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4100000005

第5章 孙子兵法(4)

接下来我们再看子贡跑到吴国是怎么说的。他对吴王说:“我听说,一个真正的王者是不会使一个国家彻底地灭绝了的,一个真正的霸主也绝对不会存有强敌,千钧之重加上一点点的份量就会偏移。今天作为万乘之国的齐国却想去占有小小的鲁国,这等于是和吴争霸主的地位,我私下里很是为王担心。况且您救了鲁国,是显仁德之名,而讨伐齐国却是有更大的利益。可以抚恤各弱小的诸侯,而诛杀残暴的齐国还可以使国势强大的晋国屈服,还有比这更大的好处吗?名誉上是为了救鲁国,其实却是困住了强大的齐国,这可是一个智者绝对不会犹疑的事。”这时吴王就说:“好是好,可是我曾和越国打仗并使勾践困于会稽山,并对其受辱,这时的越王正苦其心志养其子民要报复我。你先等我先讨伐越国之后再依你之计行事;”子贡一听心里可是暗暗着急,如果吴国不出兵那他的计策就不会成功,于是就说:“越的实力还不如鲁国,而吴国的国力并不比齐国强多少,如果这时大王您不攻齐而攻越,到时齐国就已占领鲁国了。而且一个真正的王者,尤其是大王您的先人周武王是以‘兴灭国,继绝世而扬名诸侯,如果这时您去讨伐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这可不是勇敢的行为。一个真正的勇者是不会躲避困难的,一个真正的仁者是不会迫使人到难堪的境地的,一个真正的智者是不会错过上天赐与他的大好时机的,一个真正的王者不使一个宗室灭绝,这才是真正的存在的道义。今天您保留越国而显示您的仁慈,救鲁伐齐,使晋国害怕吴的威力,这时各诸侯一定会来向您称臣,那您霸主的地位也就确立了。我知道大王您一定认为越国是您的后顾之忧,请让我代您出使越国。让他们出兵随你一起去讨伐齐国,这样越国的境内就没有军队了,就说这是他们作为一个臣属国应该做的。”于是吴王大悦,就让子贡出使越国。

从这一段中我们是不是发现了我们平常不曾发现的历史,原来吴国的灭亡不仅仅是范蠡和文种的计谋,这里竟然还有子贡的功劳。我们接下来看子贡是怎样一步步让吴国掉进他设的陷阱的。

越王勾践听说名闻天下的孔子的弟子,鲁国的贤大夫来了,就远到郊外去迎接,谦卑地问道:“我这样的蛮荒之国,大夫您何以屈尊大驾来这里呢?”子贡就说了:“我已说服吴王去伐齐救鲁,但他又害怕越国对他不利,就要先伐越。如果这样那就会很快灭掉越国的,而且你受辱于吴王而没有报仇之心,这实在是一笨人所为,而有报复之心却让人知道就不能成功了,而你还没有去做就让人知道了那实在是太危险了。这三者可是一个想要举事之人的大患。”这话一说,勾践看子贡并无恶意就再拜说:“我过去不知自己的实力而与吴国发生战争,并被困于会稽山,一想到这事我就会痛入骨髓,日夜不眠,口干舌燥,只想能和吴王相拼,哪怕是相残而死。”就问子贡有何计策。子贡说:“吴王残暴令群臣无法忍受,国家穷兵黩武,让兵士困乏,百姓怨恨他,大臣之间不和,而太宰嚭又是个只会讨吴王欢心而满足自己私利之人,这就是使国家衰微的治理方法。今天大王诚心地让您的军队去帮助吴国去讨伐齐国,给他珍贵的宝物让他高兴,用谦卑的语言来尊其礼,那他一定会出兵伐齐的。如果这一战吴王没有赢那就是大王您的福气,如果他战胜了,那他一定还会向晋国发兵,现在就让我代表您去出使晋国,让晋与齐一起去攻打吴国,那吴之力量就会很弱了。因为这时的吴国的精锐部队已全部用于对齐的作战,而辎重部队又全部困在晋地,而大王您只要去攻打其薄弱的国家,那吴一定会灭亡的。”越王勾践听了这个高兴,给了子贡好多钱,还有一把宝剑,两把长矛。子贡没要就离开了越国。这也看出当时的冶炼技术不是很发达,所以铁器还是很贵重的。

子贡回到吴国对吴王说:“我把大王的话传达给了越王,越王十分惶恐,说,我不幸过早的失去了先人而没人好好教育,使我不自量而获罪于吴国,赖于大王的赏赐,使我得以修礼而可以祭先王,这是到死都不会忘的恩情,我哪里敢有报仇之心呢?”又过了五天,越国又派大夫文种出使吴国说:“臣子勾践今听说大王您要兴正义之师,诛强救弱,伐齐而安抚周王室,请让我带上我境内的全部兵士三千人做先锋为大王您效力。又让我的小臣文种带着先人留下的珍宝,好剑良矛来祝大王出征成功。”吴王很高兴,就问子贡越王欲跟随他一起出征是否可以呢?子贡认为这是不可以的,让一个国家成为空城,而又让其君主跟随这是不义之举。可以接受他的钱,用他的兵士,但一定不要让他的国君跟随。这样吴王就放心的倾九郡之兵伐齐。

看来子贡一开始就是要让吴王死掉,不然他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主意呢?是不是他和范蠡有生意的往来而有意帮越一把呢?

这时的子贡又跑到晋国,对晋国君说:“我听说考虑不周不可以发兵,而没有辨明交战之情况就不会胜利,现在齐国与吴国要打仗了,如果吴败了,那越国就会攻吴,如果吴胜了,那他一定会兵临晋境。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整兵休卒观看势态。”晋君认为这是对的。

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子贡就回到了鲁国。吴王果然和齐人打起来了并大败齐军,他也真的没见好就收,又发兵晋国,这时吴是疲惫之师,而晋是以逸待劳,大败吴师,而这时越又乘机发难,使吴腹背受敌,不到数年,吴国就被越所灭了。

看看这一段精采的历史,本来开始的主角只有两个,齐和鲁,而如果没有子贡的话那鲁肯定是被齐吞掉了。但齐国忘了鲁国有个孔子,鲁又是周公旦的封地,而孔子对周王室是深有感情的,他不允许这个埋葬了自己父母的土地被践踏,而他又因生计问题也为了自己的梦想收了那么多的弟子,而这些弟子个个都不是等贤之辈,这一段历史就是记载了他的弟子子贡的一段辉煌的业绩。子贡凭着自己的智慧与辩才,使齐国出现了内乱,而亡了吴国。本来应是齐鲁之间的战争,最后的主角竟变成了吴越。而改变了历史的竟是一个儒士。

本来我们知道吴国的灭亡是勾践的卧薪尝胆和范蠡、文种的辅佐而为,现在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子贡出的主意。他没动用鲁国的一兵一卒而使这个国家得以保全。从这段历史也看出吴王夫差是死在了两个商人的手里。

《史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名家论战】虎钤经·围寇

逐寇于城隍垒堡,逼而围之者,逾数旬不变,非克敌之术。如围中士马精壮,兵器坚利,刍粮丰溢,外有援可俟者,宜树土山,浚渠地,去围百里广途间道筑壁备之。人数不可多,随地大小用之。盛其游兵,分部往来提举,遇急则救应之。围中寇敌穷匮,虑以可守复生他计,则伏精兵于敌路以待(敌路者,谓敌人要路及归路也)。本围实三面,兵士严为备御,开围一角,令得生路。敌不奔则战(在围一收死守,出围则心散各求生路),奔则伏兵民,战则志散,此可以必克矣。是故围寇之道,不可以时守为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此之谓也。

军形第四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是论述战争中的攻守问题,着重论述如何造成一种守必固、攻必克的一种利我的形势。在文中首先提出了在进攻与防守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守要守得住,攻要攻得破。其次就是要认清战争的形势,要充分了解敌我双方,而赢得最大的胜利,应是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最后又说到一个善用兵的人应该政令清明严肃,使内部的综合实力足可以使敌方畏惧,确认已有必胜形势后,就可用兵。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1),以待敌之可胜(2)。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3)。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4)。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5)。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6),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7),故能自保而全胜也(8)。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9),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10),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

(1)先为不可胜:先,首先。为,造成。本句意为作战首先要造成一种不可被敌军战胜的形势。

(2)以待敌之可胜:待,等待。敌,敌方。本句意等待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机会。梅尧臣注:“藏形内治,伺其虚懈。”

(3)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使自己不被敌人所胜的主动权在己;而要想战胜敌人,那就看敌人有没有给我们留下可乘之机。杜牧注:“自整军事,长有待敌之备,闭迹藏形,使敌人不能测度。因伺敌人有可乘之便,然后出而攻之。”

(4)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但也万不可去迫使敌人去留给我们胜利的机会。张预注:“若敌强弱之形不显于外,则我岂能必胜于彼。”

(5)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张预注:“已有备则胜可知,敌有备则不可为也。”

(6)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于防守的人,如同藏在极深的地下一样,可以巧妙地隐蔽军队的行动,使敌人难以探明实情。杜佑注:“善守备者,务因其山川之阻丘陵之固,使不知所攻,言其深密藏于九地之下。”

(7)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于进攻的人,如同自高空而降一样,使敌人来不及防备。杜佑注:“善攻者,务因天时地利水火之变,使敌不知所备,言其雷震发动若于九天之上也。”

(8)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既能保全了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张预注:“守则固,是自保也。攻则取,是全胜也。”

(9)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可以预见大多数人都可预见的胜利。杜牧注:“众人之所见,破军杀将然后知胜;我之所见庙堂之上樽俎之间已知胜负者矣。”

(10)胜而天下曰善:经过交战而取胜,天下人都夸赞。张预注:“战而后能胜,众人称之曰善,是有智名勇功也,故云非善。若见微察隐,取胜于形,则真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兽类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极轻微的物体。本句意为举起轻如秋毫的物体根本就不算有气。

见日月不为明目:能看到日月并不能说明眼睛就是明亮的。

闻雷霆不为聪耳:能听到响雷也不能说明耳朵很灵敏。

胜于易胜者也:取胜于容易战胜的对手。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取得了胜利但却不显出有智谋的名声和勇武的战功。张预注:“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天下不闻料敌制胜之智,不见搴旗斩将之功,若留侯未尝有战斗功也。”其战胜不忒,意为打胜仗没有差错。

其所措胜:措,措施,举措。意为这样的行动举措就会胜利。

胜已败者也:战胜的是已经处于失败境地的敌人。李筌注:“师老卒惰,法令不一,谓已败也。”

而不失敌之败也:失,失去。本句意为不会放过一次使敌人失败的机会。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打胜仗的军队。先胜,这里指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本句意为一个打胜仗的军队总是事先取得必胜的布局而后才向敌国宣战。《尉缭子·攻权》:“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打败仗的军队总是贸然交战,然后妄图侥幸取胜。何延锡注:“若不先谋而欲恃强,胜未必也。”

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修道,修明治道。保法,严明法度。政,此处为主宰决定之意。本句意为,只有修明法度严守治军之道才是决定打仗胜败的关键。

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度,指土地幅员的大小。量,数量,指人口和物资的数量。数,这里指明兵员的数量。称,衡量,这里指双方实力的对比。胜,胜利,这里指取胜的可能性。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胜利的军队对失败的军队拥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就像镒与铢的对比一样。一镒等于五百七十六铢。

民:战士。

形:此处指军事实力。

【译文】

孙子说:过去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做到自己不会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要想不被敌人战胜,那主动权就在自己;而要想战胜敌人就一定要趁敌方有可乘之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有利条件,绝不会去奢求敌人一定会为我所败。这就是说胜利可以去提前谋划而不能强求。

要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在于防守得当;要想战胜敌人,在于进攻适时。采取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而要进攻则是因为兵有有余。善于防守的军队,隐蔽自己的行动像深藏于地下,善于进攻的人,行动时像是自九霄而降。既出其不意,又锐不可当,这样的军队既能在防守中保全自己,又能在进攻时获得全胜。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所能预见的,不是最理想的胜利。打了胜仗,天下的人都说好,也不是最理想的胜仗。因为能举起极轻的的兽毛并不能算是力量大;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也并不能算是眼睛明亮;听得到响雷的声音更不能算是耳朵灵敏。古时候所谓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取胜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取得胜利,并不显露有智谋的名声和勇武的战功。但他们每战必胜而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必败之地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放过任何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因此善于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去创造胜利的条件然后才向敌国宣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则是贸然作战想靠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注重修明治道,严肃法度,所以能够成为决定战争的主宰。

用兵的法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双方土地大小的差异决定了双方人口和物质资源不同的量。而双方不同的人口和物质资源的量又决定着双方军队和兵员不同的数。而敌我双方军队和兵员的不同的数又决定着双方的实力,而就是实力的不同才决定的战争的胜负之结局。所以胜利的军队和失败的军队相比就像镒和铢一样,优势劣势自见分晓。打胜仗的人指挥士兵作战,就像是从千尺高的山顶决开山涧积水往下猛冲那样势不可挡,这正是形--实力强大的表现。

【故事论述】

同类推荐
  • 那年的兵

    那年的兵

    一本普普通通的军旅生涯题材的书籍,内容较多反应作者当时的心情,主角为两个普通士兵,一段不可能的虐恋。
  • 局中人

    局中人

    这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诡谲多诈的官场里面充满了利欲熏心的派系斗争,是明哲保身,还是逆流而上,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里,他讲述着属于他的人生传奇!
  • 邳睢铜英雄谱

    邳睢铜英雄谱

    抗战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邳睢铜地区的人民英勇战斗,出现了许多英雄,也创造出许多英雄故事......
  • 重工帝国

    重工帝国

    土匪遍地,日寇入侵,热血男儿自当保国安邦。奋发图强,科技兴邦。什么土匪日寇都是浮云长枪大炮会让他们老实,大地上是无边无际的坦克战车,空中战机轰鸣遮天蔽日,大洋之上航母群在四处游荡。每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骄傲的昂起头颅。
  • 地明之时之大陆硝岛上

    地明之时之大陆硝岛上

    风起云涌的年代,谍战纷飞,我们和敌人的输死拼搏意念是什么?
热门推荐
  • King John

    King Joh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腥王国

    血腥王国

    宁天,穿越到异界,得到系统的帮助,一统大陆
  • 宁爱美人弃江山

    宁爱美人弃江山

    他们前世新婚蜜月中遇难,他带着记忆穿越,只为不忘却她。他是锦乐的皇帝,她是大梁的公主,他是她前世的爱人,是她今生的杀父仇人。他性格冷僻,却独对她温柔。她投胎转世,经历了亡国亡亲的变故,只求安稳度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怒问

    怒问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类。在这片大陆危机四伏,大陆上的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他们认为老天已经抛弃了他们所以就把这块大陆取名为遗弃大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破天寻道

    破天寻道

    “你已经无路可逃。”“是吗?可是我的路不就在那里吗?”无尽的黑暗之中,进行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对话。瞬间,其中一人消失在了这空间。“你是跑不了的。”……一大型广场之上,聚集着众多的少年。“陈言,你休息一下吧,这样子的会伤到自己的。”被说的那人,微笑着摇了摇头,满头大汗的少年,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不用,我还坚持得住。”“哎,好吧,你自己注意便是。”话毕,那名叫陈言的少年,又继续训练了起来。
  • 爆裂杀神

    爆裂杀神

    完成任务后,他都会习惯性的拎一瓶啤酒去天台。有时候没有风,有时候没有月亮,没有风和月亮的晚上喝啤酒,实在是有些遗憾。人生的遗憾实在是太多,有些可以将就,有些难以忍受,比如说,没有毛豆。今晚,有酒,有风,有月亮,就是没有毛豆。实在是太遗憾了。“好想吃毛豆啊。”
  • 无迹

    无迹

    他不是废物,也不是奇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个孤儿,也是个乞丐,是个生活在世间最底层的人。悲愤杀人,尝牢狱之灾,他在大牢里待了三个月,忽有一天,来了一个青年将他带到了武神殿!“天下万物都逃不过因缘二字,我在这里,你在这里,这就是缘,是你的缘!”……不太会写简介,大家还是看正文,情节跌宕起伏,你会喜欢……
  • 逍遥极道

    逍遥极道

    小小临时工,自幼左肩一青龙,究竟有怎样的离奇身世?因误食古怪蝉猴而身体发生奇妙变化,而且因缘际会结交了转世修行的鬼王,更是百无禁忌。然而天上掉馅饼也会落炸弹,且看赵斐如何走好他风生水起艳福无边,而又邪魔四伏步步凶险的精彩人生!
  • 大叔,你犯规!

    大叔,你犯规!

    大叔,如果不带上这张完美的面具,你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有个叫苏瑾的女孩真的真的很喜欢你。她不奢求你也像她喜欢你一样,喜欢她。她只希望你能稍微关心她一些,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