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600000009

第9章 小说(3)

尔时玉人双颊虽赪,然不若前此之羞涩,至于无地自容也。余少瞩,觉玉人似欲言而未言。余愈踧踖,进退不知所可,惟有俯首视地。久久,忽残菊上有物,映余眼帘,飘飘然如粉蝶,行将逾篱落而去。余趋前以手捉之,方知为蝉翼轻纱,落自玉人头上者。斯时余欲掷之于地,又思于礼微悖,遂将返玉人。玉人知旨,立即双手进接,以慧目迎余,且羞且发娇柔之声曰:“多谢三郎见助。”

此为余第一次见玉人启其唇樱,贻余诚款,故余胶胶不知作何词以对。但见玉人口窝动处,又使沙浮复生,亦无此庄艳。此时令人真个消魂矣!

玉人寻复俯其颈,叶婉妙之音,微微言曰:“三郎日来安乎?逗子气候温和,吾甚思造府奉谒,但阿母事集,恐岁内未能抽身耳。是间比逗子清严幽澈则一,惟气候悬绝,盖深山也。唐人咏罗浮诗云:‘游人莫著单衣去,六月飞云带雪寒。’吾思此语移用于此,颇觉亲切有味,未知三郎以吾言有当不?”

余聆玉人词旨,心乃奇骇,唯唯不能作答,久乃恭谨言曰:“谢阿姊分神及我。果阿姊见枉寒舍,俾稚弟朝夕得侍左右,垂纶于荒村寒牖,幸何如之!否则寒舍东西诗集不少,亦可挑灯披卷,阿姊得毋嫌软尘溷人?敢问阿姊喜诵谁家诗句耶?”

玉人低首凝思,旋即星眸瞩我,冁然答曰:“感篆三郎盛意。所问爱读何诗,诚为笑话,须知吾固未尝学也。三郎既不以吾为渎,敢不出吾肝膈以告?且幸三郎有以教我。”遂累累如贯珠言曰:“从来好读陈后山诗,亦爱陆放翁,惟是故国西风,泪痕满纸,令人心恻耳。比来读《庄子》及《陶诗》,颇自觉徜徉世外,可见此关于性情之学不少。三郎观吾书匮所藏多理学家言,此书均明之遗臣朱舜水先生所赠吾远祖安积公者。盖安积公彼时参与德川政事,执弟子礼以侍朱公,故吾家世受朱公之赐。吾家藏此书帙,已历二百三十余年矣。”

此语一发,余更愕然张目注视玉人。

玉人续曰:“吾婴年闻先君道朱公遗事,至今历历不忘,吾今复述三郎听之。”于是长喟一声,即愀然曰:“朱公以崇祯十七年,即吾国正保元年,正值胡人猖披之际,孑身数航长崎,欲作秦庭七日之哭,竟不果其志。迨万治三年,而明社覆矣。朱公以亡国遗民,耻食二朝之粟,遂流寓长崎,以其地与平户郑成功诞生处近也。后德川氏闻之,遣水户儒臣,聘为宾师,尤殚礼遇。公遂传王阳明学于吾国土,公与阳明固是同乡也。至今朱公遗墓,尚存茨城县久慈郡瑞龙山上,容日当导三郎,一往奠之,以慰亡国忠魂。三郎其有意乎?又闻公酷爱樱花,今江户小石川后乐园中,犹留朱公遗爱。此园系朱公亲手经营者。朱公以天和二年春辞世,享寿八十有三。公目清人腼然人面,疾之如仇。平日操日语至精,然当易箦之际,公所言悉用汉语,故无人能聆其临终垂训,不亦大可哀耶?”

玉人言已,仰空而欷,余亦凄然。二人伫立无语,但闻风声萧瑟。

忽有红叶一片,敲玉人肩上。玉人蹙其双蛾,状似弗惬,因俯首低声曰:“三郎,明朝行耶?胡弗久留?吾自先君见背,旧学抛荒已久。三郎在,吾可执书问难。三郎如不以弱质见弃,则吾虽凋零,可无憾矣。”

余不待其言之毕,双颊大赪,俯首至臆;欲贡诚款,又不工于词,久乃嗫嚅言曰:“阿母言明日归耳。阿姊恳恳如此,滋可感也。”

时余妹亦出自廊间,且行且呼曰:“阿姊不观吾袷衣已带耶?晚餐将备,曷入食堂乎?”

玉人让余先行,即信步随吾而入。是夕餐事丰美,逾于常日,顾余确不审为何味。饭罢,枯坐楼头,兀思余今日始见玉人天真呈露,且殖学滋深,匪但容仪佳也。即监守天阍之乌舍仙子,亦不能逾是人矣!思至此,忽尔昂首见月明星稀,因诵亿翁诗曰:

千岩万壑无人迹,独自飞行明月中。

心为廓然。对月凝思,久久,回顾银烛已跋,更深矣,遂解衣就寝;复喟然叹曰:“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叆叇耶?”

余词未毕,果闻雷声隐隐,似发于芙蓉塘外,因亦戚戚无已。寻复叹曰:“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多谢天公,幸勿以柔丝缚我!”

明日,晨餐甫竟,余母命余易旅行之衣,且言姨氏亦携静子偕行。余闻言喜甚,谓可免黯然魂消之感。余等既登车室,玻璃窗上,霜痕犹在。余母及姨氏,指麾云树,心旷神怡。瞬息,闻天风海涛之声,不觉抵吾家矣。自是日以来,余循陔之余,静子亦彼此常见,但不久谭,莞尔示敬而已。

一日,细雨廉纤,余方伴余母倚阑观海,忽微微有叩镮声,少选,侍者持一邮筒,跪上余母。余母发函申纸,少选,观竟,嘱余言曰:“三郎,此尔姊来笺也,言明日莅此,适逢夫子以明日赴京都,才能分身一来省我云。此子亦大可怜。”

言至此,微喟,续曰:“谚云‘养女徒劳’,不其然乎?女子一嫔夫家,必置其亲于脑后,即每逢佳节,思一见女面,亦非易易。此虽因中馈繁杂,然亦天下女子之心,固多忘所自也。昔有贫女,嫁数年,夫婿致富。女之父母,私心欣幸,方谓两口可以无饥矣。谁料不数日,女差人将其旧服悉还父母,且传语曰:‘好女不着嫁时衣。’意讽嫁时奁具薄也。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余母言已,即将吾姊来书置桌上,以慈祥之色回顾余曰:“三郎,晨来毋寒乎?吾觉凉生两臂。”

余即答曰:“否。”

余母遂徐徐诏余曰:“三郎,坐。”

余即坐。余母问曰:“三郎,尔视静子何如人耶?”

余曰:“慧秀孤标,好女子也。”

余母尔时舒适不可状,旋曰:“诚然,诚然,吾亦极爱静子和婉有仪。母今有言,关白于尔,尔听之:三郎,吾决纳静子为三郎妇矣。静子长于尔二岁,在理吾不应尔。然吾仔细回环,的确更无佳耦逾是人者。顾静子父母不全,按例须招赘,始可袭父遗荫,然吾固可与若姨合居,此实天缘巧凑。若姨一切部署已定,俟明岁开春时成礼,破夏吾亦迁居箱根。兹事以情理而论,即若姨必婿吾三郎,中怀方释。盖若姨为托孤之人,今静子年事已及,无时不系之怀抱。顾连岁以来,求婚者虽众,若姨都不之顾。若姨之意,非关门地,第以世人良莠不齐,人心不古,苟静子不得贤夫子而侍,则若姨将何以自对?今得婿三郎,若姨重肩卸矣。”

余母言至此,凄然欲哭曰:“三郎,老母一生寥寂,今行将见尔庆成嘉礼,即吾与若姨晚景,亦堪告慰。后此但托天命,吾知上苍必予尔两小福慧双修。”

余母方絮絮发言,余心房突突而跳。当余母言讫,余夷犹不敢遽答。正思将前此所历,径白余母,继又恐滋慈母之戚,非人子之道。心念良久,蕴泪于眶,微微言曰:“儿今有言奉干慈母听纳,盖儿已决心……”

余母急曰:“何谓?”

余曰:“儿终身不娶耳。”

余母闻言极骇,起立张目注余曰:“乌,是何言也!尔何所见而为此言?抑尔固执拗若是?此语真令余不解。尔年弱冠不娶,人其谓我何?若姨爱尔,不陡然耶?尔澄心思之,此语胡可使若姨听之者?矧静子恒为吾言,舍三郎无属意之人。尔前次恹恹病卧姨家,汤药均静子亲自煎调。怀诚已久,尚不知尔今竟岸然作是言也!”

余母言至末句,声愈严峻。余即敛涕言曰:“慈母谛听。儿抚心自问,固爱静子,无异骨肉;且深敬其为人,想静子亦必心知之。儿今兹恝然出是言者,亦非敢抗挠慈母及阿姨之命,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儿稚昧。”

余母凄然不余答,久乃哀咽言曰:“三郎,尔当善体吾意。吾钟漏且歇,但望尔与静子早成眷属,则吾虽入土,犹含笑矣。”

余听母言,泪如瀑泻,中心自咎,诚不应逆堂上之命,致老母出此伤心之言,此景奚堪?余皇然少间,遽跪余母膝前,婉慰余母曰:“阿娘恕儿。儿诚不孝,儿罪重矣!后此惟有谨遵慈命。儿固不经事者,但望阿娘见恕耳。”

余母徐徐收泪,漫声应曰:“孺子当听吾言为是。古云:‘不信老人言,后悔将何及。’矧吾儿终身大事,老母安得不深思详察耶?当知娘心无一刻不为儿计也。即尔姊在家时,苟不从吾言,吾亦面加叱责而不姑息。今既归人,万事吾可不必过问。须知女心固外向,吾又何言?若静子则不然。彼姝性情娴穆,且有夙慧,最称吾怀,尔切勿以傅粉涂脂之流目之可耳。”

余母尚欲有言,适侍女跪白余母曰:“浴室诸事已备,此时刚十句钟也。”言毕,即去。

余母颜色开霁,抚余肩曰:“三郎,娘今当下楼检点冬衣,十一时方暇。尔去就浴。”

余此时知已宽慈母之忧,不禁怡然自得。仰视天际游丝,缓缓移去,雨亦遽止,余起易衣下楼就浴。

余浴毕,登楼面海,兀坐久之,则又云愁海思,袭余而来。当余今日,慨然许彼姝于吾母之时,明知此言一发,后此有无穷忧患,正如此海潮之声,续续而至,无有尽时。然思若不尔者,又将何以慰吾老母?事至于此,今但焉置吾身?

只好权顺老母之意,容日婉言劝慰余母,或可收回成命。如老母坚不见许,则历举隐衷,或卒能谅余为空门中人,未应蓄内。余抚心自问,固非忍人忘彼姝也。继余又思:日俗真宗,固许带妻,且于刹中行结婚礼式,一效景教然者。若吾母以此为言,吾又将何言说答余慈母耶?余反复思维,不可自聊,又闻山后凄风号林,余不觉惴惴其栗。因念佛言:“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嗟乎!望吾慈母,切勿驱儿作哑羊可耳!

越日,余姊果来,见余不多言,但亦劝余曰:“吾弟随时随地须听母言。凡事毋以盛气自用,则人情世故,思过半矣。至尔谓终身不娶,自以为高,此直村竖恒态,适足笑煞人耳!三郎,尔后此须谨志吾言,勿贻人笑柄也。”

余唯唯而退。余自是以来,焦悚万状,定省晨昏,辄不久坐。尽日惴惴然,惟恐余母重提意向。余母每面余时,欢欣无已,似曾不理余心有闲愁万种。一日,余方在斋中下笔作画,用宣愁绪。既绘怒涛激石状,复次画远海波纹,已而作一沙鸥斜射堕寒烟而没。忽微闻叩镮声,继知吾妹,推扉言曰:“阿兄胡不出外游玩?”

余即回顾,忽尔见静子作斜红绕脸之妆,携余妹之手,伫立门外,见余即鞠躬与余为礼。余遂言曰:“请阿姊进斋中小坐,今吾画已竟,无他事也。”

余言既毕,余妹强牵静子,径至余侧。静子注观余案上之画,少选,莞尔顾余言曰:“三郎幸恕唐突。昔董源写江南山,李唐写中州山,李思训写海外山,米元晖写南徐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黄子久写海虞山,赵吴兴写霅苕山;今吾三郎得毋写厓山耶?一胡使人见即翛然如置身清古之域,此诚快心洞目之观也。”

言已,将画还余。余受之,言曰:“吾画笔久废,今兴至作此,不图阿姊称誉过当,徒令人增惭惕耳。”

静子复微哂,言曰:“三郎,余非作客气之言也。试思今之画者,但贵形似,取悦市侩,实则宁达画之理趣哉?昔人谓画水能终夜有声,余今观三郎此画,果证得其言不谬。三郎此幅,较诸近代名手,固有瓦砾明珠之别,又岂待余之多言也?”

余倾听其言,心念世宁有如此慧颖者,因退立其后,略举目视之,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余暗自叹曰:“真旷劫难逢者也。”

忽而静子回盼,赧赧然曰:“三郎,此画能见媵否?三郎或不以余求在礼为背否?余观此景沧茫古逸,故爱之甚挚。今兹发问,度三郎能谅我耳。”

余即答曰:“岂敢,岂敢,此画固不值阿姊一粲。吾意阿姊固精通绘事者,望阿姊毋吝教诲,作我良师,不宁佳乎?”

静子瑟缩垂其双睫,以柔荑之手,理其罗带之端,言曰:“非然也。昔日虽偶习之,然一无所成,今惟行箧所藏《花燕》一幅而已。”

余曰:“请问云何《花燕》?”

静子曰:“吾家园池,当荷花盛开时,每夜有紫燕无算,巢荷花中,花尽犹不去。余感其情性,命之曰‘花燕’,爰为之图。三郎,今容我检之来,第恐贻笑大方耳。”

余鞠躬对曰:“请阿姊速将来,弟亟欲拜观。”

静子不待余言之毕,即移步鞠躬而去,轻振其袖,熏香扑人。余遂留余妹问之曰:“何不闻阿母阿姊声音,抑外出耶?”

余妹答曰:“然,阿姊约阿姨阿母俱出,谓往叶山观千贯松,兼有他事,顺道谒淡岛神社。已嘱厨娘,今日午膳在十二句半钟,并嘱吾语阿兄也。”

余曰:“妹曷未同往?”

妹曰:“不,静姊不往,故我亦不愿往。”

余顾余妹手中携有书籍,即诘之曰:“何书?”

妹曰:“此波弥尼八部书也。”

余曰:“此为《梵文典》,吾妹习此乎?”

妹曰:“静姊每日授余诵之,顾初学殊艰,久之渐觉醰醰有味。其句度雅丽,迥非独逸,法兰西,英吉利所可同日而语。”

余曰:“然则静姊固究心三斯克列多文久矣。”

妹曰:“静姊平素喜谈佛理,以是因缘,好涉猎梵章。尝语妹云:‘佛教虽斥声论,然《楞伽》、《瑜伽》所说五法,曰相,曰名,曰分别,曰正智,曰真如,与波弥尼派相近。《楞严》后出,依于耳根圆通,有声论宣明之语。是佛教亦取声论,特形式相异耳。’”余听毕,正色语余妹曰:“善哉,静姊果超凡入圣矣。吾妹谨随之学毋怠。”

余语吾妹既讫,私心叹曰:“静子慧骨天生,一时无两,宁不令人畏敬?惜乎,吾固勿能长侍秋波也!”

已而静子盈盈至矣。静子手持缋绢一帧,至余前;余肃然起立,接而观之:莲池之畔,环以垂杨修竹,固是姨家风物,有女郎兀立,风采盎然,碧罗为衣,颇得吴带当风之致。

女郎挽文金高髷,即汉制飞仙髻也。俯观花燕,且自看妆映,翛然有出尘之姿,飘飘有凌云之概。余赞叹曰:“美哉伊人!奚啻真真者?”

静子闻言,转目盼余,兼视余妹,莞尔言曰:“究又奚能与三郎之言相副耶?且三郎安可以外貌取人?亦觇其中藏如何耳。画中人外观,似奕奕动人,第不能言,三郎何从谂其中心着何颜色者?”

余置其言弗答,续曰:“画笔秀逸无伦,固是仙品。余生平博览丹青之士,咸弗能逮。嗟乎!衣钵尘土久,吾尚何言?今且据行云流水之描,的是吾姊戛戛独造,使余叹观止矣。阿姊端为吾师,吾何幸哉!”

静子此时,羞不能答,俯首须臾,委婉言曰:“三郎,胡为而作如是言?令浅尝者无地自容。但愿三郎将今日之画见赐,俾为临本,兼作永永纪念,以画中意况,亦与余身世吻合。迹君心情,宁谓非然者?”

余曰:“余久不复属意于画,盖已江郎才尽。阿姊自是才调过人,固应使我北面红妆,云何谓我妄言?”

静子含羞不余答。余亦无言,但双手擎余画献之,且无心而言曰:“敬乞吾畏友哂存,聊申稚弟倾服之诚,非敢言画也。”

静子欣然曰:“三郎此言,适足以彰大作之益可贵耳。”言已,即平铺袖角,端承余画,以温厚之词答曰:“敬谢三郎。三郎无庸以畏友外我。今得此画,朝夕对之,不敢忘锡画人也。”

是夕,微月已生西海,水波不兴。余乃负杖出门,随步所之,遇渔翁,相与闲话,迄翁收拾垂纶,余亦转身归去。时夜静风严,余四顾,舍海曲残月而外,别无所睹。及去余家仅丈许,瞥见有人悄立海边孤石之旁,静观海面,余谛瞩倩影亭亭,知为静子,遂前叩之曰:“立者其吾阿姊乎?”

静子闻余声,却至欣悦,急回首应曰:“三郎,归何晏?独不避海风耶?吾迟三郎于此久矣。三郎出时可曾加衣否?向晚气候,不比日间,恐非三郎所胜,不能使人无戚戚于中。三郎善自珍摄,寒威滋可畏也。”

余即答曰:“感谢吾姊关垂。天寒夜寂,敬问吾姊于此,沉沉何思?女弟胡未奉侍左右?”

静子则柔声答曰:“区区弱质,奚云惜者?今余方自家中来,姨母、令姊、令妹及阿母,咸集厨下制瓜团粉果,独余偷闲来此,奉候三郎。三郎归,吾心至适。”

余重谢之曰:“深感阿姊厚意见待,愧弗克当。望阿姊次回,毋冒夜以伫我。吾姊恩意,特恐下走不称消受耳。”

余言毕,举步欲先入门,静子趣前娇而扶将曰:“三郎且住。三郎悦我请问数言乎?”

余曰:“何哉?姊胡为客气乃尔?阿姊欲有下回,稚弟固无不愿奉白者也。”

静子踌躇少间,乃出细腻之词,第一问曰:“三郎,迩来相见,颇带幽忧之色,是何故者?是不能令人无郁拂。今愿窃有请耳。”

同类推荐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后来慢慢地我尝试写短句,每天记下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我发现,不是我无法写作,而是时间改变了我。十年里,我们邂逅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久别重逢,而是故人归来。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巅峰之纵横苍穹

    巅峰之纵横苍穹

    一个懵懂的少年偶然间拜一位猥琐老头儿为师,少年的天赋让他在未成年时就已成为大陆顶级高手!看林然如何建立世界超然势力纵横天下!看林然于众女一起花前月夜莺歌燕舞;他有着一群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兄弟们,有着为他操劳家务与繁事的小弟!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魔法师来修个真

    魔法师来修个真

    从洛兰魔法大陆穿过来的空间流半神!在小小的世家做学徒?!为毛都穿过来了还能看见洛兰老家的一举一动?活一次已经这么辛苦了你居然让老子删号重练活两次!?
  • 迷糊皇后

    迷糊皇后

    这年头,看了那么多穿越文,穿越早已见怪不怪了。不过全家人都穿越了,这就实在有点离谱了。全家人穿越后还是全家人,就更加让人无语了。穿越后,她老爸,不,现在该改叫爹了,是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老哥,是将军,掌握国家大半兵权;她老弟,是吏部尚书;她老妹,是刑部尚书,朝中的唯一女官;他们家,权倾朝野,与太后娘家的贾家家族相互抗衡。在别人看来,他们一家子都奇奇怪怪,偏皇帝对他们信任无比。而她,更是成了皇后,后宫虽有三千佳丽但皇帝却独宠她一人,除了那个讨人厌的太后整日爱找她麻烦,生活何等惬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熬剑九天

    熬剑九天

    少年梦天,神与魔之子,神魔之体,始祖之魂,右执开天神剑,左拿灭世魔剑,踏上复仇之路。。。。。。。。。。。。。。。
  • 首席蜜爱:傲娇小妻别害羞

    首席蜜爱:傲娇小妻别害羞

    【宠文】【商业精英】【复仇】富家千金,一朝破产,还不幸被人吃干抹净……“你……你放开我,小心我废了你啊!”她带着哭腔的求救,但对方却充耳不闻。“雨菲,你别走……”压在她身上的男人,竟然呢喃出另一个人的名字。炮灰到底,命运究竟要给她开多大的玩笑!一夜欢快的男人,叫出别人名字的男人,到底为何非要对她一宠到底?“没有保障的幸福,我不要!”竖日,她昂起头颅,宣布之后一瘸一拐离开酒店。看着她的背影,殴逸阳缓缓按下手机。“睡了我却不对我负责,你想得美!”——————————初来乍到,还求海涵!
  • 极品小子修真记

    极品小子修真记

    皮蛋,原名宋凌,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古老家族,但家族发展至今也就衰败不堪,皮蛋也就变成了十足的街头混混!虽胸无大志,但为人机灵,讲义气,手下带着几个哥们。在一次仇杀下,家人全部离开了人世,为了报仇,皮蛋无意之中投靠了另一修真家族,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着手下四兄弟踏入修真界。
  • 芳心暗度

    芳心暗度

    是婚姻的不幸还是精神的需要?精神出轨……她是好妈妈,她是好儿媳,她不是……合格的好妻子,哪怕她对丈夫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她是独居的女强人,有丈夫的单身女人。她在网上认识了他,他给她带来心灵的慰籍。情感的困惑,现实的挣扎,出轨的丈夫,乖巧的女儿,依赖她的公婆,还有牵挂她的他……相爱却不能爱……无爱婚姻中的挣扎,情感的困扰,现实的束缚……她怎么处理?他如何对待?
  • 元素降世,真爱无涯

    元素降世,真爱无涯

    前世为救心上人而坠崖身亡,却不巧掉进空间缝隙,来到这个名叫元素空间的世界。这里每人有着很奇妙能力--元素灵力。凭借着前世的珍贵记忆,他能否在这里称霸天下,找到真爱?………
  • 冰山王子VS高冷公主

    冰山王子VS高冷公主

    “花开花落,有人知我?谁是谁非,你伤了我。”三位美丽的公主回国后,来到圣樱学院。无意惹到了三位恶魔王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三位恶魔王子发现他们爱上了三位美丽的公主。某天,某帝“宝贝,快点跟我回去。”某冰“先生,你是谁?”某男被某女气得一口老血都吐了出来。某夜“亲爱的,我都为你守身如玉了。你为什么还不,跟我回去呢?”某涵“唉,罗卜,我和你认识吗?”某男,心碎了一地。某洛“宝贝儿,我此生,非你不娶!”某蒂“哎哎哎,我可受不起”某男,放声痛哭。。。
  • 极品好男人

    极品好男人

    2463年,经过十余年的核武器战争,地球的原貌早已不是往昔,再次战争的话只能让所有的人类共同走向灭绝的边缘。如今的时代地球上的资源早已被人们挥霍的所剩无几,同样因为资源的紧缺,地球上的大规模战争虽已经不复存在,但小规模冲突一直不断。终于在2480年8月4日,世界上的各大国首脑聚集瑞士。终于商讨出了一个另各国人民喜悦而又惊诧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