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7100000013

第13章 杂言(2)

吴氏又名吴淑姬,是湖州一位秀才的女儿。貌美出众,自幼习文赋词,满腹诗华。曾因官司被关押入狱,并被判徒刑。在押期间,因才貌出众,大大小小的官员蜂拥前去观看,叹息其“风格倾一坐”。后来群僚宴饮,乘兴让吴氏女赋词。当时正值冬末,院内积雪、梅花十分抢眼。吴氏女略一沉吟,咏《长相思》一阕:“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凭教塞管催。”以梅花明志,倾诉心意。在场官员无不叹服,事情后来被报至知州王十朋处,吴氏女被释放。被释放后,因遭受歧视,无人肯礼娶,后被一富户买回做妾,更名吴淑姬。

张促远妻

姜尧章曾住在吴兴张仲远家。张仲远经常外出,其妻子知书达理,每有宾客信札,一定会先拆开来看,颇好嫉妒。姜尧章有意开老友的玩笑,以女子名义作《百宜娇》词给张仲远,词曰:“看垂杨连苑,杜若吹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终于被其夫人看见。张仲远回来后,百口莫辩,被夫人挠得满脸伤痕,多日不能外出。

游湖

苏东坡在杭州时,有一次游西湖,坐在孤山竹阁前的临湖亭上赏景。亭中有另外两人也在观赏,这时,不远处湖心有一艘彩舫,渐渐靠近亭前。船中有靓女数人,其中一人尤为艳丽,在弹奏古筝,年岁大约在三十岁左右。风韵闲雅,仪态万方,颇为动人。亭中二人看得目不转晴,随着余音缭绕,彩舫翩然远去。东坡见状,戏作词云:“凤皇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张三影

曾有客人问张先说:“人们都称公为’张三中‘,即’眼中泪‘,’心中事‘,’意中人‘也。”张先说:“何不称我为’张三影‘呢?”客人不解,张先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这是我平生最得意的诗句啊!”后果有绰号张三影。

陈癞子

唐时,营丘有个姓陈的富豪,家资甚丰,可惜身染重疾,脸上生了很多疮疤,时人戏称其为陈癞子。陈癞子在生活中,从不刻薄,但是最忌讳一个“癞”字,家人奴仆只要误言了“癞”字,必遭怒斥,甚至责罚。宾客来人若说其病情消退、减轻,即有重赏,酒食款待,十分丰盛;反之则白眼相向。有客人想占些便宜,前往拜谒陈,初一见面,便说:“足下的疾患,近来尤为减轻。”陈非常高兴,立即摆设宴席款待,送铜钱五千。客人临走,陈又问,说:“我的疾病真的减退了吗?”客人说:“这也是增减之病。”陈追问,客人答道:“增者,您的脸上又添了烂坑;减者,您的鼻孔已经烂没了。”长揖而去,陈怒不可遏,数日郁闷。又一年的五月,陈癞子生辰,耗资巨费,邀僧道,设斋宴,另请名伶戏子唱戏助兴。宴席完毕,赏伶人钱资数万。一名叫何岸的伶人,离去后又返回,拜见陈癞子,说:“承蒙厚惠,感激不尽。在下记得李相公的几句诗,其中末句一联,最好表达主人的盛情款待。”陈说:“那就念来听听。”当时陈坐在中堂,周围遮着碧纱,侍者拿着白色羽扇分站左右。伶人曰:“诗的末句是:’三十年来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

山抹微云

秦少游好作长短句,语意工巧,旋律优美,懂音乐的称其为作家歌。神宗元丰年间,少游词在淮楚一带广为传唱。“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本是隋炀帝的诗,少游巧妙化用,成《满庭芳》词,其首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颇受赞誉,广为流传。苏东坡门下有四学士,东坡最欣赏秦少游。凡是少游的文章,无不极力夸赞。然而少游的词亦遭人诟病,“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与柳永一同在气格上被认为不足。

圈儿信

有一名妓女写信给相好,从头至尾没有一字。先画一个单圈,再画一双圈,再连画数圈,然后是一个圈,双圈,一个圆圈,一个半圈,最末画无数的小圈。有好事者在多种圆圈上填词一首,云:“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依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无中生有,令人忍俊不禁。

贺新凉

据《古今诗话》记载,苏东坡任钱塘太守时,有官妓秀兰,十分聪慧狡黠,极善于应对。一天,群僚宴饮,很多艺妓花枝招展,独缺秀兰。派人督促良久才姗姗而至,问其原因,说是洗过澡正在睡觉,直听到叩门声,知道是乐营将催督才急忙起来。秀兰据实相告,东坡并不追究,然座中一名官员仍旧不依不饶,责备其不该晚来。当时,正值石榴花盛开,秀兰随手攀折一枝,仍缓缓讲述,并不着急。官员愈发气恼。东坡遂填词《贺新凉》,让秀兰歌唱敬酒。官员怒气顿消。词曰:“乳燕飞华屋,悄无人,庭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纨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后人谓东坡为风流太守,不可与俗吏同日而语。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认为,东坡此词,冠绝古今,寄意高远,又岂是为一妓而作?“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句,化用古诗“卷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之意。词中有三处可笑可推敲之处:“忽有人叩门声急,起而问之,乃乐营将催督”,此可笑者一也;“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句,讲初夏之时,百花尽落,石榴独占芳香,因此落笔写幽闺之情。而秀兰在石榴丛中,折枝娓娓道来,竟使得官吏越发气恼,此可笑者二也。该词曲调为古曲《贺新郎》,东坡词取沐浴新凉,更名《贺新凉》,后人不知道,误认为是《贺新郎》,此可笑者三也。

侯蒙

侯蒙三十一岁时参加科举,得乡贡资格。由于侯蒙貌陋年长,人们对其不屑一顾,有轻薄子弟将其画在纸鸢上,引线放风筝。侯蒙不以为意,大笑之余,作《临江仙》词一首题在纸鸢上:“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官。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侯蒙后来一举及第,不到四十岁便在朝中执掌要职。

①乡贡:又称解试。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者贡送朝廷。解试合格后,由州转运司、国子监等按解额送礼部参加省试。

江南柳

明州女子柳含春,曾经到关王祠上香祈祷。一名年轻僧人看到其貌美心生爱慕,便拿柳性做文章,借咒语念诵出来:“江南柳,嫩绿未成阴。攀折尚怜枝叶小,黄鹂飞上力难禁。留取待春深。”柳含春闻听,大怒,回家告诉了父亲。其父亲便告到了衙门方国珍处。方国珍立即派人将僧人抓到了衙门。问其姓名,僧人说叫竺月华。方国珍下令将僧人装入竹笼沉入长江,并说:“我也取你的姓作偈送你一程。”说罢吟道:“江南竹,巧匠结成笼。好与吾师藏法体,碧波深处伴蛟龙。方知色是空。”僧人哀求道:“死是罪有应得,请容我说一句话。”方国珍应允,于是僧人吟道:“江南月,如镜亦如钩。明镜不临红粉面,曲钩不上画廉头。空白照东流。”方国珍大笑,于是释放了僧人,令其蓄发还俗,同时赐柳氏与其为妻。

元时人周德清号拽斋,曾填词写穷困的窘境:“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阆苑探花。”另有余姚人王德章,也曾口占一首赋“穷”词:“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多在别人家,寄语老妻休聒啧,后园踏雪看梅花。”

蓬山不远

宋祁为大学士时,一天,偶遇几部宫中车辆经过,躲避不及,只见车内有人卷帘呼道:“是小宋也。”宋祁惊讶不已,感慨良多,作了一首《鹧鸪天》,词云:“画毂雕轮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此词很快风行传唱,宫中也很快知悉,仁宗皇帝特召宋祁问他看到的是第几部车子。后来有宫女自己承认。不久,仁宗宣宋祁赴宴,对他谈起了这件事。宋祁惊恐不已。仁宗却说:“蓬山不远。”便将昔日呼“小宋”者赐给了宋祁。

明朝末年,有个叫李三的名妓,姿容词曲十分出众,只是肤色较黑。他有一个相好,是扬州富翁,也以黑著称。由于二人都黑,诗人郭丸封便写了一首《黄莺儿》调侃,内容为:“水墨李三娘,黑旋风姊妹行。张飞昔日同鸳帐,才别霸王,又接周仓。钟馗也在门前闯。尉迟帮。温将军卖俏,勾搭了灶君王。”又嘲黑妇诗云:“黑有几般黑,惟君黑得全。熟藕为双臂,烧梨作两拳。泪流如墨汁,屁放似窑烟。夜眠漆橙上,秋水共长天。”

王荆公

王雾是宰相王安石的二儿子,宫至太常寺太祝,然而患有失心症。他娶了庞姓女子为妻,生有一子,孩子出生后,王雾认为不像自己,千方百计地想要将其杀死,小孩后来被吓致死。不仅如此,王雾还和妻子整日吵打不休。王安石知道儿子得了失心症,儿媳无辜,便想让二人离异,又担心儿媳被拖累,名声不好,于是先为儿媳选好了人家,再将其嫁出门。无独有偶。当时的工部员外郎侯叔献是王安石的门生,他娶了魏氏女为妻,该女性情极为凶悍,叔献死后,此女仍聒噪不休,王安石于是做主将魏氏女逐回了本家。此两件事,风传一时,京师有谚语说:“王太祝生前嫁妇,侯工部死后休妻。”可谓妙趣横生。

同类推荐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是现代著名学者,学问渊博。其著述以文言写成,本书为其著述第一次集中整理出版,汇集了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夏莲居著述的所有文献,包括夏莲居一生编辑整理的各种古籍作品,还有著述的各种诗文作品。其中有包括关于古琴、书画等古代艺术与文物研究的专著,有关于山东省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纪念诗文等,以及研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禅学历史等方面的诗文。此次请学术专家进行了校勘标点,有利于现代人阅读与研究。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热门推荐
  • 暴君独宠嚣张妃

    暴君独宠嚣张妃

    好不容易混上婕妤这个位置,居然被那个暴君嫌弃了!各妃争宠,情敌排挤,丫的!跟她们拼了。换上性感的睡衣,踩着碎步,抹黑混进某暴君的龙床上。“皇上,来嘛。”谁曾想,她居然反被调戏了!MD!剧情明明不是这样发展的!“爱妃,这投怀送抱的,朕要是不接受的话,岂不是太对不起爱妃的良苦用心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 TFboys一辈子的守候

    TFboys一辈子的守候

    “顾颜夏薇,原谅我,我喜欢你!”“王俊凯,你干嘛?这是在医院,别这样!”“那你原谅我,我就不这样!”“……”“好,顾颜夏薇,不原谅我,我就在这喊!”“好,我原谅你!”“真的?”“嗯!”
  • 特工魔妃

    特工魔妃

    隐世家族,特工围捕,仇未报,竟被逼跳崖;魂至异世,皇室公主,她以极高天赋华丽转身。一场让她无语凝噎的前世狗血三角恋,一队带来无限欢乐的温情(二货)竹马…一无所有的她,当获得这些,又会怎样面对?这一世,她又会如何?
  • 修真战神

    修真战神

    战争,男人的战场,一个梦,催醒了绝世战神
  • 武道至尊

    武道至尊

    废柴少年,无丝毫修武之材。一代战神在他身上重生,从此天地大变!群雄俯首,众神称臣!武道至尊,君临天下!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 帝道独尊

    帝道独尊

    天地初始,宇宙洪荒;奇门九遁,布道星空。当地球尘封万古的雪山龙棺移位时刻,诛天大道临世,神魔文明到来,宇宙如同撕裂枷锁的神魔,演化着一个精彩绝伦的修行世界。
  • 多情浪子无情道

    多情浪子无情道

    大道无为,法由心生!穿越异世的小子欲要踏天而上,与道正辉!
  • 莫失莫忘白曦帝

    莫失莫忘白曦帝

    他的心,只有众生。九千年前,她亲眼见他牺牲孩儿,以保三界生灵。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狠心的父亲,九州赤焰帝长离,不止是她最深爱的夫君,更是亲身传授的徒弟。她从来没有这么对一个人,爱得刻苦铭心,恨得锥心刺骨。他抹去她的记忆,让她永远忘记这一段尘缘。九千年后,三界九州开山收徒,她与他不期而遇。再次拜她为师时,她淡若清风,却不知他为何紧拉她衣袖不放。今生今世,她和他,是否背负继续未果的姻缘?书名六十天后更改为:修真之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