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3200000003

第3章 纵横元典《鬼谷子》(2)

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对方的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对方所谋是否适应时势。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不当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揣量以求切合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游说的策略。善于运用变通的说辞来争取被采纳,就像以钥匙来打开门锁一样顺利地打开对方的内心。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有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就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合符阴阳,统治人民。要了解对方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对方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对方之意的,是因为对对方的意图还有不了解的地方。有时双方的意见一致了,却仍然不能默契,不能密切结合,是因为只停留于表面亲近,而实际心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对方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所以说,与对方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对方心意暗合;距离对方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对方志向不一。

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所说的策略不得体或没有实效;距离遥远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两个人的主张、决策相合,这样就可以到一起来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游说的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既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相互沟通,坚持共识,又可以根据对方内情随机变通,调整自己的游说。”

巧舌如簧的秘诀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言;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

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

“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

【译文】

所谓游说,就是说服别人;要能说服别人,就要对人有帮助。凡是经过修饰的言辞,都是要达到取悦于人的目的。凡是运用借用,都是为了增强游说的效果,从而减少对方的逆反或对抗。凡要进行应酬和答对,必须掌握伶俐的外交辞令。凡是伶俐的外交辞令,都是不实在的言论。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为了让人检验复核。凡是指责对方的言辞,都是反面的议论;凡是反面的议论,都是诱导对方秘密的说辞。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谄媚,反而变成“忠厚”;说阿谀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反而变成“智慧”;说平庸话的人,由于果决,反而变成了“勇敢”;说忧虑话的人,由于善权衡,反而变成“守信”;说平静话的人,由于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应和他人欲望的,就是谄媚;用很多美丽的词语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嘘;根据他人喜好而进献计谋的人,就是玩权术;即使有所牺牲也不动摇的,就是有决心;能揭示缺陷,敢于责难过失的就是敢反抗。人的嘴是关键,是用来打开和关闭感情和心意的。耳朵和眼睛是心灵的辅佐和助手,是用来辨识奸邪的器官。只要心、眼、耳三者协调呼应,就能沿着有利的途径分辨说辞的善恶美丑。使用一些烦琐的语言也不会发生混乱;自由驰骋地议论也不会迷失方向;改变议论主题也不会发生失利的危险。这就是因为看清了巧舌如簧的形式,把握了它的本质和规律。

游说的“五大禁忌”

【原文】

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译文】

游说辞令有五大禁忌,即病、恐、忧、怒、喜。病,是指底气不足,没有精神;恐,是指愁肠百结,没有主意;忧,是指闭塞压抑,无法宣泄;怒,是指狂躁妄动,不能自制;喜,是指任意发挥,没有重点。明白这五种情况才能对自己有利,行之有效。因此,与聪明的人谈话,就要依靠广博的知识;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就要依靠雄辩的才能;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依靠简明扼要;与地位显赫的人谈话,就要依靠恢弘的气势;与富有的人谈话,就要依靠豪放的气质;与贫穷的人谈话,就要以利益相诱惑;与卑贱的人谈话,要依靠谦敬;与勇猛的人谈话,要依靠果敢;与有过失和缺点的人谈话,要依靠敏锐。所有这些,都是避免犯禁忌的游说的方法,可是,人们常常与此相反,重蹈禁忌:与聪明的人谈话,就要让他明白这些方法,与不聪明的人谈话,就要把这些方法教给他,这样做自然是很困难的。游说辞令有许多类,所说之事又随时变化。如果整天游说,能不脱离原则,事情就不出乱子。如果一天从早到晚不变更方向,就不会违背宗旨。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妄加评论。对于听他人讲话,最宝贵的是灵敏清楚;对于智慧来说,最宝贵的是思维明辨通透;对于言辞来说,最宝贵的是出奇制胜。

纵横权谋

权谋是《鬼谷子》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所谓“权谋”,《荀子·君道》认为“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

指的是君主及其辅助者们必用的权变的谋略,但《汉书·艺文志·兵权谋》中则有“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显然这是兵家的战略战术。所以,权谋是关于一切事务的一种权变的谋略。纵横权谋有它的自身之道,它的本质、具体方法、决断的原则及其相关的规律。

权谋有道

【原文】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译文】

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规律,一定要弄清事物及其相关计谋缘由,以便研究并获取实情。根据研究的情况,来确定“三仪”。“三仪”就是上、中、下三个准则。“三仪”互相渗透,就可以谋划出奇计,这样产生的奇谋,拥有无所不到的威力,然而也不过是遵循古代哲理而形成的。所以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带上指南车,是为了不迷失方向。忖度才干、估量能力、揣度情理,也类似他们采玉时使用指南针一样。所以,凡是感情相同而又互相亲密的人,大家都可成功;凡是欲望相同而关系疏远的,事后只能有部分人得利;凡是恶习相同而关系又密切的,必然一同受害;凡是恶习相同而关系疏远的,一定是部分人先受到损害。所以,如果能互相带来利益,就要密切关系,如果相互牵连地造成损害,就要疏远关系。这都是有定数的事情,也是所以要考察异同的原因。凡是这类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墙壁通常因为有裂缝才倒塌,树木通常因为有节疤而折毁,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事情的突变都是由于事物自身的渐变引起的,而事物又生于谋略,谋略生于计划,计划生于议论,议论生于游说,游说生于进取,进取生于退却,退却生于控制,事物由此得以控制。可见各种事物的道理是一致的,不论反复多少次也都是有定数的。

权谋有本

【原文】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必知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谋虑****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变。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译文】

所谓揣情,就是必须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再想方设法顺应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隐瞒真实想法;又必须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再想方设法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的心理,就不能隐瞒住实情。****必然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流露出来。对那些已经受到触动之后,仍不见有异常变化的人,就要搁下来,不要再对他说什么了,而应改向他所亲近的人去游说,这样就可以探求到他泰然不为所动的原因。那些感情从内部发生变化的人,必然要通过形态显现于外表。所以,我们常常要通过显露出来的表面现象,来了解那些隐藏在内心的真情。这就是所说的“测深揣情”。

所以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细衡量本国的各方面力量;游说别国君主的人,则应当全面揣测别国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扬其所长。所有的谋划、想法、情绪及欲望,都必须以这里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置各种问题和对付各色人物。可以尊敬,也可以轻视;可以施利,也可以行害;可以成全,也可以败坏:其使用的办法都是一致的。所以,虽然有古代君主可行的法则,有圣人高超的智谋,不揣度透彻所有隐蔽的和深藏的实情,将什么也求索不到。这是智谋的基础和游说的根本法则。人们对某些事情,常常感到来得非常突然,是因为不能事先预见。能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到,这是最难的。因此说,“揣情,最难把握”。游说活动必须深谋远虑地对待并选择时机。所以我们看到昆虫飞行、蠕动,都会攸关利害,也可以因此发生情况的变化。任何事情在刚刚发生之时,都呈现一种微小的态势。这种揣情,需要借助漂亮的言辞或文章,而后才能进行游说或进献谋略。

权谋有术

【原文】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

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译文】

所谓“摩意”是一种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内符”是“揣”的根本。

进行“揣情”时需要掌握“揣”的规律。

而这种规律必然是隐而不显的。要适当地去“摩”,投其所好进行测探,其内在实情就会通过外在表情反映出来。

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在达到了这个目的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悄悄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回避实情,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了这件事。因此,既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又不留祸患。

在这个时候“摩”对方的实情,对方也会在这个时候表现自己。只要我们有办法让对方顺应我们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办成的。

古代善于试探他人意思的人,就像拿着钓钩到深潭旁边去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不必声张,悄悄等待,就可以钓到鱼。所以说:所办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别人却没有察觉;率领的军队一天天地走向胜利,也不声张,没人把他当做仇敌而感到恐惧,只有做到这样才是高明的。那些有很高修养和智慧的人谋划什么行动,总是在暗中进行的,所以被称为“神”;而这些行动的成功,都在光天化日之下突显出来,所以被称为“明”。所谓“主事日成”的人是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享受到这些利益,他们还在暗中积累善行,老百姓生活在善政中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普天下的人们都把这样的“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政治策略称为“神明”。那些率领军队而不断战胜敌人的统帅,坚持不懈地与敌军对抗,却不去争城夺地,不消耗人力物力,因此老百姓不知道为何别的国家会臣服和畏惧。为此,普天之下都称这种“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军事策略为“神明”。

试探他人的意思,有用平和的,有用严正的,有用活泼的,有用愤慨的,有用名望威吓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有用谦卑迎合的。和平就是安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清明,利益就是需求,谦卑就是委屈。所以,节操高尚、独立而行的圣人所采用的“摩意”之术,平常人也都可以运用。然而没有能运用成功的,那是因为他们不得要领和法则。因此,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周到缜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说辞;办事情,最困难的就是一定成功。这三个方面只有成为圣人才胜任。

因而谋略策划必须周到缜密。游说要首先选择与自己情意相投的对象。

同类推荐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热门推荐
  • 口才必胜

    口才必胜

    本书内容包括:口吐莲花群英会、说话技巧招招鲜、口才诊所判症结、舌头制胜有经典。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愿用别人的心爱你

    我不愿用别人的心爱你

    看一代女子楚雪儿如何为爱痴迷,癫狂进入世界一流名校为爱依然矜持
  • 胆量决定财富

    胆量决定财富

    《胆量决定财富》集中了最能刺激大脑神经的文字,让你发自内心地渴望成功,获得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处世建议,摆脱“穷人思维”的捆绑,快速晋升到富人阶层!
  • 万古战帝

    万古战帝

    萧逸原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佣兵,一次英雄救美竟穿越成了萧家的练武废材。天天被人打?资质不给力?有了仇恨系统,一切都不是问题。惹我者,杀!
  • 坠入恒河的契约

    坠入恒河的契约

    前世今生的故事,契,古代的诠释:契约。契,他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飘荡着,直到遇见了美丽的没有一丝尘俗污浊的女子,从那一刻起,永生永世,彼此依附,直到女子失去了一切的记忆,在遇见,或许是恋人,或许是敌人,亦或者无情便是伤……
  • 人类消失后

    人类消失后

    刚开始的高中生活,我过着平凡的每一天和往常一样的早晨无所改变的每一天,那应该是一直持续下去的状态......我是这么坚信着本应该是这样的。
  • 我的刑侦日记

    我的刑侦日记

    本书是让各位读者了解整个社会最阴暗的角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样子。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件,事件,让读者认识到警察是如何付出家庭,生命去捍卫这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 爱似火

    爱似火

    女主云橦,在伴随着痛苦、反思、纠结、思念和青涩的渴欲中,在不断的询问、自问、探索着初次的爱情。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作品。
  • 箫声忆

    箫声忆

    唇角微勾,话说当年。一只玉箫十几人将一个国家扰得天翻地覆却又对他们无可奈何。“你是选择被我灭了,还是自愿归降?”萧云歌挑眉,对眼前的白狐说道。白狐似有灵性,晃了晃脑袋,眼中露出惧怕的神色。“那好,你便跟了我。”京城硝烟四起,当今圣上昏庸至极,整天念叨着长生不老,偏偏摄政王毫无造反之意,只是那么轻飘飘的一句。“管理一个国家太累了,我选择跟你走。”十四人与一只白狐的传奇就此展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