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4300000007

第7章 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2)

经济大危机的又一政治后果是法西斯思潮的兴起。193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团通过一项决议,宣布“现在所用的政治手段已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付经济危机了”。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率先出现了极右组织“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先出现了极右组织“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团体。它们残杀进步工人、农民和黑人,给经济萧条的美国带来进一步的混乱。

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图为他与选民亲切握手正是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美国开始了第三十二届总统竞选活动。共和党仍推胡佛作为总统候选人,民主党则推出了富兰克林·罗斯福。

从1932年7月2日始,罗斯福公开以“新政”作为竞选纲领,指责胡佛“粗暴的个人主义政策”,抨击金融巨头,表示要为“那些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遗忘的人们”谋求好处。并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表示要用国家行政和经济力量,整顿经济混乱状况,扩大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消费资金,克服经济危机。在全国经济濒于崩溃,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岌岌可危的严峻形势下,罗斯福的纲领得到广泛的支持,加上他本人的组织才能和演讲才能,终于在竞选中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于1932年11月8日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白宫前面的草坪上宣誓就职,他开始施用“新政”医治病情严重的美国资本主义。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下令禁止囤积黄金,违者重罚,由此拉开了“新政”的序幕。“新政”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4年是第一阶段,重点在复兴救济;1935~1939年是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即全面地推行自由主义政策。罗斯福在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方面,提出了有名的三R计划,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对经济、社会进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调节。

“新政”从整顿财政金融入手。3月6日,罗斯福就职的第二天,就援引战时法令,下令银行“休假”,以刹住挤兑引起的倒闭风潮。3月9日,发布《银行紧急法令》,对所有银行进行逐个审查,淘汰了一部分经营不善和实力薄弱的中小银行,对大银行提供了35亿美元的巨额货款,以加强银行的经营能力。经过整顿,全国3/4的银行和交易所恢复营业,股票价格上涨,金融恐慌基本结束。为了整顿货币流通和防止黄金大量外流,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出口,颁布《放弃金本位法令》,实行美元贬值,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改善美国的对外经济地位。

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兴办公共事业的举措,建立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总共雇用了275万失业青年从事造林和水土保持等工作。5月12日,联邦紧急救济署成立。到1935年底,该署共拨款30多亿美元,帮助各州、市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6月25日,政府建立公共工程管理局,该局在许多大型军事和民用工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1933年至1939年,美国70%的新校舍、65%的法院、市政厅和污物处理工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都是它们帮助建成的。1935年8月14日,政府制定了《社会保险法》,规定实行老年和失业保险。

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并成立农业调整局,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生猪饲养头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到1935年,农业总收入比1932年增加50%以上。1933年6月6日,国会通过了《全国产业复兴法》,给垄断组织以各种优惠。罗斯福赞扬此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此外,政府还于1935~1938年间,先后通过了《联邦动力法》、《机动运载工具法》、《运输法》、《商船法》和《民用航空法》等法令,对动力、运输、商船和民用航空等部门的经营管理作了规定。

为了缓和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在1935年6月16日通过的《全国产业复兴法》中加上了第七条第一款,即确定劳工的组织与集体谈判的权利,取缔童工,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7月5日,国会又通过了《劳工关系法》,不仅重申了全国工业复兴中的劳资关系条款,又宣布资本家组织的工会不合法,从而保证了雇员自选代表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1938年6月25日,罗斯福政府又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加班工资加倍,禁止雇用童工的企业进行州际贸易等。

从1933年3月初罗斯福上台,到1939年共6年的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这些法令几乎涉及到了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统计,在罗斯福新政任内所讲座的有关美国生活、社会和各种问题,比以前历届美国总统讲座的有关问题加在一起还要多。

“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从而使其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欺间发挥“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为同盟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后盾。

1934年2月,北达科他州的参议员奈伊提出了一项调查军火工业的决议案。4月,这项提案被国会通过,组成了一个以奈伊为主席的军火贸易调查委员会,其成员多持孤立主义观点。该委员会经过广泛调查,提出了数千页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揭露军火商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定货中嫌得巨额利润。金融集团不仅直接贷款给协约国,还资助它们的军火工业,从而获得大量利润。报告的结论认为,美国参加一次大战就是这些军火商、银行家搞的鬼。报告的重要部分被报界披露后,引起舆论大哗。虽然报告中的说法过于片面,但却起到了煽动的作用,激起了许多美国人反对卷入欧洲事务和反对战争的情绪。一时间,贸易上的保护主义、政治上的孤立主义和普遍的和平主义情绪结合在一起,在美国国内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罗斯福竞选获胜担任美国总统后,在大刀阔斧实施“新政”、改造美国行将崩溃的经济的同时,面对孤立主义的阻力,尽其所能推行国际主义外交路线。但是,由于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致使孤立主义势力膨胀,他的要使美国参与国际社会的种种努力归于失败。首先是日内瓦裁军会议的流产,随后是罗斯福加入国际法庭的提议被否决。罗斯福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决定以内政为主走孤立主义外交之路。

1935年初,随着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和经济恐慌的缓解,以及奈伊军火贸易调查委员会引人注目的调查活动。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倾向于持孤立主义的态度,他们认为,防止卷入欧洲战争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一向标榜的航海自由。2月,意大利发出入侵阿比西尼亚的叫嚣。3月,德国废除了《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其军备的条款,日本这时则在加紧蚕食中国的华北。面对此种情况,美国国会从3月就开始讲座各种不同的中立法案。多数人主张制定对所有交战国禁运武器,冻结货款和限制贸易的彻底中立法;主张集体安全体系的人则想制定一项授权总统酌情处理的中立法,以区别对待侵略者和被侵略者。

经过3个月的辨论、争执,美国国会终于于8月24日通过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皮特曼提出了《中立法》。8月31日,罗斯福总统勉强签署了该法案。这个法案完全反映了孤立主义者的主张,它规定对所有交战国一律实施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的禁运,但授权总统确定军需品名单和宣布实行禁运时间;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国运输军火,旨在防止通过贸易渠道卷入战争或纠纷之中;法案还规定,如有必要,总统可宣布不保护乘坐交战国船只旅行的美国公民。此外,确保对武器出口的控制,还建立了军火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

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的修正案,将《中立法》有效期延至1937年5月,增加了禁止向交战国贷款和对新加入战争的国家实施《中立法》的条款。另外,还授权总统决定外国的战争状态是否存在和是否实施《中立法》。

在新《中立法》下,美国战略物资仍源源不断地运往意大利。1936年5月,阿比西尼亚沦亡后,美国撤销了“道义禁运”,宣布对意大利的占领不予承认。

8月6日,西班牙驻美大使向美国******提出购买少量机枪弹药的请求,被美国政府婉言拒绝。8月11日,美国正式宣布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9月30日,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呼吁民主国家制止德意的武装干涉,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美国政府仍坚持同英法同步行动,奉行“不干涉”政策。

1936年11月罗斯福再度当选总统后,便急于要求国会采取行动,对西班牙冲突双方实行禁运。1937年1月6日,国会几乎以全票通过了专门对西班牙的联合决议案,宣布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双方供应武器。5月1日,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三个《中立法》,将禁运军火扩大到内战国家,并提出“现款自运”原则。

3.法国的消极防御

法国陷入经济危机虽然较晚,但持续时间特别长。1933年6月以后,整个经济更加恶化。据统计,1935年约有50万以上的全失业者,部分失业的人数则占工人总数的50%。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了,小资产阶级的收入在1929~1933年间平均减少了约30%,不少企业的工作日延长到12~15小时,加之1935年紧缩通货的决定,使困难重重的法国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工业生产降至1929年的67.4%。

法国有一半人口从事农业,而其产量在西欧是最低的。生产过剩使价格下跌,因而又进一步降低了本来就较低的人均收入。失业的工业人口流回农村,虽在表面上掩盖了失业的真实人数,但实际上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据估计,危机期间,法国农村中存在着一支为数达270万的雇农大军,许多失业者加入了这一队伍,他们得不到一点失业补助金。大农场主和富农则趁机加紧对农业工人进行剥削,压低他们原已少得可怜的工资,在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而赋税负担加重的条件下,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虽然1936年5月,由法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和进步阶层参加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一度使法国经济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从1937年下半年起,法国再度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来势很猛,致使当年法国的工业生产比上年减少了15.5%。这对法国脆弱的经济来说,不啻是雪上加霜。如以1928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00,1937年下降到82.8,1938年4月下降到82。冶金工业在1937~1938年的危机中受的打击最大,同1937年相比,1938年冶金工业的产量下降了16%,造船业和建筑业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汽车生产上,法国落后于英国和德国。在飞机制造上,法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第一位迅速下降到第四位;法国的钢产量在1932~1937年间只增加了30%,而德国却增长300%。

30年代法国经济的衰退,对法国政治、外交和国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和法西斯组织暴乱的打击下,法国政府频繁更迭。自1930~1940年10年中,法国政府更换了24次。法国政权机构的频繁更迭,“使当事者无法把连接的许多计划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拟出成熟的决定和措施,把它贯彻执行,成为一个政策”。对法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法国国内政局动荡,政治势力两极分化。一方面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笼,准备武装夺取政权。另一方面共产党等进步力量也在团结人民群众,开展反法西斯斗争。

1934年7月27日,共产党和社会党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的《统一行动公约》,首先实现了工人阶级的统一。

法国转而与苏联就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进行了接触与谈判。1933年12月28日,外交部长保罗·邦库尔和苏联驻法国全权代表多夫加列夫斯基举行会谈,达成了共识;为保卫和平,反对法西斯侵略,必须采取集体安全措施,并主张把反侵略的互助义务补充到1932年11月29日签订的法苏互不侵犯条约中去。谈判期间,法国外长甚至对苏联全权代表宣称:“你我双方开始了极关紧要的事业,你我双方今天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在这次会谈之后,法国政府并未采取具体的行动。

1934年2月上台的加斯东·杜梅尔格内阁的外交部长路易·巴尔图进一步推进了联盟外交政策。他的目的是联合苏联和东欧小国反对德国,通过谈判签订了一个建立在集体安全原则上的“东方公约”。签订这样一项条约,英国既怕加强苏联的战略地位,又怕会增加法国的国际威望,表示不愿参加这样一个“旨在包围德国”的公约。德国也明白缔结这样一项条约的后果,明确表示反对。这样,“东方公约”的设想未能最后实现。1934年10月,巴尔图遇刺身亡。

巴尔图的继任者皮埃尔·赖伐尔,口头上说要继承前任的外交政策,但事实上却开始扭转法国的外交方向,放弃法苏接扣的方针,而把调整法德和法意关系放在了法国对外政策的首位。1935年2月,赖伐尔和弗朗丹同英国政府一起,向德国提出了包括“军备平等”和缔结东方公约的“全面解决”建议。这是法国开始走上绥靖道路的标志。它虽然在1934年继续同苏联谈判,并于1935年5月2日在巴黎同苏联签订了互助条约,但其目的只是以同苏联接近作为同德国打交道时的筹码,从而使自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1935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这天,共产党、社会党、激进社会党等69个党派团体的1万名代表,在巴黎巴士底广场举行“和平和自由大会”,通过了《人民阵线誓词》,决定建立“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巴黎有50万人,全国有200万人举行了拥护人民阵线的示威游行。

同类推荐
  • 大宋天命师爷

    大宋天命师爷

    一朝回宋土,小小师爷挥戈从戎,开封富甲,高俅、六贼、笑破奸佞权争,战天下英雄,金祖完颜、辽帝耶律、草原天骄。只为我大宋安宁,跨马过处皆宋民,血染之地皆宋土。群龙并起,翻云覆雨,颠倒乾坤,紫薇星出,谁与争锋,累累白骨铺路,为之为,天上日独明,天下帝权倾。《大宋帝争》且看小人物张权如何在战火和权谋中,步步为赢。
  • 大明财阀

    大明财阀

    用岛国大片贿赂了崔判官,一个满身肥膘还飘着一股骚的闷骚肥男奸笑的重生了。本以为自己还能混在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没想到被鬼差一脚送回到了明朝初期,重生在了一个被本家下毒谋杀的胖子身上。此时正值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隐而不发。天下一片大好的形势。但熟知历史的骚胖子却知道内乱即将要爆发了,他这个一无事处,成天想着泡妞玩乐的废柴又会做些什么呢?“什么?宣战?你有钱没地花,有力没处使啊?找个凉快的地方,该干嘛干嘛去。”“我叻个擦,又借粮?娘的,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算了,我这人菩萨心肠,乐善好施,利息三成,清楚了就画个押吧。”“想撼动老子的地位?除非你已经做好了啃树皮的准备……”讲述一个混在明朝有钱有势有靠山,大明第一大财阀的暧昧生活。
  • 华工军团

    华工军团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是如何赢得这一地位的。本书讲述中国在一战期间,派遣了一支不同寻常的部队进入欧洲战场,支援协约国,最终赢得一战,这支部队即华工军团。他们并非兵士,不直接参与战斗,只是为了协约国的后勤做保障,从事制造弹药、修公路铁路、挖掘战壕工事、搬运尸体和扫雷等工作,但却是协约国胜利的保障。历史对一战华工的描述很少,本书将尽力弥补这一点
  • 开个飞机去明朝

    开个飞机去明朝

    皇后娘娘寿辰到了,没有珠宝送什么?送张照片啊。皇太极十万骑兵寇掠辽东,怎么搞?用挖掘机啊。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怎么办?去接陈圆圆回来啊。皇帝陛下煤山吊死了,该如何?让他死啊,我来干。崇祯可以死,大明不能亡。我是皇叔朱常渊,我为自己代言。
  • 超级功勋系统
热门推荐
  • 杜鲁门传

    杜鲁门传

    本书共分九章,包括:拓荒者的后代、开始从政、“意外的总统”、和平时期的总统、与苏联较量、反败为胜、内外交困、最后的努力等。
  • 天道大劫

    天道大劫

    云中大陆自太古之时发生天地巨变,两位无敌于天下的盖代强者武祖和道祖同时失踪之后。无数岁月以来每过千年都会发生一次天地巨变,每一次天地巨变也会有无数的绝代高手消失在大陆之上。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陆上流传着一句预言:大劫降临,诸神消失!这一切的背后到底又隐藏了什么惊天之谜!让我们走进天道慢慢揭开这一切的秘密。
  • 嫁在天国的女人

    嫁在天国的女人

    一个山区的女人,在改革开放前后,为了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以及坎坎坷坷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故事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一个女人命运多舛的奋斗经历……志轩编著的《嫁在天国的女人》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两个恋人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坎坎坷坷的爱情故事以及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给读者一个难以释怀的反思。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 圣子之翼

    圣子之翼

    。。。。。。。。。。。。。。。。。。。。。。。。。。。。
  • 回首那时的青春

    回首那时的青春

    岁月渐逝,幻想中的浪漫季节,已成为了记忆中的依稀风景,我们的心灵与理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童话里的仙境,我们开始怀疑之前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可又不愿承认生活中的冰冷与残酷。许多往事已不想再想起,偶尔的,有熟悉的歌声响起,仍会荡动尘封的心弦……
  • 陪主神度过的那些日子

    陪主神度过的那些日子

    韩浩陪主神来到了三国世界。“这是三国演义吧?”看着刘关张打算五百打五万……“坑爹呢这是?个个都这么黑,要不要来个燎原火啊!”……“要不咱们先换个世界?”“呵呵”“算我没问……”黑夜传说世界“她是月之女神瑟琳娜?”“嗯哼。”“她是吸血鬼公主索尼娅?”“答对了。”“她们还是小萝莉啊禽兽!”
  • TFBOYS星空下的灿烂

    TFBOYS星空下的灿烂

    世界上最红的超星组合TFBOYS,在一次偶然中认识了姬如霞,这个女孩从以前的天真烂漫到现在都冷酷无情,打动了这三位少年,他们的生活因为她而改变,爱与被爱,她,究竟会怎样选择!最终她选择的是。。。。。。
  • 精神中的天空

    精神中的天空

    魂无归处为情牵,就算拥有能力那又怎样,就算失去也没有机会再度拥有。人生亦是如此,回到过去,还是这样的结局。
  • 盗墓之雪域古国

    盗墓之雪域古国

    一个意外,杭昱走进一个谜。雪域古国,巴蛇神论,罗刹女和猿猴……一切扑朔迷离,步步惊心,环环相扣。等待他们的是危险?宝藏?争斗?千古文明罕见面世。一切,结束便是开始,开始便是结束,改变了杭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