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9600000025

第25章 当我们走路时.我们看到些什么(5)

他对自己的这一“俗好”毫不掩饰,我很欣赏。我最怕那种装雅作秀随时翘个兰花指的人。有一天我看他写了条微博,列举生活中有哪些事会让他感到幸福,其中第三条就是有好面吃。我当即决定,若他来成都一定请他吃面,让他简单地幸福一回。成都虽然不是面的故乡,但到处都能吃到好吃的面,其主要原因是调料好。最重要的是,本人还会一个拿手的活儿,做焖面。

没想到他很快就来成都了,是来开会。我即在网上发出邀请,我先说,到成都我请你吃饭吧。他回复说,时间太紧了,恐怕来不及。谢谢了。我就漫不经心地说,很遗憾那,我还说请你来我家吃焖面呢,这下好,他立即激动地说,那我争取抽一个中午吧。哈哈,“面桶”的形象跃然屏幕上,我立即着手准备,打算亲自下厨做焖面,让美食家鉴定一番。我对我的焖面还是有点儿把握的。曾做给我们家两个好吃狗吃过,做给爹妈吃过,做给朋友吃过,都分别得到了认可。尤其今年春天,还出口海外,在美国做过两回,做给两个山东人吃,大受赞扬。

可真到了那天,时间却有点儿紧。他是下午的飞机,只有中午两小时,而焖面是不能大锅进行的,得小锅烹制。加上还有两位面食爱好者和他一起来了,我怕搞不赢,就决定请他们在面馆吃,吃成都的铺盖面。(虽然省事了,心里颇遗憾。)

不过最终的结果让我倍感欣慰,严老师和他的两位朋友都吃得非常开心,连吃两碗,还拍下了照片。严老师当时就跟我说,这条微博我要放到今晚11点半发出。我不解,问为何要等那个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大家都饿了,最出效果,馋死他们。

当晚11点半,他果然发出了连带照片的铺盖面微博,一时间聚集了无数面食爱好者。各位看看他是怎么形容那碗铺盖面的:此面宽似铺盖,雄浑大气,柔韧劲滑,入口感动到令人流泪。汤头金黄明亮,麻辣鲜香,闻之欲醉。汤中更有酥烂小豆,温柔细腻,非常搭配。感谢山山老师的好意,人生得一好面足矣!

一碗面,竟被形容成这样,这是我看到的写得最好的关于面条的文字了。再不好吃的人都会滴口水的,我给他回复说,你的描述太精彩了,这家面馆真该让你免费吃一辈子。

各种回复精彩纷呈。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起码有一半的人馋虫被他钩出来了,一个个直叫唤:严老师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发面啊,故意馋我们啊。

也有看不起铺盖面的,有个成都网友是这么回复的,他说这位山山老师是不是打麻将输光钱了,请人家吃铺盖面,太丢成都人的脸了。

在他看来,我应该请他们吃豪华大餐才是。可见他一点儿不了解严老师。

我给他回复说,我不会打麻将,是吃面把钱吃光的。嘿嘿。

有个成都网友很在行,先告诉严老师面馆地址没写对,地道的说法应该怎么说,又告诉他,铺盖面最早源于成都的山西会馆。成都也是个移民城市。

接下来,严锋又补充了一段他对铺盖面的欣赏:

我有个理论:钢笔尖越宽写的字越好看,面越宽越好吃。因为面与味蕾充分亲密接触。这铺盖面是我吃过的最宽的面,真是长江大河的宽阔感。我一口气吃了两碗之后,严肃地考虑过吃第三碗的可能性。

呵呵,的确如此,两碗之后我看他仍意犹未尽。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他没有要第三碗。估计我要是再热情地劝一下,他会要第三碗的。

在他这个补充下面,我又看到两个有趣的回复,一个赞同一个反对:

肉唐僧:面越细,相同份量的面团表面积越大,才能“与味蕾充分亲密接触”吧?唉,我这么有逻辑,感动到令人流泪。

押沙龙:面细了固然总表面积大了,但舌头的表面积有限,接触面积反而减小。要最充分接触,还得是宽得能整个盖住舌头的宽面。含在嘴里味蕾一网打尽。

一碗面,居然引出这么多有趣的人和文字,瞧我这客请的,真是巨划算啊,我真是太有成就感了,不得瑟一下真难以平静。

(以下文字音乐起,深情地,缓慢地)

读完关于铺盖面的微博,夜,已经很深了,初冬的风不经意地掠过窗帘,拂过我的面颊。我站在窗前,扪心自问,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热爱吃,我却对吃这么无动于衷呢?不管是吃火锅,吃小吃,还是吃宾馆大餐,我都那么淡定,那么超然。难道我上辈子,是撑死的吗?

那么,就让我来静静地回忆,那些与吃有关的往事吧。

附:《关于吃的记忆》

其实我并不好吃:那天走在街上,丈夫掏钱给儿子买雪糕,问我是否也来一支。我认真想了好一会儿,也没生出想吃的感觉来,只好摇摇头。

细细想来,眼下除了水果我还有兴趣,其他的,诸如糖果糕点、瓜子花生乃至雪糕汽水,我都很难有兴趣品尝了。据说这是味觉退化的表现,很悲哀。我虽已不是小青年,但距中年毕竟还有年头。这就……退化了?

嘴巴寂寞了,脑子还不寂寞。关于吃的记忆就常常跳出来。

“冰糕一毛俩”

对冰糕的最早记忆是在石家庄。那儿虽然是北方城市,夏天依然很热。院子里就时常响起吆喝声:“冰糕一毛俩”——他不叫冰糕五分,而叫一毛俩,而且那“俩”字儿拖得长长的,叫你坐立不安。我和姐姐实在难忍了,就一起把头伸进爸爸妈妈的房间,抑制住急切的心情柔声说道:妈,冰糕一毛俩来了!

爸爸妈妈通常是不为难的,只要我们开了口,总会拿出一毛钱来给我们。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很自觉地假装没听见“一毛俩”。我们知道家里困难,我们很懂事的。

有一回,爸爸妈妈散步回来,突发异想地一下买了四支冰糕,想给我们姐妹俩一个意外的惊喜。他们一人拿了两支冰糕往回走,一路上想像着我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十分开心。

不料——生活总是这样,我们竟没这个口福,不假外出,伙同一群小朋友看电影去了。虽然电影场离家不远,但人头攒动,不能找到。

爸爸妈妈一时傻了眼,手上的冰糕已开始滴水。那时可没有冰箱。除了立即吃掉别无他法。平时从来舍不得买冰糕吃的爸爸妈妈,那天只好面对面龇牙咧嘴地一人吃了两支冰糕。

等我们回来,听到这个悲惨的消息时竟难过得目瞪口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怪谁呢?

到了冬天,我们反而可以经常吃冰糕了。妈妈熬一锅烂烂的绿豆汤,放上白糖。晾冷后装在杯子里,上面蒙一层纸,再将一根筷子插在中间。睡觉前往窗外一搁.第二天早上,一个大大的圆柱体的冰糕就做成了。我和姐姐嚼得格嘣响,哪管窗外飘着大雪。

后来搬家到重庆。重庆卖冰糕的喊法又不同,叫做“冰糕四分五分六分”——好像在涨价似的,其实是三个价格:水果的四分,豆沙的五分,牛奶的六分。那时我和姐姐都上了初中。父亲出台一新政策:我们姐妹俩每人每天可享受一支四分钱的冰糕,钱则一月发一次,每次一块二。如果不吃,父亲特别强调说,省下来就归自己。

这下我和姐姐都舍不得买冰糕吃了。我用来买小人书和花手绢儿,姐姐则用来买半导体零件,那时她正在学着装收音机。不吃,慢慢也就不想了。好像戒烟似的。戒了。

“十全大补汤”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再三告戒我:别人吃东西时你就赶快走开,千万不要馋兮兮地站那儿看。我很听话,有时玩儿着玩儿着就跑回家来了。妈妈说:你怎么回来了?我就说,人家吃东两了呗!每当这时候,妈妈总是要想方设法找点儿东西给我吃,以示奖励。

那时没有零食的概念,奖励我的,无非是红薯干儿、玉米饼切成片烘制的“饼干”,或者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

大概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家吃饺子。我匆忙离开回到家中时,妈妈却不在。饺子的香味儿在我鼻子四周萦绕,那股馋劲儿上来了很难受。我就决定自己解决一下。于是拿了一个碗,放上酱油、盐、味精、醋和猪油等等,凡是平时妈妈烧汤放的我都放了。冲上开水后觉得还不过瘾。又加了一大勺白糖。自以为“味道好极了”,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结果又甜又咸、不伦不类。完全找不到感觉。只好倒掉。妈妈回来后还一声不敢吭,佯装无事。

上中学后胃口大开,一放学肚子就饿。家里从来也没有什么饼干预备在那儿。我和姐姐,有时还捎带上一两个同学,就在箱子里柜子里乱翻。实在没吃的了,就捞泡菜。泡萝卜泡豇豆泡辣椒,越吃越馋——那都是些开胃的东西呀。我那时已经会做饭了,有一次馋得不行了,就以最快的速度摊了几张鸡蛋饼。为了不让妈妈发现,一口气吃光。还将面盆铁锅洗得一点不留痕迹。但晚饭时我一点儿也吃不下了,最终还是“坦白”出来。妈妈并没骂我,还夸了我一句能干。我一高兴,就把小时候制作“十全大补汤”的事也交代了。

二两薄荷糖

这恐怕是我吃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了。七十年代,糖果点心都凭号票供应,每人每月二两。我们家因为日子窘迫.即使供应的二两也很少去买。号票常常是作废了的。

有一回我做了件很讨妈妈喜欢的事,是考试成绩优秀,还是主动干了什么家务,总之妈妈决定奖励我二两糖果。妈妈给了我一张号票、两角钱,叫我自己去糖果店任意挑选。

我心情无比激动。几乎是小跑着上了街。进得糖果店,在柜台前非常认真地左右权衡、反复挑选,最后终于选中了一样我曾吃过一次的非常喜欢的薄荷糖。

那薄荷糖没有糖纸包装,像玻璃似的一片,上面印着小方格.呈淡黄色。二两薄荷糖大约如半本书那么大一块,有十几格。我就暗自盘算着,可以吃好几天呢。

拿着薄荷糖回家的路上,我因为太高兴了,就想显摆显摆,于是顺路去了我的好朋友小珍家.打算给她吃几格。最主要的。是想让她分享我的喜悦。路上我用手掰,掰不动,心想还是让她自己咬吧。

见到小珍,我就把糖递到她面前,十分豪爽地说:给,吃糖。小珍一见我给她糖吃,眼睛立即笑成了一条线。毫不客气地接过去,并且马上送进嘴吃起来。

悲剧发生了。我的意思,是让她咬一格下来,再将大块的还给我。但她却误以为那一整块都是给她的,大概她也没吃过,不知道薄荷糖不是一粒一粒的。

我眼巴巴地盯着她,希望她问我一句糖从哪来的,这样我就有个契机,讲一讲这整块糖总共二两,是妈妈奖励我的,我还没吃呢。

可她吃得太认真了,一声不吭。我只好问她:好吃吗?她点点头,连“好吃”二字都舍不得停下来说。

我不知该怎么办了.也想不出其他的话来说。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来讲,面子超过了嘴馋。我只好在她吃完之前离开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笑.当时可是痛心疾首呢。

在最馋的年龄没有东西可吃,在最迷书的年龄找不到书读。这是留在我少年时代最深刻的两点记忆。

当然,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记忆。

(写于1991年春)

2011年11月17日

作代会杂感

到北京开了一星期的会,明天就要返回了。

同类推荐
  • 小溪从梦中流过

    小溪从梦中流过

    本书是郝天钦第二本诗集。诗于现代都市人来讲,是雅达者心灵的寄托。雅,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当是一曲宏大的交鸣曲。天钦应在其中,我们来看他是发出什么样声音的音符。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九零后公民

    九零后公民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分为爱情篇、社论篇、闲情篇、自我篇、校园篇,全程记录了作者近年来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见闻与感悟。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一心向往娱乐圈的史上最牛公务员宋徽宗赵佶,才艺双绝,爱古玩字画,也爱美人,就是不爱江山。他修“豪宅”陈列爱物,他把理政权杖交与臣子;他与朝臣争宠,也狎小尼姑,当然,少不了与倾国倾城的名妓李师师爱个荡气回肠,数大宋娱乐圈,一哥非他莫属。亡国之君李后主心血之作《江山》是赵佶最爱之物,他曾想将两个半幅的“江”和“山”装裱一处,却发现拼合后的裂痕吻合处下方有一缺口,乃江山之基。不知是否巧合,饶是大宋江山如画、美女如云,也挽不回赵佶国破家亡、被掳金国的结局,大宋的半壁江山和半国美女也落到了金人手中。李后主为宋太祖所囚,宋徽宗为金太宗所囚,两个“文艺皇帝”落得同一个结局,历史惊人相似地画了一个圆。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璃梦

    TFBOYS之璃梦

    她,原本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可因为家族的种种变化,使她变得冷漠孤僻。但,这位少女遇见阳光活泼的TFBOYS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作者是第一次写小说,如有雷同或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读者多多包含、勿喷,谢谢!)
  • 冥婚之帅鬼老公萌萌哒
  • 鬼医录之:狐心宠妾

    鬼医录之:狐心宠妾

    她是名门嫡女,战神王爷的未婚妻,可就在大婚前夕,惨遭妹妹挖心夺脸。重生归来,一双紫眸潋滟天下,一颗灵狐之心算尽天下人心。她誓要将那些迫害她的仇人统统送进地狱。可是为什么就有人偏偏喜欢跟她作对?那个面瘫王爷,人前高冷禁欲,人后却是无赖撒泼求抱抱。今天怀疑她是敌国奸细,明天说她是对头的亲信,更过分的是,审她居然审到了床上了。“你别过来,你要干什么?你可是正人君子!”某女紧张的拉着被角节节败退。某男一脸邪魅步步逼近,“正人君子也是男人,乖……”
  • 云墨江湖客

    云墨江湖客

    风云诡变道,浓墨狡谲心,江湖多波劫,庙堂有客卿。
  • 阴脊梁

    阴脊梁

    楚扬的外婆躺在床上,嘴里不断重复同一句话:“小勇,洗脸。小勇,洗脸。”小勇,是楚扬两年前死去的小舅,死于一场煤窑的事故。按照妈妈的说法,外婆得了邪病,需要找云姑。而莫名其妙,楚扬成了云姑的徒弟,然而她只是个骗人的神老妈子好么。
  • 豪门恋人

    豪门恋人

    他是萧家英俊潇洒的三少爷,她是沈家地位低下的大小姐。他们相识相知,而后又彼此相爱。可到最后她却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父亲的阴谋,无奈之下,她毅然离开......五年后,两人再次交锋他恨她亦爱她,而她却再难记起过往。
  • 一纸契约:总裁独宠傲娇妻

    一纸契约:总裁独宠傲娇妻

    相恋多年的男友,原来是渣男。和别人滚完床单,转身又下跪求苏茉帮他升职。误入总裁房间,被吃干抹净,威胁签下一纸契约,没想到总裁叶明远却另有目的。“协议到期了,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这是新的协议,立刻给我签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原来我只玺欢你

    TFBOYS之原来我只玺欢你

    【易烊千玺篇】‘大家好我叫夏梓晴,我希望以后和大家成为好朋友。’这短短的自我介绍,让夏梓晴闯进了易烊千玺的心里。敬请期待
  • 傲娇小主

    傲娇小主

    女主是现在社会的一个白领宅在家里就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腐女,在女主遇到男主的时候从一个傲娇女慢慢的沦为了一个傻白痴。男主遇到女主之后也从一个老实人蜕变为一个腹黑男。
  • 万剑来朝

    万剑来朝

    封邦建国,诸侯争霸,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大周朝。长剑轻鸣,剑道昌隆,这是一个“剑”的纪元。剑道,是杀戮,还是救赎?亦或是守护。一切尽在:万剑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