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8900000003

第3章 上编2010高考古诗词鉴赏(2)

雍陶是晚唐诗人,生于四川成都,是李白的老乡。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李白有天才般的预见,他根据当时的形势——大唐中央权力的衰微、地方势力的壮大、剑门蜀道的凶险,预见蜀地必有大乱,于是劝朋友早日离开蜀地。而日后蜀地真的发生动乱,致使雍陶也不得不离开蜀地,避难北方。

《峡口送友人》与《送蜀客》两首诗的对比很有趣,一个是中原人滞留蜀地而不能归,一个是蜀人滞留中原而不得还。两人都是送老乡回故里,送别中便自然蕴涵着思乡之意,这也是两首诗比较别致的地方。客中送客本来就不是滋味,更何况是送老乡呢?离别自然是伤感的,有家不能归更是沉痛!这种有家不能归的沉痛,我们可以从将要回家的人的喜悦中体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看看杜甫那种狂歌纵酒的神态,我们就可以推知司空曙和雍陶的沉痛,“今日翻成送故人”,一个“翻”字蕴涵着多少无奈和辛酸!“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朱弁),送春也罢,送人也好,尽在一个“羡”字!

两首诗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送别的时间都在春天,不同的是一首是早春;一首写晚春。司空曙写他乡之春,因此不觉其美,只感其残,用春残从正面烘托自己的沉痛和无奈,所以不免要“天涯去住泪沾巾”;雍陶想家乡之春,于是极写其美,以反衬现实之无春。正如王夫之在其《姜斋诗话》中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而对于司空曙来讲,家乡之春不敢思,而他乡之春又无心细赏,因此只好对着飞花而黯然神伤了。即使回去又如何呢?见到的不过是“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旧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送别诗》)的凄凉景象而已,这是诗人想象的友人回到家乡的情景,诗人实在是愁肠百结,矛盾重重,留也愁,归更忧,正所谓“须知胡马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

相比较司空曙,雍陶虽有美丽的家乡可以怀恋,看似是一种安慰,但却不能回去,只得待在无春的他乡,更感沉痛,于是以丽景写哀情,写那最值得诗人怀念的“腊前春”,这实在是抓住了诗人家乡的特点,那蜡梅得雨后的娇颜。“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陆凯),这枝春就是蜡梅。不知诗人的老乡会不会回到家乡以后给他寄来一枝,以慰相思。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且艰险,等老乡到时,蜡梅已经开过了吧。总之,春天正是南人思归的季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雍陶不能回答,王安石也不能回答。

这些意象不仅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意味,更携带着潜在的地域风俗的信息,读懂了这些,才能读懂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①。

【注】①“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水的送别图景。(2)对偶、比喻。颈联两句运用了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2010年——上海卷

三、上海卷

1.入选理由

这是一首元曲,高考诗歌鉴赏题每年入选的体裁中,绝句、律诗、词几乎三分天下,曲只是偶尔入选,并不是热门体裁。本曲入选有两个理由:一、表达诗人与欧阳修一样“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与民同乐的情怀,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二、本曲“不羡日夕佳”一句从反面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句,出题人通过这种方式打通了考题与教材的联系,并借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2.真题再现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元·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村民活动。(2分)

【试题解析】此题重点进行翻译概括,抓住人的活动诗句。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试题解析】此题仍要求学生判断季节类意象与词语。而赏析B句则重点把握此句的意思。社坛的烟淡了,说明祭祀活动要结束了,林鸦也疏散了。剩下来是百姓们庆丰收的活动。因此并没有点明季节,要说秋季,则在标题。春社和秋社是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3)“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试题解析】此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表达情感必须要根据诗歌本身判断,也可既关注原诗句的内涵,又关注化用后在诗中的含义。

【参考答案】(1)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2)B(3)化用了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而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3.深度赏析

文化风俗与古代诗歌鉴赏

——以王恽《【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赏析为例

这是一首元曲。要透彻地理解本曲,必须搞清楚本曲背后蕴涵的文化民俗信息。

先从曲题说起。尧庙是供奉尧的庙宇,“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白居易)。尧和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是圣君的化身;“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他们当时所管理(注意,是管理而不是统治)的社会也成为古人追求的终极的理想社会,所以杜甫才孜孜不倦地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尧管理人民采用的是无为而治的黄帝之术,“尧时恩泽如春雨”(白居易),他的恩泽如雨露,润物而无声。尧舜又善于选贤任能,“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杜甫),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曲中“壤歌亭外山如画”一句是由尧庙联想到的,是对上古歌谣《击壤歌》的化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百姓安居乐业,而感受不到尧帝的管理之功,正是尧帝管理的本意。尧时的都城在平阳,即今天的山西临汾,此时王恽正在平阳做官,为平阳路总管府判官。既然到了尧都,又逢着秋社,那自然地就会想起尧时的古歌谣《击壤歌》,并受到尧无为而治管理智慧的启发,因此借着秋社大倡与民同乐之风了。

说到秋社,这是古人春夏秋冬四社之一。社,就是土地神,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两个神祖之一;稷,即谷神。古人称国家为社稷,可见二神在古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这两个神原本都是农业社会图腾崇拜的产物,后来被人格化了。社神有两个来源,一说是共工的儿子后土,《礼记·祭法》说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之以为社”,因此我们有皇天后土之说,在古都北京,祭皇天者有天坛,祭后土者有地坛(即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所描写的地坛);一说是大禹,《淮南子》说:“禹劳力天下,死而为社。”而稷就是后稷,因播莳百谷,救民饥饿,使周族延续兴盛,遂成为中华先祖之一。

四社中以冬日社祭最为重要,然而诗词中涉及最多的却是春社和秋社,春天“社而赋事”,在于把一年之计说给社神听,同时祈祷社神保佑,以待丰收;秋社在于“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意在感谢社神护佑,并通过向社神献祭丰收的物品和表演节目来表达敬意。首先是庄重的仪式,“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王维),祭祀仪式完毕,“社坛烟淡散林鸦”,社坛上的浓浓香烟慢慢消散开来,人们各自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祭肉,“拄杖东家分社肉”(辛弃疾),乌鸦也与民同乐,吃饱归巢了。接着呢?“把酒观多稼”,一手举杯,一手指点着堆积如山的禾稼,与人们笑谈着今年的收成,诗人的心里定是乐得开了花。“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这正是最热闹的时节,也可以说到了社祭的高潮,霹雳弦声此起彼伏。可以说,春社和秋社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不仅仅为了娱神,更为了自娱,人们正可以趁着这热闹甚至有点疯狂的斗乐场面,来放纵一下一年来疲累的身心。至于诗人们的偏好,那是因为这两个时令特别能引起他们感兴,“浪花如雪叠江风,社过高秋万恨中”(赵嘏),这是悲秋了;“又是春残去,倚东风、寒云淡日,堕红飘絮。燕社鸿秋人不问,尽管吴声越鼓”(王之道),一片伤春情思!王恽此曲独特之处就在于抛开了通常的伤春悲秋情绪,融入农人快乐的情绪中,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这句连用魏晋时期的两个典故。“朝来致有,西山爽气”化用了《世说新语·简傲》篇中王子猷的“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一语。王子猷是大将军桓冲的车骑参军,桓冲问王子猷:“卿在府久,必当料理。”也就是问你在我手下已经很久了,都做了些什么呢?王子猷起先什么也没说,过了一会才说出了上面那句经典的话,这就是魏晋风度——率性、真情、不为俗物功名缠身!在人们淳朴率真的性情感染下,王恽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他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而是以人民之乐为乐的追求。“不羡日夕佳”是对陶渊明《饮酒》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的反意化用。陶渊明这几句表现的是一种隐居情趣,而王恽却说“不羡日夕佳”,也就是说不羡慕陶渊明的那种独善其身的隐居之乐,而要追求兼济天下,与民同乐。

无论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选择什么和诗人的境遇相关。因为古代文人只有通过读书进入仕途这一条路可走,谁也无法保证这条路一辈子走来都顺顺畅畅,官职的升降往往非个人能够把握,迁谪贬黜是宦途常态。古人必须用一种东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有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的自信与从容态度来面对。朝廷如尧舜任用贤能时则造福一方百姓,与民同乐;皇帝昏聩无能时,就如陶渊明一样,饮酒赏花,辨自然之真意。王恽此时“不羡日夕佳”,而到了晚年却常常写“我无适俗韵,乐与泉石亲”这样的诗句,这不正是对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化用么?“隐居不见求高意,千古渊明最可人”,此时的王恽不仅羡慕“日夕佳”,更把陶渊明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偶像。

正所谓“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无论人生平步青云还是沉潜下位,留得的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

(2)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2)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四、重庆卷

1.入选理由

郭麟这首《菩萨蛮·北固题壁》最大的亮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他把山的阻抑与水的冲决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组张力极强的对抗关系,并且诗人运用童心的视角,使无情之山水变成了有情之活物,让词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仕途的险恶、人生的坎坷以及诗人自信和洒脱的态度都自然地转移到了山水之中。出题人选择本词的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对词人微妙情感的把握以及“放”、“住”等字妙处的辨析。

2.真题再现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2分)

【试题解析】此词要求炼“住”这个字,主要是联系语境分析其本义与引申义。“住”即停住,静止。而江住表面上说江停止不动了,而本来流动却停住,从诗中看,则为视觉感受。因此可以得出是“住”字写出了水流之舒缓。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炼句,其实重点在于把握两句诗的意思,因此语境至关重要。“侬也替江愁”是因为“青山欲截江流住”,而又“山山不见头”,是诗人害怕山截住江而愁,是忧愁。而从“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的反问中,我们知道是留不住的,因此才由愁转到了笑。还可联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诗句理解,就更为容易了。

【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3.深度赏析

童心说与古代诗歌鉴赏

——以郭麟《菩萨蛮·北固题壁》赏析为例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

这段话大致是说,要做真人,须有童心;只有具备童心,才可以写出天下至文。写文章如此,鉴赏文章也如此。我们必须先恢复自己的童心,才能够理解诗人的童心,进而妙悟诗中的真趣。我们今天要鉴赏的郭麟的这首《菩萨蛮·北固题壁》,就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词。在儿童时代,物我不分,往往以我为物,以物为我,运用同情之心感悟世界,因此会说出许多童稚的话,做出许多童趣的事,我们往往不以为幼稚,反而会被那番真情深深感动。诗人就是这么一群保有童心的人,他们用童真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在他们笔下变得充满童话般的色彩,真挚感人。青天青山本是无生命无情感的存在物,一个要截留,一个却要放去,为长江的去留而生争执;而长江东流入海是必然之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诗人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诗人却要“替江愁”,只因“山山不断头”,一座接着一座,连绵不绝,使人怀疑这山是否真有穷尽的时候。诗人表面是“替江愁”,其实是为己忧,这就是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与江水已经化而为一,江水即诗人,诗人即江水,江水之困厄就是诗人之困厄。

同类推荐
  •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本书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觉醒”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意识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教育观念、课程意识、教师角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三维目标、学习方式、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化等概念为着力点,以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说课”、“教学案例的撰写”、“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等为载体,通过设置“一线心语”、“案例解析”、“专家视点”和“相关链接”等板块比较全面和通俗地阐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三维目标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等关乎教师课程意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知识。
  • 生活的剪影(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剪影(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有心人的手里,可以涂成一幅幅美丽多姿的画,穿成一串串光彩夺目的帘。在他们的笔下,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值得记录。在他们的叙说下,那些不经意的片段也能打动你的心。和他们对话,你会想,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错过每一点生活给予的馈赠。
  • 商业银行经营学

    商业银行经营学

    本书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整体概况、资本管理、负债业务、现金与短期借贷及长期投资业务、贷款业务、表外业务、国际业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及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共分为五部分,由中外知名作家向我们阐释了爱是什么、爱的态度、初恋、思念、婚姻等永恒的话题,关于爱情的真谛,希望我们能从《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中找到!内容有爱是什么——原来爱情是这样、爱的态度——爱情不风流等。
  •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藏牛

    藏牛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一开始为了自己的父母,他毅然走出了那个偏僻的山村,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一个时代的爆发,蓦然回首,他的身后已经是白骨累累了。
  • 乱世私宠:傲娇圣君追妻忙

    乱世私宠:傲娇圣君追妻忙

    传言说,卫国公家的嫡长女相貌奇丑水性杨花,且飞扬跋扈。传言还说,月圆之夜,母虎出世,一声怒吼,震碎众人耳膜无数————一朝穿越就得替人去死?————扯蛋!妖女?呵,是又怎样?不服,上来试试!某女回首,面若皎月目似寒潭!无心杀伐世道却要如此逼人!既是如此,那就————拔刀上呗!
  • 独霸冥界:判官的守财夫人

    独霸冥界:判官的守财夫人

    早遇见是缘,晚遇见亦是缘。只是,早遇见未必是良缘,晚遇见也未必是孽缘。这是一个守财奴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曾经的单纯的故事,这更是一个独宠的故事。这里面有萌宠,也有萌宝。这里面有欢乐也有眼泪,这里面有单纯也有腹黑。最后希望大家多多喜欢,多多留下宝贵的意见。
  • 南国传说

    南国传说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中国的西南域孕育出一位烁古耀今的伟大人物。他犹如一颗“震天雷”烟花,先于黑暗中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上升轨迹,待到达适当的高度那一刻,便伴着震撼人心“轰”的一声,迸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一段悠久的历史时空!彼时,此人创建了一个空前绝后、政通人和的社会新气象,就算放眼于现代社会仍是熠熠生辉!述古宜今,诸位放点耐心请细细品一品!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 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 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 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
  • 玉面公子楚琉璃

    玉面公子楚琉璃

    夜:“本王哪里及得上玉面公子你,虽然声音变得铿锵有力,但比三年前稍微娘一点,不过听起来还是蛮顺耳的,自从三年前本王给公子指点以后,玉面公子的功夫是否越加的进步呢?但是让我想不到的是公子竟然做起了梁上君子。呵呵,真不愧如传言中说的那样不按常理出牌!”“你去!通知其他人,见到此人格杀勿论!再给本王传句话,提此人的头来见者,赏银一万两,活捉此人者赏金一万两!”轩辕夜玩味的笑道“逃?呵呵,本王看你今后还怎么逃?然后吩咐了下人把房间整理干净就出去了。只留下还冒着热气的茶壶罐子。楚:”既然本公子做起了梁上君子,那么自有来的目的!“”本王倒是很希望听听公子的来意,我这里倒是有何东西值得玉面公子三年来一直念念不忘?“”有!“来人说到”所谓何事,何物?“”你的命!“辰:”顾某一为看望轩辕兄而来,二为喝酒而来,更是为他而来!说完,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在轩辕夜的前面轻轻摊开。轩辕夜看着那幅画,只是笑笑,仿佛顾惜晨的来意自己早已经看透一般。只是做了个里面请的手势,两人便一同往屋里的茶桌走去。“恭迎圣主!”(死人山)只见从天而降的来人一身鬼魅的黑色袍子,袍子外面还装饰着一些让人见了都觉得毛骨悚然的图案……江:“看这阵势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顾曦辰顾公子?今儿个怎么有闲情逛逛这”花鸟市场“?”不知道坐在楚琉璃旁边的轩辕夜和顾惜晨反应是怎样的,但是楚琉璃绝对是让自己正常不起来。那男子一坐下,也不管他们三人怎样,看了一下楚琉璃之后,便对他挤眉弄眼。那样子真的是有多可爱就多可爱。刚刚拿着茶馆老板娘上的茶抿上一口,便喷了出来。因为她见到他那样子,自己真的是有点招架不住。见过可爱的,但是没有见过男子也有这么可爱的……
  • 极品杀手房东

    极品杀手房东

    回归都市的秦风发现自家房子住进了两个美女,阴差阳错下他开始了一条被彪悍的新生活,他发誓要多买几栋房子,然后多养几个女房客,以包租公的身份走上人生巅峰。
  •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科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科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之所以优秀,因为他们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他们会问人打呵欠时为什么会流泪?睡觉时为什么会磨牙呢?脚臭是怎么回事?花为什么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蚊子是怎样咬人的?——这些你都能回答吗?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王妃太难求

    王妃太难求

    前世,他被夫君背叛,妹妹陷害,父亲舍弃,甚至连唯一的孩子都保护不了重来一世,她发誓绝不会放过一个仇人,步步为营,机关算尽,震了狠毒的嫡母,废了伪善的妹妹,渣男唾手可得的皇位,也被她让给别人。她不介意别人说他冷血无情,因为她本就打算绝情绝爱可是,有个人却一直站在她的身后,只为护她一方安危……他清雅脱俗,却甘愿为他沉沦他说:若这世上所有的男子都愿意为了那虚渺的东西而放弃心中的人,那我一定是个例外,我愿为了她而放弃一切他说:周锦心,江山再美也抵不过你微微一笑她与他,是缘?是劫?是救赎?还是羁绊?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她想,或许第一眼,便已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