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700000011

第11章 皇帝也搞不定的利益集团(2)

“出将入相”才是士人入仕的最高标准,在地方能为祖国看大门,回到中央能够总理国家。韩琦可以,虽然成绩不太理想,至少他做到了。韩琦与范仲淹相比,他多了一份蛮干,少了一份巧劲,缺少范仲淹那种政治口号的宣传手段。

在西北边境同西夏对峙时,韩琦是主战派,他曾说:“元昊虽倾国入寇,众不过四五万人,吾逐路重兵自为守,势分力弱,遇敌辄不支。若并出一道,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可见他没拿李元昊当回事儿。他主动进攻的思想战略令他取得任福夜袭白豹城的胜利,那时候他很牛,相反范仲淹龟缩防守,建立军事据点,跑马地似的搞占领。在韩琦看来老范搭的窝棚根本拦不住李元昊的骑兵,说别的没用,还得进攻好使。不知什么时候,当地出现了一首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民谣不管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韩琦知道那是老范写的,他理亏才把韩琦排在前面。若是范仲淹打了胜仗,民谣的顺序绝对一变。

可惜好景不长,宋夏好水川一战,任福全军覆没。韩琦不得不由攻转守。相比之下人家范仲淹就聪明多了,他在前线的舆论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人格完美,形象高大,乃至于犯了大错,朝中也有人保着。范仲淹曾在宋夏交战的关键时刻与李元昊书信往来,原本以为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搞定西夏,结果被人家玩儿了。

李元昊一代名将,将计就计稳住范仲淹,从而重创韩琦。那时候李元昊虽然称帝,但大宋不承认他,只拿他当臣子看。所以你范仲淹身为前线指挥官有什么理由给反叛的臣子写信?平章事吕夷简、参知政事宋庠弹劾范仲淹,以“人臣无外交”为由,要求立斩范仲淹。杜衍等人力挺范仲淹,后来吕夷简不知为什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也挺范仲淹,简单处理了一下,不了了之。韩琦一看范仲淹经过舆论包装后,俨然一脸忧国忧民相,竟然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妥了,跟着他混吧!他们在前线的舆论宣传给宋仁宗一种错觉,以为他们两个是帝国的肱骨之臣,具有开创新世界的才能,然而他们的表现令所有人大失所望。

韩琦来到扬州当日,王安石没显得特别激动,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不过是换了个领导而已。韩琦知道王安石,此人当年差点儿考中状元,而且王安石的文章独具特点,文坛上已小有名气。韩琦之所以在知名度上输给范仲淹,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文章水平不过硬,喊不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高大全的口号。

王安石起初对韩琦是尊敬的,他也希望能从前辈那里学到更多的工作经验,毕竟人家是经历大风大浪的人。但是知扬州时,韩琦三十八岁,上过战场、搞过改革,又经历过官场的波诡云谲,人到中年的他比别人更能体会到安定的重要性。所以在扬州任上,他注定不会有什么作为。王安石渐渐对他失去了最初的惊讶,理性地看透了他。

王安石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每每通宵达旦,这对已在体制内的人来说显得有些多余。新科进士上任伊始,反正也没啥实际工作,更多的人往死里放松。何况扬州是个好地方,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自古繁华之地。火力旺盛的王安石能收摄心神专心苦读,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一次,王安石读书通宵,实在困倦才眯了一会儿。一睁眼睛早已日上三竿,王安石把书一扔急忙往府衙跑,来不及洗漱,蓬头垢面的,一脸颓丧相。韩琦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毕竟是年轻人有正事的不多。看他那副纵欲过度的样子,就知道昨晚上在哪里眠花宿柳了。

韩琦拿出领导和长辈的姿态,教训道:“君年少,不可荒废了学业。”

王安石默默立在阶下,一言不发,既不接受领导训话,也不反对长官教训。他是一个实诚人,特别执拗倔强,他相信事实是事实,无需增添过多虚伪的狡辩。虚伪不是个人行为,它是官场的需要,维护上下级关系的实用手段。对于此,王安石不屑,他更加清楚地看清了长官韩琦不过如此,以貌取人罢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长官连调查都没调查,仅仅以自己的经验见王安石邋遢德行,主观臆断他“夜饮放逸”,有点儿欠考虑,让下属情何以堪。

那一年,王安石只有二十五岁。

也许韩琦不知道,王安石已经是当爹的人了,长子王雱一岁多,他哪有那个闲工夫出去夜饮放荡。

此外,他已是风靡文坛的冉冉新星。王安石完成了一部重量级哲学作品《淮南杂说》,又名《王氏杂说》。这本书是那个时代的超级畅销书,具体什么内容无法得知,已经失传了,只留下“其言与孟轲相上下”的当世人评价。《淮南杂说》阐述了王安石自己的思想主张,竟然与孟子他老人家不相上下,可见其思想水平之高大伟岸。在《淮南杂说》问世20多年后,司马光上了一篇《论风俗劄子》,论述这本思想学著作对当世士风的影响。借此可证明,在“其言与孟轲相上下”的《淮南杂说》流布于世之后,对于当时的文风,确实是起到了“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的导向作用。宋代新儒学复兴产生了宋理学,是王安石首倡的性理学说。

被领导批了,王安石与韩琦的关系不温不火,不管长官怎么说,他该看书还是通宵达旦,依旧很多时候不洗漱就上班,我行我素,卓尔不群。有个性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个性过于鲜明,势必导致人际关系稀疏,遭别人诟病也在情理之中。王安石的犀利、务实的治学精神和倔强、执拗的性格弱点早早暴露而出,在他的前半生给他带来了辉煌,却要用后半生的时间悲壮偿还。

王安石与韩琦交集不多,没过多久,他因秩满回到了京城等待述职。

庆历六年(1046),王安石到了开封汴梁,随着他的到来,京城忽然刮起了一股“王旋风”。

·《河北民》,就是下基层的原因·

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丙寅,中原大旱。

朝廷下诏,开封府久旱,民多死,令京城去官井远处益开井,于是“八厢凡开井三百九十”。以此来缓解是年旱情。大旱起于陕西,最后波及北方、中原等地区,看规模应该是百年一遇,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算。

王安石从扬州到开封的一路上,严酷的社会现象,触目惊心。帝国所谓的盛世,在天灾面前显得脆弱无力,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敲诈勒索,发国难财的比比皆是。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收入了他的诗作《河北民》中。王安石讨厌李白的浪漫浮华,推崇杜甫的沉郁诗史,这首《河北民》能看出一些端倪,全诗文词平白真切,毫无渲染夸张成分。

河北民

文/王安石,淮南签判秩满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诗中记录了客观的社会现实:黄河以北的人民处在辽国与西夏边境,常受侵扰,生活艰辛。宋廷通过“岁币”方式暂时得到苟安,却将大量经济负担摊派在老百姓的头上。今年老天爷耍起了暴脾气,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即便这样,老百姓依旧要服徭役去做河工,官府不会管你死活。在这种毫无人性的情况下,老百姓选择了逃荒。然而王安石刚从南方回来,那里的情况比北方强不了多少。丰年自无食,拿什么接济你们?倘若你们生在唐代贞观年间就幸福了,那时候粮食大丰收,突厥被打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朝廷的领导。

王安石通过简单平实的记叙,抨击了宋廷救济不力,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

“贞观之治”是古代中国的治世,引无数人向往。可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却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贞观元年(627年)关中大饥荒、贞观二年(628年)蝗灾、贞观三年(629年)水灾……终贞观一朝,户数不及隋朝十分之一。农耕社会人口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人口少国力自然下降。直到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国力才刚刚追上隋朝,历史惊人的相似,继而出现了安史之乱。

王安石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京城。宋代的磨勘制度规定,文官三年,武官五年。秩满之后,没什么考核制度,直接升职或调任其他岗位的工作。

王安石在扬州结束了“实习”生涯,回到京城,等待述职。

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大得意事。王安石在京城遇到了好哥们儿曾巩,他在国子监上学。哥儿俩喝茶叙旧,叫上了老宰相韩亿的儿子韩维、韩绛兄弟。当时朝廷大员们都看到了,年纪轻轻的王安石撰写《淮南杂说》,其思想水平与孟轲不相上下,他的仕途将会光明得一塌糊涂,必是帝国未来的决策层人物。所以各大政治集团开始挖墙脚,希望王安石能够投入他们的麾下,韩氏家族是其中一支力量。

韩氏家族创始人韩亿,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宦海浮沉,最后干到副宰相,以参知政事知应天府致仕。韩亿有八个儿子,韩纲、韩综、韩绛、韩绎、韩维、韩缜、韩纬、韩缅,全部出仕做官,后来韩维、韩缜先后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上。

相比老韩家,另一支辉煌的政治力量是致仕不久的吕夷简家族。吕氏家族创始人乃太宗朝三度拜相的吕蒙正,他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吕从简、吕惟简、吕承简、吕行简、吕务简、吕居简、吕知简,皆入仕做官。政绩斐然,知人善任,富弼等下一辈官员是他推荐的,富弼虽是宰相晏殊的女婿,但绝不是通过裙带关系上来的。

咸平六年(1003年),真宗朝拜永熙陵过洛阳,看望致仕的老宰相吕蒙正。

真宗问:“老宰相你七个儿子中,哪个能继任宰相?”

吕蒙正想都没想答道:“诸子皆不足用,我侄子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

真宗记住了吕夷简的名字,回去后写在屏风上,提拔年轻的吕夷简为龙图阁直学士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事。当时吕夷简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真宗驾崩后,吕夷简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登上了相位。史上对吕夷简的评价很高:“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为哲宗朝宰相,接替司马光,执政期间挺过王安石。爷儿俩都是宰相,都封了申国公。吕家后人诸如吕希哲、吕好问、吕本中等,在仕途上不及先祖煊赫,但在哲学上比较辉煌,尤其南宋的吕祖谦,学术界的三位泰斗之一,号称“东南三贤”,另外两个是朱熹和张栻。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在江西省上饶鹅湖寺主持召开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盛会,调和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异同,即是思想史上著名的“朱陆之辩”,史称“鹅湖之会”,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当时中国两种思想力量的碰撞,争论极为激烈,最后不欢而散。直到335年后,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在北京给这场思想史上的争辩下了定论。

初露锋芒的王安石刚到开封,早已是各大政治力量欲要拉拢的新鲜血液。曾巩也看到了这点,所以他提议王安石进入阁馆工作。为了以后能前程似锦,进入阁馆是必由之路。

按照宋帝国官场不成文的规定,新进士但凡秩满,经过在地方的三年历练回到中央后,有资格参加阁馆的考试,进入阁馆工作。阁馆是指史馆、集贤院、昭文馆,掌管藏书、校书与修史等工作,相当于中央图书档案馆。当然,进入中央阁馆工作官职也不会很大,授官如昭文馆校书郎、集贤院侍读学士、史馆修撰等,做类似编辑、校对等工作。即便如此,虽然工资不多,品秩不高,但那是所有文臣的首要之选,更像一种政治出身,从阁馆走出去的官员仕途光明,有跻身帝国最高决策层的资格。与明代的翰林院异曲同工,明英宗天顺以后,但凡入内阁的朝廷重臣,必须在翰林院经过实习。这对所有文臣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尤其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新科进士们。

作为朋友,曾巩绝对够意思,他自己虽没考中进士,但希望朋友们仕途明朗。他给朝廷上疏举荐王安石进入阁馆工作。为此,他特意跑到远在滁州的老师欧阳修那里,拿着哥们儿的文章给老师看。欧阳修看过王安石的文章,“爱叹诵写,不胜其勤”,对这位年轻才俊无比佩服,也诚恳地向中央推荐了王安石。

中央向这位帝国未来中坚政治力量伸出橄榄枝。以王安石的水平完全可以进入阁馆工作,考试不过是走个过程而已。在所有人望眼欲穿之时,王安石却拒绝了决策层提出的让他去图书馆工作的建议,一下子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如果满朝官员像他一样亲眼所见《河北民》的惨况,他们会理解王安石为什么放弃清要之职,选择去地方锤炼。王安石已在扬州度过了三年闲得牙疼的生活,闲职不是他的性格,他是个务实的人。这种精神来自老爹王益,他希望能为老百姓干点实事,以兹检验自己的才能。

中央满足了他的要求,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知鄞县,开始了他真正的执政生涯。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逆天神棍

    三国之逆天神棍

    曹操:哥是豪门世家,一怒天下惊。郭嘉撇撇嘴:哥是穿越的,历史比你熟。吕布听了撇撇嘴:哥还带着先进武器过来的呢,不服试试?切!刘备撇撇嘴:哥是表演系的,兼修工商管理,你们行么?靠了!诸葛亮眼睛一瞪:哥还是农业和机加铆焊的双料硕士呢,你们行么?叫毛叫?赵云嘴一撇:哥可是军事学院高材生,这里是三国,小心把你们都废了。董卓挠挠头嘿嘿一笑:哥是贪官来着,再牛逼哥也能折磨死你们。小样吧,比家世老子是孙子后人,比玩人,我可是祖祖辈辈都干这个。孙坚冷笑一声。哼!我还是孔圣之后呢,都别在我面前装俾!孔融一脸寒气道。都别吵了,再吵哥让你们都会幼儿大班去。哥带着修改器来的。丁浩然不屑的蔑视了一下上诉诸人道。我自己有一个群:70593175PS:推荐好书无剑开天书号1943024
  • 游行东汉末年

    游行东汉末年

    80后的吕杰在一次意外穿越了,啊,啊,啊,穿越的金手指在哪里?什么?居然没有金手指,自己只有在东汉的乱世靠历史知识活下去了!曹操说:吕杰不厚道,嫁了女儿还打我!刘备说:这人怎么老给我找麻烦呢?孙权说:父亲,大哥,这就是你们找的女婿?曹丕说:姐夫救救我大魏吧!刘禅说:吕大大,我要去投靠吕杰的儿子!吕杰大笑:不要着急啊,我来帮帮你们,五胡乱华?我给你们乱!乱到你们灭族去!美女都来给我生小孩吧,哈哈!
  • 阀阅三国

    阀阅三国

    阀阅:功绩与经历。一介大学历史讲师,穿越到东汉末的最底层。从低贱的商贾起家,聚敛钱粮,组建私兵,结交豪杰,招纳宾客,广施恩惠,累积声望,终成州郡名望。又从郡掾吏涉入官场,历经了多个官职后,逐步成熟。在一步步抬升中,他踩着一路路皑皑白骨,趟着一座座血腥尸山,握着一件件功绩,开启一代枭雄之路。因出身低贱,注定了坎坷与波澜;因诉求不同,有了阴谋与背叛;因不甘人下,诠释了厚黑与豪情。
  • 宋关佑传奇

    宋关佑传奇

    本传奇以小说形式,艺术而又真实的记叙了宋关佑成为一个农民英雄的渐进过程。以及概括了他历经磨难,出生入死而又坚贞不屈的光辉一生。同时也勾划出他那一时代社会变化的真实面貌,艺术的穿插一些神侠与武僧的身影。全书七十二章娓娓道来,他反贪抗粮起义壮举舍自家,顾乡民,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但他终生不悔。起义失败,他趋于成熟,这才知道,对清廷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毅然参加太平军,在太平军里,他大展卓绝武艺,屡建奇功,深得天王信用,被封为义王,但好景不长,天京被攻破,他逃出京城,到头来,有国不能投,有家不能归。他一度想到自杀,是心中浓浓的亲情在召唤他,为思念他而哭成睁眼瞎的九旬老母...
  • 极品管家

    极品管家

    犯我大宋天威者,杀!惹我娘子不快者,杀!上阵杀敌、宫廷内斗、暧昧情事应有尽有咱不说啥轰动九天之事,只谈这天圣原的小小杨总管王宫贵人间的风流韵事,自然还有阵前热血杀敌的爽快皇城纷扰,王府事多,故宋之扰,宫廷内乱,伴娘子上阵,麻烦麻烦!梦中美人,刁蛮郡主,皇后多情,贵妃有意,管家也风流,何妨何妨?管家Q群【35307292】【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
热门推荐
  • 倾世小仙

    倾世小仙

    文艺版:上一世暗恋成灾,命运却使他们彼此错过,大红的婚服映着烛光,迷蒙而又悲伤。这一世他们又在虹澜湖边相遇,他颤抖的伸出手,轻吟道:飘渺间,何处从,不知眼前物真与否。直白版:这是一个悲催姑娘的恋爱史,上一世被诳的魂飞魄散不说,这一世却被那人盯上,且给圈养了,真是是可忍,叔不可忍!舅舅不可忍!姥姥不可忍!而她却被蒙在鼓里不得不忍......(欢迎入坑,此文甜中有虐,虐中思甜,小七我可是个好人哦!!!)
  • 街尾茶馆有佳人

    街尾茶馆有佳人

    在喜来街街尾有一家没有名字的茶馆,茶馆老板付清乐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霉。喜来街街头有个燕府,燕府二公子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霉,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付清乐。这么好的苗子,不调戏,可惜了。
  • 地狱大魔神

    地狱大魔神

    被遗弃的家族子弟方天,意外获得地狱大魔神的传承,许下宏愿,立志渡众生之苦。自此,一段神奇的修真之旅就此展开。(求收藏,求推荐,求各种鼓励,新书嫩苗,需要大家的呵护)
  • 黑白无常:灵魂收割者

    黑白无常:灵魂收割者

    他们是闻名民间的鬼差,亦是黄泉路上的接引者。神秘的孟母,仅仅是鬼界主宰者的分身的阎王,活泼的提灯鬼。他们的故事,又将会如何开展?
  • 闻风泣血不见君

    闻风泣血不见君

    一天蟾影泪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独坐清光下,感极心悲伤。月儿圆来,我又如何?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局,他和她都是棋子。因为一个人痴心的爱,所以设了这场局,他和她便是最重要的两颗棋子。这场局,十几年前就已经设下了。他和她就照着那个人设计好的,一步步往前走,就像丝线操纵的傀儡一般。
  • 90后 老师,不要不乖哦【全免费

    90后 老师,不要不乖哦【全免费

    《宫斗:王爷别给脸不要》http://novel.hongxiu.com/a/406070/飘飘新文喜欢请点击【收藏】,飘飘求支持!下半部简介:再见他,她只想珍惜缘分,想要和他在一起,哪怕他觉得自己是倒贴的货色,也没关系。再见她,他只想让她受到该有的惩罚,让她追悔莫及,哪怕她怎么喊痛,也无所谓。他结婚时,她去求他,求他不要结婚。他却说“叶晓馨,我玩腻了,以后别再来烦我了。”她结婚时,他却百般阻挠。他说“叶晓馨,你想嫁给别人除非我死。”【宝宝版】一、某女宝指着面前帅气的男人问道:“妈咪,他说他是我的爹地,是么?”某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无奈的看着某女宝,沉默不语………….“我不要你做我爹地,等我长大,做我的老公!”某女宝大声地宣布。某女无语……..某男嘴角抽搐……..二、“老婆,我想困了,想睡觉!”某男想吃某女的豆腐。“以后,能和你睡在一起的女人只能是我!”某女宝对某男命令道。某女装可怜道:“连妈咪都不行么?”某女宝沉思中……………..文笔太差。。。亲们凑和着看吧。。。。花飘会继续努力。。。。
  • 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大结局)

    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大结局)

    一场命定的穿越,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经历多种事端,尝遍生死离别,何不为一开始就与心爱之人执手共进天涯呢……【作者语】在元旦前夕终于赶出了这个大结局,话说这个结局不是很美满的...如果觉得有遗憾的朋友,请期待一下番外吧,在番外里我会逐次解释的……*****推荐好文*****萧途的《彼时爱未禁》http://www.*****.com/?a/74971/小蕊的《假如风哭泣》http://www.*****.com/?a/81540/*****作品自荐*****《不做你的弟弟(完结)》http://www.*****.com/?a/84736/《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http://www.*****.com/?a/96137/《嗨,隔壁家的美少年》http://www.*****.com/?a/98144/{写东西不容易,大家的鼓励才是写者们努力下去的动力!所以请你们一定要多多支持Vce啊!!}
  • 教师健康早知道

    教师健康早知道

    本书从教师健康新观念的树立,体检习惯的养成,防范亚健康,预防职业病入手,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了教师可能遇到的疾病并帮助教师学会防范疾病的方法。
  • 百变娇妃,腹黑王爷请下榻

    百变娇妃,腹黑王爷请下榻

    穿到了一个女将军的身上不说,一来就被指婚给当朝的二王爷,招惹上了身份不明的黑衣人,大婚当日新郎跑路了,发现那黑衣人竟然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己。将军府一家被歹人设计通敌卖国,满门抄斩诛连九族,辛辛苦苦为皇室守住的江山,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结果,她退下了满身的天真,换上了冰冷无情,她势必要他们血债血偿!
  • 剑神之剑动苍穹

    剑神之剑动苍穹

    剑乃武器之主,任何与剑有关的人都会受伤,包括剑客本身,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永远不要爱上一个以剑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