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8400000021

第21章 治家劝学篇(1)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王,指王朗。华,指华歆。

二人都是三国时期的社会名流,王朗很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形骸:形体,指外在的东西。

【译文】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些外在的东西,所以反倒与华歆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道理】

向别人学习,不能只学习外在的形式,而要注重内在的精髓。

唯有一点似羲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慧伶俐,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深得父母疼爱和众人赞赏。因经常听到客人夸赞自己的书法有父亲的风范,小献之便有些飘飘然了。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大人,我是不是再练一两年,就可以赶上父亲了?”母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呀,要想赶上你父亲,写完院子里的这十八缸水吧。”

小献之听后,很不服气,他拿来父亲写的字,天天比照,刻意模仿每个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耗时三年,写完了三缸水。小献之自认为书法水平大有长进,可以与父亲比美了,他便请来父亲赏鉴。哪知父亲一一翻看他写的字时,连连摇头,只对他写的一个“大”字还比较满意,遂在“大”字下面添了一点,便转身离去了。小献之更不服气了,抱起自己的一大堆习字作品,请母亲评判。母亲用了三天时间细细翻看这些字,最后感叹道:“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王献之听后,惭愧不已,从此闭门苦研父亲书法,不只看外在笔画,更注重体悟内在神韵,经过几十年的慢慢研习,写完了院里的十八缸水,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后人将王献之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我常自教儿。

【注释】

略。

【译文】

我的言行举止经常都在教育孩子。

【道理】

教育子女,不要光是讲些空洞的大道理,而应言传与身教并重。

郑板桥临终教儿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平素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临终时都不忘为子女上最后一课。

公元1766年的寒冬时节,卧病在床的郑板桥连续几日粒米未进,他自感时日不多了,心想自己这一生没能给儿女们留下多少金银财宝,那就趁生命的最后时刻,再教给儿女一些做人的道理吧。于是,郑板桥抖抖索索地伸出手来,一直守在床前的儿子一见,赶紧握住父亲的手,俯下头来,听父亲的吩咐:“儿呀,为父想吃你亲手蒸的馍。”父亲的临终愿望,还有什么可说的,当儿子的赶紧下到厨房,盆盆碗碗地忙起来。可惜,一介书生,平日里舞文弄墨,哪里亲自下过厨呀,不是打翻了盆,就是弄破了罐,一会儿面粉多了水少了,一会儿水多了面粉又少了。手忙脚乱了好大一阵子,馍还没上屉,噩耗传来,父亲等不及,至死也没能吃上儿子亲手蒸的馍。

儿子悲痛不已,号啕大哭。为父亲穿衣戴帽时,他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了父亲留给自己的临终遗言:“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到这时儿子才明白父亲临终时要他亲手蒸馍的用意,原来是教他要学会自力更生。他紧握字条,泪流满面。

同类推荐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认识一个人很容易,见个面,通个话,或经人介绍握下手,通报姓名,打了声招呼,那就算认识了。有个性的,印象可能要深一些。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淡忘的可能也会很快。可若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或是走进他的内心,让他的睿智、聪慧、感知和你的思想一同碰撞,那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有人总结出探入一个人内心的捷径:认识的,多交往,勤探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于言谈举止间捕捉他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没见过面的,就要读他的文字,从他的文字里,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学识,修养,体会他的思想情感。我和杨涛的熟悉,就是属于后者,是通过她的文字,让我们心有感应的。
  •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热门推荐
  • 月下沧澜轻

    月下沧澜轻

    那年,她第一次见他,少年的脸上满是青涩,却紧紧的绷着脸,似乎很是不耐烦。却不知此后她的心里再融不进去任何物事儿。“爹爹说,文人儒士自是好的。只是书读多了,若不成风流,便堕酸腐。故我从小习武。”“南宫宸……南宫宸……你有什么怨恨冲我来!!放过我家族!!!”那天,银衣赛雪,清风朗月的他像是月下的玉兰仙人,她在红梅花海中几度挣扎,得其收留。“人生能得几回。”她大口抿着酒,坐在他身边,琉璃般的大眼睛里澄澈清丽。“我……冷红枝!偏要大大方方的爱北冥离月!!”随后,她歪着头,酒气微醺,上好的桂花酿充斥着周遭:“月,此世今生。唯一人尔。”
  • 毁灭之王:弹道导弹

    毁灭之王:弹道导弹

    火箭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根据不同的用途装有各种不同的载荷,当它装有战斗部系统时,就称为火箭武器,否则就称为探空火箭、运载火箭等。火箭有两类:一类是无控火箭,其飞行轨迹不可导引、控制;另一类是可控火箭,其飞行轨迹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
  • 终极系列之荼蘼

    终极系列之荼蘼

    (看过终极系列的同人们请进,没看过的请转个弯点击终极系列看完后随时欢迎)十二时空中流传着八个字:荼蘼花开,罗刹鬼城。终极一家主战场的各位也都被穿完了,因为这里就是故事的源头。
  • 异世痞君

    异世痞君

    世界这么乱,何不逗比一点,让自己轻松一点?直男不是病,中二不是罪,逗比只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个逗比男逗比穿越后如何继续逗比下去?在结识了别的逗比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看下去,你懂得。
  • 逆转梦魇

    逆转梦魇

    有过一场不容忘怀的梦境,似真似幻。自小经历让主人公有过一段昏天暗地的十年,又经历了迷茫无主而又奋发图强的时光,最后走出困境。
  • Fate之主宰与反抗

    Fate之主宰与反抗

    Fate/DominateandRevolt“人永远会被自己的宿命所主宰”“所以人会尝试去反抗”“不是人选择了梦想和命运,而是梦想和命运选择了人”“如果注定命运是悲剧,那就反抗它”“如果梦想注定会失败,那就主宰它”两个圣杯,四大阵营二十八位王,二十八位御主百余名角色,百余个宝具终极混战,真正的王之狂欢谁能最终主宰二十八位传说中帝王,谁能反抗二十八位至高王者的绝对统治?命运之主宰与反抗,只为最高贵的王者奉献的铁血赞歌……
  • 魔动九州

    魔动九州

    一头流传于神话中的‘神魂’,传言它具有附体灵物的能力,而得到这个灵物的人或兽,将会获取无限的能力……魔法历三三五年,晋升斯提斯迈德魔法中部的西蒙帝国平民子弟——雷诺,却在抵达碧空岛的第三个周末,初次看到了那枚充满神秘魔力的吊坠……
  • 末日阎王

    末日阎王

    一个被国家深藏起来的军人,再次站在了熟悉的战场,有着友情、爱情、亲情的支持,走向巅峰。
  • 浮图镇上

    浮图镇上

    长篇小说《黄桷树下浮图镇》,以重庆浮图镇为缩影,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代中国及全体公民所共有并见证的一段举世无双的灿烂历程。小说描述了浮图镇的一群小人物,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顽强奋斗、逐步成长的生命轨迹,通过他们精彩的生活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思想和观念的巨变,及对每个人内心造成的强烈冲击、对灵魂的严肃拷问。小说采用广角式写作手法,阐明了作者对社会大变革、大发展中人们心灵变化的独到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冲突的深切关怀,是一部积极、有趣、温暖的,不落俗套的社会主流小说。
  • 七界灵珠

    七界灵珠

    道有千百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这是一个小人物的道!为生存,为道义,他只手抗天!为魔亦或为道,生死之间,他必须做出抉择,我道由我不由天!-----------------------窥天镜前,正道七大宗哭喊着道:“上界仙尊,您还是直接派人来拿他吧!再这么追杀下去,我宗门就绝后了啊!”仙界无奈地回复道:“让妖界派人吧,我们也损失不起啊!”妖界当即拒绝道:“还是让魔界出面给求求情吧?那些魔头跟他都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