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1000000025

第25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

1.常败军队

在二战中,意大利是德国的铁杆盟友,是最顽固的法西斯强盗,然而,在整个德-意-日轴心国中意大利军队的战绩却远不如德国和日本那么“辉煌”。从意大利正式宣战到墨索里尼政权垮台的3年时间里,意大利军队虽然到处点火,但每次都是气势汹汹而去,损兵折将而回。鉴于意大利军队的无能,德国土兵时常尖酸地嘲笑他们的法西斯盟友,甚至直呼其为“小朋友”、“小兄弟”。

曾经有一次,在北非,一支5000人组成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缴械投降了。由于战俘太多,英军来不及建造战俘营,只好让军需官把原材料发给意大利战俘,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意大利军队在北非。同样在北非,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几分钟,意大利人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英国人不解,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地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一天,一个德军军官发现两个英军押着差不多一个连的意大利战俘,为了解救他们,军官下令向英军射击。打了好半天,麻木的意大利人终于跑起来了,不过不是朝德军这边跑,而是朝英军阵地跑去。德国军官被弄得哭笑不得。

萨拉洛登陆战中,组织严密的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据当时随军记者报道,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跑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意大利军队早没影了。

类似讽刺意大利军队的笑话还有很多,如前所述,我们要探究意大利士兵厌战怠战的心态,就不得不回到意大利的参战原因上来。

2.盟友不和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组织10万人向罗马进军,法克达内阁被迫辞职,国王把政府首脑的席位授给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而此时的希特勒才刚刚“脱贫致富”不久,当上了规模算不上庞大的德国纳粹党的领袖。

大约15年以后,德、意、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侵略集团初具规模。这个野心勃勃的集团,看似融洽,其实有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15年间,墨索里尼似乎没取得多大的长进,希特勒却把德国变成了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墨索里尼在他面前变成了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兄弟。希特勒每做出一个侵略决定,并不会提前通知盟友墨索里尼,而是等行动开始或者已经结束,才假惺惺地拍封电报过去,解释情况是如此紧急,以至于来不及通知意大利。这说明希特勒对意大利缺乏基本的信任。

另一方面,意大利又极不情愿与日本合作。对墨索里尼来说,他需要获取的只是德国而不是日本的支持。墨索里尼曾经告诉他的同僚,他宁愿要一个两国同盟,而不要一个三国同盟,因为“这样的一个两国同盟(德意同盟)就足以抵消英法的联合力量”;反之,作为危险的盟友,日本肯定会把强大的美国推入英法同盟的怀抱,因为日本在太平洋和美国有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这对德意同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情况。以后的事实证明,墨索里尼对日本的判断是有先见之明的。同时,意大利人还怀疑,“冷淡而迟钝的”日本人能否同“强悍有力的意大利法西斯党人和德国纳粹党人”合作共事,是否有必要使他们自己如此深刻地卷入欧洲政治的激烈动荡之中——那可是一种只要通一次电话就能引起时局变化的政治局面啊。

基于相互间的不信任以及松散的联盟关系,在二战前期,德国和意大利并没有太多的战争合作。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意大利内阁通过了一项动议,申明意大利处于“非交战状态”,并强调意大利“决不首先采取军事行动”。意大利原本以为,希特勒会避免在1942年年底以前打一场全面的战争,当这个幻想被德国进军东欧的消息粉碎以后,墨索里尼经过两个星期的深思熟虑,向希特勒委婉地推脱道,意大利尚未准备好投入战争。

面对意大利的临阵退缩,希特勒也束手无策。

其实,关于是否加入希特勒的冒险行动,墨索里尼一直处在极端的矛盾之中。虽然身为轴心国之一,但是意大利的经济和军事在欧洲大国间处于软弱的地位,它的军队面对战争更显得准备不足。有两件事足以证明意大利军队潜在的危险,一件事是远征阿尔巴尼亚时意大利陆军暴露出严重的弱点;另一件事是墨索里尼偶然发现,空军所上报的能投入战斗的飞机数量被严重地夸大了。而且,墨索里尼这个法西斯独裁者把舆论看得非常重要。由于当时意大利人民对战争越来越恐慌,墨索里尼害怕民众的不满情绪会威胁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稳定。

意大利的犹豫不决使英法联盟看到了把其争取过来的希望。或者说,如果不能把意大利拉入英法阵营,至少也要诱使它走向真正的中立。盟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讨好意大利。英、法两国政府公开表示欣赏墨索里尼为和平而作的努力。他们提出,意大利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成为一个“伟大而友好的国家”,成为欧洲理事会的一个理事国……总之,它可以扮演自己乐于扮演的任何角色。盟国还在经济上加以诱导,他们取消了一直在北非实行的限制意大利的措施。

另一方面,希特勒迫切地想把意大利绑在轴心国的战车上。尽管希特勒明白,意大利没有能力应付一场长期的战争,如果它介入战争,德国也许会因为照顾这位“小朋友”而消耗更多的资源。不过,德国有非常需要意大利一面。比如,就海军而言,德国在本国的造船计划尚来完成之际就挑起了战争,而意大利的海军却拥有许多潜艇,这对德国的整个战略会特别有用(在往后的战争中,意大利海军向德国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意大利潜艇在大西洋共击沉112艘商船和海军舰艇,共计608848吨;在36艘意大利派出的远洋潜艇中,有26艘进行了成功的攻击,击沉或击伤至少一艘敌船;意大利达芬奇号潜艇在第10次出航巡猎中,击沉了6艘船只共计58967吨,这个单次出航猎杀纪录,从1943年到1945年期间,还没有哪艘德国舰艇打破过)。因此,希特勒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德国对意大利的“友好情意”。希特勒在一封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中,用情人般的口吻说道:“命运终于将把我们两个国家结合在一起……我要感谢你在过去给予的支持,并恳求在将来能继续得到你的支持。”话虽说得肉麻,其实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希特勒从来没有采纳过墨索里尼的建议。

夹在强国中间的意大利,一直在静静地观察形势,它既不盲目地支持希特勒,也不主动向英法示好。

3.欲分一杯羹

1940年4月9日,墨索里尼一觉醒来,发现德国已经采取了断然的行动,在丹麦和挪威登陆。希特勒事先没有征得墨索里尼的同意,甚至都没有通知他。但是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突然袭击非常热心,在给希特勒的两封信里,墨索里尼大大地表示了一番祝贺,并详述他自己的备战工作进展神速,以及意大利对英法的敌意“正在稳步增长”。

促使墨索里尼对德国态度迅速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德国在军事与政治斗争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从慕尼黑阴谋,到闪击波兰,到入侵北欧,德国已经越来越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了实力。墨索里尼开始怀疑,英法盟国凭其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松懈的组织,是否是纳粹德国的对手?

对于拉拢意大利这个问题,希特勒一直在寻找机会。1940年3月1日,局势发生了变化,英国宣布切断德国由海道运往意大利的煤炭运输,这对意大利的经济是个沉重的打击。希特勒趁机派德国外长前去罗马转告墨索里尼:“元首对于最近英国对德国从海路给意大利运煤采取封锁措施,感到异常愤慨。”德国外长问意大利需要多少煤,墨索里尼回答说,每月50万吨到70万吨。德国外长爽快地答应:“德国现在准备每月供应100万吨,而且提供运煤用的大部分车皮。”

面对德国的慷慨之举,墨索里尼并没有激动到想要派兵帮希特勒打仗的程度。他平静地告诉德国外长,对于参战一事,“是需要十分慎重考虑的,因为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前,意大利不应该参战,以免加重他的伙伴的负担”。

墨索里尼的答复,希特勒不甚满意。双方于是约定举行一次会谈。1940年3月18日清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两个独裁者乘着各自的专车徐徐驶入坐落在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下的勃伦纳隘口车站。作为对墨索里尼的尊敬,会谈地点选在墨索里尼的私人车厢里。但是,发言的几乎只是希特勒一个人。他大谈特谈德国的势不可当,不可战胜,并且兴致勃勃地谈到了德国的侵略计划。

经过希特勒天花乱坠的动员和开导,墨索里尼开始产生了忧虑。他担心,如果意大利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始终保持不交战,它就将丧失掉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丧失掉最后的机会,再也不能永远树立起自己的大国地位了。根据墨索里尼的看法,意大利绝不能把自己的地位贬低到像一个大型的瑞士那样(瑞士是中立国),最终降格为欧洲的二等国家——相当于欧洲政治足球联赛的乙级队。或者说,假如意大利再不参战,德国失去了耐心,大举侵略意大利而英法两国却不做任何事来帮助意大利的话,那么意大利就会落到波兰那样的下场。

事实上,畏惧德国的心理,在墨索里尼的政治考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希特勒在军事上的“胜利”,墨索里尼越来越被希特勒的魅力所慑服了。当纳粹军队征服丹麦和挪威之后,墨索里尼变得“更为好战,更加亲德”了。等到希特勒向法国进军的时候,墨索里尼几乎是惶恐不安了,他认为希特勒会单独打赢这场欧洲大战,这就等于让德国赢得了全部战争果实,意大利将沦为一个得不到尊敬的欧洲“二等国家”。他对自己的部下说:“数月之前,我就预言英法会失去了获胜的机会,今天我断定他们要彻底垮台了。我们意大利人的面子是丢尽了,我们不能再犹豫了。在近期之内,我们必须向同盟国宣战。作为最高统帅,我将命令意大利空军和陆军向英、法发起攻击!”

1940年5月30日,正当德国军队在西线捷报频传的时候,墨索里尼向希特勒宣布了他准备参战的决定。但是希特勒劝他再等上几天,以防止法国飞机由于调到意大利前线而幸免在法国北部被德军消灭。到了6月2日晚上,希特勒希望意大利参战的日子改在6月5日,可是墨索里尼却临时变卦说,军队的调动要到10日才能完成。因此,直到10日下午,意大利才把宣战书交给了英法两国。与此同时,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宫发表了演说。他告诉国民们:“骰子已经掷下,我们决心破釜沉舟。为了取得进入大洋的通路,为了扩充领土,为了忠于对德国的义务,为了给意大利、给欧洲和给全世界建立一代人的公正与和平……正是这些动机,迫使意大利参加了一场它曾不遗余力地想制止的战争。”

墨索里尼本想在瓜分世界的行列里分一杯羹,可惜的是,由于他的贪念太大,却又准备不足,到后来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最终还误了自己的卿卿生命。

同类推荐
  • 逆战:观察者纪实

    逆战:观察者纪实

    一群隐退的佣兵在小城准备安心终老,却不料被一份诡异的委托打破的平静的生活。这份来自世界最神秘组织的委托关系人类生死存亡,更关系着他们无法摆脱的过去。你蹲在墙角看过蚂蚁吗?那些渺小的生命忙碌奔波的成果,在你看来十分可笑。你觉得自己就是庞大的窥伺一方吗?伸手就可以毁掉整窝蚂蚁?你以为这世界就是你看到的模样?闭着眼睛过活的人最快乐,他们只活在想象的黑暗里,看不到世界真正黑暗的一面。有过那么一些人,试图在黑暗里燃起火苗,用生命维系这点光亮。他们的墓志铭上写:来过,看到过,反抗过。而我要把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讲给你听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八:保卫边疆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八:保卫边疆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按照各自的战略目的,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不断从空中、海上对我进行袭扰与窜犯。60年代后,印度、苏联、越南国,相继对我与之接壤的领土进行武装侵犯。我在忍无忍的情况下奋起还击,先后进行了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以及较长期的反击美蒋对我的骚扰与破坏活动等。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 罪之征伐

    罪之征伐

    一个犯人被送到了荒芜的沙漠之中,不甘心如此沉沦的他会如何反抗他的命运,又如何改变他人的命运?
  • 烽火少年志

    烽火少年志

    在起点连载着,因为最喜欢的树下野狐大神转到了创世,必须跟。在起点再更新两章,之后就在创世独家了。真正的烽火在此刻点燃,小伙伴们一起踏上围观吧,。哈哈
热门推荐
  • 生活知识百科4

    生活知识百科4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观墓决

    观墓决

    一段尘封已久代代相传的古卷,一个史上最毒盗墓者的精华密传。究竟是谁在幕后全揽着这一切,又是谁部下了惊天的阴谋。开启神秘墓葬的钥匙,踏入神秘墓葬谜团。刘启依靠着祖父流传下来的观墓决,步履前行,一路艰辛苦难,却揭开了隐秘谜团的面纱,而这匆匆迷雾之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比比关联之所又如何解答……
  • 中国投资30年

    中国投资30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投资建设和体制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带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确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融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体制框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本书系统地回顾了30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状况,全面总结了投资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深刻剖析了当前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投资建设和体制改革趋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北京致命诱惑

    北京致命诱惑

    一部真实反映北京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诱惑是专门为死亡准备的金钱毒药。
  • 魔教圣父之极品僵尸

    魔教圣父之极品僵尸

    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得到了僵尸王蒋元化的传承,和西方的黑暗协会(吸血鬼、狼人、、、)奋战。看看到底是东方的僵尸厉害,还是西方的吸血鬼狼人厉害。美女茅山道人,把我们的主脚开始就给JJ了,我为猪脚蛋疼。一部经典的小说
  • 天寒大帝

    天寒大帝

    空前强大的敌人令主角一次次陷入绝望死境,兄弟反目,至爱凋零,孤立无援的他,绝望之下破开时空来到未来,与长子天邪,次女天情共同商讨谋划了一个瞒天过海的天纹计划。但是,另一个无限恐怖的惊天大阴谋,却悄然浮出了水面……我的故事没有高歌猛进,没有嚣张跋扈,只有一路的血与骨,一路的苦与痛,难以抉择的恩仇未泯,血泪如海的胸怀天下……开兵血刃,浴血搏命,儿女情长,侠骨丹心。唉,简介太啰嗦,简单来说,一句话。一场穿梭时空的战斗!
  • 特种部队:从官二代到铁血特种精英

    特种部队:从官二代到铁血特种精英

    他们与死神亲吻,在枪林弹雨里浴血拼杀;他们与绝望共处,从残酷战斗中艰难崛起。一场场的射击、格斗、武装泅渡成就他们的钢铁身躯,一次次的狙击、侦察、反恐任务锻造他们的坚韧与彪悍。只有经历无数子弹与硝烟的磨砺,埋藏儿女情长,割断柔肠犹豫,他们才能穿行于丛山峻岭,飞翔于蓝天之上,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空降兵。梁伟军就用自己的铁血青春证明了这个奇迹。利用父亲在军方的关系,他进入部队,起初他吊儿郎当、惹是生非,后来,终于在一次口角中明白真正的特中空降兵身上那种凛然尖锐的杀气从何而来。从此,加入敢死队,参加尖刀连,演习对抗,高空跳伞训练,解救被劫持油轮,参加对敌战斗……梁伟军久经淬炼,生死起伏……翻开这本书,透过枪林弹雨、残酷厮杀,见证中国首批特种空降兵的铁血成长历程。
  • 阙歌图

    阙歌图

    她是被赶出家门的将军夫人,却身具一统七国的神秘宝藏;他是功高盖世,追寻自己身世的暴戾王爷;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一张江山阙歌图与各自谋划硬生生绑在一起。战乱纷争,情可假可真,义可虚可实,是谁先失了心,没了理智,不惜代价只为博得一方世外桃源,逍遥自在。“阿君,这世道真乱。”“我给你一个太平盛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心奉上

    将心奉上

    六年前失手睡了个俊俏的男人,潇洒的丢下20块小费扬长而去,未曾想过六年后的凌软软再一次栽在了同一个男人的手上。盘腿坐在床上,凌软软苦思冥想,最终拿出一把刀来架在脖子上威胁:“你别过来,过来我就死给你看。”男人步伐不变,唇角挂着淡淡的笑意,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心里发毛,一直把凌软软逼到了墙角,“不知道会不会好看,你是想怎么死?一刀毙命,还是慢慢折磨?”“……”凌软软深吸一口气,牙齿打颤:“大侠,之前的全部都是误会啊!”“误会?”腹黑的某男眸子一抬,挑起她的下巴:“你睡了我,总该让我睡回来吧?”不曾想,这男人睡了一次还要睡第二次,睡了第二次,还要有第三次……第三次都有了,和第一百次有什么区别啊?
  • 终极一班之金时空大战

    终极一班之金时空大战

    自从终极一班打败了叶赫那拉思提,汪大东他们就寻找增强异能指数的办法去对抗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