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4100000041

第41章 孙膑兵法(13)

如果人数多就能取胜,那用筹码计算兵力多少决定胜负就算了。如果物资雄厚就能取胜,那用容器计量粮食多少决定胜负就算了。如果武器装备好就能取胜,那胜利就太容易预知了。所以,国家富足不一定就绝对安全,国家贫穷不一定就必定危险;人数多未必就一定能取胜,人数少未必就一定会战败。决定胜败安危的是对战争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敌人人数多,能使他们分散又无法互相救援,受到攻击,不能互相……武器装备再精良也不能发挥作用,士兵再勇敢有力也不能保卫主将,这样就掌握了取胜的规律了。所以,英明的君主,掌握并能充分利用战争规律的将领,一定在战前就……这样在战前就有了取胜的把握,因而开战后按照计划作战就不会失掉应得的战果,所以军队出征就会取胜,班师也不会使国家受到损失,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

……作为进攻方就要抢先行动……

……兵法上讲:防御的一方应该在边境迎击敌军……

……进攻者挑衅就……

……使敌人疲惫,使敌人全军丧失斗志,就能取得胜利。所以牵制敌人的左翼而打击它的右翼,右翼失败了左翼也不能救援;牵制敌人的右翼而打击它的左翼,左翼失败了右翼不能救援。这样使敌人军无斗志,士兵逃避战斗,近处的兵力不够,远处的部队散落……

【故事论述】

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内部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国力也日益衰弱,尤其是吐蕃统治集团早已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没想到,一场叛乱却在这时掀起,引发叛乱的主要人物就是仆固怀恩。仆固怀恩曾经参与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但是朝廷却没有赏赐他,他心里非常不满,就决定反叛。不久,他带领轻骑300多人逃往灵州,并发誓与唐朝势不两立。为了推翻唐朝政权,仆固怀恩便撒谎向吐蕃、回纥借来10万大军,从灵州向长安进攻。仆固怀恩的大军很快就到达奉天。长安受到严重威胁,朝内的文武百官,却都一筹莫展,政局又是一片混乱。皇帝惴惴不安,忙向大臣们问计。郭子仪说:“仆固怀恩曾做过我的部将,我了解他。他虽是一员猛将,但他不爱惜士兵。士兵虽然跟着他,只是迫于无奈,但心里都想乘机重返家园,所以只要我们指挥得当,打败他并不困难。”皇帝听了郭子仪的话,就立即任命他为关内河东副元帅,让他率领10万大军去讨伐仆固怀恩。

10万大军在仆固怀恩率领下,横冲直撞,旁若无人,直朝奉天城而来。这恰好中了郭子仪诱敌深入的计策。他们刚要摆开阵势,就听见战鼓咚咚,杀声震天,奉天城外,唐军摆成一字阵势,非常严整,当中竖着一面帅旗,随风飘扬,旗上写一个“郭”字。仆固怀恩的将士一听郭令公的大名,都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跑,郭子仪可以说是不战而胜。仆固怀恩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又回到灵州。唐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仆固怀恩死心,后来他又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共10万多人再次进犯长安。

为了阻挡各路叛军的进犯,郭子仪传令各地驻军,必须坚守要塞,抵制敌兵,不让敌兵前进一步。

郭子仪深知这场战争战必失败,退则被歼,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他决定寻找机会主动出击。

郭子仪召集所有的将领一起来商量退敌的策略。任命部将白孝德为副元帅,让他死守泾阳,等待援军;派牙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表示愿和回纥王联合平定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健在,十分惊奇,半信半疑。他对李光瓒说:“郭令公真在人间,你不是欺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我可以见见他吗?”

李光瓒把回纥王的这番话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是个足智多谋、不畏凶险的将领,为了劝退回纥兵,他决定一个人去见回纥王。他对将士们说:“敌强我弱,实力相差悬殊,很难用武力战胜。过去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密切,曾订过互不侵扰盟约。为今之计,我不如亲自去说服他们。兵不血刃,退回纥兵。”郭子仪要冒着生命危险,单枪匹马去回纥军营中与他们谈判,将士们都很担心他的安全,准备选拔500名精锐的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他说:“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让回纥王有更深的防范,说不定还会有误解。”

郭子仪正想动身,他的儿子郭晞前来阻拦说:“回纥兵像虎狼那样凶暴,父亲是国家的元帅,怎能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回纥军营谈判呢?”郭子仪坚决地说:“如果唐军和回纥兵打起来,不但咱们父子生命难保,就连国家的命运也很危险。如果国家保不住,个人又哪里有存身的地方呢?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王谈判,用道理去说服他们,也许还有成功的希望。要是万一不成功我就捐躯报国来实现我平生的大志。”说着扬起鞭子,打了他儿子的手,令他:“走开!”便和几个骑兵出了军营,朝着回纥的方向而去。

郭子仪事先做了安排,在他出军营后,让人连声高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闻者丧胆,都情不自禁地放下了武器。回纥兵的统帅药葛罗立即拿起弓箭,准备应战。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掉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勇敢沉着地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兵都很吃惊,大眼瞪小眼,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郭令公呀!”药葛罗也放下弓箭,赶忙走过来迎接郭子仪。郭子仪握着药葛罗的手,非常严肃地说:“你们回纥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万分感激,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你们丢掉过去的功劳,帮助叛臣仆固怀恩作乱,同唐朝结怨仇,是不明智的选择啊!仆固怀恩叛唐弃母,被人唾骂,像他这样寡廉鲜耻的人,能为你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们真心同唐朝和好,应该马上撤兵。不然,我将传令三军,一气杀来,管叫你们片甲不留。如果你们现在敢把我杀死,唐军一定不会答应。”郭子仪的一番话,吓得药葛罗惊慌失措,连连说:“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他说皇帝已死,说你早已在阵前丧命,朝内一片混乱,没有主人,因此我们才敢跟仆固怀恩来进犯。现在我们知道皇帝仍然坐镇京城,又亲眼看到你,我们怎么还敢和唐军对抗呢,我们马上就撤军!”

看到事情成功,郭于仪心里十分高兴。为了粉碎回纥与吐蕃的联盟,他抓紧机会,又劝药葛罗说:“吐蕃王不讲道义,反复无常,趁着唐朝内乱,便抢占土地,烧毁城市,破坏乡村,还掠去大批财物。假如你们肯帮助我们打退吐蕃,继续保持同唐朝的友好关系,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失去这个好机会啊!”药葛罗听了又感激又惭愧地说:“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打退吐蕃兵,以便立功赎罪。不过,请你不要把仆固怀恩的儿子杀掉,因为他是我们王后的兄弟,杀了他,我们王后会很伤心的。”郭子仪答应了他的请求。

先前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回纥兵,这时稍稍转向前来,郭子仪的随从人员怕他们伤害郭子仪,也紧紧跟上几步,加强戒备。郭子仪却毫不惊慌,挥手叫部下退回。药葛罗一面喝退士兵,一面叫人摆出酒席,同郭子仪同饮共欢。药葛罗要试一下郭子仪是否有诚意请他举起酒杯发誓,郭子仪面对众多将士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谁若违背誓言,就叫他死在阵前!”药葛罗也照样发了誓。双方互相立了盟约后,郭子仪就领着几个部下,胜利地回到了唐营中。

不费一枪一卒,郭子仪就这样又平定了一场叛乱,并且还为唐朝争取到了一个盟友。

有时兵之主客是在心理,只有把握好心理上的优势才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名家论战】草庐经略·主兵

强寇侵疆,势如风雨,可无御之之术乎?是当无求一战之利。盖敌之所欲惟速战,必坚守以避其锋,出奇以挠其谋。彼悬军深入,往还千里,就令人约轻赍,计日负食,势必疲劳,又有衣装军器,勤劳而至,未有不资之转运,与因粮于我者。法当收我邦畿之积,悉入城堡;远我居民,以免侵掠;据我前险,断彼后厄;分遣精兵,抄其谷食,焚其辎重;高城深池,坚壁不战。如藏九地,无隙可投。彼粮食不通,野无可掠,攻城不拔,求战不得。俟其饥绥,渐见引还,吾以奇兵击其旁,重兵蹑其后。乘其惰归,掩诸险阻,斯坐而获全胜矣。

善者

【本篇主旨】

本篇文字比较完整,脱漏很少。“善者”,意指善战者。本篇主要论述善战者在作战时如何使自己处于主动而陷敌于被动。

【原文】

善者(1),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2)。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3),敦三军(4),利屈伸(5),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6)。

故兵有四路、五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者四路必彻(7),五动必工(8)。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然而处],于敌之人。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9)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默然而处,军不免于患。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10),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薄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待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待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

二百

【注释】

(1)善者:善于作战的。本篇论述善于作战的人在战争中怎样使自己处于有利主动的地位,使敌人陷入不利被动的境地。

(2)受敌而不相知也:受到攻击而不能互通消息。受敌,受到敌人攻击。

(3)善者制险量阻:善战的人能够判断并且利用地形。

(4)敦三军:屯驻军队。敦,借为“屯”,驻扎。

(5)利屈伸:有利于进退。屈,退。伸,进。

(6)柴:猜疑,猜忌。

(7)彻:通彻,畅通。

(8)工:工巧,巧妙。

(9)傅:狙击。

(10)倍道兼行:一天赶两天的路,昼夜行军。

薄:迫近,指交战。

还踵:掉转脚后跟,这里指后撤。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即使敌人兵力强大人数众多,也能使它分散,不能互相救援,受到攻击也无法互通消息。所以敌人即使有深沟高垒这样的凭依也难于固守,有坚固的战车和锋利的兵器等精良装备也发挥不出威力,士兵勇猛也难成强势。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够灵活利用地形,驻扎军队,使部队能够进退自如。敌人人数多,就能设法使它变得相对不足;敌人粮草充足,能想尽办法使它粮草供应不上;敌人驻扎不动,能用计调动使它疲于奔命;敌人富有天下,能使它分崩离析;敌人全军团结,能使它互相猜疑。

所以,用兵讲究“四路”、“五动”:向前是路;后退是路;向左是路;向右是路。往前是动;往后是动;往左是动;往右是动;按兵不动也是动。善于用兵的人能使自己四路畅通,各种行动巧妙。所以进攻时敌人无法抵挡,后撤时敌人不能截断退路,向左右移动也不会陷入险阻,按兵不动时……所以要使敌人四路不通,行动不利。前进就被狙击,后撤又被截击,或左或右又会陷于险阻,按兵不动,也困难重重。

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背负装束进行长途急行军,日夜兼程加速行进,疲惫的队伍得不到休整,饥渴的士兵来不及饮食。这样的队伍投入战斗肯定不能取胜。我军则吃饱喝足以逸待劳,以静制动。这样一来,开战时士兵们就会勇往直前,冒着利刃进攻也不会后退半步。

【故事论述】

官渡之战后,曹操转弱为强,成为北方霸主。同时,孙权在江南接手了孙策的基业,对北方战事坐观成败,集中力量治理内政。荆州刘表虽兵精粮足,却无进取之心,而刘备一直都不能占有一块牢固的根据地。

刘备此时在荆州声望高、名气大,但是已届不惑之年的他却始终处于辗转依人的被动状态,他自己也很悲愤郁闷。由于曹操南侵的风声日紧,不安的情绪笼罩着荆州,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但他兵微将少,难以与曹操的大军抗衡。他回顾自己多年以来的经历,认识到之所以屡屡失败是因为身边没有运筹帷幄的人才辅佐,为此他特地拜访了当时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并将刘备招揽人才的消息散开。

公元207年的冬天,在司马徽、徐庶等极力引荐下,刘备亲自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隆冬季节的严寒,接连三次前往隆中探访诸葛亮。

这期间,诸葛亮正在外游历,访友磋学。有关刘备请他出山之事,他己有所耳闻,也为此事犹豫不决。以当时形势,曹操已一统中原,声势日赫;孙权雄跨江东,国险民附;刘备半生争战,到头来寄人篱下,仅有新野小县,兵不过数千。当时许多名士认为曹操必能“匡济华夏”,许多人都去投奔了曹操,但像诸葛亮那样具有正统观念的才俊,绝不会去投奔曹操的。刘备作为汉宗室后代而久负盛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人物,他也深知刘备力挽狂澜、兴复汉室的事业是何等的艰巨。他心中常常在想,也不知刘备请自己出山仅是装点门面,还是竭诚以待,委以重任。出与不出,他举棋不定,若贸然而出,不但难成大业,且会自误才学。于是,他一面游历访友,一面思索是否应该出山。

刘备等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诸葛亮终于被刘备这种虚心求教的精神、竭诚相待的态度所打动,终于答应出山辅其功业。

诸葛亮于是对刘备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说:“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之士纷纷乘机起兵称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据者多得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则是名望低微,兵力弱小,然而曹操终能战胜袁绍,由弱者变为强者,这不只是天时有利,也是人的谋划正确的结果。如今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并且挟制皇帝而向诸侯发号施令,因而不可同他直接较量。孙权占有江东地区,其统治己历三世,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都愿意辅佐他,这可以结为盟援,而不可以图谋他。荆州北有汉水、淝水作屏障,南至海边有丰富资源可供利用,东连吴郡、会稽郡,西通巳郡、蜀郡。这里是用兵的战略要地,但其统治者刘表却无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赐予将军的吧,将军可有意于此吗?”

“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广大,是块富饶之地,汉高祖(刘邦)就是靠这里而成就了帝业。现在,益州牧刘璋昏庸无能,张鲁又在北边与他作对,尽管这里人口众多、资源富庶,但因其不知爱抚民众,致使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英明的君主。将军既是汉室的后代,且又信义显扬四海,广交天下英雄求贤如饥似渴,倘若占领荆、益二州,控扼险要,西与诸族和睦为邻,南面抚绥边地人民,对外结盟孙权,对内修明政治;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就伺机派遣一员大将率领荆州部队向南阳、洛阳地区进军,而将军则亲率益州之兵北出秦川,所过地区的百姓谁还不担着丰盛酒食来迎接将军嘛!如果确实能这样做的话,那么,统一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统治就可以复兴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孔明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客观分析了当时进行斗争的各方政治势力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在当时势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为刘备提供了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实现统一的战略决策。

同类推荐
  • 异世罗马帝国

    异世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众城之女皇,闻名遐迩的铁甲骑兵依旧驻扎在提奥多西城墙之下,保留着古典传统的禁卫军依旧守卫着圣宫,圣索菲亚大教堂依旧进行古老而隆重的弥撒仪式,提奥多西广场上依旧排满了遵从古老商业规范的店家,始建于罗马时代军事大道——埃格南地亚大道上依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异世界之中,一切亦然,且看林杰如何运用全面战争系统在异世界中重现罗马的威严与荣光!
  • 梦之军途

    梦之军途

    为了军人的梦想,少年放弃了大学。性格的缺陷,叫他一次次的违纪;内心的脆弱,让他颓废一时;一次次的打击,叫他不断的成长。他在和战友的生活中,在艰苦的训练里,在战场上的流血牺牲,让他明白了军人的含义和军人的信仰。他从不放弃梦想,从不忘记初衷,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军旅之途。
  • 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之核击日本

    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之核击日本

    本套书包括10册:《闪击波兰》《突袭苏联》《血捍莫斯科》《偷袭珍珠港》《搏杀中途岛》《喋血瓜岛》《登陆诺曼底》《鏖战菲律宾》《攻克柏林》《核击日本》,是广大读者朋友不容错过的精彩好书。
  • 抗战烽火之天狼

    抗战烽火之天狼

    不是穿越剧,里面也没有大兵团作战。只有一群怀着拳拳爱国心的青年,用他们的智慧,完成一个接着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他们里面没有兰博,也没有可以预知未来的外挂,他们有的只有中国青年的朴实无华的智慧。亲情、兄弟情、爱情、战友情;团结、努力、奋斗、不怕牺牲!
  • 辛辣抗战

    辛辣抗战

    八年抗战是心酸苦辣的。。。。。国家危难之际!仍有一群中华儿女挺身而出……
热门推荐
  • 亡神大人您别跑

    亡神大人您别跑

    什么,你说我是亡神,听起来就好麻烦,没兴趣,没兴趣,n多美男环绕我也没兴趣,没兴趣。离我远一点,不要打扰我,可你们怎么就这么的锲而不舍呢,那我只好跟天斗跟地斗,其乐无穷喽……
  • 全能小毒妻

    全能小毒妻

    她是21世纪天才神医,一朝穿越灵魂误入架空大陆。斗渣男,虐白莲,解谜题。岂料遇到腹黑太子爷。打不过,跑不掉,还渐渐遗失了心。“爷,奴家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您身份高贵,不约不约。”他邪魅一笑:“天下,权位,都不及你半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能显中边慧日论

    能显中边慧日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伪仙尊

    伪仙尊

    大牛自山村走出加入修仙大派,可因其五属性伪灵根受尽挫折,他为人憨傻忠厚,被人玩弄致残......百年后,大牛自门派禁地走出,在万人的包围中淡淡道”在下裙中行。“
  • 走出婚姻走进家

    走出婚姻走进家

    三个离婚不离家的故事,三段婚姻与家的纠葛。用黑白文字诉说斑斓生活,也许每个人的爱情与婚姻都有许多坎坷,但只要归宿在彼此心里,那波折也只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爱情和婚姻,跟幸福一样,是要靠感知的。你感知到的,就是你的爱情、你的婚姻。而家更是需要感知的,只要这份感知在,即便没有婚姻,一样有家。
  • 奇闻灵异录

    奇闻灵异录

    喜欢我写的作品加个Q2842223655
  • 溺宠田园妻

    溺宠田园妻

    田流苏一朝穿越到一个穷山沟,发现自己是个弃妇不说,还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外带两个小拖油瓶。村长欺她孤儿寡母指使村民隔三差五上门挑事。戳穿村长的伪善面孔,成为天启皇朝第一位女村长。养鸡养鸭养包子,带领村民同致富。可天哪,这位夫君哪儿来啊!
  • 青春,正好

    青春,正好

    青春正好,我们匆匆走过;青春正好,我们选择的路,不会后悔。有人说,青春,只不过是一个走场……有人说,我没有青春……有人说,我的青春,我好像已经忘记怎么走过……我说,我的青春,那年正好,但是我却没有把握。我说,青春,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梦。我的青春,也告诉我,不要永远当一个好人。
  • 勿忘我的婚礼

    勿忘我的婚礼

    九年前,她最爱的人和她最要好的朋友背叛了她,背叛了他们曾经的约定。他们的背叛给她年轻的生命里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她含恨离去;九年后,当她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毅然回到离开了九年的家乡。她回来了,却惊讶地发现当时伤害她的人竟然没有放弃曾经的约定,甚至要为这个约定付出生命的代价她原本是带着复仇的心回来在爱神的面前,我们都是透明的孩子,没能将我们的心事藏住,人性是善良的,我们都相信爱。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帅:超级战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帅:超级战神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4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