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700000025

第25章 濮议之争,传统与人伦的冲突(1)

王安石居丧江宁,度过三年讲学生涯。在此期间,老王的思想风靡一时,以他为核心,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青年干事,这批人才是日后熙宁变法的中坚力量,主要有王雱、陆佃、龚原、蔡卞等等,这些人比较有来头。王雱,字元泽,是老王的大儿子,年及弱冠,已然显露出了惊人的才华。老王那点儿优秀基因完全体现在他身上,小小年纪已著书万言,思想特立独行,大有乃父之风。陆佃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两汉经学在北宋早已没落不堪,能够成为著名经学家可见学问很深。他的名声不是很响亮,但他有个很厉害的孙子,名叫陆游。龚原也擅长经学,他是王安石的妹夫。蔡卞,字元度,是老王的二女婿,他大哥比较有名,就是徽宗朝六贼之一的蔡京。

王安石暂且在江宁居丧讲学,而朝廷中再一次爆发了政治风暴——濮议之争。

道德管制的社会里,名分自然是第一位的,它是社会各个阶层最高的精神指引,没有什么比道德名分更令中国人注重。宋代濮议之争、明代大礼仪之争,都说明了道德名分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在韩琦等宰执的努力下,曹太后还政于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亲政半个月的工夫,给宰执韩琦等人抛出了一个难题:应该如何称呼他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给亲生父亲该上什么样的尊号?

宋英宗赵曙与宋仁宗赵祯两人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谱系关系如图所示。

宋英宗赵曙从小寄养在宫中,最后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帝国接班人。他与宋仁宗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民间说的过继。然而他的身份不符合周代宗法制确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想要合法合理只能认宋仁宗为生父。这样一来,矛盾出现了,他的亲生父亲怎么办?如果认宋仁宗为生父则有违人伦秩序,如果不认宋仁宗为生父则皇位继承不合法。明代嘉靖皇帝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弟弟,也是因为这个问题与群臣产生了名分礼仪之争,时间远比宋代濮议之争更为长久,规模更大,牵涉更广,前后长达三年。

宋英宗抛出了这么个棘手的问题,没想到掀起了一场长达十八个月的政争。

这事该由太常礼院负责,因为问题比较复杂,本着谨言慎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人吱声。第一个上奏的人竟然是皇家博物馆管理员,天章阁待制司马光:“谨按《仪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不敢复顾私亲。圣人制礼,尊无二上,若恭爱之心分施于彼,则不得专壹于此故也。是以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统者,或推尊父母以为帝、后,皆见非当时,贻讥后世。”

司马光对宋英宗赵曙如何称呼他生父的问题上,首先表了态度。历史上是有理可循的,帝王由非嫡系旁支入承大统的,把自己的生父母尊为帝后,最后贻笑大方,闹得丢人现眼。所以,司马光等人一致认为英宗要认宋仁宗为生父,确立皇位的合法性。那么该如何称呼生父呢?翰林学士王珪拟定了“皇伯”这个称呼,让宋英宗管他生父叫大伯。

一石激起千层浪,司马光、王珪等人的建议得到朝野上下多数官员的赞同和呼应,吕大防、范纯仁、贾黯、范镇等,大家纷纷表态应该叫“皇伯”。其中,折腾最欢的当属侍御史知杂事吕诲,前后十一次上书。这些人每一位都大有来头,绝非泛泛之辈,他们是帝国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各自代表了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如吕大防,永兴军路京兆府蓝田(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是后来哲宗朝的宰相,与兄弟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被称为“蓝田四贤”,为张载关学的中坚力量,只是张载死后他们转投了二程的洛学。再如范纯仁,亦是哲宗朝宰相,儒学复兴先导范仲淹的次子。老范家哥四个,另外三个范纯佑、范纯礼、范纯粹,均在中央任要职。

支持司马光、王珪等人意见最为激烈的吕诲也有着显赫的背景,他是太宗朝名相吕端之孙。

吕端给人的感觉稀里糊涂的,别人坑他害他,他也不计较。宋太宗提议他任相,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宋太宗说:“端小事胡涂,大事不胡涂。”故史上有“吕端大事不胡涂”之美誉。其实吕端有“大智”,只是以“若愚”示人罢了。

至道元年(995年),吕端继吕蒙正后为相,没干几年提出了辞职,因为他发现了个更狠的人物,就是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寇准年龄上小吕端二十六岁,通过国家正规科举考试考上来的,根正苗红。吕端是通过恩荫上来的,总感觉矮人一截,遂让位于寇准,力辞相位。宋太宗去世时,内侍王继恩密谋废掉太子,另立君王。吕端发觉阴谋并迅速处理,奉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王继恩等遂被贬逐。宋真宗继位后,每见吕端肃然起敬,不直呼其名,叫吕端为“小子”。此外,吕端声名远播,曾两次出使外国,名声达于国际,虏主特别敬重。

有人支持必然有人反对,韩琦、欧阳修、蒋之奇等坚决反对宋英宗称呼生父为“皇伯”,不能因为当皇帝而连亲爹都不认了。皇帝是天下道德观察的焦点,如果称呼生父为“皇伯”,试问有什么资格为天下道德之典范?可以不给生父上尊号,最低起码也得叫“皇考”吧!欧阳修一语中的,直截了当地戳到了问题的软肋。

·宋代文官的五大为官通病·

双方各执一词,事情愈闹愈大,最后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到了曹太后那里。曹太后比较靠谱,什么宗法制度总归要以人为本,如果当了皇帝连亲爹都不认,那么皇帝的人品值得怀疑。曹太后下达一道圣旨:“准皇太后手书,濮安懿王、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仍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襄国、仙游并称后。”由欧阳修草拟诏书。曹太后这位强有力支持者的裁夺,使得濮议之争总算尘埃落定。

但是以吕诲为首的一小撮积极分子仍然不安分,继续上疏。宋英宗对这一尴尬局面表示无奈,他也很头痛。大臣们不管怎么说目的只有一个,那都是尽忠为了新君好。这点人情宋英宗赵曙还是懂得的,所以在处理吕诲、范纯仁、吕大防上面下手较轻,基本上是把他们调到地方暂避风头,等风波过后自然会调回中央。即便是处理了他们三人,还是有官员为他们鸣不平,争这个至关重要的名分问题。

这回,宋英宗却令大家失望了,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赵曙驾崩。

老天在宋英宗身上开了个玩笑,从小寄养在宫中等待多年终于继承大统,结果仅仅干了四年就挂了,成了宋仁宗和宋神宗两位北宋优秀君主之间的短暂过渡。皇位留给了他的儿子赵顼,即宋神宗,一位很有种的年轻领导。

濮议之争的余波仍在继续,有人哭有人笑,多数官员一致赞同的吕诲等人败下阵来,欧阳修在此事件中力争,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打了一次以少胜多的翻身仗。没过多久,欧阳修升任参知政事成为宰执,晋身中央最高权力决策层。

濮议中蒋之奇站在了韩琦、欧阳修阵营,因为道德价值观他们团结在了一起,然而很快副作用出现了。韩琦在朝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欧阳修是老愤青满朝仇人一大堆,没想到因祸得福升任参知政事。蒋之奇反观自己,似乎脑子短路跟着瞎掺和,这不单单是争个名分的问题,而是一场政治运动。蒋之奇害怕了,害怕支持吕诲的官员背后鼓捣他,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况且无论是明的暗的,官位相对低微的蒋之奇承受不起,所以他选择了反戈一击,向所有人表明他与欧阳修划清了界限。

蒋之奇狠狠地参了欧阳修一本,道德管制的社会里弹劾官员最有力的武器当然是道德污点。蒋之奇向宋神宗状告欧阳修生活作风大有问题,竟然与儿媳妇通奸。帝国副宰相有道德污点,绝非小事一桩,关乎到了帝国的颜面及利益链。

欧阳修长子欧阳发娶的是三司盐铁司副使吴充的女儿,弹劾欧阳修势必牵连到吴充,是为官场中极为常见的进攻手段: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如果欧阳修被干掉,亲家吴充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欧阳修、吴充三次上疏强烈要求宋神宗追查到底,还他们一身清白。

宋神宗即位时年及弱冠,政治经验却已然颇为丰富,对此事抱着怀疑态度,下令严查。蒋之奇这边有御史中丞彭思永作证,欧阳修方面则强烈抗议。双方各执一词,这就需要领导出来裁夺。宋神宗征求了朝中大臣们的意见,天章阁待制孙思恭为欧阳修极力辩护,说老欧与儿媳妇有染纯属无稽之谈。老欧一把年纪的人了,人老了特别注重名节,尤其像欧阳修这种有建树有影响力的人物,不可能犯那么低级的错误。

宋神宗综合了众人意见,当面质问蒋之奇,让他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蒋之奇说:“我是听彭思永说的。”

再问彭思永,他没辙了,只好承认:“我是道听途说的。”

谣言真假难辨,混淆视听,它的产生有着极强的目的性。

欧阳修与儿媳妇有染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他小舅子薛良孺。薛良孺估计收受某官员贿赂,在朝中举荐这人升官。他这一不齿的行径被朝中大臣弹劾,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薛良孺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处罚。中书宰执要看下欧阳修的态度。一句话的事儿,只要欧阳修说话了,文坛领袖的面子大家还是会给的。哪知道欧阳修来了个大义灭亲,上疏称不能因为裙带关系使薛良孺逃避处罚。宰执们满足了他的愿望,薛良孺被免职。

薛良孺越想越气,到底是不是亲姐夫,没见过这么办事儿的。不帮忙也就罢了,居然落井下石。愤恨当头的薛良孺丧失了理智,直接捏造欧阳修与儿媳妇有染的谣言,散布于市。以讹传讹,添油加醋,副宰相欧阳修的花边新闻闹得满城风雨。濮议之争中欧阳修受益颇大,早有人看他不顺眼,无奈没有合适的进攻时机。恰在此时,欧阳修祸起萧墙,给了反对他的官员一个强有力的借口。集贤院校理刘瑾与欧阳修政见不合多有摩擦,两人老早就结下了梁子。刘瑾有意无意地在监察御史官员面前散布欧阳修的花边新闻,御史中丞彭思永听说后,就把谣言告诉了殿中侍御史蒋之奇。蒋之奇一见机会来了,决然地反咬一口。

事情水落石出,宋神宗还给欧阳修、吴充一身清白,把事故责任人彭思永、蒋之奇赶出中央,贬官到地方工作。

宋代因有“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的祖制,对犯错误的官员处理上较为温和。大致有三种方式:第一是贬谪,譬如蒋之奇属于贬谪降职处理,错误程度算是轻微的,严重的削职为民,剥夺政治权利。第二是编管,即编录名集进行管制,相当于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反省,适用于犯了大错误但罪不至死的政治犯,朝廷把这部分官员在编管地点统一管理,限制人身自由。什么时候能够重回朝野进入仕途,一是看反省的态度,二是祈祷皇帝赶紧驾崩,新君登基大赦天下,态度好点的估计有戏。最严重的是流放,被流放的官员并非犯了弥天大罪,而是政治集团斗争的必然结果,譬如文坛巨星苏轼晚年被流放岭南。

经过濮议之争、欧阳修事件等等,还有以前及以后的各种事件,充分暴露出了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执政通病,大致可归纳为五个特点,这五点文官通病贯穿两宋三十一九年。

宋代文官的五大为官通病:

一、讲原则,无方法

二、重面子,轻务实

三、不调查,乱议论

四、好功名,不作为

五、善诽谤,少证据

这五点是个概括性总结,里面有很多的延伸内容,需要用实际事件来解读。在接下来的改革变法中这五点通病体现得淋漓尽致。濮议之争随着宋英宗的驾崩而结束了,人走茶凉,皇帝也一样。一旦去世,人们的目光更多的会集中在新君身上。宋英宗长子赵顼于治平三年(1066年)被立为太子,次年即皇帝位,时年只有二十岁。然而赵顼是一位极有政治抱负的君主,可谓北宋除了太祖、太宗等开国精华一代之后,最有种的一位。

·种谔收复绥州,士大夫的野鸡心理·

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宋英宗长子,出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治平四年(1067年)即皇帝位,年号熙宁。大宋帝国第六代领导人,从这里开始了他一生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

年少时宋神宗就显露出了惊人的意志和才华。这位帝国未来领导人读书学习异常刻苦,每每令王陶、韩维等老师赞许有加。大热天的,从来不用扇子,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他始终保持着皇储的威严形象,正襟危坐,一丝不苟。一节课下来,宋神宗通常汗流浃背。天性好学,经常废寝忘食,他提出的问题也常常令老师们心惊肉跳,甚至根本回答不上来。

老师们讲的是儒家思想,着重强调道德修身,至于什么帝王之术,如何驾驭群臣,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等等,一片空白,没什么可以讲给宋神宗听的。久而久之,在老师们眼中,年少的宋神宗有种心怀天下的抱负,他的问题经常超出儒家范围,所以也难逃“异端”的诟病。渐渐地老师们发现宋神宗喜欢看一本书,找到了他所有的“异端”的思想根源。宋神宗的治学精神,给所有人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位新领导不好惹,有学识、有魄力、甚至有手腕。他所需要的知识,全在那本书中学到了。接下来他可能要运用到实际当中。

宋神宗接班很顺利,在政权交接过程中宰相韩琦出了一把力,虽说宋神宗接班早晚的事儿,但关键时刻老韩力挺,得感谢人家一下。

治平四年正月初八,宋英宗病重于福宁殿,有出气没进气,眼瞅着人就不行了。韩琦率领百官入福宁殿听取宋英宗的遗制。现在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赶紧说,你老人家到底能不能挺到明天的太阳升起?

宋英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见此情形,宰相韩琦与宰执富弼等人一商量,召见太子吧!但凡一说召见接班人,情况不容乐观。儒家一直强调“天人感应”,韩琦等人的建议可能刺激了宋英宗,召见太子赵顼的命令刚下达,奇迹发生了:宋英宗的手动了一下,谁也不敢保证他下一秒能不能开口说话。

富弼顿时慌了神儿,眼巴巴地看着韩琦:“陛下要是活过来,咋办?还是先别召了。”

“就算活过来也是太上皇。”韩琦斩钉截铁地说,“召见太子!”

太子赵顼赶来时,宋英宗已经咽了气,在韩琦的力挺下,赵顼顺利接班。

同类推荐
  • 心灵帝国:尤里的复仇

    心灵帝国:尤里的复仇

    四五年底,苏联开展一项神秘计划,所有试图刺探情报的间谍无一生还,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何会说“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苏联总理发动政变,仅几个月后便突然发动对整个北约的全面战争,他是在自取灭亡还是为神秘计划收集试验品?该计划的负责人尤里突然失踪并卷走大批资料,但随后几个月内死亡。这是他杀吗?一个惊天阴谋正在悄然浮出水面,整个世界竟处在已死的尤里掌控之下!“飞行的碟子”?盟军为何对此讳莫如深?希特勒已死?月球背面竟有无法探测的区域?种种证据表明尤里与纳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自称是另一个试验品的女孩突然出现在尤里的眼中,她是谁?怀着疑虑,尤里踏上了复仇之路,他要寻找真正的答案。
  • 无限之主角天敌

    无限之主角天敌

    爆丧尸,救美女,再来到尸魂界成英雄,竟还回到唐朝正面交锋李世民。天敌无处不在,且看他如何对付难缠的天敌,站稳主角一席之地。
  • 驭唐

    驭唐

    治病,最根本的方法莫过于掐死病根,从源头上消灭疾病,所以何玄道穿越了。突厥,阻碍我华夏发展,驭之;高句丽,七百多年的历史,老而不死是为贼,驭之;百济、新罗,高丽棒子的祖先,“韩流”荼毒我华夏,驭之;吐蕃,染指西域,夺我河山,驭之;回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驭之;日本,呵呵,驭之;靺鞨,已入凤喉,焉能不驭之?欧洲,正处于中世纪黑暗时期,来自东方的老子将带给尔等光明!美洲大陆,不不不,她现在叫华夏洲大陆。
  • 历史世界掠夺者

    历史世界掠夺者

    《新三国演义》内,十八路诸侯质问袁术为何不发粮饷,袁术说有贼子偷走了粮饷,一旁的唐弘打了个喷嚏,陈宫、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笑而不语。.下个世界去哪呢?《寻秦记》?《楚汉传奇》?“咦,原来架空历史也可以?般若,梅长苏,飞流我来了!”.ps:大家推荐一下历史类的电视剧和电影,最好写一个攻略计划!……求推荐票,求收藏啦!可以用来加更的!
  •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本书是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作品。少年丧父的铁木真是怎么率领弱小的游牧民族,力克群雄,统一蒙古?他及他的继承者又是如何不断西征,从而创造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民族兴替发展为线索,勾勒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南征北战的历史。除贯穿全书的蒙古族征战史以外,书中更有狡诈和无奈、残忍与冷酷、情谊与背叛相互交错的人性,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精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青少年最喜爱的智慧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智慧故事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最喜爱的智慧故事》是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丛书之一。“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丛书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励志类图书,本套丛书中包括八本青少年最喜爱的故事书,旨在让青少年读者阅读填补阅读空白,让青少年读者通过读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 无敌系统之君临天下

    无敌系统之君临天下

    ”我去,喝口水都能穿越,老天爷你丫的逗我!!!“陆凌云看着周围古朴的房间布置喃喃道。一个系统,一个宅男,且看陆凌云如何在这战火纷飞的圣武大陆统一天下,”本来只想随便找个地方隐居,奈何你们无缘无故总是找我麻烦逼我称霸,唉。“陆凌云看着跪在面前的男子道......
  • 复仇爱情

    复仇爱情

    夏紫熏的妈妈被爸爸杀害,为了复仇她只好离家出走,但是她没有那个条件去复仇,她只好按照那张报纸上做,又遇见了和自己一样前去死亡岛的冉梦蕾。在死亡岛训练了两年的夏紫熏和冉梦蕾要求父王让两人前去中国复仇,并创立了世界第一绑“泪灵帮”,和世界第一集团“韵薇集团”。然后隐姓埋名去了夏家族两个女儿的所在的学校“樱皇”,因为这样更能让夏家两姐妹生不如死。在这里遇见了熙王子(洛辰熙)和轩王子,(苏瑾轩)她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爱情与复仇故事
  • 最好的我们致青春

    最好的我们致青春

    我的笔下无非三个意向,一是青春,二是生活,三是你。
  • 歧天神祭

    歧天神祭

    一念生万道;一道衍万物;一物蕴万法。执一念,即可掌乾坤、决神魔……。
  • 公子无双:代嫁楼兰妃

    公子无双:代嫁楼兰妃

    一纸帝命,她从楼兰远嫁到唐王朝,怎么说她也堂堂楼兰公主,居然嫁了个废弃王爷,这不,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来!早知道当个新娘子这么辛苦她当初就不抢着做这个什么王妃了,这王爷名字取得妖娆,人更妖孽,整一个倾国倾城的祸水样,嫁给这么一个男人,她哪来的安全感?没安全感就算了,这男人高深莫测,总让她猜不透心里在想什么,猜来猜去到最后,她怎么好像有点……喜欢上他了?呀呀!这可绝对不行!绝对绝对不行——
  • 婚恋物语

    婚恋物语

    大多数人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惶恐不安、不得要领。如何调适与适应对方,创造和谐美满的生活;如何能够征服情感,走出生活中的困境,成功走向幸福生活的彼岸。这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答案。
  • 零号界零

    零号界零

    公元3065年,界零”计划的第十一年,疯狂的科学家的完美作品——零号界零逃出实验基地,天生身为所有机器人的最高领袖,没有任何与同类相处的经验。新生的领袖呦,奋斗吧,你的时间不多了。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本书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这100件大事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出每件大事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简约大方的版式、美轮美奂的图片、准确到位的图解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历史大事、把握历史大势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悦的审美感受。
  • 快穿之逆转

    快穿之逆转

    [简介无能,欢迎入坑!不定时更新,不弃坑!]只是因为睡了个觉便被系统拉到穿越空间的林落凉真心万分无语,“我没兴趣,让我回去。”“可是WuLi小凉,你已经回不去了哇!”“什么?”听到这句话的林落凉直接不淡定了。(群号码:57435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