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4500000011

第11章 登陆诺曼底(2)

美国人对他评价很高,从为他是亲美派。在联合参谋部工作的一位美方副参谋长雷·巴克回忆道:在他们刚开始合作时,还有这样一个小仪式,即巴克和摩根各自从自己穿的军衣上取下一颗纽扣,互相交换钉在对方的制服上——这是双方亲密友好的象征。

事实也正是这样。在那座乔治亚式的诺福克大厦,每天早晨英国人、加拿大人和美国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他们之中包括传今兵、办事员、打字员、制图员、参谋。尽管各自军服上的领章有的是“U·S”符号,有的是“王冠”符号,但在外表上都没有什么不同。而唯一的不同是他们在工作时间上的细微差别。美国人上午9点就开始工作,而英国人不到10点,在办公室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美国人的下班时间是下午8时,而英国人则是6点。

海军司令是拉姆齐。他是英国远征军敦刻尔克战略大撤退的组织者,这次撤退被后人描绘为“是在紧急情况的重压下,一次无与伦比的海军组织工作的伟绩。”丘吉尔对之也倍加称赞,“如此艰难的任务所需要的充沛精力和深谋远虑以及冒着失败的危险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勇气,使你能充分地显示出你的才华。”出任海军司令后,拉姆齐以惊人的智力、标准的判断、迅速地下决心的能力和沉着冷静的性格为“霸王”行动中的登陆作战奠定了胜利基础。不但如此,他还异常精通联合作战,善于协调盟军各国的海军人员以及他们与陆军和空军人员之间的合作。但遗憾的是,他没能活到亲眼目睹他以巨大热情所献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刻,1945年1月2日,他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大量的武器装备运入英伦三岛。盟国远征军的空军司令是英国的利·马洛里。他也是久经战争考验的著名战将,在不列颠空战中,为保卫英伦三岛,他指挥皇家空军与不可一世的德国空军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斗,终于取得空战的彻底胜利。1942年11月开始任战斗机航空兵司令。在“霸王”行动中,盟国空军把飞机的使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每日出动飞机1万架次以上。1941年8月,希特勒空军司令戈林曾讥笑说:“底特律兵工厂能造汽车和冰箱,但造不了飞机。”但到1944年6月初,“霸王”行动总攻时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战地记者穆罗在诺曼底前线听到盟军轰炸机群,战斗机群的隆隆声。他说“这是天空中的一座大工厂的声音”。盟军的机群似乎把黎明的英吉利海峡遮挡得严严实实。盟军的空军在诺曼底发挥了威力,诺曼底及法国的南北部的山野和村庄领教了那些从天而降的铁块所造成的颠动。诺曼底一户农民曾追忆道,在盟军登陆的前夜,“她的猫突然抓起它的小猫仔,逃到地下室去了。然后,盟军的飞机就呼啸而来,炸弹开始纷纷落下来。”暴露在炮火之下的德国军人体会就更深了,一个打遍欧洲的德国老兵说道:“在东线(苏德战场)我们是人与人作战,而在这里是人与机器作战。”

在利·马洛里等人的领导下,盟国军队统帅部对飞机的运用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达到陆空一体之程度。在盟军从诺曼底登陆日过去几个星期,防守诺曼底的德军元帅隆美尔曾垂头丧气地对其刚16岁的儿子说过:“无论怎样勇敢都无济于事。这是一次可怕的大流血……我们现在打的每一枪都在伤害我们自己,因为对方会以百倍的火力还击。”说完这些话没过几天,他自己就被盟军飞机击中,永远退出了战场。

盟军没有专职陆军司令,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部迁到法国之前,蒙哥马利负责协调所有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

蒙哥马利,二战著名战将之一。他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位极有个性的人物。普通战士崇拜他,年轻军官赞扬他。有一军官曾这样描绘他对蒙哥马利的印象:“他非常潇洒,从头到脚每一英寸都充满军人气概,虽然他没有多少英寸——他个子不高。”身穿一套缝制合身的野战服,勋章闪闪发光,头戴著名的黑色贝雷帽。在北非战场上,他领导着英国第8军团在去突尼斯的一路上,战功显赫;在碧血黄沙的阿拉曼战役中,把“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得无藏身之地。一连串的战绩,使蒙哥马利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成为活着的传奇性人物、“常胜将军”。也博得大西洋彼岸美国人的赞扬。

蒙哥马利的敌手也对之投以敬佩的目光。德国陆军西线总司令,68岁的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斯泰特,作为正统的普鲁士军事“元老”,在1945年5月5日的审讯中也称赞他战场上的敌手蒙哥马利“是英国最伟大的将军,他在利比亚、突尼斯、意大利证明了这一点,从登陆西欧以来,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那个在日记中常骂英国同行是“杂种”的巴顿,对蒙哥马利破了例,称“蒙蒂是个强有力的、然而很自私的人,但却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我认为他是一个比亚历山大强得多的领导人。”但附后又加上一句“我认为我在任何时候都能胜过这个蠢货。”

然而,他的为人一如他的穿戴,近乎刻板,他孤朋寡友,对人冷淡,目中无人;他大话连篇,自我炫耀,制造“事端”,他的同僚看不起他。一个美国参谋说:“他不是一个很机智的人,也没有什么背景,他是一个混蛋,他是靠个人奋斗成功的。”有一次,一位美国将军被要求到蒙哥马利的指挥所去见他,他手下的英国副官,是个戴单片眼镜的、精明的年轻陆军中尉,对他说:“将军,我希望您最好别叫我进去报告,请您原谅我,我的上司是个很古怪的家伙,如果我去报告,他很可能叫你等上一个小时才见您。”

在那些善于克制,以绅士风度出现的英国人当中,只要一提蒙哥马利的名字,他们通常会鄙视地做撇嘴动作。马耳他总督哥特勋爵,轻蔑地笑着对参谋长史密斯说:“与蒙哥马利打交道,你必须记住他不是一个真正体面的人。”英国陆军副国务大臣埃里克·斯皮德爵士以明显厌恶的口气说:“如果他不是一个军人的话,他会在广告业上很有成就的。”

蒙哥马利那种冷漠、那种傲慢和贪婪的权力欲,不可避免地激起来自大洋彼岸美国将军们的怒火。一位美国将军曾被蒙哥马利无教养的行为所触怒,他在与蒙哥马利共同参加一次会议之后,写道:“蒙蒂给了我一个仅值5分钱的打火机,我想肯定是有人送了他一盒,他才给了我这个。”美国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作为战斗中的直接下级曾多次与蒙哥马利会面,每次会面“蒙哥马利都十分冷淡,好像我是他不得不容忍的一个乡下弟兄。”

正是蒙哥马利的个性招致同辈人和后代毁誉交加的对立评价,这种对立至今也没有平息。然而,拂开历史的迷雾,蒙哥马利仍不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第一位既有智慧又懂技术的专家,蒙哥马利是一位技术时代复杂环境中能够运筹自如的现代将领,是一个世纪以来,英国最卓著的军事家。

正是这一帮人在艾森豪威尔的领导下组成了一个有职有权、高效率的领导班子。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不仅是统帅部战斗计划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各兵种、军种进行战斗的指挥者。艾森豪威尔比他海峡对面的那个对手冯·龙德斯泰特的权力大得多。同是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对驻法国的纳粹德国空军没有控制权,对海军也没有控制权。他对属于纳粹德国空军的伞兵和防空部队等部队也没有行政管理权,甚至调动他手下的1个装甲师也得要远在六百英里外的希特勒批准。一直到他自己作了盟军俘虏,他也没搞清到底是由陆军元帅隆美尔指挥战斗,还是由他指挥战斗。

艾森豪威尔就幸运多了,他的上司马歇尔把所有权力都给了他,他的盟友丘吉尔也全力支持他。他要人有人,100多万美军已齐集英伦三岛;要物有物,美国这个“民主兵工厂”是个取之不尽的物的源泉;一直悬而未决的战略轰炸机指挥权问题,最后也被艾森豪威尔争取来了,他可直接给哈里斯指挥的英国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杜兰特指挥的美国战略空军第8航空队下达命令。

3.探讨登陆方案

“霸王”行动虽迟至德黑兰会议才最后决定,但“纸上谈兵”筹划横渡英吉利海峡、攻占欧陆却早已进行了。

1942年春天,在美国人制定波“列罗——围歼”计划的同时,英国参谋部也委托蒙巴顿等人开始研究未来进攻欧陆问题。具体任务有3项。

(1)搜集和研究未来进攻所需要的情报资料,对德国的海岸防御作详细侦察了解,特别是欧洲西北部的海岸地形地貌情况更是重点。

(2)研究进攻欧陆的登陆技术,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并确定所需装备的类型和数量。

(3)拟定登陆计划轮廓,以此作为构成实际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在工作过程中,蒙巴顿第一个看到诺曼底作为登陆点的可能性。

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英决定组织一个联合计划参谋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3月,摩根中将作为参谋长上任后,综合美国的计划和蒙巴顿的打算继续专门研究制定攻占欧陆的作战计划。

在极简陋的条件下,摩根及其他的一班人开始了艰巨工作。他们认识到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登陆地域。这个地域应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能得到在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掩护;

第二,航渡距离应尽量短,以便于穿梭式地运送大量后继部队;

第三,附近要有大港口。

上述的条件,使盟军登陆地点受到限制,只能在敦刻尔克与索姆河之间的加莱地区和卡昂与科唐坦半岛之间的诺曼底海岸进行选择。

比较两地详细情况和各自的优缺点,摩根在蒙巴顿支持下选定诺曼底海岸作为登陆地域。

加莱地区的最大优点是距离英国最近,因此航行距离最短,也是通向德国心脏地区的捷径,盟国空军能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但其对盟国作战不利处也很突出。得到的情况表明,德军也看到了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此地是西线德军防卫的重点,驻有15个师,并用几百万吨钢筋水泥建筑了数不清的防御工事;这里没有大港口,后续大部队难以上岸;盟军登陆部队在英格兰上船的地域比较狭窄。

诺曼底地区的最大优点是敌军防守较弱,那里的“大西洋壁垒”多数还没有完工。诺曼底海滩对登陆虽不算最合适,但还可以使用,能摆开兵力,而且科唐坦半岛还可以挡住大西洋刮来的西风;海滩后面的土地适于开辟机场,除了由树篱隔开的小块田地外,还适合坦克作战;如炸断索姆河和塞纳河的桥梁可使德军增援困难;诺曼底海滩并没有大港口,但附近科唐坦半岛有法国西北部最大港瑟堡可资利用;登陆部队在英格兰上船的港口较多,指挥方便。诺曼底作为登陆地的缺点是渡海距离长;到德国心脏的距离也稍远;飞机特别是战斗机的往返时间相对要多。

在登陆方式上,过去有个理论主张,登陆要以港口为目标,夺占港口,才能使后续部队陆续上岸。善于总结经验的盟军指挥部,从第厄普登陆失败,看到这一理论在现代战争中已不适用。因为对防守很强的港口进行正面突击要想取得成功,势必要用飞机和水面舰艇进行轰炸和炮击,将整个地区夷为平地,但这个港口也就没有用了。所以,这次盟军决定登陆地点选在海滩,瑟堡港留待以后从陆上迂回夺取。后来蒙巴顿说:

惠林顿公爵曾说过,“滑铁卢战役的胜利是在伊顿学校的球场上取得的。”我要说,诺曼底战役是在第厄普登陆的基础上取得胜利的。

蒙巴顿说的不错,他看到了第厄普失败的意义。不过诺曼底登陆规模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为完成此项任务,美英计划人员专门设计制造了两个人工港,以补登陆时没有现成港口可资利用的不足,这两个人工港口在登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登陆地域诺曼底选定之后,摩根集中考虑的就是制定计划纲要了。根据联合参谋长委员会1943年5月25日的指示,这次登陆计划的代号是“霸王”行动,其军事目标是:“在欧洲大陆上采取一个立足点,并从这里进一步实施进攻性作战”。还有一个补充指示,规定在进攻发起日先用5个师实施登陆,接着2个师迅速跟上,另外还用两个空降师空降。随后还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派20个师进行增援。

规定虽然明确,但当时实际情况是分派给“霸王”行动的登陆舰只能运送3个步兵师实施首次突击,而且还要降低装备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摩根决定在卡昂和卡朗坦之间登陆,突击登陆的兵力为3个师和2个空降旅,第二梯队为8个师。登陆开始日选定为1944年5月1日,登陆2周后夺取瑟堡。

计划纲要先经英国参谋长会议审查通过,又提交到魁北克会议继续讨论。丘吉尔在看过这个计划后,凭一个老军人的直觉,他认为这个计划纲要有些问题,但因英美三军参谋长都同意,他在提出“应当尽一切努力为首次突击至少增加25%的力量”的建议后也表示同意。魁北克对“霸王”计划纲要的决议如下:

我们已经批准了摩根将军的“霸王战役”的纲要计划,并授权他继续制定详细计划和进行全面准备。

1943年10月,当时还在地中海战区的艾森豪威尔就看到了“霸王战役”的计划纲要,他认为这个计划不够充分。

蒙哥马利1943年12月24日接到返回英国出任第21集团军群司令的任命。12月27日,他从意大利前线飞到阿尔及尔,会见还未上任的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艾氏告诉他,进攻欧陆战斗打响后,最初的地面战斗将由蒙哥马利完全负责。艾森豪威尔还谈到对“霸王战役”计划纲要的看法,他说:

几个星期前,我看见一份关于拟议中的横渡海峡攻占欧陆的提纲……

我对这项战术计划是否妥善表示怀疑,因为它设想在一条相当狭窄的、只能容纳3个师兵力的前线发动两栖进攻,而在攻击时海面只有5个师。

艾森豪威尔在谈完对这个提纲的意见后,又指示蒙哥马利,作为他在伦敦的代表,对这个计划进行分析、修正。

蒙哥马利紧接着又飞往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去看望正在这里养病的丘吉尔首相。新年前夕,在与丘吉尔会见中,首相把“霸王”行动的计划草案交给了蒙哥马利,并要求尽快提出初步印象。

艾森豪威尔(左二)和他的下属们。晚宴结束后,蒙哥马利回到自己的房间读“霸王”计划去了。第二天,也即1944年新年那天的清晨,蒙哥马利把一份打字报告送给还没起床的丘吉尔。

这个报告的第二节非常重要,是这样写的:

最初登陆的正面太窄,局限于过分狭窄的地带。

此后将有更多的师不断向同一滩头拥来。到进攻欧陆开始日后的第24天,在同一滩头登陆的兵力将达24个师之多。到那时,要管好这些登陆滩头将非常困难。混乱状况不会得到改善,而将日益恶化。

我的初步印象是:这个计划行不通。

同类推荐
  • 我是一只大水妖

    我是一只大水妖

    立志成为最牛逼的特种兵的欧阳水月,却被人无情的揭开了他觉醒为妖的面纱。“是卑微无声的死去,拉着与之相关的所有人陪葬;还是,轰轰烈烈的活着,成为保家卫国的强者精英“然后,他便来到了那个神奇的地方,开启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创下了无数神秘莫测的奇迹......
  • 《侦察兵》

    《侦察兵》

    真实的记录一个共和国侦察精英的成长过程,阐述一个九零后士兵的国防安全观,描绘一个现代化军事强国应有的军事蓝图,打造全天候作战的战略突击力量!
  • 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

    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曾经称雄中亚?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曾经打得日本人在日本岛上疯狂地建造防御工事?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在千年之前便发现并占有了钓鱼岛?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曾经一个人便踏平了印度?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定居在新疆的历史比任何人想像得都要久?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曾经面对十数倍的敌人依然死战不退?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曾经作为使节被外族扣押数十年但依然九死而不悔?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佛经辩论会上打遍印度无敌手?如果没有,那么本书会告诉你,这些你从来不知道的历史。
  • 特种斗尊

    特种斗尊

    90年代,一份藏宝图惹起香港和东南亚十几个黑社会帮派的争夺。香港警方为了夺得宝藏,派了个小混混去接近东南亚大毒枭,想从那里得到藏宝图的讯息,却没有想到,小混混竟然是个特工……
  • 异界战团

    异界战团

    本书情节丰富,内容紧扣情节,书中不仅会有军事战争,还有爱情故事多样化,本书内容大有可看,各位读者大人快来吧。
热门推荐
  • 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这是一部关于亲子教育、游学教育的作品,书中记录了一对专攻教育的博士爸妈和两位女儿一家人在美国壮游一年的生活及一双女儿在美国小学的读书生活。除了描述父母如何协助孩子克服在新环境中面临的一切新事物、分享亲子观念转换与何时放手让孩子学习自主的历程,还通过对女儿美国一年的学校生活点点滴滴的叙述,呈现了美国小学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校生活等方面与台湾地区的不同,如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而非成人附属品来尊重的理念、自由而弹性的作业方式、对阅读课程的重视等,并对东西方的教育体制及其优缺点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东方式教育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 怨幽水,壁画三千美男

    怨幽水,壁画三千美男

    怨幽池畔,抬手轻抚美男壁,美眸血泪落江山。一世夙愿,百恋年华如流水,今生坐拥美男心。风雨缠绵,谁懂我孤身冷幽独坐空烛台。权倾天下,凤冠霞帔,金丝羽衣,睡卧王榻,美貌绝世,垂眸暗淡,青灯孤寂,又有谁懂我心?帝王皆宠,千古冷帝皆为宠,腹黑美男又如何?壁画美男,沐浴更衣美男血,最毒不过妇人心。余荫洒落,怨幽池水千百年,但求空灵雨能了却心意。
  • 荒钺止境

    荒钺止境

    经过几万年的变迁,当下世界,除了古老的统治者玄季四族之外,另外三个崛起的势力,唯五独尊的五帝、只手擎天的冥天三祭和雄霸天下的涅索六斩域逐渐威胁到了玄季四族的家族命运。少年们开始离开家乡,用自己的力量拯救这个古老的种族。
  • 冷皇戏凤

    冷皇戏凤

    她,穿越的第一天,便被她爹强行押上了花轿。行至半路,一声噩耗加喜讯传来! 新郎变死郎了,总不用嫁了吧? 谁知 “四王爷逝前遗命:婚礼继续,四王妃与灵位拜堂即可!且需为四王爷守寡一辈子,直到死!” 新婚之夜,被迫为夫守灵的她,却被一神秘男子,掳走。 暗夜中,她看不清他的脸,却听得他低哑而喃,“女人,记住,以后你是我的!” 凌雪漫杯具的人生从此拉开序幕,早晚三柱香,请求她的鬼丈夫原谅她被迫为他戴了绿帽子。 两年后,一个雷人的消息突然震破了凌雪漫的耳朵! 新皇四王爷莫祈寒登基了! 凌雪漫忧郁了,她男人真从棺材里爬出来了?
  • 星火大道

    星火大道

    白云无边,清风长眠。广袤的位面,一个人,一杆枪,九天鼎,十二星耀,天显神通。(一天3-10更,不定时更新。)
  • 天命之修

    天命之修

    修行的道路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始终看不到彼岸。如若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如何能踏破这条天命之路。
  • 剑灵舞

    剑灵舞

    她与剑相伴相生,机敏过人,轻松成为寂心派弟子。而后一次本应简单的出行,让她知道找回前世的方法。不料,找回前世后的她却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却不像她想的那般简单......“秋梧,既然要去,我便最后为你舞一曲......”倾尽生命的一曲,却无人欣赏。幽幽谷城,唯乐声久久萦绕不去......
  • 那些我不是天使的夜晚

    那些我不是天使的夜晚

    她是夜店兼职的穷学生,因得罪富家公子,遭遇了人生最屈辱不堪的一夜。他是炙手可热的钻石王老五,明明有未婚妻,却非要纠缠她一个可怜女学生,把她推到风口浪尖,变成人尽可夫的小三。他高调示爱,外面都说,她是他的心尖宠。可谁知,那些纸醉金迷的夜晚,她不是天使,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暗夜玩偶。她爱他入骨,却被他弃如敝屣,他捏着她的下巴残忍地说:“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同样的脸,但你终究不是她。”她听见自己心碎的声音,绝望的倒在雨中,雨水被鲜血染红。
  • 复仇交响曲之报仇

    复仇交响曲之报仇

    六年前,她们的母亲被她们的父亲活活杀死;六年后,她们回来报仇,却在不小心中陷入了爱河。
  • 哥特式的浪漫

    哥特式的浪漫

    痴情小王子丁野,喜欢喝可乐的舒筱,说着‘长这么丑还敢出来放肆’口头禅的任萱,素雅淡然,遇事冷静的莫流离,强势干练,像个大姐大的顾惜,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阎冥,钟爱哥特式部落的阎雪,嚣张霸道,爱恶作剧的谢君赫,阳光灿烂,笑容干净明媚的席慕晨。一场旅行,究竟友情重要,还是该舍弃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