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2500000015

第15章

我朋友周大荣是师院副教授,原来教化学。但他对化学一点兴趣没有。或者说,对于教化学,没有一点兴趣,却出人意料地长着一副经过化学反应的模样,大头,小眼,短鼻子,葫芦脸,怎么看,都仿佛是人类进化成的另一物种。好在,他汉语好,英语更好,因此也没有人怀疑他跟自己是同类了。

由于周大荣热爱文学写作,经过院系间的调整,调到了中文系这边,专教本科班的写作课——写作,是周大荣的强项,数年来,写了不少文学作品,小说啊,诗歌啊,随笔啊,评论啊,什么都写,跟我有些臭味相投。而他的强顶,是散文诗,在这块领域,他更是得天独厚。让他教写作,可谓驾轻就熟啊。他也读了不少书,古今中外,汉语外文,涉及很广,有事没事会和我混到一起,谈谈文学,谈谈写作,谈谈读书,偶尔也会聚在一起喝两杯。酒这东西真是怪,喝下去,就会让人产生异变,谈话也常常不着边际。有一次,也是因为酒大,他不小心说漏了嘴,说他写了十多年,也算是老作家了,却没在正尔八经的杂志上发表过作品,最多是《中国散文诗报》啊,本市的日报晚报的副刊啊什么的,或者说,全是不起眼的小报,所发作品也是三五句一篇的散文诗或散文诗一束,真不好意思拿出来现现丑,跟学生们也不好意思吹牛。我安慰他说,这些作品,如果单篇拿出来,确实单薄了些,但要汇成一集,那就厚重了,读者说不定会很喜欢。他摇摇头,说,出书,谈何容易,出版社认的是市场,除此而外,就得自己买书号,自费印刷了,没多大意思的。我说,你英语好,可以搞搞翻译,你散文诗又那么有名头,翻一本《草叶集》那样的书,不愁没有识货的出版社。他听了,朝我望望,半天,没说话,又半天,眼睛忽地一亮,端起一杯酒,在我酒杯上碰一下,说,敬你。

不久之后,周大荣翻译的新书就出版了,原著是英国著名散文诗作家伍莱芙尔蔓的成名作《远逝的声音》。据说,这本书稿,出版社是一眼就看好的,开给周大荣的稿费也不少。可以说,这本书对周大荣来说,是名利双收啊。

我是第一个获得赠书的同事兼朋友。这是一本薄薄的书,小三十六开,一百二十页,收伍莱芙尔蔓散文诗一百多首,基本上是每页一首。我读了几首,心想,这个伍莱芙尔蔓也不过如此,水平也不比周大荣强,最多也就半斤对八两。再往下看,有三五首居然和周大荣曾经在本市晚报上发表的作品构思雷同,甚至有些眼熟。我自然也不便说什么,可能是周大荣在创作时,参考过伍莱芙尔蔓的原作也未可知。

又过不久,系里的老师间便传闻小道消息,说周老师翻译的伍莱芙尔蔓散文诗集是假托,大英帝国并没有这个十八世纪的古典散文诗人,更没有《远逝的声音》这本书。事实上,这本书中的作品,都是周老师自己的创作。我也听到这样的说法,自然还是不便说什么,一来,我和周大荣是朋友,二来,我们都是搞写作的,同行,别人议论一下可以,我要是参与议论,人家会说我妒忌,或者说是文人相轻。

然而,这事还是牵连到了我。某天,午后,周大荣突然来到我的宿舍,板着脸对我说,借给你的几本书,还我。我听了,一头雾水。借书?我们都是爱书如命的人,从不互相借书的,便说,啊?我没借你书啊。周大荣听了我的话,显然更生气,他怒斥我道,没借?怎么可能没借?见过不守信用的,没见过你这么不守信用的,别的书也就算了,可那本伍莱芙尔蔓的原版英文书,你一定要还我。我想了想,真的没借过他的书,更不要说英文原版了,况且,我的英文水平,还不足以读英文原著,便赌咒发誓,决没借。周大荣对我的话更加受不了了,和我大吵大闹起来,以至一直闹到系主任那里。一个说借,一个说没借,闹到最后,当然是不了了之了。惟一的功能,就是让整个系甚至全校都知道了,我借过他一本英文原著,而且是他曾经翻译过的伍莱芙尔蔓的散文诗。

这件事的后遗症是,从此,周大荣在许多场合,都对我的人品表示怀疑,贪污他一本书事小,关键是,那本伍莱芙尔蔓的原著,是他惟一的一本,据说,也是国内惟一的一本伍莱芙尔蔓的原著。

这样一来,自然堵住了那些怀疑他翻译作品是“假托”的流言了。

周大荣依然教写作课,第二年,评上了教授。据说他评教授的重要筹码,就是那部翻译作品。

古亭下

我记得这个年份,一九九七。这一年,国家大事是香港回归。这一年,个人大事是在年初,我结束了为期七年的婚姻。我有些颓废、憔悴和焦虑。本来还有希望——难得再回到单身时代啊,但是,这样的希望我没要。我把希望还给了希望。我觉得希望已经不适合我,绝望才是我的基本行状。恰巧有一个进修的机会——符合我绝望的标准,新环境,新气味,没人知道我,我也不想知道别人。我便只身一人来到南大,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民俗抢救培训班,时间是四五六三个月,正好到暑假开始时,我们结业。

参加这个班,我有些宿命般的好笑。消亡的民俗有人抢救,新的民俗也在衍生。谁来抢救我的生活?我还能衍生出怎样的人生?学习生活既轻松又枯燥,轻松是我毕竟搞了这些年民俗,驾轻就熟,司空见惯,枯燥也是原于相同的原因。我时常在下午放学之后、晚饭之前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在南大校园里散步,这里走走,那里瞧瞧,既没有目标,也没有目的。南大的校园不算古老,历史沉淀和民俗遗存不多,但还算俊朗,还算波俏,还有一些能让人想想和发发呆的地方,比如被蔷薇和凌霄环抱的这座古亭。

这样的,我就看到了她。

我不是专门来看她的。事实上我在看到她之前,并不知道这里有人。此时已经是六月初,天气有了一些热度,尽管是下午,尽管是黄昏即将来临,偏热的气温还是让人感觉不适。而这些盛开的白色蔷薇和红色凌霄,会让人心情大好。我从一个几乎被蔷薇和凌霄的藤蔓封闭的台阶走上去,走上一个平台。这里有一个石凳,仿佛专门等我来小憩似的,平静而安逸。我坐下去,随手捡起谁丢失的一本杂志。这是一本日文杂志。我对日本鬼子没有好感,但他们的杂志办得漂亮。我便随手翻翻,文字读不懂,也不想读,那些彩色图片——卖弄风情的日本少女大面积地裸露着肌肤,骚首弄姿非常吸引眼球。谁丢了杂志呢?是日本留学生吗?还是日文系的中国学生?我抬起头来,蓦然的,在我视线所及的地方,也就是再上一级的平台上,那个古老而红漆斑驳的亭子里,站立着一个女生。她身体的一部分被蔷薇和凌霄挡住了,我只能看到她侧身的面庞,长发遮住了脖颈和耳廓,她面色是沉静还是凝重,我一时无从判断。她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一动不动。我不时地瞥她一眼,希望她转过身来,笑笑,或轻声哼一支歌。这些当然都没有发生。我只看到她红色连衣裙,看到她戴眼镜,看到她鼻梁挺拔而秀气,看到她奶白色的脸。

我起身,拿着杂志,绕过那截墙一样的蔷薇和凌霄,正面走向她。

让我惊讶的是,她正在流泪。

一个在古亭里独自垂泪的女生,让我找到了和她答讪的借口。我是在离她不到两步远的地方,把杂志递上去,说,你的?

她既不看我,也不看杂志,而是抬起手,把杂志打落在地,跑着走了。她跑动的身体前倾比较厉害,以至于在绕过蔷薇和凌霄拾级而下时,差点摔一跤。我心里极不平静,甚至有些担忧。她的美貌和泪水,说明她正处在一个人生的拐点上,我要是能帮她点什么就好了。想过之后,我又觉得不现实,她是那么美丽,又那么年轻。我呢,一个外乡人,新近离了婚,又三十好几,早已经过了幻想和冲动的年龄。

有意无意的,我还是到古亭来,经常来。我知道我心里放不下她了。

如我所料,我在古亭里没有看到她,就连古亭附近的树林、花园里也不见她的踪影。但是,我每次来,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她的气息一直流动在空气里。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在鼓楼广场看到她了。她是从鼓楼医院出来的,步履匆匆。我恰巧从那里经过,便也跟着她走了一截路。她没有顺着鼓楼广场附近的一条小巷回南大,而是去一家服装店,买了一条裙子。她挑选裙子一点也不像别的女孩那么仔细,看好一件,手一指,就让服务员拿下来了。试穿一下,在镜子里照照,满意地笑了。我记得那条裙子,是一条长裙,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在裙子的前胸部位,开着几朵向日葵。金黄色的向日葵,很艳。

有一天,黄昏时分了,天气十人的闷热,我吃完晚饭习惯性地渡步过来,看到古亭里站着一个男生,但又不像一个普通的男生,显著的特征,是他穿整洁的白色短袖衬衫,系一根红色领带。夏天的校园里,很少有学生系领带的,老师们中间也极其罕见。他的格格不入的装束,让我多关注他几眼。就在这时候,她来了。她是快乐地跑来的。她的快乐,就像打在她腿上的裙子,飞花乱坠。对,她就穿新买的带向日葵图案的长裙子。

男生迎了上去。

四只手牵到了一起。

男生叽哩咕噜地说话。我听出来,那是日语。

女生也叽哩咕噜地说着。

我听不懂日语,但两个人的交流肯定是在谈论什么快乐的事。

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松了一口气,似乎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终于可以放下了。

小雨落下来时,我正从第三食堂出来。第三食堂在南苑,这儿也是学舍区,有不少学生在小雨中走路。在雨中奔跑的女生也有。你知道我的心思,凡女生多的地方,我会左顾右盼,一方面是看看她们美丽的身姿,另一方面,是在寻找她。我不会放过一个看见她的机会,哪怕只是看看。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心态。或者最终有什么目的。但我知道什么都不会有,我早已不再幻想什么艳遇,什么奇迹。事实上,我已经多次看到她了,如前所述,她在古亭里的暗自垂泪,她和日本男生的欢声笑语,还有在图书馆,在食堂,也有类似的巧遇。那又说明什么呢?至少,直到此时,她还不知道我。尽管她打掉过我递给她的书。

对,你已经知道了,在南苑宾馆的台阶上,她举着一把伞,在东张西望。

南苑宾馆实际上是一个留学生公寓,住着不少西方和日韩留学生,也有不少中国女生出入于这里。当然,她们的手上,都会牵着一个黄头发或黑皮肤的外国少年,如果从肤色上难以判断国籍,那多半就是东亚的留学生了。她出现在留学生公寓门前台阶上,显然不是在这里躲雨。雨不大,丝丝缕缕的。她是在等人。我知道她在等谁,一准是在古亭里我见过的那个说日语的英俊男生。

她究竟有没有等到我不得而知。其实这不难想象。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次,她等得太久了,因为我三次(故意的)从南苑宾馆门前经过时,她都在。直到第四次,南苑宾馆门前台阶上,才没有她的影子。

我在“民抢班”结业前一周,在南大北校区和南校区里,没有再见到她的身影。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见到她。我只是到她经常出现和曾经出现的古亭,凭吊一下(这样说有些不恰当,但我心情确实如此)。古亭依是我熟悉又陌生的古亭,而那个独自垂泪的女生去了何方?

旅行客车上的暧昧

豪华旅行中巴车上的二十多名男男女女,主要来自文化系统的三个剧团、一家画院和一所艺术专科学校,有演员,画家,艺术教授,可以说,清一色都是艺术家。

我这个画院副院长被临时任命为这次红色之旅的领队。

由于都是本系统艺术家,我对他们大致都比较了解。临出发的前一天,领导找我谈话,只送我一句话,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回家。但领导又特意交待说,也要注意约束哦,这些艺术家都是人精,一个比一个情感丰富,绯闻不要闹大就行。

我并不是要做情感间谍,也不是要窥探人家的隐私。但领导的话也怪有意思的,便在旅行中,刻意注意观察一下,看看究竟谁和谁会在这一周之旅中,闹些绯闻出来。当然了,所谓的观察,还是有重点的,那些有家有口的先忽略不计,重点在那些单身男女身上。又重点的,在那些单身女人身上。

梅无双无疑是重点中的重点,一来她年轻,漂亮,人又机灵,关键是,她离婚才小半年。这是个最需要男人抚慰的时间段。半年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离婚时的阵痛和不愉快(也许是解脱)已经磨灭的差不多了,而新的爱情还没有萌芽,她要是闹点小绯小闻,一点也不奇怪。另外还有三位,老男人陆空是剧团拉二胡的,五十出头了,离了十多年,一直在找,又一直没有中意的。中年女人海棠,就是那个矮伴、白净又风骚的歌唱家,新近死了男人。别看她岁数也近五十了,可是个十足的现代派,男人刚过五七,她就放出风来,要在某某交友网站征婚。女舞蹈家丽人也是“危险”分子,她离婚时间也较长,三年或者五年吧。两三年前就有传言,说是和陆空打得火热,后来不知怎么不了了之,如果利用这次旅行重叙旧情,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站在梅园新村,下车参观时,我看到歌唱家海棠和舞蹈家丽人都不约而同地戴着时尚的口罩,海棠的口罩是粉色的,上面印着两个黄色大字:“纠结”。舞蹈家丽人的口罩也是个性十足,黑色的,上面印着紫红的“钱不是问题”,旁边还有一行绿色的小字:“问题是没有钱。”现在连口罩都玩个性了,何况人乎?我这样想着,便随着人流参观了。

女人们更乐于逛街,异口同声说参观没意思,我这个领队根本控制不了她们的叽叽喳喳,只好同意。不过我先提一个条件,先住下来,安顿好以后,大家再自由行动。

我们这个团男人少,女人多,连司机,才八个男人,还不到女人的三分之一。分配房间时,我和陆空住一起。

一天下来,有些累。我准备冲澡时,门外便有女人把陆空喊去逛街了——我没有听清是谁。

天快晚时,他们才陆陆续续回来。女人们展示着她们疯狂抢购的衣物,比比划划的,互相攀比又互相眼红,吃晚饭就拖泥带水一直到八点钟。男女自然分坐了两桌。但女人那边显然太拥挤了,男人这边又太松了。我大着嗓门喊她们过来几个,没有一个响应。我只好点名。可点到名的也不过来,不是推说不能喝酒,就说坐下就不想动了,腿都累酸了。没办法,我准备亲自过去拽几个来。可能是见我要动真了吧,海棠自告奋勇端着餐具过来了,说不就是喝酒嘛,我来喝,是不是陆空?谁怕谁啊。看有人自投箩网,我又动员几句。女人们也跟着起哄,让丽人也过来。一个大嗓门甚至露骨地说,嘛,人家能跟陆空喝几杯,你就不能啊?你丽人怕啦?丽人,冲!丽人也便嘻笑着,半推半就地端着餐具过来了。有人又拼命地动员梅无双。可梅无双很淡定,一直稳如泰山。至此,我才恍然,原来,大家都想有好戏看,看看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戏如何上演。可惜梅无双不给面子,坚决没有听从“导演”的安排。

好吧,既然没有人愿意过来,就这么喝吧。

集体三杯酒下肚以后,开始自由挑战。

海棠首先“发难”,敬陆空的酒——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早有预料的。

陆空也没想到他一下子成为焦点,似笑非笑地说,喝,好的,喝……太急了吧?等别人喝喝的,咱们再喝。

海棠很霸道地说,不行,小狗吃的,我都站起来了,还敢不喝!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3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3短篇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2013短篇系列。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
  • 逐鹿北京

    逐鹿北京

    小说虽然是以出版业为载体展开故事,但实际上讲的都是“外地人”在“大城市”如何打拼谋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下时代的热点题材。做传销起家的老曹带着资本来到北京加盟了孙军创立的的AAA文化公司,经过一番博弈较量,孙军成功地全身而退,老曹则如愿地接手公司,在石大兴和阿漆的辅佐下,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把公司进一步做大。之后,羽翼渐丰的石大兴、阿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离开公司自立门户,老曹开始走下坡路,他奋力挣扎,直至最终关门倒闭。另一边,石大兴、阿漆艰难打拼,逐步成长为新一代民营出版商,沉稳的石大兴越做越大,阿漆则始终在谋求突围与振兴。
  • 曹操墓曝玄机:帝王秘葬

    曹操墓曝玄机:帝王秘葬

    苗君儒一行人到了一个奇怪的村子,名叫抬棺村。在抬棺村,苗君儒认识了一群身份各异的入,有行事奇特的八路军干事,有亦正亦邪的绑匪,有身份可疑的女肉票,有淳朴但诡异的村民……因为种种原因,各怀心思的一群人结伴同行,遭遇重重危机,一个谜团还未解开叉陷入更大的谜团之中,而这群暂时同行的人彼此之间矛盾重重……“清朝清到脚,明朝明到腰。宋元平地走,隋唐深处逃。金木水火土,掌中乾坤大……”这几句看似普通的话,却暗藏着无限玄机。苗君懦一行人发现这一次的考古如同进入了一片隐藏了千百年的迷雾。
  • 台北春宴之何香芸

    台北春宴之何香芸

    在写何香芸的时候,我身边刚好发生了几件令人不快乐的事,所以情绪被我摆在十分低潮的位置。那时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后来将已经完成的前三章又全部撕毁,决定暂时不写了。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怎能请读者老爷过目呢?
  • 契丹王朝

    契丹王朝

    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横空出世、铁骑冲腾200余年,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迭出,谁能小视?契丹族大政治家、军事家耶律阿保机,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统一了北中国,建立契丹王朝。契丹英雄在黄少漫卷的战场上铁马奔突的同时,辽帝国宫廷内部,围绕皇位生发了层出不穷的机谋与血腥。不停的内斗,使这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尽艰辛、坚韧与二百年的辉煌后,灰飞烟灭了……
热门推荐
  • 六2班勇闯末世,看我们的

    六2班勇闯末世,看我们的

    某某小学,六(2)班正如往常一样吵闹的上着音乐课,却不想,音乐老师却忽然变异,成了丧尸,几个同学作死碰了音乐老师,却被咬伤,也成了丧尸,全班女生互抱在一起,尖叫着,语文老师忽然跳了出来,拿着小型手枪,连发几枪,打死了音乐老师和被咬伤的同学。语文老师告诉了同学们实情,并告诉了怎么使用手枪和其他武器。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谁的阴谋??这一切的一切又是怎么回事??一起看六(2)班怎么勇闯末世吧!!!![求收藏。。]
  • 永生永世守护您

    永生永世守护您

    疑点重重的迷局,他踏上迷茫的旅途,下一秒就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他有一个身着白衣的好执事,一直陪伴着他寻找出路。跨种族之间的斗智斗勇过后,终于迎来了新的光明。但是,前方真的就是出路吗?
  •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本书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包括《从官场到江湖》、《别无选择》、《从教授到军师》、《钱财于我如粪土》、《鱼与熊掌可否得兼》等文。
  • 西游之众生情

    西游之众生情

    孙悟空借六耳之劫脱离取经队伍,但是虽然离开,心却放不下......本书修行有九宫、八卦、七影、六道、五行、四象、三星、二气,但是法力高深没有明确界限
  • 医婚难求,不良萌妻带球跑

    医婚难求,不良萌妻带球跑

    苏曲知撩倒秦予之得靠“苏氏撩汉语录”,而他撩她却只要端着一张脸,一个眼神一抹笑,一副3D立体环绕低音炮,便能让她晕头转向找不着北,苏曲深感好气啊!秦予之不仅是一个大写的撩,更擅长给她洗脑。他说他是她的医生,她表示理解。他说他是她的一生,她表示,嗯,娇羞!这千万人蹉跎的世间,他们不曾错过,从相互吸引,到相濡以沫,不管有多少妖艳贱货的阻碍,他们也不会相忘于江湖。
  •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生活知识百科2

    生活知识百科2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回到清朝当王爷

    回到清朝当王爷

    晚清,满洲贵族绑架着整个中国走向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何解开这个节,有过这样一个说法:满汉同头。我认同这个说法。所以有这么一个汉人思想,满人身躯的角色设定。至于其他可能,譬如徐一凡式,譬如雨辰式,李富贵式,都是很好的方法。但个人才情有限,抱歉则个。之前曾规划唐代的题材,但花了三个月时间泛读一遍相关年代,人物,体制,民生,军制,地理,风情,城市等等资料之后,越看越不敢写。因这么一个认识:粗浅的看些入门的资料,反而有写下去的雄心,但真正去研究后,便不敢写了。原因不细说。晚清,算是个人最强项的一段历史,因此有些逻辑性不通的路子,本能的不会去写。书中特别会写当时的思想,咸同期间,乾嘉汉学式微,程朱理学复兴,曾李何以不造反?因为思想在束缚着他。同样的,也在束缚着天下的——人。破除束缚只两途,某月一声炮响,和……
  • 生吞天兮命终极

    生吞天兮命终极

    我叫吴天,今年二十四岁。由于某种原因,我被牵扯进入一系列的奇特的探险活动中,当我试图理清这一切,才发现所有事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巨大谜团……那是,生命的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