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9500000031

第31章 一切为了当上老大(3)

卢俊义“不把贪官当外人”的行为让梁中书等人,很不高兴。书中说,李固已经上下打点好了。你不招是吧,我们还有一种非正常社会下的绝活——屈打成招。做记录的书记员认为,卢俊义铁嘴钢牙,必须往死里打,才会说真话。梁中书同意了这一判断——加力打!

左右公人听领导发话后,立刻把卢俊义捆翻在地,不由分说,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去了三四次。

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卢俊义按理,应该怪自己治家无方,识人无力才对。可是,他竟然在屈打成招的时候,都不忘赞美一下吴用的算卦本领:“果然命中合当横死!我今屈招了罢!”人,活到这个份上,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如果宋江看到卢俊义的这番表现,肯定乐得屁颠屁颠的。吴用虽然是二把手,但太精明了,跟他合作,总有一点没底的感觉,整天提心吊胆的。

跟卢俊义合作,就不同了,让他当二把手,作为自己政治对手的挡箭牌,绝对可以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作为各行各业一致拥护的老二模范。

礼重,情义才重谋反是死罪,卢俊义一招便死。卢俊义一死,李固就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大大方方和别人的老婆恩恩爱爱、白头偕老了。

可是,得到这个消息的李固,心情还是非常忐忑。第一,他知道,梁山平白无故地邀请卢俊义上山,肯定有别的理由。他们可能很不希望卢俊义死在衙门。第二,卢俊义生活优越,过着上流社会的美好生活,如果不是疯了,绝对不会谋反。现在只是屈打成招,很可能明天就改口。当务之急,是为卢俊义铺平黄泉之路,所以当他得知卢俊义入狱的消息后,赶紧跟值班狱警联系,要刽子手赶紧做了卢俊义。这两个狱警,也是日后梁山的骨干力量,分别是:哥哥蔡福,北京人氏,因为他手段高强,人呼他为“铁臂膊”;弟弟蔡庆,生来爱带一枝花,河北人顺口都叫他“一枝花”。李固开价是五十两黄金,一看这哥俩儿不愿意,又涨了一倍,一百两。蔡福告诉李固,卢俊义不是一般的有钱,你霸占了他的财产,还娶了他的老婆,得到这么多好处,也太小气了。这么着,你给我五百两黄金!李固咬咬牙,答应了。他很不情愿,毕竟这只是两个小狱警,他还有很多官员要一路打点开去。自己不是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梁山要劫法场还好,要是也给这些官员送礼,保住卢俊义的性命,那就麻烦了。

他猜对了,梁山还真没闲着,本来修改政治遗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才哪到哪啊?因此,吴用想帮助宋江劫法场,这样一来,梁山不但省钱,还能捞一笔。

我们早就交代了,宋江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要想维持数以万张嘴的吃吃喝喝容易,但要维持梁山军队的日常开销就难了。因此,必须对朝廷下手才能满足梁山的发展需要。

形势比人强,一边要修改政治遗嘱,一边要扩大自身业务,一个都不能放松。不过,宋江还有一个想法——发展支持招安的朝廷官员,这样,才能让招安的声音压过反招安的声音。大名府兵多将广,也是一个帮宋江扩大人才储备的好机会。把“通过劫法场修改政治遗嘱”转变为“通过劫法场修改政治遗嘱+抢钱+储备人才”,宋江和吴用才觉得利益真的最大化了。既然这么定了,就得给官员送礼了。书中交代,这一次送礼的任务,是柴进同学完成的。

柴进找到蔡福后,告诉对方:“亲爱的刽子手,不要害怕。”这不但没有稳定刽子手的情绪,还可能吓唬出个好歹。

蔡福晕了:怎么回事啊,我是杀人的,还是你是杀人的?看到蔡福这种表情,柴进赶紧安慰对方:“我是柴进,专门跟杀人犯打交道,咱们其实是同行。另外,我出身高贵,是柴世宗的嫡系子孙,本来家大业大,不小心败家,现在供职于梁山总公司,也算一方豪杰。”

蔡福一听,吓得哆嗦,我是合情合理地杀人,他是杀任何人都觉得合情合理啊。柴进继续告诉哆哆嗦嗦的蔡福,今天我是来打听卢俊义的消息的,没想到他被奸夫淫妇陷害,以谋反罪捉拿到了监狱,小命都在你的手上。柴进的表情开始严肃了。蔡福,卢员外的命就在你的手上。你要是留得他的性命,什么事情都好说,你要是不留得他的性命,我梁山“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李固的钱是不少,但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蔡福的命啊,何况,柴进还补充说明了一下:“久闻足下是个仗义全忠的好汉,无物相送,今将一千两黄金薄礼在此。倘若要捉柴进,就此便请绳索,誓不皱眉。”这就有点蹊跷了,李固送了蔡福五百两黄金,柴进刚好比李固送的多一倍。更蹊跷的是,有出门带着现金千八百万的吗?柴进手里是一千两黄金,拿着都挺沉的,如果不是准备好送礼,绝对没有上面这一幕。所以说,送礼给贪官,是宋江早就安排好的,包括李固给蔡福送钱的那一幕,实际上都被柴进他们看在眼里。有威逼,有利诱,蔡福还能怎么办,赶紧救卢俊义性命,把李固那龟儿子扇得远远的。

按照蔡庆的判断,梁中书、张孔目都是贪财好利之徒。其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何止是梁中书、张孔目,遍布《水浒》中的各色人等,有不喜欢钱的啊?作为官员的梁中书,钱收是不收,取决于自己办事的把握送礼人的可信任度送礼的多少。

让卢俊义不死,不过是梁中书的一句话,有何难哉?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在李固和蔡福之间,他更信任谁?当然是在官场中跟梁中书混了多年的蔡福。接下来,就是送多少钱?蔡福手里现在有一千五百两黄金,而李固这个人有点抠门,我们都见识过了。

所以,在看到蔡福迟迟没有动作的时候,李固再次疏通关系。蔡福的理由是,不是我不帮你,是梁中书不让我们动手,你要找,就找他去!

李固不知道真假,但就是假的,也能按想这个办法做了。可是,他找梁中书办事,可不像找蔡福那么简单,对方好歹也是大宋部级领导,你说要从他这里花钱买条人命,岂不是太瞧不起他了。果然,他托人找到梁中书的时候,梁大人火了:

“这是押狱节级的勾当,难道教我下手?过一两日,教他自死。”其实梁中书不是不能收李固的钱,但你不能说得太明白啊。这种事,就跟恋爱一样,需要大家心心相印。你非要对方承诺你,不但没有照顾领导的面子,也不相信领导听话听音的智商,领导能高兴吗?

古往今来,送礼一直是一门艺术,既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意,还不能让对方失去面子,这样,大家才能在互帮互助、狼狈为奸的时候,心安理得。

从事情最后的发展来看,梁中书显然收了蔡福的贿赂。本来,卢俊义承认谋反,而且已经签字画押,产生了法律效果。可是同样得了贿赂的张孔目,发现形势不对:既然让卢俊义活下来的人,出钱比李固还多,那就必须推翻他以前的结论。

几天之后,张孔目重新整理了卢俊义的案卷,此时,他心情也有些忐忑,不为别的,就怕蔡福兄弟没送上钱。当看到梁中书大人的时候,他就明白,这事成了。

有时候办事,不需要看对方说什么,看看对方脸色、语气,就什么都知道了。也想让卢俊义不死的梁中书,得先听听张孔目的说法:“小吏看来,卢俊义虽有原告,却无实迹;虽是在梁山泊住了许多时,这个是扶同诖误,难同真犯。只宜脊杖四十,刺配三千里。不知相公心下如何?”一看张孔目这样想,梁大人就放心了,这可是你说的,我只负责同意,出了事,跟我也没啥关系。

卢俊义,在梁山诸多强盗的努力下,终于走上了刺配之路,这是一条不归路。

立功,讲机遇,也讲技术

张孔目说得不错,到目前为止,谁也看不到卢俊义想谋反的事实。何况,他们都知道,卢俊义同学出身豪富,得傻到什么程度,才去干玩命的买卖?

已经刺配了的卢俊义,人生还没有绝望。在卢俊义的价值体系里,就是死,也不能做土匪。何况,刺配不仅能让他活下来,说不定时来运转,日后还有条件沉冤得雪呢。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史进,尽管跟土匪交情匪浅,但因不想玷污了父母的清白,始终是想重新回到主流社会中。当然,他失败了,他走投无路,最后又选择了自己的打劫生涯。

卢俊义也是这样,只要有机会让他回到主流社会,他是不会配合梁山的招聘需求的,尽管宋江已经给他安排了二把手——高级副总裁的职位。

卢俊义的人生没有绝望,因为宋江同学会热情地帮助他,而且完全免费、不惜血本。

押送卢俊义上路的两个人,分别为董超、薛霸。这两个同学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还押送过林冲,是中国历史上折腾犯人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了古代社会公权力通过合法伤害权,将犯人弄死,还不需负责的种种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个优势,他们在资源转化领域,享受了无穷无尽的好处。他们是刀,你可以买,也可以借,只要你出个好价钱,他们都保证圆满完成各项杀人、整人任务。

在专制社会,这种借助狱警杀掉仇家的需求相当旺盛。毕竟当时没有法治,将仇家弄死、斩草除根,比让对方蹲几年深牢大狱要踏实得多。

李固同学现在就面临这样的消费需求。为了杀死卢俊义,李固跑到董超、薛霸的杀人专卖店,拿出两锭大金子,告诉这两位公职人员:“帮我杀了卢俊义,再送给你们每人五十两黄金,绝不食言!”靠,两个大金子,不过是首付,后面还有五十两黄金。买卖来了,让董超、薛霸非常高兴,他们表示一定会努力杀人,报答李固先生的金银财宝。按照整林冲的套路,他们先是将卢俊义的脚放到开水中去烫,看到满脚都烫出疱后,他们拿出了一双新草鞋,让卢俊义走。不用说,新草鞋满足了董超、薛霸十分得意的面目表情,他们看到了写在一个人脸上的痛苦,看到了卢俊义对他们的恐惧。

在进入人烟稀少的林子后,他们向卢俊义提出要求,说我们困了,想睡觉。但你卢俊义人高马大,武艺高强,俺们不放心,这样吧,把你捆在树上,然后我们就去睡觉,如何?

已经吓怕了的卢俊义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两个先进典型立刻原形毕露,操起棍子,准备打死卢俊义。

幸亏董超、薛霸迷信鬼神,所以杀人之前,向卢俊义进行了合理性的解释:你要是做了鬼,别怪我们,是你的总管李固要我们弄死你的。

一直躲在一边的燕青当然不高兴了,“嗖嗖——”两箭,射死了这两人。董超、薛霸的死,是大宋司法系统的重大损失,他们的逝世,让各级官员,减少了很多额外性收入,因此,梁中书等人十分沉痛。低头就死的卢俊义突然重获新生,不过这次,他的犯罪坐实了,而且是杀害朝廷公职人员罪,怎么办?上梁山,或者死,他就剩下这两条路了。

燕青救主,其实是在宋江和吴用同学的注视之下进行的。他们费了这么多投资,怎么可能在节骨眼上了,眼睁睁地看着卢俊义坐以待毙?他们之所以看着卢俊义走上险恶丛生的刺配之路,还不管不顾,就是为了让卢俊义彻底地走上犯罪道路,惟其如此,卢俊义才会上山,才会配合宋江同学完成他修改政治遗嘱的伟大计划。

那么,既然卢俊义已经杀人了,为什么宋江还不出来,邀请卢俊义上山呢?道理很简单:现在让卢俊义上山,一则,卢俊义不会对宋江感恩戴德;二则,他们没有借口发兵大名府,以解决山上近两万人马的吃吃喝喝问题。燕青救了卢俊义之后,跑到附近的小村里,准备给卢俊义找点吃的。但很快有人发现了死在林子里的董超、薛霸同学,然后迅速报官。官府很快发现:作案工具乃是燕青的箭头,随即发出了逮捕令。

村里有人发现卢俊义之后,报官,待燕青回来,已经发现有近两百个公人喊着捉拿卢俊义了。

卢俊义再次被捕,燕青已别无他法,只能去求宋江赶紧发兵,劫法场,救救命在旦夕的主人。

就在燕青心急火燎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人:杨雄和石秀。这,我不认为是一个巧合。燕青身上本来没有盘缠,看到这两个人,准备抢点,好去梁山报信。结果,被这两个人打了一顿。但紧接着,就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场面。杨雄和石秀立刻认出,眼前这个落魄的青年就是卢员外家的“浪子”燕青,其证据是看到了燕青手腕上的花绣。奇怪吧,你们要是不天天盯着燕青,怎么能这么巧合地出现在燕青面前,还一眼就认出了燕青?

权术,本质上就是一种表演,所以,不仅梁山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朝廷的演员更多。但导演只有一个,就是暴力,就是丛林法则。在他们的规范下,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尽出于此。

杨雄和石秀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在卢俊义再次被捕、铁证如山、有死无生的时候出现了。他们这两个梁山代表,正好可以解燕青的燃眉之急,对不对?

按照杨雄的说法,他们两个下山,是宋江同学派下来,专门打探卢员外消息的。奇怪,卢俊义被刺配了,林冲同学又不是没有经验,而且宋江同学也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人才,难道会不知道刺配对卢俊义来说,有多么危险吗?为什么不早点让人下山?

为了安抚燕青,他们还告诉燕青,军师吴用和神行太保戴宗随后就到。这也让我们很奇怪,为什么吴用和戴宗早不到、晚不到,要随后就到呢?按照杨雄先生的安排,石秀继续去大名府打探卢员外的消息,他带着燕青同学,赶赴梁山,向宋江汇报现在卢俊义的情况。宋江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大惊失色,赶紧和众头领商议办法。你不是喜欢跟吴用密谋吗,何况你自己“颇有权谋”,怎么跟大家商量起来了?这些,都是宋江做给燕青看的。

卢俊义被捕,宋江早就安排好了:石秀,负责向梁中书发出恐怖信号。吴用和戴宗,负责恐吓信的撰写,以及随时向梁山通报情况。

其实,吴用和戴宗很好理解,只是石秀一个人,只身犯险,缘由何在?我们早就介绍过石秀和杨雄同学,石秀心机之深,让普通的梁山好汉望尘莫及。此外,他也确实如他的绰号所言,有拼命三郎的特征:碰到事,敢玩命。不过,他不是为了玩命而玩命,而是为了发展而玩命。

《血酬定律》的作者吴思先生认为: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从晚清到民国,吃这碗饭的人比产业工人多得多。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

这个世界,有极少数人,玩命是为了道义,但绝大多数人,玩命是为了赚钱。宋江派石秀下山,就是让石秀玩命的。从石秀的立场出发,这个买卖风险超大,但回报也不小:其一,这是梁山现在实权派宋江交给他的任务,完成得好,自然获得宋江的认可;其二,在石秀的眼里,宋江挖卢俊义上山,就是想解决政治遗嘱给宋江带来的危机,卢俊义日后至少会在梁山混个“二把手”,救“二把手”一命,虽然千难万险,但值。

不过,让他来干这个活,也是有原因的:谁让你背着一个“拼命三郎”的牌子上山呢?既然你这么敢拼命,就玩一把吧。

第二天,石秀不负宋江所望,一个人到大名府,跟梁中书的人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

应该说,在梁中书周围工作的这些干部,都是个顶个的酒囊饭袋,他们衣食无忧,不想跟石秀在玩命领域开展竞争,尤其对梁山这样大规模的玩命组织,有着强烈的恐惧心理。

同类推荐
  • 慧眼看透人心

    慧眼看透人心

    人是复杂予盾的综合体,但也是信息之源,观察可以为我们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提供依据。用一副好眼光去识人,察人于微,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看出一个人来。这说明识人之道还是有迹可寻的,能够洞察一个人的内心而取得先机的确是一种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频繁。而要想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了解别人的真实心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人,洞察他深藏不露的内心玄机,并采取相应的交往方法,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建立人脉、成就事业必备的生存技能。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家讲:一叶一菩提。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了生命的真谛。“智慧背囊”,盛满的是人生的智慧,作文素材的宝藏。走进“智慧背囊”,走进智慧的闪亮,走进心灵的清香。一本以故事来诠释人生、社会、成败、亲情、财富、心灵、幸福等主题的书,短小精悍,滴水藏海,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直抵心灵,开启智慧。开启少年神奇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树立朴素的道德观。
  •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温总理推崇备至的两本书:《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在市场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今天,这两本书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本书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一本在握,即可以领略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
  •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纵观古今,把话说得比唱得好听的人往往都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们或吐纳珠玉之声,舌卷风云之色;或温文尔雅,谈笑间逢凶化吉;或凭 “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而在美国从上世纪至今,科学技术不断飞越,美国人仍雷打不动地将“口才”列为世界上生存与发展最有力量的武器。本书从不同方面,引用大量生动事例,精辟论述了说话说得好听给日常生活和人们的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并提出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10年,是事业打基础和充电的最佳时机。但这个阶段没有钱没有女朋友等等,却拥有超多的欲望和想法、浮躁、不切实际等等毛病。此书深入用实实在在的案例解读了这个年龄段男人要解决的职业方向和、要训练的各种切实的能力,是传递正能量的最佳读物。
热门推荐
  • 迁徙的修行者

    迁徙的修行者

    杨初一意外进入到了一个叫做十方界的地方,又意外成为了长生学院的一枚新生。走在莫名其妙的修行路上,杨初一约过和尚、养过萝莉,偶尔还会谈一曲琴音、吟一首好湿,额,好诗!是的,这里是十方界,我这里修行,随红尘浮动!
  • 心灵的印记

    心灵的印记

    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故乡、远去的童年,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来。本书再现作者走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 血战LOL

    血战LOL

    原是高德市里各各地方网吧的高手,却被一个神秘的女孩召集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战队!
  • 咏慵

    咏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角色的幻想

    小角色的幻想

    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得不到的女人都是好的,我们这一代在城市打拼的80后,已经开始慢慢的在变老,事业成了幻想,成家的压力正慢慢的随之而来,每天为了相亲疲于奔命,可结果却依然是一个人,是我们错了,还是这个社会错了,到底是谁弄丢了我们的爱情?黄杨一直都觉得自己的要求不高,志向不远,唯一最希望的就是能找个马马虎虎的女人,陪自己将就着过完这一辈子,可是为什么都还这么难呢?
  • 青衣幻觉天使PK青涩冥想

    青衣幻觉天使PK青涩冥想

    洞穿时间,空间。交织,穿插,挣脱与暧昧,悬疑和逡巡扣动生灵,寻觅,探索,超想象的空间,一幅幅画面链接的故事--------------
  • 最美的花儿献给您

    最美的花儿献给您

    在小小说界里有“拼命三郎”之称的作家陈勇,已经用自己对文学的执着,为自己的家乡,为年轻人谱写了一曲曲赞歌。作家很多处都描写了老~江河的如画美景。像“此时的老~江河,水天一色,被黑夜融化了”(《鱼鹰》);“雨中的老~江河,一片灰蒙蒙的,这是老~江河最寂寞的颜色”(《水嫂》);“旭日东升的老江河,渔船碧水相映,白云与渔民共影”(《水姐》);“傍晚时分,老江河神奇莫测,气象万千。晚霞的光芒,依然将江面上细小的波纹映得熠熠生辉,几只洁白的鸟儿舒展双翼,自由地翱翔在江天之间”(《吹萨克斯的男孩》)等等,这样描写老江河美景的句子俯拾皆是。
  • 黑色的救赎

    黑色的救赎

    一段不堪回首往事,他在其中挣扎,可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兄弟的仇恨使他最终失去了理智。他不再束缚自己,而是放纵。就如飞蛾扑火一般。他得到了瞬间的绽放。而代价,则是他的后半生。
  • 夜奔

    夜奔

    这里面一些很短的故事,包括了幸福的和不幸的、明媚的和灰暗的、开心的和伤心的、得到的和失去的。不是所有失败的恋爱都要用眼泪收场,也没人规定过只要努力过就一定要成功,现实世界永远不都会像老照片那般黑白分明。
  • 低调做人密码

    低调做人密码

    本书介绍了低调做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包括别把自己太当回事、示弱也是一种智慧、耻笑讥讽来不得、有本事也不要自卖自夸、将钱看得淡一些、每天淘汰你自己等多方面的思想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