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700000028

第28章 宋神宗给王安石的诚意(2)

这一回合宋神宗彻底服了,没想到王安石竟然来了这么一手,在老王眼里唐太宗竟然不算人物,要以上古先君为榜样。的确,唐太宗留下贞观之治的政声,然而国力远不如隋朝。老王聪明之处就在于他看清了唐太宗再伟大也不能与尧、舜、禹、汤相提并论。儒家力挺的上古四位贤君虽说有待考证,但将领导与这四位一比,那是皇帝的最高殊荣,老王是在赞美和鼓励新君。

宋神宗自然心里暖暖的,继而又问道:“祖宗治理天下近百年,社会没什么大动荡,何以至此?”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老王选择了退而奏疏,以奏疏的形式上呈御览,名曰《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三十年仕途历练换来的经典政论·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堪称王安石经典政论:

全文一贯地展现了老王犀利的文风,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文章题目就非常高明。一个国家发展了近乎百年怎么可能没有大事发生,难道一如既往地歌舞升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老王以“无事”说“有事”,对大宋表面的虚假繁荣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露了隐藏在太平盛世下的各种危机。全文论述了大宋前五代领导人的执政概况,采用了明褒实贬的手法,先扬后抑,夸一句骂两句。当然对太祖、太宗等有为之君拍马屁相当到位,既不显得太假,读着又不像真的,恰到好处。毕竟涉及宋神宗的祖先,火候一定要拿捏得准确,没有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那是做不到的。

【原文节选】……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

【解译】全文第一部分对宋代前五代领导人(尤其宋仁宗)褒义之后,笔锋一转,开始骂了,向宋神宗揭示本朝百年“无事”的各种“有事”。真宗、仁宗、英宗皆是守成之君,盖因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每天见到的多是宫女太监,处理一些政务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并未像古代贤君那样与官员、学者、专家讨论如何把咱们的国家治理好,这种愿望并不迫切。反而一切顺其自然,主观努力远远不够,理论与实际相差较远,得过且过混日子。这种风气下君子、小人全会参与进来瞎讨论,结果被采纳也不问好坏。

【原文节选】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

【解译】单单凭借一张考卷选拔的官员,道德操守、职业素养、政治觉悟无从考证。使用未经过学校等专业机构系统培养出来的官员,对社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官员论资排辈晋升,而缺乏官吏考核制度。监察部门人手不够,导致监察不到位。大臣守将又不是通过选拔上来的。官员频繁调动工作,政绩无法考核,这就给了那些巧舌如簧的官员掩盖平庸政绩的借口,往往能够以假乱真。更有甚者,为了得到显官利禄拉帮结派,无所不用其极。试问在以上这些体制弊端下,贤才与庸人如何区分?

【原文节选】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宿卫则聚卒伍无赖之人,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而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杀之宜。

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解译】无偿为官府劳动等徭役坑苦了广大的农民兄弟。朝廷又没有专门为农业设置兴修水利、提高生产、研究种子及肥料的机构。农民种地全凭代代的口口相传,想找个技术员指导下提高产量,甭想了。军队问题十分棘手,士兵或是灾民或是游手好闲者,导致军队毫无战斗力,并且选拔军官的制度也没有,让这样的军队去戍卫祖国大门,谁能放心得下?至于理财,基本上没有法度可循,一片混乱,要不然以大宋的国库收入绝不会财政赤字。虽然领导勤俭节约,爱民如子,但操心勤勉又不能让国家强大。幸好四方夷狄战斗力强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天时还算可以,没有尧、汤时代的洪水旱灾等特殊情况,所以国家百年来太平无事。

算是老天眷顾,但窃以为陛下英明无比,治理国家不能靠天吃饭,要以科学的治国管理方法,坚持下去,直到成功。所以说陛下施展抱负,力挽狂澜于既倒,就在今日。

全文可谓老王仕途近三十年历练换来的经验总结,由于他经常在地方基层工作,对国家对社会的认识比较深刻。全文涉及军事、政治、民生、经济、士风等诸多方面,尤其对仁宗朝施政情况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剖析,观点独到,一针见血,如官僚机构臃肿、军事软弱无力、财政空虚枯竭、农民贫困不堪、士大夫不作为等诸多方面,表现了老王对国家目前状况的清醒认识及客观判断。

·摆在宋神宗面前的帝国烂摊子·

宋神宗挺不容易的,他接的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

宋神宗所面临的帝国残局四个字概括——外患内忧。

北宋国土面积远逊于汉唐,约280万平方公里。北方有辽国,西北有夏国,西面及西南有番邦部落,南有交趾等政权同时存在。

农耕定居型社会的宋朝与辽国、西夏等游牧民族作战非常吃亏,盖因战争成本过高。中央决策层遂采取了岁币的方式,花钱买和平。辽国、西夏的军事实力的确比大宋强一些,结果通过战争获得的利益还不如岁币来得实在。所以,双方在彼此谁都没占到便宜的情况下,选择了和平共处。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两国为兄弟盟国,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相当于大宋两个县的税收,时宋有一千多个县。以大宋的经济实力,这点儿钱不算什么,关键是憋气。两国停战之后,不断进行文化交流,辽国人汉化加深,他们渐渐地发现大宋确实有钱,觉得澶渊之盟给的钱物太少了。所以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时隔三十八年后,辽国提出增加岁币。双方经过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每年岁币在原有基础上翻一倍,相当于四个县的税收,其时全国共有一千二百六十二个县。相对于宋辽澶渊之盟,宋夏庆历和议内容更少。和议规定,夏向宋称臣,宋朝每年赐给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叶三万斤。

这“岁币”只占宋朝政府收入的一小部分,可以当作是给比较穷困的邻邦一种援助,以弥补双方贸易的赤字。这种为和平付出的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而接受地缘政治的仲裁,当年宋朝君臣不可能有此置身事外的反应;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政权进贡。

无论岁币也好,赐予也罢,叫法不同,核心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花钱买和平。面子上虽然过不去,但实际上对宋王朝非常有利。

岁币其实不多,下面的宋帝国内部财政花费问题,岁币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外患对宋帝国暂时影响不大,棘手的问题来自内部,财政管理混乱、官僚机构臃肿、士兵战斗力低、士大夫风气颓丧、土地兼并致使农民生活艰苦等等,与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说到的基本一致。诸多问题中,首当其冲的是财政问题。

经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代领导人的努力,北宋帝国逐渐稳定,天下承平,百年无事。到了第四代领导人宋仁宗,国家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各方面支出均超过了国库收入,尤以军费为甚。很多年份,国库收入不但没增多,反而减少了,从财政盈余沦为大量赤字。北宋历史中曾有七次财政记录,其中三次盈余、三次赤字、一次盈亏持平。

宋神宗以前财政状况如下表:

一句话,钱不够花!

我们不禁要问,钱花到了什么地方?

如同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动一动就得花钱,何况一个国家。宋帝国的国库收入主要集中在军队、官吏和郊赐三个方面。

官吏人数前文已述。郊赐如上表,宋太宗时期国库收入两千两百多万缗,郊赐竟然达到了四分之一;宋英宗时期财政赤字,郊赐竟也占到了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除了这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蓄养军队,主要的国库收入都用在了这上面。宋代历代军队数量如下表:

宋代军队的数量极其庞大,国库十分之六七要用在蓄养军队上面,结果养兵千日败在一时,宋夏战争全面检验了宋军的作战能力,基本是不堪一击。军队数量历年不断激增,给帝国财政及广大农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宋代财政状况恶化的同时,出现了非常矛盾的社会现状,一方面官方收入减少,一方面各种苛捐杂税不断增加,以此保证国家度用。宋代国土面积远远不及汉唐,但就国库收入而言却是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宋代的人民并不幸福,因为赋税是汉唐的十倍。

自宋仁宗上台到宋英宗时期,起义、兵变、天灾不断,如下表所示:

天灾人祸不断,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摆在了宋神宗面前,你让一个二十岁的新领导怎么办?

好在宋神宗不想只做个守成之君,他想有所作为。他认为,欲要扭转这一局面,唯有来一次全面的、彻底的、翻天覆地的、波澜壮阔的改革。

同类推荐
  • 光耀大唐

    光耀大唐

    盛世的大唐,是民族的荣耀。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多少人为贞观、开元击节而叹?这样的盛世不应有撼!它的光芒应照耀世界……一不小心来到大唐,李科决定玩他个天翻地覆、非把世界变个模样不可!弄个字典开启民智,却引来山东士族逼迫?看老子挑起民愤吓死他!高原吐蕃要崛起?多大点事,早晚华夏一家亲,看我弄出个啤酒花、种他个遍布高原,没了粮食他还不老实坐下给咱打起手鼓唱起歌!天下初平人少物寡?看咱掀起一场技术革命、解放生产力!曲辕犁、水力传动、钢铁冶炼、水泥……物力丰足,商业兴起,新势力寻求朝廷诉求?呵呵,想多了吧?咱是皇子能让你丫挤兑皇权?看老子……太宗青睐,欲传大统?啊呸!作为新世纪杰出青年,岂能被封建糟粕侵蚀!看我传播自由主义思潮、问鼎万民精神领袖!什么?长孙无忌那老小子想弄我?李承乾那怂货耍阴招?佛门道门还有战区的几个教派明枪暗箭、还抹黑我?来来来,你不过来我就过去,绝对不用火药炸死你……
  • 回到宋朝当贤王

    回到宋朝当贤王

    赵德芳在一次野外旅行中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和历史有所区别的宋朝,当他刚清醒时就被加封为八贤王。八贤王看起来风光无限,可谁又知道这其中暗含多少杀机?宋太宗、西夏、辽国都欲除之而后快,但最后究竟如何呢?
  • 虎步龙骧

    虎步龙骧

    太宗年间,一个濒死的少年,一个冷血的刺客,命运的交织让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惺惺相惜,开始一段传奇的故事。少年风凌阳从濒临死亡,一步步成长为一教教主,武林至尊,坐拥二三美人,笑谈风花雪月,指点武林江山,垂范千秋英名。看唐太宗怎样遭人暗算,看武媚娘怎样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看扶桑武士凄绝怪恋,看中西异人决战金城。这里有奇情绝恋,有温婉动人,有义气高远,有刻毒阴谋,有宫廷权斗,有武林争锋,有小桥流水,有大漠荒沙,历史人物与虚构侠客交相辉映,权利与道义的冲突时时刻刻考验着人的心...
  • 历史年鉴之1917

    历史年鉴之1917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消失的王朝

    消失的王朝

    问:又是三国?答:是!问:这回的主角牛不牛?答:牛!问:到底有多牛?答:请看书!问:切!反正就那些套路,貂蝉、二乔啥的都有吧?答:不确定!问:我靠!就你这智商还写书?答:请别骂人,好好看书!问:老子就要骂,你更新一章我骂一句,骂死你个渣渣!答:欢迎之至!。。。。。。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魔幻篇

    TFBOYS之魔幻篇

    这本书比较科幻,里面包括了一些小女生喜欢的一些因素,但是可能有些女生不怎么喜欢,但我也是第一次写,请大家多多包含。
  • 夏目之妖怪物语

    夏目之妖怪物语

    这是一个妖怪的世界,这是少年们的友谊的见证,这是一场人性之间的较量。
  • 本宫来自现代2

    本宫来自现代2

    选老公一定要选潜力股,身为一个不知是幸运还是杯具的穿越者,我决定,这个潜力股要早早定下,嗯,就他了,一个没了母后的皇子,十分完美的潜力股啊。可是,好不容易等他长大了,他丫的竟然要做皇帝,还打算做一个花心的皇帝,难道我十年来的专一教育失败了?
  • 痞霸

    痞霸

    现代的吹牛大王加半文盲,随着一次饭店大爆炸穿越到魁朝。结识了一辈子的好兄弟:一个大胡子,并且把大胡子家里搞得一团糟。凭着小聪明两人来到了长胜寨,却发现里面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这个从来不出众甚至一身坏毛病,邋遢且懒散的王聊居然带着一柄清灵刀、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纠结乌合之众,搞笑的演绎了与众不同的穿越生涯。且看王聊怎样建立自己的辉煌王朝......
  • 回眸的那一瞬间

    回眸的那一瞬间

    ……夜黑风高的夜里,面对……回眸一瞬是该如何抉择?是已然放弃?还是孤注一掷,勇往直前?
  • 星宸路

    星宸路

    年幼背井离乡;本打算去求学;却不料中途发生意外但却因意外而因祸得福。在得知自己身世后,与人斗,与天争,一路走来,蜕变成为绝世强者;
  • 我们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

    我想,每个人都会因为成长,而不断的变化着。形象,性格,语言,喜好,可能还有更多,像是新旧衣服,不断的,脱掉旧衣服,然后,又穿上新的。
  • 称霸球场之绝对无敌

    称霸球场之绝对无敌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没有绝对无敌。但如果你的球技远远超过场上的五个对手,再拥有四名可信的队友,或许你能够绝对无敌!“我现在只想认真打篮球,至于恋爱,我不打算在这方面浪费多少时间!”——林浩辰
  • 我的萝莉姐姐

    我的萝莉姐姐

    时而萌到吐血的好奇宝宝艾洛,偶尔温柔体贴暖心到融化的大姐姐艾洛,都是闵神最爱的洛洛,心疼比艾洛小两岁的闵神一直扮演大叔形象,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洛洛要先走,要多坚强才能不在彼此的面前掉眼泪,笑着离开?
  • 雕虫诗话

    雕虫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