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6700000003

第3章 生活不过是流着眼泪吃着肉

陈亚豪

7月中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望京工作,单位离家不算远,坐一个小时的地铁,但下了地铁到单位还有将近五公里的步行距离。

好在望京这一片有非常发达的“三蹦子”市场,北京俗称“蹦子”,就是那种烧油的三轮车,经常在路上和汽车飙,毫不示弱,还总是一蹦一蹦的,坐在里面总有种随时翻车的刺激感,从地铁口到公司十块钱,价钱合理,又能享受到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坐三蹦子就成了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乐事。

三蹦子由于车身不稳,油门难以控制,又没有避震系统,所以翻车的几率较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CityGod们,也就是城管,每周都会做一次三蹦子大扫荡,连车带人一块带走,还会罚款。基本上,望京这一带干三蹦子生意的都是外地来京的底层打工人员,没钱没文化,没人脉没技能,白天在地铁口趴活,一边拉客一边调动全身感官提防城管,晚上住在400元一月的地下室里,但凡有一点路子的都不会干这门差事。

他们和三蹦子一样,每天拼尽全力不停地飞奔,但随时要做好翻车倒地的准备。这些都是一位优秀的三蹦子驾驶员讲给我的。

他让我叫他小六,今年是他来北京打工的第三年,22岁,和我一样大,但坚持叫我大哥。他说坐他车的都是大哥,不是因为我有大哥范儿,请我不要再拒绝。我们的相识缘自我常坐他的三蹦子,后来慢慢熟悉,从老顾客成了“蹦友”,每天清晨我走出地铁的时候,他都会在路边叼根红梅等着我,这个时间点如果出现别的顾客他都会道歉谢绝,死心塌地地等我。

小六是我所体验过的最优秀的三蹦子驾驶员,他常用的招牌驾驶姿势是跷着二郎腿,这样炫酷的姿势却能把车骑得极稳,实在很有天赋。不过他有一点不太好,总喜欢在路上和我聊天,我倒不是担心他会因此分心,而是他娘的总是喜欢回过头来和我聊天,用后脑勺“目视前方”。

小六每天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我讲点生活趣事。

昨天哪个竞争对手翻车了,也不称称自己几斤几两,以为三蹦子是谁都能开的吗?前天哪个哥们儿一不留神撞到了城管,当场就义愤填膺地抄起随时备好的钳子卸下了一个轱辘,死活咬定这不是三个轮的。还讲他千里之外的家里事,他三代单传,去年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只是造化弄人,小儿子半年前得了怪病,呼吸常出现困难,方圆百里看了一遍,还是没治好。

“不过不要紧,山里的孩子都命硬,我再攒个半年钱就把儿子带到大北京的医院来,咱首都还能治不好?”讲这些时小六依然乐呵着,并且还是非要把头扭过来看着我讲。

我喜欢小六,因为他总是两眼眯成一条线,乐呵呵的。每天早上看到他,我都觉得阳光暖得可以融化掉北京的雾霾。

9月中旬的一个早晨,我继续坐着小六的三蹦子藐视所有我们一路超过的汽车,那天他没要我钱。他说他要回趟老家,估计月末才能回来,这段时间送不了我了,给我推荐了两个同行好哥们,叫我以后坐他们的车,并告诉我他们是这一带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三蹦子驾驶员。

第二天,小六的身影便没有再出现在地铁口。生活还要继续,我依然坐着三蹦子去公司。不过第一天没有小六的日子,我乘坐的三蹦子就为了抢路和同样目空一切的马路霸主——公交车——蹭上了,险些侧翻,这让我很怀念小六。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如果你遇见了一个优秀的三蹦子驾驶员之后,其他蹦子都会变成将就。

一个星期后,小六提前回来了,在地铁口看到他时我蹦蹦跳跳地过去上了他的车。他依然眼睛眯成一条细线,乐呵呵的,只是眼角的皱纹比走那天深了一些。我开心得不得了,过去乘蹦奔腾、策蹦驰骋的日子又回来了,我又可以在小六的蹦子上觊觎一切豪车了。小六的技术丝毫没有退步,驾起车来反而更加迅猛,像一头压抑许久的野兽,向这个世界怒吼着。

那天到公司的时间较以往早了几分钟,下车时我想起还没问他之前突然回老家的原因,于是就开口问他:“六子,那会儿怎么突然说走就走了,家里没出啥事吧?”

“没事大哥,儿子病情严重了,媳妇和我娘着急,让我回去看看。”

“那现在好些了吧?看你没到月末就回来了。”

“死了。喘不上气,眼看着死的,小脸都憋紫了。”

我一时怔住,嗓子里像卡进了玻璃碎片,再说不出任何话语,连唾液都忘了该如何吞咽。

“死就死了吧,这娃命苦,生下来就受这活罪,我没出息,实在没法治好他,早点投胎去个好人家,千万别再给我当儿子。”

没有悲愤,没有凄凉,甚至连情绪的变化都没有,小六就这样平静地讲述着一个好像与他毫无关系的孩童的死去。

可他眼角下那在一周里好像被锥子凿刻了的皱纹,没能藏住他内心的悲痛。

秋日清晨的暖阳照射到小六的脸上,他的眼睛又重新眯了起来,嘴角再次咧出弧度,“大哥,你快去上班吧,我回去趴活了,明儿见。”

与春的生机盎然、夏的浪漫浮华、冬的安宁沉静不同,秋天就像一位历经人间百态、谙熟命途多舛的中年男子,已经走过了盎然,穿过了浪漫,为了那最终的安宁,只得坚强到沧桑满面。

或许每个人,都逃不过这命里的秋天吧。

10月中旬的清晨,我继续坐着六子的三蹦子来到公司,下车离开时六子叫住了我,“大哥,晚上有空吗?想请你吃个饭。”

“有啊,五点下班,楼下等我。”

“好嘞,那晚上见!”

“对了,给咱这座驾洗个澡,晚上咱去上点档次的饭店,就开着它去。”

小六笑着眯起眼睛,同样爽快地答道:“好嘞。”

我也眯起了眼睛。

下班后,小六如约而至,还真给三蹦子洗了个澡,那铁皮锃亮锃亮的。我当时想着,如果下一部《变形金刚》里能出现一辆三蹦子,那绝对亮瞎中国观众的眼。我上车给他指着路,小六继续跷着二郎腿,老样子,一边向前开一边回过头和我聊着天。在一家朝鲜烤串城前,我们停下了。

小六下了车和我一起上楼。这是从七月相识至今,我第一次看到离开三蹦子的小六,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一直要跷着一条二郎腿炫酷地开车——他的左腿是瘸的。

我把店里所有的招牌烤串点了一遍,满满一桌子的肉,然后要了一箱啤酒。

“先说好了,今儿这顿饭我结账。”我对小六说。

“不行不行,凭啥啊,都说了我请你!”

“行,那咱就看谁最后能清醒着出门,这会说得再潇洒,一会儿喝得连爹妈都不知道叫啥了也是抽自个嘴巴。”

“哈哈哈,大哥,你可别逞能啊,我每天早上起了都喝两盅才出去趴活的,你能看出我酒驾吗?”小六冲我扬了扬下巴,一脸的傲娇。

我们要了两个大碗,一碗差不多是半瓶啤酒,我俩谁也不服谁,比着大口吃肉,比着大碗喝酒。

我确实喝不过小六,七瓶下肚之后,酒就卡到嗓子眼了,再喝一口,我就有可能像喷泉一样吐小六一脸。他也多了,看刚才的豪侠之气,我真怕万一吐到他身上他会抄起酒瓶子揍我。

他继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我抽着烟,养精蓄锐,等着??结账。

在我彻底甘拜下风的一小时后,小六继续神勇着。我拿起根烟点燃后送到他嘴里时,他突然就像狼嚎一样开始哇哇大哭,我被吓了一个激灵,赶忙拿纸巾递给他。小六挥挥手,继续狠狠地吃肉,就那么泪流满面地大口吃着肉。

“大哥,我以后送不了你了,家里媳妇跟别人跑了,我不怪她,我没出息,出来打工三年多也没能混个人样,儿子的死对她打击也很大,我知道她恨我,恨我没能治好儿子。”

“我俩从小在山里长大,真是青梅竹马,她可是我们村里的村花,好看着呢!跟了我真是委屈,你说我有啥值得她跟的?听说她现在跟的那个人是我们那片最有钱的人家,好事啊!”

“我娘年纪大了,一下给气病了,我得回去陪她,让她好起来。我再没出息,我也得让我娘好起来,你说是不是?”

听他说完,我干了一碗。

小六笑了,说:“大哥原来你还能喝啊,能不能实在点?”小六的眼泪一直在淌,这是我第一次在眼前看见一个人边哭边笑。

后来小六再也没提这些事,他开始跟我唠嗑,讲了很多他们三蹦子兄弟的故事,讲他们为了能给家里多汇钱三个人挤在十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讲他们每晚睡觉前都会一起唱首家乡的歌??

我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他的话语里,比起平常朋友和同事讲的那些前天谁赚大钱升职了,昨天谁终于历经艰辛实现梦想,今天谁多么励志多么辉煌的事情,更有趣。有趣的不是小六的讲述方式,而是他讲的每一句话都太过真实,真实得更像生活。真实的,这才是人生。

生活真的有那么多光鲜亮丽吗?生活真的可以一如海面升起的太阳让人向往和着迷吗?生活真的有那么多苦尽甘来的实现和获得吗?

与其说人生是为了实现和获得,不如坦诚地说,人生不过是不断地失去和承受。

生活就是这样,不如诗。

背他回去的路上,小六一直在笑,笑得酣畅淋漓。我问他:“你到底在笑个蛋?”

“想让我哭?去你娘的吧!”然后又是一阵大笑。

那笑声震耳欲聋,在夜晚的空气中肆意飘荡,简直和战场上的英雄一样荡气回肠。

对,小六是个英雄,生活里的真英雄。

愿他永远把酒当歌,以笑代哭,愿他永远这般倔强,藐视人生一切不如意。

小六走后,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再也不坐三蹦子了,以此纪念我的小六,纪念那段生活。

[题外话]

爷爷的妈妈,我的太奶奶,今年99岁。

前年我回老家看望她时,她老远就兴奋地喊我:“是豪豪吗?豪豪回来看我了。”我跑过去像对待一个小女孩一样把她搂进怀里。一个大半身埋进土里的人,一个全身刻满皱纹像一棵枯朽老树的人,却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饿了的时候能用一口假牙啃半只烧鸡。

太奶奶才是我的女神。

爷爷和我说,太奶奶是个了不起的人,她和在那个裹脚年代长大的人并无二异,了不起的是她一直活到了今天。她经历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饥荒、混乱,经历了这个世上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苦难、不如意、病痛、离别,以及生活与岁月带给每个人的摧枯拉朽与孤单寂寥。

她至今依然站立在这片土地上,她没有成功和荣耀,没有策马红尘的青春,没有为了人生理想的一路奋战。但她从来没有被生活打败过,她没能从岁月那里获得些什么,可岁月也从未能从她身上剥夺摧毁掉什么。

她是一个真实的、平凡的,像这个世界上被无数人所鄙夷的又和无数人一样的为了活着而生活的人。

可她是个了不起的人,是我心里的女神。

太奶奶没有所谓的人生哲学和长寿秘诀,走过了一个世纪的人,每一句对生命的感慨都是经过时间验证的深刻,但她一如过去从不言感悟也不语遗恨。我从来无法从她那里获得些指点或和经验之谈,我俩一起的时候干的最多的事就是一起吃烧鸡。

关于她的人生过往,我从爷爷那里听到过一二。太爷爷在世时是那个年代的财主,生意做得很大,家里有两辆马车,大土豪。这当然一定是要被革命、被大伙深恶痛绝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太奶奶只是命运的跟随者。命运弄人,太爷爷不到四十就离世了,不到三十的太奶奶成了对丈夫阶级仇恨的转移者、批判的承载者。唾弃、咒骂、侮辱,这些基本上构成了她的后半生。她并没有悲愤和怨恨,像一块钟表一样继续生活,只是每一年在太爷爷的祭日时,她都会做上一锅肉,无论贫穷或富裕,然后一个人端起一碗肉坐在家里的门前,一边流泪痛哭,一边大口吃肉。

“流着眼泪也要吃下肉”,这就是太奶奶这一辈子的人生哲学吧。

同类推荐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 痕

    都江堰市以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发源地青城山闻名遐迩。作为其地标识的水文化和道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独异,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大家在这里流连忘返,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热门推荐
  • 小马宝莉之穿越的友谊

    小马宝莉之穿越的友谊

    一个地球女孩,穿越到小马宝莉的世界。叛逆的她慢慢被小马的友谊感化,一次次让她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分别时,一滴泪落下。再见了!回到自己的世界,她们,她们是O(∩_∩)O…………
  • 墨情无华

    墨情无华

    《血色残阳》的同人文,主写墨言,夜卫,夜之子,光明所弃,堕落于黑暗。却成为了黑暗中的王子,无意中遇见了同生在黑暗中的女王——郑雨轩。和原文不太相同,里面有些是一样的情节,但是绝对原创,不复制。
  • 寻鬼三人行

    寻鬼三人行

    如果,这世界上有鬼的话,那么就让我把它寻出来?如果没有的话,就让我证明出来。一切,看了才知道
  • 情起时缘尽处

    情起时缘尽处

    他们在为未来奋斗的路上相遇,爱情、友情,什么是最好的归宿?奋斗的青春、迷茫的未来,原来,冥冥之中,缘分早已注定……
  • 武不凡

    武不凡

    兵王回归都市,本应王者回归,美人在抱!但不想,一念之差,竟债台高筑!结果误中小老头奸计,从此踏上,不归王者路!但兵者之心不死,救校花,斗恶妇,遇千年美女,终归要缠绵不老情,……
  • 嫡女毒妃:扛上嗜血冷王

    嫡女毒妃:扛上嗜血冷王

    他是一国质子,风流在外,在见到她之后,从此收敛一切,只为她守护。她是将军嫡女,一朝身变,嫡女变庶女,从此一个娇滴滴的嫡小姐走上了斗继母,争家权,宠霸全国的女巾帼。他说:“这样的女人,就该配我这样的男人。”她却不屑:“一国质子,配你个头!”
  • 蚁生

    蚁生

    《蚁生》以王晋康年轻时作为知青下乡的经历为背景,寓理想、诙谐于苦难的现实之中,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把它放到“人类本性”的高度来认知。那些正需要吮吸知识营养的一代青年,却在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远离父母及熟悉的城市生活,在无法自己选择的社会浪潮中艰难地生存着。爱情纷争,情敌忌恨,眼看优秀青年颜哲命悬一线,不料峰回路转,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青春不灭你是主角

    青春不灭你是主角

    一位叫李允儿的女孩,经过条件搬迁,远离了从前幸福的城市。她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没过多久,黑暗降临,每当她伤心的时候,她就抱着一个会反光的东西,她会慢慢坚强起来。老天总会给人留后路的,允儿来到了她的新学校。与几年前的朋友林颜曦重逢,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当他来到她的世界里,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中,发现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几年过去了,我们的青春还能挽回吗?因为我们真的很怀念……
  • 最强之王者

    最强之王者

    这将会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体验,为了超神,为了成为最强王者,为了守护梦想,为了终结罪恶,他们,来自地球的游戏玩家,将在瓦洛兰大陆上,开辟一段艰难的超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