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3000000022

第22章

然而,尽管我们的舵手一般都是艺术家或文人(比如培根、雨果、德彪西——不可能有比这些更响亮的名字了),我还是担心,也许我们正处在中国人所谓的“乱世”边缘。在这样的乱世中,或许我们的命令更适合由一名安安静静的外交官来执行,这样一个人也许更有能力在各国的冲撞中找到一条安全航道。我觉得埃兹拉太过直言,真的,而且,他也太浮夸,不大可能带领我们这一帮人安全到达未来的千禧年。

艾伦

真把人搞糊涂了,邓菲想,培根、雨果、德彪西?埃兹拉?他们谈论的当真是他们口中所说的人吗?毫无疑问,是真的。在30年代,有几位直言不讳而又“浮夸”的埃兹拉在写作呢?其中又有几位在仙女座文件夹中提到了呢?只有一位,埃兹拉·庞德。

这样,庞德就成了舵手。但,他是什么舵手呢?抹大拉修会的。但,它又是什么?还有,新耶路撒冷的事业……邓菲把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好,发现杜勒斯每年给荣格写四五封信。大部分信件意义明了,比如,杜勒斯曾写信就妻子的“神经状况”向荣格讨主意。

但,也有些难解的地方,其中好几次提到了一个人,杜勒斯不断称其为“咱们的年轻人”。除了他的性别,除了他的年轻,几乎找不到这个人的任何信息。但有处细节却提到了他的胎记。在1936年7月9日从比亚利兹寄出的一封信中,杜勒斯写道:

……是我和咱们的年轻人在一起共度午后时光享受的最大特权。他从巴黎来度周末,走进了我们的沙滩小屋,就在那里,我看见了他胸膛上的胎记——你所说的“盾徽”,那图案跟盾徽简直毫无二致,以致克洛弗把它错当成了普通的文身,这可把咱们的年轻人乐坏了。

还有其他一些信,在地缘政治问题上显得极有先见之明。比如,在1937年7月12日的一封长信中,杜勒斯写道:

我怀疑,把耶路撒冷归还给犹太人,会比统一我们这个麻烦重重的大陆更容易些,而我们很多愿望的实现都将以后者为基础。然而,这两项任务都得完成,也一定会完成——不是在本世纪中期,就是在本世纪末。很快就会建起一个以色列——尽管有时候我怀疑,到时会有多少犹太人活下来居住在那里——也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欧洲。不要怀疑我说的意思。“统一的欧洲”我指的是,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欧洲,使用同一种货币的欧洲,向同一个国王祈祷的欧洲。一个没有内部分界的大陆。

如何利用这些事件是另一个问题了,坦率地说,我担心我们的舵手投错了门(跟了他们后,罗马或柏林那边哪曾给过任何好处呢?)。

我觉得,消除欧洲内部分界的,应该是拿笔杆子的文人,而不是开着坦克的士兵。要得到圣地,并把它归还给犹太人,也是如此。但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只要这两个目的达到了,那么,朋友,不必担心,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当然,邓菲想,他说得没错儿。他们的“舵手”确实投错了门。庞德信奉墨索里尼而放弃罗斯福,就等于把球踢进了自己的球门,也给自己领导的修会帮了倒忙。

或者也未必。换一个角度,你也可这样看,不管怎样出于无心,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战却为两者都铺平了道路,以色列和共同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都是对之前大屠杀的反拨。

邓菲再次浏览这封信,注意到了读头遍时遗漏的一些东西。“向同一个国王祈祷……”邓菲皱皱眉。人们并不向国王祈祷。这种想法邓菲觉得确实值得细究一番,但当他看到信件中最短也最晦涩的那封信时,就忘掉了此事。信写于1937年11月22日,内容如下:

看在上帝分儿上——现在怎么办?

邓菲真愿意花大功夫来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可是,没有荣格的回信,根本无法搞清楚。不过,从下一封信可以看出,已经发生了几件大事。

亲爱的卡尔:

你的信是个巨大的安慰。我对屈斯纳赫特的那家研究所一无所知,对他捐赠的事也毫不知情。感谢上帝!它被保存下来了!也许某一天,科学可以找到某种方法,以完成他不能完成的东西。

也许,它本来就是要由科学来完成的。在得知西班牙发生的那场灾难后,我就转而研究《秘经》,或者说转而寻求安慰。生平第一次,我懂得了那些神秘的充满宿命意味的诗行:

他的王国,来了又去,当他受到重创,他的王国会再度来临,他是最后一个,却又不是,带着徽记,孤独一人。

这许多的王国将合而为一,他会成为众国之王,拥有众多儿子,而他始终从容安详,孑然一身。

“他的王国,来了又去”指的是几千年来我们生活的这种状况。当他“受到重创”时,它一定会再度来临,这也正是我们感到高兴的原因。因为,亲爱的卡尔,这正是发生在咱们年轻人身上的事,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遭受的严重伤害。这还没完。像他胸膛上的盾徽那样显而易见的是,他伤得这么重,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后代,那他一定就是他这一脉的“最后一个”了。

但这不过是我的猜测罢了,他将是“最后一个,却又不是”这句话是一个谜,它的谜底也许将一直无人知晓,直到那一天,当“这许多的王国合而为一”的时候。

而且,这并不是唯一的谜。“他会成为众国之王,拥有众多儿子,而他始终从容安详,孑然一身”,我们又该怎样理解这个许诺呢?我只能希望,他捐赠给屈斯纳赫特那家研究所的礼物也许某一天可以解释这段话的意思。如果能够,那么将证明科学是救世主的救星——咱们的年轻人也将真正成为“最后一个,却又不是”的那个人。

当然,以这种方法阅读《秘经》,像阅读某种基督教卡巴拉秘经似的,是一种思维锻炼。不过,如果我对这几句诗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我们照顾的这位年轻人本身就代表了某个预言的实现,因此,他是实现我们所有希望的必要条件。

为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他的安全,直至每一丝迹象,每一个征兆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显现出来。

那时,只有到那时,不管咱们的年轻人已多么苍老,他才能成为国王。即使他的王国持续了哪怕仅仅短短的一瞬,那也不要紧。像预言的那样,他将成为“往昔”,而科学将诞生永恒之子。

邓菲摩挲摩挲头,又挠挠。什么是《秘经》?他思索着。毫无头绪。信中到处是大大小小的谜团,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读这些信,就像是在听电话一端的人说话。但有些事是清楚的。

信中还是揭示了一些事情。其他的只好靠猜测了。

亲爱的卡尔:

你在来信中你说,你已经说服庞德先生,让他明白咱们的年轻人在巴黎不太安全。我听了很高兴。我们谁也无法预料,明年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为慎重起见,至少应当把他换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远离任何敌对纷争。他毕竟是我们身家性命的根本,没有了他,我们也就一无所有——不再有希望,不再有目标。

正如你所说,瑞士应该很安全——不仅是对我们的戈梅勒兹而言。我们要在战后环境中完成使命,修会的资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保护好。由于资产数量庞大,因此一定要当心,在转移出参战国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混乱,避免引起外界的注意。因此我提议,应当把资产转移的任务交给我们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人来完成。他们知道如何进行资产清算,然后再将其通过苏黎世和瓦杜兹进行再投资(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保存资产,而不是扩张)。

1941年7月12日

这么说,邓菲想,“咱们的年轻人”是有名字的,就叫戈梅勒兹。他是谁呢?邓菲思索着,然后又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旁。没法儿知道。

不过有件事越来越清楚了,那就是,杜勒斯和荣格在他们所属的这个秘密团体里担负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

亲爱的卡尔: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开始在伯尔尼担任要职。你提出要在舵手和我之间充当中间人,我很感激,但对我们两人来说,自由出入意大利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不过,我会接受你提出的有关赫尔·斯皮尔的秘密行动方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赫尔·斯皮尔已经是我们的人了?我很惊讶。怎么我从来不曾见过他?

除了斯皮尔,我还有几个很不错的人手,有他们在国外,我想我们会做得很好。他们肯定不会让你觉得意外。有几次我们曾谈到他们的忠诚,而且这两个人你都见过的。我指的就是万尼瓦尔·布什博士和年轻的安格尔顿。也请你把这封信当做他们两人加入修会的正式呈文吧。

1942年5月19日

邓菲靠在椅背上。如果这会儿能抽支烟,那可太舒服了。万尼瓦尔·布什和“年轻的安格尔顿”。是这样吗?他思索着。杜勒斯会认识几位安格尔顿呢?可能只有一位:詹姆斯·杰塞斯·安格尔顿。这个人在战后曾领导中情局反情报处,是个颇富传奇色彩的间谍,从以色列政治到沃伦委员会,什么事都参与过。那么在1942年,安格尔顿在哪里?担任什么角色?邓菲思考着这个问题。还只是个大学生而已,不过是个交游极广的大学生,正要进入战略情报局。

邓菲不大熟悉布什,但他记得这个人在二战期间曾负责为美国进行科学调查和武器开发。

有他们在身边是很有用,邓菲想,尤其是当你掌控着一个秘密团体的时候。但,斯皮尔是谁?阿尔伯特·斯皮尔吗?他又是……什么人呢?希特勒的建筑师,还是……军备部长?对杜勒斯这种在瑞士负责为盟军传递军事情报的人来说,他真是太有用了,但是,难道斯皮尔这样的纳粹会跟杜勒斯和荣格这类人有任何共同之处吗?尤其是,他们怎么会拥有共同的秘密?

邓菲低声自言自语着。为什么不会有呢?而且,又怎么会没有呢?显然,抹大拉修会有它自己奉行的主张,没理由认为它的主张特别倾向于美国,或者说倾向于自由主义。完全相反,掌控这个组织的人,或者说据称掌控着它的人——它的舵手,是个狂妄的亲法西斯诗人,他在意大利通过广播进行宣传,热情欢呼,称颂墨索里尼为救星。邓菲从历史课上知道了这些。那为什么斯皮尔不可以呢?也许斯皮尔比庞德还正常些。而且,邓菲越来越清楚了,这个抹大拉修会(好在这个组织有个名字)是个秘密的宗教组织。

但,是哪一类型的呢?单从名字上丝毫看不出来:抹大拉的玛利亚是个妓女,后来成了虔诚的信徒。她以自身经历证明:即使是罪恶最为深重的人也可以获得宽恕。但这又怎样?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

也许事关重大,也许微不足道。但可以肯定,这个修会确实是个宗教团体,那么它的信徒可能来自于世界各地,超越了政治界限——甚至超越了交战国之间的国界。

这些仅仅证明:如果说政治可以缔造出奇奇怪怪的同盟,那么宗教比之更甚。

他看看表。现在9点55分。还剩三个小时。那以后,如果他还算幸运,那他就能全身而退;如果不走运,可就得粉身碎骨了。

有轻轻的敲门声,迪尔特抱着一大摞档案进来了。他把档案堆到桌子上,胡乱比画着,说道:“没有丹菲的档案。”

“你是说邓菲。”

“对,是这个人。但我说了,他的档案不在。”

“为什么?”

“有人在用。”

邓菲尽量不露出太失望、太感兴趣的样子,“你知道谁在用吗?”

迪尔特点点头:“主任。”

邓菲微微一笑,随之打了个冷战。“这里太冷了。”他解释道。

“你会习惯的。”迪尔特回答。

大个子走后,邓菲又开始阅读希德洛夫的档案。杜勒斯迁往伯尔尼后,与荣格会面更加频繁,但给他写信的次数却减少了,可能是因为战事,通信会有风险吧。但即便如此,在写于1942到1944年间的寥寥几封信中,他也找到了一些极珍贵的信息。1942年,又一次,杜勒斯到屈斯纳赫特拜访过荣格后,在信中写道:

我特别感激你那位弗格莱小姐,她带着杜勒斯夫人高高兴兴地坐着船去拉珀斯维尔玩,又把她带回来,人可真好。有像她这样一位聪明能干的秘书,你真幸运。

看来,这就是她的身份了,邓菲想,很高兴又解决了一个疑问。他瞥一眼手表,10点15分。

接下来的一封根本算不上信,只是张明信片罢了,是杜勒斯1943年4月12日寄给荣格的。正面的照片上,是一座秀美的山峰,树上落满了积雪。背面上的文字说,这是位于格劳宾登州的瑞士国家公园,建于1914年,靠近意大利边境。

杜勒斯写道:

我见过咱们的年轻人了。你知道,他成天关在屋里,很不开心,对我们的计划也丝毫不感兴趣。不过他的健康状况还可以,只要伤口还可以忍受,每天都会尽量多走动走动。

这里又出现了“咱们的年轻人”,戈梅勒兹,邓菲想。

接下来一封信是战后写的。标明日期为1945年5月29日,从罗马寄出。

亲爱的卡尔:

我刚刚去过比萨的惩戒训练中心,庞德会一直关在那里,直到办好他回华盛顿的一切手续。

你可以想象,这个中心不会是什么好地方——这里关押着被控犯有严重罪行的美国士兵,谋杀、强奸、开小差、吸毒等等。看到我们的舵手呆在这种地方,我心都要碎了。

然而,情况本有可能更糟的。是安格尔顿少校安排人“抓”他的。少校明确表示不会审讯他。埃兹拉说,自他被囚禁,我是第一个对他说话的人。

即便如此,你也可以想到,他呆的那种地方也真够恐怖的了。还有那些于他不利的证据:几十场,甚至上百场电台广播,将矛头指向犹太人、银行家,以及美国的一切,却称颂墨索里尼的勇气和胸襟。

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我想,也许他会被绞死的。

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共有六份公文,有长有短,不过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

如何拯救他们的舵手?美国公众强烈要求把庞德用私刑处死,杜勒斯认为,如果庞德被审判,那简直就是场灾难。因此,他们决定采用这个办法:提出以精神失常作为庞德犯罪的理由,但犯的不是叛国罪。在这方面,荣格是最宝贵的同盟。

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可是精神病学界的泰斗。

那么,如果荣格帮杜勒斯和“年轻的安格尔顿”发动学术界掀起一场浪潮,支持庞德在政治上犯错误是因为精神失常的说法,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否则的话,这一点很容易遭到质疑的。

看来我们是胜利了。

埃兹拉被转送到了华盛顿的联邦精神病院。在圣伊丽莎白医院里,他会一直受到温弗雷德·奥弗霍尔泽大夫的照顾,他也是我们的人。我还没有去精神病院里拜访过这位大人物,但我已经得到可靠消息,说他得到一套房间,并在房间里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仰慕者朝拜。

温尼向我保证说,除了不允许他在院子外面到处跑之外,不会取消他的任何特权。他的伙食有专人备办,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人多得他都开始抱怨了,说自己时间紧张,连写作时间都没了。

到了这种地步,至少还算不错吧……

1946年10月12日

两个月后,杜勒斯祝愿荣格圣诞快乐,并向他汇报了自己“和温弗雷德·奥弗霍尔泽大夫的病人之间一次饶有趣味的密谈”:

同类推荐
  • 一个都不放过

    一个都不放过

    童年饱受不公与欺凌的小男孩查尔斯·库伦,一直在他人的嘲笑中踽踽独行,他不断努力,想要挣脱,直至成年以后,却仍旧没有丝毫改观。终于有一天,他忽然觉得,不能就这样一直潦倒下去,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二十几年前,一个维吾尔族青年怀着对孔子的敬仰来到山东曲阜学习,如今他已双鬓斑白。本书是他一生重要经历的回顾。作者将维吾尔族的风俗、饮食、文化特色融入他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饱含作者对本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深情热爱,也从中看到了几十年来维汉两民族之间不断交融的历史与民族情谊。
  • 猎枪

    猎枪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蹊跷的刹车失灵

    蹊跷的刹车失灵

    梁洪涛编写的《蹊跷的刹车失灵》共收录44篇故事,包括:《让绑匪自动送上门》、《谁动了我的爱心》、《开车不要抄近路》、《羊肉出在牛身上》等。题材多样,叙述方式有别于传统故事,注重悬念的设置,可读性强 。《蹊跷的刹车失灵》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二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二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热门推荐
  • 鹏帝

    鹏帝

    一个纨绔少年的成长史,一个惊天秘密伴随着探险,斗智斗勇和百科全书是的智慧。
  • 篡三国

    篡三国

    徐浩,精锐特种兵,在一次越境打击犯罪集团时,中弹身亡。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徐浩,身份竟是董卓军的一个小卒。为了自保,无奈站在了各诸侯的对立面,这让他意识到在军阀四起的年代,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在乱世求存。最终他掌兵夺权,渐渐成为一个军阀,但这时候他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生存了,而是逐鹿天下,谱写一段荡气回肠的铁血生涯。
  • 校草太无良,丫头请接招

    校草太无良,丫头请接招

    (免费)多年前的离开,如今的寻找。当离真相越来越近,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精彩片段————————“老大我不是故意撞见你和大嫂亲热的。”某男幽怨的望着他。“哈哈,夜无痕这才是你媳妇吧!表情这么幽怨,活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哈哈哈”某女对着夜无痕大笑。夜无痕眼神一黑“你要试试谁是我媳妇吗?”“呵呵,那、那就不用了。”某女尴尬一笑“啊!”亲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请你来看看哦!创了个群,有兴趣的亲们,欢迎加入。551062907
  • 易烊千玺之薰衣草的守候

    易烊千玺之薰衣草的守候

    既然走了,为什么还要让我再遇见你,易烊千玺,也许我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而你却已是我的全部。
  • 腹黑校草好无赖:呆萌小学妹

    腹黑校草好无赖:呆萌小学妹

    她是排名世界财富第五的夏家的董事长唯一一个的女儿,她却从来不向人炫耀,在学校当高材生,平民,在家里当乖乖女.......他是排名世界财富第一的慕容家的慕容家董事长的唯一一个儿子,在学校全学校的学生都知道他从来不近女色,却对她一见钟情........他只对她无赖,只对她撒娇,只对她温柔........只要她想要的,他一定会给她拿来,哪怕是他自己的性命,他也愿意给她,因为他喜欢她!........可是,呆萌的她,到底会不会知道有他喜欢她呢?
  • 闺蜜不是叫的

    闺蜜不是叫的

    朦朦胧胧的青春,朦朦胧胧的校园,朦朦胧胧的一切,包括,未知的未来。谁说闺蜜只是叫出来的?谁说对于闺蜜只是关心一点就够了?朦朦胧胧的初中,朦朦胧胧的高中,再而就是朦朦胧胧的大学。一切都是朦朦胧胧,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是无法运算。或许这是我们的缘,属于我们自己的缘,不是爱情缘也不是亲情缘,是那友谊纯洁的闺蜜缘。这就是我们的,缘。本文就是来写闺蜜的重要。我是作者小熙喵,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QQ:1067449180,希望大家觉得不好的就告诉我哦~
  • 网游之暴力女法师

    网游之暴力女法师

    顾若惜是豪门庶女,被顾家视作污点。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顾若惜一个人过了23年。现实生活中性格冷淡的顾若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网游,至此以后,她将自己所有的隐性暴力因子发挥出来。第一天,刚进游戏就被系统赠送小极品装备。第三天,拿着小木杖敲小Boss,爆出游戏中第一件蓝装。第五天,用一个小火球把比她高四级的PK狂烧死了。半个月后,暴力女法师和冷面盗贼的名号响遍了整个世界ONLINE。从陌生人到优秀的对手,再变成令顾若惜怦然心动的恋人,顾若惜和凌月天的缘分似乎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一堆蠢萌而又贴心的伙伴,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游戏,一个与她纠缠不休的人,能改变顾若惜的生活么?
  • 衍神戒

    衍神戒

    一个已拥有神秘戒指的普通高中生!在生死磨难下,看他如何一步步成长!天空海阔,看他如何展翅翱翔!“地球,就是我的后花园!”……
  • 异苍

    异苍

    秦悍是个卡片爱好者,自制了一套荒兽卡。但是这套荒兽卡才制作了一小半,他就被雷劈了,然后穿越了!本以为自己一无所有的他,突然间发现,自己自制的那些荒兽卡上的荒兽们……在这个武者遍地,战兽称雄的世界,活过来了!于是,在这异域苍穹之下,传奇,出现了!
  • 神域飞雪

    神域飞雪

    【此书已完结】七年前,她在深冷深冷的湖边遇见他,看他刀不刃血的傲然将她救下,自此叫她偷来了七年的自由。七年后,她被始终追逐在身后的人掳走,看尽人世间生死纠葛,神魂痴缠,此情可待终究成了追忆。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结局,无人能改,却又奢望有谁能够打破这个禁忌,矛盾的看她挣扎在命运线上,似乎成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乐趣。他说:你是我的,从生至死,若你不能成为我实现夙愿的契机,也不要妄想能够成为谁的永恒,因为,我不准。他说:……。你说了什么?如风呢喃,在我的世界里来过又离开。如果今生已经注定,那么……来生可否许我一世自由?纵使今生踏雪成坟,来生……,来生但求一世安稳,与君倾城。【推荐友人文字:《墨色成碧玉如兰》http://novel.hongxiu.com/a/555246/繁华落尽绪黛笔,半点墨色纸当家,痴心成碧且看画,卿玉如兰面桃花……你许我三生,我还你一世,够了吗?《惊鸿仙子》http://novel.hongxiu.com/a/509008/天地六道,她本惊鸿,奈何苍生轮回,究竟谁才是普渡永生的佛?或者……已然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