏儿不足为惧,于是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野党羽纷争不断,各地暗流翻涌不息,“八虎”闹京,南昌宁王举兵谋反,东厂,锦衣卫处处秘密刺杀当朝忠良,北边鞑靼王挥军南下……秦陌,一头栽进了这个纷纷扰扰,变幻莫测的天下,阴差阳错一朝得势,踏入庙堂,不思匡扶正义,救国救民,却是亲近佞臣,私会乱匪。从此他成了一个清流眼中的奸臣,奸臣眼中的同党,乱匪心中的‘自己人’。
  • 梦回秦朝:大雷神相

    梦回秦朝:大雷神相

    秦末动乱,项涛受兄长霸王项羽所托,入秦始皇陵捣毁秦朝龙脉。然而,在皇陵之内,他叠遇强敌,最终杀入皇帝底层,却看到了让人不敢置信的一幕。藏身于皇陵之内,直到两千多年以后,项涛才脱身而出,被一对法国夫妇所救。谁知,这对法国夫妇竟是古代炼金士家族成员,本不欲彰显的项涛,在法国被无辜卷入家族内部的纷争,继而大开杀戒,等待着项涛的,究竟是何种后果……作者:昊天
  •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在英才辈出三国时代中,他不是天才,甚至他就是个穿越的茶几,上面摆满的各种各样的杯具。穿越后临死之际被17岁的孙尚香姐姐所救,却发现历史似乎已经改变。从此猪脚便开始了为她打工的漫漫奋斗史。看跟着香香混三国的极品打工仔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做主的未来!
  •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煌煌大明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辉煌,这么可爱而又伟大的王朝不应该那么短命,她!应该流传千古...且看一个现代海事大学的毕业学生是怎样玩转乾坤,延续大明的辉煌!!!
  • 匪影溃灭记

    匪影溃灭记

    一条运河流经古老的济宁,商贾也因此汇聚与此,使此地繁华一时。在民国时期那里也流传着许多绿林豪杰,土匪响马的故事,作为济宁市的一个传奇人多小梁子(陈德山)是怎样由一个普通人变为了土匪,而共产党又怎样一步步消灭以小梁子,刘本功为主体的国民党?而在这期间共产党的为民族谋生存的人文主义也深深的感动着老百姓,使工农团结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的领导下,红日永远照亮山河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5花之落

    旋风少女5花之落

    本书为明晓溪旋风少女原著续写,讲述了青春活力的少年们在成长和情感路上的跌宕之路。
  • 英雄联盟之野区之王

    英雄联盟之野区之王

    野区之王,谁能阻挡?这是一个,你的野区我养猪的故事!「直播」竟然有人去EDG应聘打野,这是要抢厂长的饭碗吗?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谁说兵王是男人

    谁说兵王是男人

    “给我爬起来,再来”撇了一眼趴在地上的人,秀气的眉毛不由得拧了起来,怎么这么不经打-_-#,“麻烦”望了一眼在旁边看着的同学,“看了那么久的戏该付钱了吧,算了,不要你们的钱了,把这人拖进医务室吧,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的”。说完,就迈出了她的腿,在他人惊愕的目光中离去平时的一些YY构成,我本也是军事迷,但我同时也是一个备战中考的初中生,我将来可能会少更,但不会弃坑的,请见谅,人生第一篇文章,可能会玛丽苏,请见谅
  • 西城

    西城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非常的富有。我所有的钱和时间,用来赌博,或者去夜店找乐子。挥霍无度,肆意妄为。没有人敢挑战我,甚至没有警察敢于管我,我的生活无限猖狂。直到有天一切都变了,星辰都暗了,帝国崩塌了,世界断裂了。一颗颗漆黑尘埃重叠过的光影,时间和旧信封。一片世界,从有到无,巨大冰川全部融化的过程。送给你,陌生人。这片被烹煮过的落叶。
  • 二区到六区

    二区到六区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群枭之雄

    群枭之雄

    龙堂社大龙头“枭霸”楚天——名震江湖的一方枭雄。锄恶棍,诛色狼,为身遭惨祸的挚友报仇雪恨;冒险潜入“大森府”尊屈为仆,不单为了龙堂社的生存,更是为了化解危机,消弛浩劫……
  • 美人归心

    美人归心

    因为嫉妒程菲菲竟然有帅气的男友,于是王丽丽暗中将程菲菲有男友的事情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一时间,程菲菲工作的律师事务所都对程菲菲很是鄙视,除了程菲菲的好友陈媚。对程菲菲早有不满的人故意讥讽程菲菲,陈媚看不下去据理力争,程菲菲爆发众人无言。
  • 奔跑的吃货

    奔跑的吃货

    几个吃货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吃吃的笑,一边聊天,一边玩微信。通常她们在微信群里聊着去哪里吃东西,一到饭桌,就开始聊各自的老公,婆婆,孩子,或者工作中的各种麻烦。为了吃上一顿,不惜换一天的班,不惜请一天的假也要聚在一起吃吃聊聊。生活在开吃后知道什么是享受,生活在开吃后逐渐从阴郁走向开朗。所以,别笑话吃货哦,只有吃开心了,喂饱肚子了,烦恼才会越来越少。
  • 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

    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

    林雨佳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在部队大院成长起来的女孩。在工作中邂逅了器宇轩昂的年轻军官夏灏。从此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怀着对爱情美好的憧憬,她全身心的爱着对方,爱的如火如荼之际,她突然发现对方是个有家室的人,于是她带着初恋的心碎远走他乡。这时她生命中最终的归宿出现了,这个男人结束了林雨佳对爱情的幻想,同时开始了她梦魇般的婚姻,但她依然坚守着,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