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3600000016

第16章 中国古代科技史(15)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的农田灌溉工具,相传由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机械发明家马钧发明或予以完善、推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较先进的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它主要由水槽、木链、刮板等组成,卧于矩形长槽中,节节木链像根根龙骨,所以得此名称。提水时,将车身斜置安放在河边(或水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中,利用链轮传动原理,最先以人力为动力,后扩展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以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链轮,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顺着水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到岸上,我国古代链轮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不断地提水,效率比其他农田灌溉提水工具高得多,结构合理,制作简便,便于操作搬运,运转轻快省力,儿童都可操作,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因此翻车问世后,迅速得到推广,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成为我国农村汲水最好的工具,对灌溉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它的链轮传动、翻板提升的原理,被现代的斗式挖泥机,挖泥船应用了下来,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被中香炉——最早的常平支架装置

我国汉晋时期的被中香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装置。

被中香炉也叫卧褥香炉,大约在西汉前期即已问世。汉代著名诗人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的《美人赋》中,有“金纽熏香,黼帐低垂”的诗句,据宋代学者章樵注解,“鉔音匝,香球,衽席间可旋转者”,可知司马相如生活的年代已有了被中香炉。据汉晋古籍《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从现存的古代被中香炉可以看到,其构造精巧,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在中央轴心上安装一个半圆形或盂形的容器,容器中点香,外面用镂空的金属球包裹,像个多孔小球,镂空球内有两个环互相垂直且可灵活转动,点香用的炉缸就挂在内圈上,炉体可绕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转动。由于互相垂直的各环转轴彼此制约,以及容器自身重量的作用,无论球体香炉如何滚动,燃点香料的容器都保持着水平位置,燃点着的香料都不会外泄,点上香后放在被窝中,可以免除着火之灾。中国历代所造的被中香炉有铜的、银的、镀金的,中环轴结构有二环的,有三环的。除被中香炉外,此类结构和原理还用于其他方面,如:武则天如意年间(692年),有人制造了一种烤火取暖器。叫“木火通”,“铁盏盛火,辗转不翻”;宋代时,有一种用于舞龙的“灯球”,内盛油脂,无论舞灯者如何舞动灯火都不会溅出;又有一种女人佩挂的“香球”,不管佩挂者如何活动,内装的香料都不会掉出。

目前的常平支架的结构就是从被中香炉的轴结构演变而来的,又叫万向支架,是现代回转器(陀螺仪)的关键部分,已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欧洲人直到14至16世纪才利用常平支架装置制成航海罗盘。

走马灯——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

我国的走马灯是民间彩灯的一种,外形多为宫灯状,中间有一个轴,轴上有个可以旋转的小轮子,轴心插上蜡烛,轮子四周插上彩色的纸人和纸马。蜡烛上方有个风叶,蜡烛点燃以后,热气往上冲,冷空气进入补充,产生的空气对流使风叶转动,带动轮子旋转起来,轮子四周的纸人和纸马也飞快地旋转起来了。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像活动的电影一样有趣。

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的原理与近代的汽轮机、燃气轮机是一样的,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公元前121年中国人发明了走马灯,约公元180年丁缓制出一个“九层博山炉”(走马灯),公元12世纪中国人还制出了“马赛灯”。在欧洲,1550年有过一种雏形燃气轮机的记载,西方人约翰·巴特于1634年描述了走马灯,这都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而燃气轮机是1906年才研制成功。

其他

火的使用和最早的人工取火

人类的童年时代还不会用火,野火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对火非常恐惧,看见火就远远地躲开,这个时代被称为“茹毛饮血”的时代。后来,人类逐渐对火有了认识,发现被火烧过的兽肉比生的容易咬嚼和消化,靠近火可以驱寒取暖,火可以照明,野兽看见了火就要逃避,向火中加草木火就继续燃烧,雨水浇火火就熄灭,等等。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人们终于学会了让火为自己服务。从古代遗迹中被烧过的灰烬和兽骨判断,很多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用火的人是距今170万年以前我国的古人类“元谋人”。我国的“北京人”时期则大量用火了,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几层灰烬,其中最后的一层竟有6米。

据推测,原始人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火,但火种不易保存。随着人们对火的进一步认识和利用,开始了人工取火。最早的取火方法是用黄铁矿拓击燧石,用冒出的火花点燃引人物而获得火种。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钻孔和磨制技术的发展,才发明了摩擦的人工取火方法。《韩非子·五蠹》记载了我国古代隧人氏“钻隧取火,以化腥臊”的传说。说的是燧人氏用钻木的方法取得了火,用火烧肉熟食。最早的钻木取火的方法,据专家考证可能是这样的:在扁平的木块上面刻上凹穴,把棍子一端按在凹穴上,双掌夹住来回搓动。这样棍子末端与木板结合处发生剧烈摩擦,产生许多木屑,并因摩擦而生热,等碎木屑热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火星,燃起火焰。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开始使用火镰、火石来取火,用铁制火镰敲击坚硬的燧石,因摩擦使剥落的铁屑受热而表面氧化,生成火星,火星落在易燃的纤维上,就产生了火焰。随着技术的进步,聪明的中国古人进一步发明了利用太阳取火的方式——阳燧取火。阳燧是用钢制成的凹面镜,太阳光经过阳燧的凹面反射,聚集到焦点上,时间久了便会使放在焦点处的易燃物燃烧。

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是继石器制作之后在人类获取自由的征途上又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开创了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的新纪元。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我国最早的文字

汉文字起源很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遗址中出土的彩陶钵的口沿上,发现已有各种各样的刻画符号50余种,这些刻画符号可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商代时,贵族尊崇鬼神,遇事便占卜,他们把卜辞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主要是刻在龟腹甲和牛肩胛骨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后人把这种文字称作甲骨文,也叫卜辞。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故都废墟,故又称殷墟文字,距今已3000多年。这些甲骨约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被人发现后搜挖,作为“龙骨”卖给药店。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1899年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进行收集,是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之始。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据《甲骨文编》载,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在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已具有严密结构的系统的成熟文字。它的文字结构已经由独体趋向合体,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商代还有一种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也叫钟鼎文,字体和甲骨文相近。金文字体整齐道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和佼佼者。

陶文是中国战国时代陶器上的文字,一般只有儿个字,大都是印文,内容均为人名、官名、地名、工名、吉祥语和制造年月等。

甲骨文、金文和陶文都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至少在西周初期,我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它把一个音阶精确地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各相邻两律问的频率差都是相等的,故称十二平均律。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舞群英

    三国之舞群英

    追溯千年,生于乱世,想当个富家翁笑看这乱世潮起潮流……本无意心向权位,奈何尊位逼我来。为了生存,苦逼的八零后无限泪奔奋斗。且看刘轩在这皓月争辉的三国时代当中,智斗群雄,笑舞群英...飘起一幕金戈铁马,恩怨情仇,铁血柔情的故事——
  • 岂有文章觉天下

    岂有文章觉天下

    史实的真相已经在岁月的热风中淡出了原有的眉目,历经时光的摧折与后世的演义,或被神圣化,或被妖魔化。羽戈却坚守平恕之道和平常心,埋首史料堆中,小心推理、步步求证,重返战火中的历史现场,让远去的真相重新活现。
  • 隋唐之英雄好汉

    隋唐之英雄好汉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不与天下英雄一试手,岂不憾哉!
  • 万历新史

    万历新史

    1582年,是大明王朝兴衰的分水岭,这一年,主角重生成了万历帝,新的历史由此开始!
  • 隋朝太子

    隋朝太子

    既然上天让他成为了隋朝的太子,那么杨昭决不允许有人颠覆大隋的天下。
热门推荐
  • 地狱王冠

    地狱王冠

    宁远只要一闭眼,过去那些痛苦记忆就会纷至沓来。像是幻灯片一样在宁远眼前闪现。宁远很想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把过去所有痛苦记忆变成美好记忆。就在这一天,【卍】劫降临,机遇到来。回到过去,不是空谈~~~
  • 极道华校

    极道华校

    一少年横穿都市,以极普通的方式登场。能够进入到一所贵族学校,少年的身份又是什么?全身上下看似普通,却暗藏着玄机。黑道的帮派,闻其名却害怕不已。官场的官员们听了此人名字,却又是害怕。黑白两道不敢动他一根毫毛。少年来到都市,只为寻求他的新生活,但现实事情往往是玩弄人的。各种各样的美女也随着他的到来,芳心被夺,个个争风吃醋。少年到底有何能力?请关注本书!
  • 遗冢谜踪

    遗冢谜踪

    墓穴之地,大凶之地,是生人勿进的地域,却是死人常驻的乐土。一段尘封的历史,一首死亡的挽歌,嗜血的诅咒因墓穴而起,也将因墓穴而终。跟随主角的脚步进入那些被人遗忘的坟冢,感受埋藏地底深处的远古故事,体验前所未有的神奇和凶险。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恸天之塔

    恸天之塔

    一个平凡的人...一款不平凡的游戏....不平凡的游戏铸就了平凡的人......
  • 小桃的旅途

    小桃的旅途

    乡下的乐观女孩安桃,为了过上舒适的日子,同被她无意中救起的神秘男子白无,一起踏上了去京城的冒险旅途。“其实,他是想利用你进宫而已。”一冷冷的女声充满嘲笑。白无朝她伸出手,面带不安和紧张:“小桃,求你,相信我……”记忆中的画面一个个快速变换而过。杏儿的泪,佳雪的鄙视,韩小红的残死……镜头回转,又回到白无向她伸手的场景。小桃扬起笑,这次,她将手伸了出去,象是期盼一样,紧紧抓住了那只手。卓历无力地垂下头:“她明明应该是同我们最有羁绊的,可为什么,却和我们处在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 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

    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

    身为颜殿杀手的她,竟然一觉穿越了。照镜子,这是什么尊容?鼻青脸肿,外加啤酒肚。什么,她已经怀孕六个月,还不受宠?以为她会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怎么可能!不过,要是谁敢惹她,定要让他们死一次看看!
  • 赴天仇

    赴天仇

    百万年彷徨终一日天谴而醒岁月无情也难已抹平人间真情恢复记忆带着一身阳谋逆天而行百神同陨不为毁灭它也预示新生天仇路,赴天仇,斑斑白骨终不悔
  • 重生之我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

    谁说阿斗是扶不起的?我还需要人扶吗?我被誉为三国时期第一博学多才之人,诸葛亮、司马懿都对我赞誉有加。什么?木牛流马?那是什么原始人用的破烂,我九年义务教育加3年高中加4年大学,怎么也懂一点机械知识吧,随便拿点出来就秒杀诸葛亮、马均啦。
  • 将门庶女:腹黑世子绝宠妃

    将门庶女:腹黑世子绝宠妃

    她是从小长于乡野的将门千金,母亲逝世,她重回京城,怎料父亲冷漠,嫡母狠毒。轮番陷害,数次谋杀,本想安静存活却步履维艰。为求生存,她与虎谋皮,从深宅大院,到朝堂之上,她步步为营,欺她辱她,她绝不放过,算计谋害,她百倍还之。妖孽未婚夫,腹黑世子爷,在这条盛世厮杀的权谋之路上,谁才能陪她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