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3200000005

第5章 纵横元典《鬼谷子》(4)

君主必须洞明天下,这就要拥有三个宝贝:一个叫做“长目”,一个叫做“飞耳”,一个叫做“树明”。使坏人坏事在千里之外的地方,隐隐约约、渺渺茫茫之处,都不能隐藏。这就叫做“洞明”。这样,天下的奸邪就不敢在黑暗中耍阴谋、为非作歹了。以上讲洞察奸邪。

依照名分去考察实情,根据实情来确定名分。名分与实情互为产生的条件,反过来又互相表现。名分与实情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则易产生****。名分产生于实情,实情产生于物理,物理产生于属性,属性产生于和谐,和谐则产生于适当。以上讲名实相符。

持枢:“人君之大纲”

《鬼谷子》一书自《本经》以后的部分与前面十二篇的风格截然不同,内容也以道家和阴阳家思想为主,所以一般都没有最后肯定是鬼谷子亲自著作,暂时存疑。因此《持枢》和《本经》篇(附在《处世之鉴》之后)中有价值的内容,我们用附录的形式摘出。持枢作为君主治国的“大纲”,其核心思想是“天枢”,即顺其自然。

【原文】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

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译文】

所谓“持枢”,是指春季的耕种、夏季的生长、秋季的收割、冬季的储藏,这些事物是与天时的正常运行相应的,是“正道”,决不可企图改变和违背这些规律,违背者即使暂时成功最后也要失败。

所以,为人君者,也必然有类似的“天枢”,负责生聚、教养、收成、储藏等重任。在社会生活中,尤其不可改变和抗拒这些规律。如果违背基本规律,虽然暂时兴盛起来,最后还要衰落。这是“天道”,也是人君治国的基本纲领。

用人之方

用人的方略关键在于诱导人和掌控人,然后才能鉴别人才,合理使用,这实际是“权”与“术”的综合运用。

诱人和制人的技巧

【原文】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译文】

要把“飞钳”之术推广到天下用人的方面,就必须考核人的权谋和才能,观察他们所处天道的盛衰,掌握他们所处地形的宽窄和山川险阻的难易,以及人民财富的多少。在诸侯之间的交往方面,必须考察他们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究竟谁与谁亲密,谁与谁疏远,谁与谁友好,谁与谁相恶。还要详细考察对方的愿望和想法,要了解他们的好恶,然后针对对方所重视的问题进行游说,再用“飞”的方法引诱出对方的爱好所在,予以肯定、赞美。最后,再用“钳”的方法把对方控制住。

鉴别人的方法和原理

【原文】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译文】

凡是揣度人的智谋和测量人的才干,就是为了吸引远处的人才和招来近处的人才。这就要造成一种声势,进一步制定一些人事规则。一定要首先考虑派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各种对的和不对的议论。了解他对内、对外的各种言行;掌握他经邦济世的才能具有和不足的程度;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他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然后,全面权量这些,如果还有隐伏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予以弥补或矫正,使之能够为我所用。

处世之鉴

立身处世以“打量”处世环境为第一位。除了“打量”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大环境之外,也要“量家”、“量身”,运用“忤合”之术加以整合;选择好了环境,并非万事大吉了,你还要运用“内”之术,广泛交接,精心营造一个和谐的处境;然后再不断地自我估量,自我调整,这样就能纵横天下!

环境“打量”之法【原文】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译文】

凡是有关和合或背离的行动,都会有相应的计策。变化和转移就像圆环一样接连不断而无痕迹。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所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众人,扩大影响,宣扬名声,彰显名分。他们还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的际遇来考察天时,以便抓住有利时机。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都要从这里出发去掌握,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永远占领高贵地位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没有永远居于榜样地位的。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的。办成要办的事,实现预定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这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

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握全天下的总形势以及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形来运用它;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分析这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运用它;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族,就必然要衡量这个家族的地域、人文的状况,然后灵活地运用它;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对这个人的才能、气势等都估量考察一番,然后量才而用。总之,无论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在大的范围,还是用在小的范围,其功用是相同的。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进行谋划、分析,计算准确了以后再实行“忤合”之术。

环境营造之方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蛈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人事关系,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任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分遥远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凡是事物都有发端和根源这两方面,“内揵”也是如此,与对方的思想沟通、心理坦白相向,都是在平常的交接中关联而建立起来的。或者因为道德相联结,或者因为朋党相联结,或者因为钱物相联结,或者因为权势、名位、享受等相联结。

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自我度量之术【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朝,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钳,故归之不疑也。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不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从,乃可以横。

【译文】

古代那些善于运用“忤合”术而横行天下的人,常常掌握四海之内的各种力量,控制各个诸侯,促成“忤合”转化的趋势,然后达成“合”于圣贤君主的目的。过去伊尹五次投效夏桀,五次投效商汤,其行动目的还未被世人所知,就决定一心归服了商汤王。吕尚三次投效周文王,三次投效商纣王,其行动目的还未显露于世人,就最后归服了周文王。这就是懂得天命的制约,所以才能归顺一主而毫不犹豫。对于一个纵横家来说,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超人的智慧,不可能通晓深层的规律,就不可能驾驭天下;如果不肯用心苦苦思考,就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不会全神贯注地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功成名就;如果才能、胆量都不足,就不能统兵作战;如果只是愚拙忠实而无真知灼见,就不可能有察人之明。所以,“忤合”的规律是: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

只有在这样知己知彼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纵横天下,游刃有余!

同类推荐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身边的哲学(上)

    身边的哲学(上)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老子密码

    老子密码

    细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常识性的秘密:官员史家尊孔孟,商人文人骂老庄。然而,一但商人文人戴上官帽,有了政治地位却又走向公开赞赏孔子,暗里仍然使劲地研究老庄。因为此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是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的田野哲学。
热门推荐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萌宠来袭之娘子乖乖让我疼

    萌宠来袭之娘子乖乖让我疼

    娘子,你要对我负责!【某只狐君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娘子】哼,凭什么!【不屑,凭什么,不满】因为你把我看关了,你得对我负责。【再次可怜兮兮的望着自家娘子】哼,你现在吃姑凉的,住本姑凉的,穿本姑凉的,睡本姑凉的,本姑凉不就不小心看了你洗澡嘛,还让本姑凉负责,门都木有!!!!【非常非常不满。】那有窗户木有,总之娘子得对为夫负责。【一副赖定了的样子。】【表示简介很渣,文文绝对有爱】作者真的是第一次写
  • 时空穿越局

    时空穿越局

    所有的一切都是科学,所有不能解释全部的科学都是伪科学,存在既是真理,否定就是恐惧。(经过了无数次的推翻从来,这本书算是彻底的变成了披着羊皮的非科技文了。大家随便看看吧,反正我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用某种程度上的认知来解读了。一切都是合理,一切都不合理。可能和你以机械,化学上的科学认知是不同的。这里的科学更像是一种发展上的意义称呼。另外,本书从那一卷看起都问题不大因为过了暂时他们之间还是不存在联系的。)
  • 霸道男神溺宠傲娇妻

    霸道男神溺宠傲娇妻

    他帅气,冷酷,霸道,却独宠她;她可爱,迷糊忘事,却只记得他。当公主遇见王子,世界将更加美当傲娇萌妻遇见冷酷男神,世界将更加幸福??
  • 霸道总裁迷糊特助妈

    霸道总裁迷糊特助妈

    一个腹黑爸,一个呆萌妈,看腹黑爸如何抱得呆萌妈妈。
  • 深度索爱:傍上酷总裁

    深度索爱:傍上酷总裁

    吖的,有一天她知道,原来她一直以来的亲人不是她的亲人,她的父母不是她的父母,她的男朋友不是她的男朋友,那么她的父母在哪里,为什么要抛弃她,呜呜……原本她以为她的家庭美满,她有一个可亲可敬的明星哥哥,有一个当市委书记的妈妈,还有一个商海第一人的父亲,可这些都离她远去了……
  • 君蒂三生为狐,帝后之夫君等我

    君蒂三生为狐,帝后之夫君等我

    她是现代一个没有任何朋友的人,她是上古狐仙清影君蒂的转世。三世为人,三世都摆脱不了狐的身份。这一世,她不要再迁就任何人,也不要再为任何人流泪伤心,然而,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她是谁?名字叫什么?对不起,她忘了,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她只知道她有一个夫君在这片大陆某一角落沉睡着。她只知道他要她等着他,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别人告诉她的。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她,她才恍恍惚惚想起来一点东西。她是谁?她要干什么呢?哦,寻夫,寻忆。找回属于自己的记忆。听他叫她阿君,这应该就是她的名字了吧!啊陌,我的夫,等着我。我回来找你了。这一世谁也拆散不了我们。
  • 诡异梦境

    诡异梦境

    昨梦之处,前尘所归。随看、随听、随想、随感,记录人生百态感想。
  •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极之武极天下

    无极之武极天下

    在遥远星空深处有着一个逆天种族,修逆天功法,开天破地,为后世津津乐道。然而在某一天,该种族突然间降临了“天”,“天”太强了片刻间就灭了该种族。“穆儿,孩子我无极一族就靠你了,一定要完成复兴我族的使命啊!”一魁梧男子看着眼前的少年说道。“父亲放心,孩儿就算死也会复兴我族的。”少年坚定的说道。“为父先封存你的记忆和天赋等到了时机就会自行解开,孩子你要记住我组乃是逆天而行的,一定要记住。”说完便随手封印了少年的天赋和记忆。随后男子便消失在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