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6500000021

第21章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士大夫的治学观(3)

曾国藩在这里所提出的摘抄之法,是一种比较科学实用的方法,尤其是在科举时代,这种方法--分类笔录正是作文章、夺取科名的必要途径,因而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特别是在那些学人士子之中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尽管曾氏戎马倥偬,转战各地,但他仍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许多读书录,为后人研究他的思想和言行留下了第一手资料。在他身边或是与他比较接近的有学问的人,其中有的是他的学生,有的是他的幕僚,有的是他的朋友和同窗,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曾氏这种治学方法的影响。如俞樾、孙诒让、李元度、薛福成、吴汝纶等人大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分门别类地把学习的心得写出来,起先并未想到一定要流诸后世,后来,这些曰积月累保存起来的东西却成为他们极有价值的资料和着作。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曾国藩所提倡的摘抄之法,在科学名目繁多的今天恐怕已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但是,它对于我们研究某一个专题(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来讲,仍不失其借鉴意义。譬如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或者某个范围比较窄的问题,如果备有读书笔记或资料卡片,随时随地逐处留心,将相关资料日积月累地摘抄下来,就不会有“学到用时方恨少”的忧虑了。因为一个人的记忆和聪明才智毕竟有限,那种能把所读过的书、看过的东西全部熟记下来的人几乎是没有的。正由于我们平时摘抄了这些东西,所以到我们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就可以信手拿来,为我所用,以补研究资料之不足,估女学问的速度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曾国藩的治学观对

1国近代士大夫的影响

如前所述,曾国藩的治学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它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仍对中国近代士大夫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正如钱穆所说:“涤生为晚清中兴元勋,然其为人推敬,则不尽于勋绩,而尤在其学业与文章。”曾国藩“论学,尤以转移风俗陶铸人才为主”。“虽自谓精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然平日持论,并不拘拘桐城矩雉,而以姚氏与亭林、蕙田、王怀祖父子同列考据之门,尤为只眼独具。”盂从而,“涤生之所成就,不仅戡平大难,足以震烁一时,即论学之平正通达,宽闳博实,有清二百余年,固亦少见其匹矣”榆。

在治学目的方面,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举止言行无时无处不体现出其学问。他特别强调要把学习、做学问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即做学问要达到“格物”、“诚意”的功效,反对读死书,反对做无目的的学问。他本人一生都把做学问与处理政务、军务以及家庭问题放在一块,力求融于一体。在戎马倥偬的条件和环境中,他都坚持腾出时间来做学问,不论是他所写的读书札记、诗文、序跋,还是他所编纂的书籍和所写的书札,都体现了这种精神。他的这种治学目的,也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他的子弟、师友和学生。

只要我们细心考察一下史实,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实际的情形:湘军将领中的大多数人,不管是秀才、举人、进士,还是无功名之人甚至武生出身者,在与农民起义军为敌、玩命疆场的同时,都不曾放弃做学问,有人甚至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譬如,曾国藩的好朋友李元度在“咸丰甲寅、乙卯之际,与国藩患难相依,备尝艰险,厥后自领一队,转战数年,军每失利,辄以公义纠劾罢职。论者或咎国藩执法过当,亦颇咎次青在军偏好文学,夺治兵之日力,有如庄生所讥挟策而亡羊者”。从诸多史料记载可知,李元度对治学的确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他1862年罢职归乡后,朋友们均为他所受到的严厉处罚而愤愤不平,但他在曾国藩处世精神和治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为自身荣辱、处境难易所动,僻居山村潜心做学问,不分白天黑夜、寒暑冷热,执着追求不止。

1865年,因贵州发生苗民、教军和号军起义,李元度被起复原官“任黔南军事”。起初,他不想再度出山,因他的《国朝先正事略》一书正处于修订定稿阶段,后在曾国藩等人的劝说下才勉强成行。曾氏在书信中劝说道:“闻阁下率师入黔已否遄发?远追孟明匪懈之风,终策冯异桑榆之效,惟愿如尊函所言,黔事粗定,顺风回帆,以慰高年倚闾之望,是所切祝。贵军饷项,小泉当宽为预备,不至如昔年之穷苦异常。”此段文字的大意是:我听说你要率领湘军去贵州,是否已经开拔?此次你再度出山,远追春秋时秦国大将孟明历尽挫折最终获胜而归的遗风,最终达到如东汉大将冯异晚年成就功业那样的效果,我期望你能如你在书信中所说的,等贵州军事粗定后,即激流勇退,以慰年迈的母亲和亲朋戚友们对你的厚望,这是我所要特别预祝你的。至于赴黔湘军的饷糈问题,我会叮嘱李瀚章为你预先筹划,再不会让你像从前在江西、安徽等地那样穷苦异常了。曾国藩还在信中特意叮嘱:“大撰《先正事略》刊成后,愿得先睹为快。”李元度没有辜负曾国藩的期望,终在赴贵州军次之前将《国朝先正事略》定稿,并请曾氏作序刊行。该书共计六十卷,分为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孝义七个大类,为清朝同治年前的1108人立传。其体裁具有独特之处,并体现出曾国藩治学方法对李氏的影响:一是叙述当代事迹,与一般史书体例不同,“即专主扬善”,“所录皆粹然纯诣”;二是对清代名儒“不分门户、渊源所在,各以类从”,不存在任何学术偏见;三是每篇文字中对传主的着述大都详列其书目、卷数,“以备志艺文者之捜讨”。的确,从学术的角度而言,该书取材范围广泛,记叙征引详尽,保存了较多原始资料,且对人物生平都有其一家之言,具有史料和研究参考价值。

在曾国藩的诸多幕僚和湘军将领中,李元度与郭嵩焘、刘蓉的情况差不多。他们均是曾国藩的好友加姻亲,满腹经纶,善于为他人出谋划策,但对从政领兵并不内行,并非统帅之才、当官之才。

而且他们都对学术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追求不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人生均坎坷多舛,充满着艰难险阻。他们都多次被贬官、罢官,没能在仕途上走到最后,但皆在罢官归乡后专心致志做学问,取得了十分突出的学术成就。相对于郭嵩焘和刘蓉而言,李元度的情况又有点特殊。他跟随曾国藩的时间最长,充当幕僚之职最久,从而对曾氏生平行谊尤其是治学观了解最深,受其影响也就更加明显。正如郭嵩焘指出:“文正公学行武功,震耀一时。君从事最久,受知亦最深,规模气象,仿佛近之,亦惟其文之足自显着以扬于无穷也。”进而,因李元度的官职地位没有郭嵩焘、刘蓉那样高,使得他有更充裕的时间着书立说,“君独以栖迟林麓,奉亲着书,极孝友文章之乐,为诸公所不能逮”。正因为如此,李元度在治学方面对曾国藩的观点也就理解得更加透彻。曾国藩多次说到平生有三耻,其中一耻就是认为自己一生因从政治军占去绝大部分精力,无暇安心做学问,为此感到愧疚羞耻不已。从而,当他得知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一书写成之后,便欣然应请为之作序,赞其“发愤着书,鸿篇立就,亦云勇猛矣”,认为该书可以“藏之名山,副上秘闻,久垂无穷”。

又如,早年与曾氏论学之罗泽南以儒生领军,“义勇愤发,本之问学。朝出鏖兵,暮归讲道。中间屡遭惨败,而志不挠,气益壮,讨部众而申儆之,或解说《周易》以自遣云”。后虽五十岁不足即被太平军击毙,然其一生勤学苦思,从不放松学业,着有《小学韵语》、《西铭讲义》、《周易附说》、《人极衍义》、《姚江学辨》、《读孟子札记》、《皇舆要览》等重要着作。其弟子数十人,如王鑫、李续宜、李续宾等人尤继其师风。王耋于1853年从军以后,“军暇读《孝经》、《四书》”,“并常教士卒习字读书,日课《四书》、《孝经》,以义理反复训谕,而引论经史大义,譬晓耸切,听者至潸然泪下。追夜,营门扃闭,刁斗之声与讽诵声相间也”。王氏尤熟读历代兵书,着有遗集十卷。其部将张运兰、王开化、王文瑞、刘典、王开琳、黄万友、丁长胜、刘松山均受其熏染,大都在军事紧迫之际悉心学业,并有所成就。再如刘蓉、郭嵩焘,早年亦与曾国藩论学,甚相契合。刘、郭二人随曾氏从征以后,也是在戎马倥偬之际,利用一切空暇时间,着书立说,不稍懈怠。刘蓉死于1873年,郭嵩焘比刘蓉多活了二十余年。刘氏着有《养晦堂诗文集》十四卷,以及《思辨录疑义》等书;郭氏则着有《礼记质疑》、《大学质疑》、《中庸质疑》、叶使西纪程》以及诗集、奏疏和日记等多部作品。

上述数人都是与曾国藩同时代出身的士大夫,其功名虽有高低之分,学问成就也有大小之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参加过与农民起义军为敌的军事斗争。他们有的是曾国藩的好友,有的是曾国藩的学生,他们对于曾氏的治学目的无不表示赞赏。譬如,罗泽南临死前就曾“索纸笔书曰:‘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把做学问与治国平天下紧紧联成了一体。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曾氏治学观的影响,并在学问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上述刘蓉、郭嵩焘等就是例证,其余如彭玉麟及曾国藩四大弟子薛福成等人也大都如此。

如果说,以上这些人都是与曾国藩同时代的人,受其影响固不待言的话,那么比他稍后的人,譬如一些曾氏子弟、学生及一般学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过曾氏治学目的的遗风的熏染陶冶。

同类推荐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苏轼(中国十大文豪)

    苏轼(中国十大文豪)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热门推荐
  • 爱在四叶草中慢慢升温

    爱在四叶草中慢慢升温

    当你遇到了tf,你会想些什么?要签名,要合照,要拥抱,还是······
  • 英雄联盟之梦幻战纪

    英雄联盟之梦幻战纪

    宇宙之大,强如诸神,弱如苍生。以梦幻为名以自我为盾,守护兄弟,女人,为那些不能作战的人撑起那五秒的蔚蓝天空。以梦想为械,战诸神,伐众生,打造属于自己的梦幻。以现正火热的电竞游戏英雄联盟为背景,为你讲述那些英雄们的史诗,王者们的传说。
  • 思念有声

    思念有声

    “段病,你知道吗,所有的女孩都幻想着自己是公主,有一个喜欢自己的白马王子。”段病的大手拉着段狱柯的小手。“恩?”段病微微侧头看她。“可是我想要披着黑色斗篷,全身黑雾笼罩,骑着黑马的恶魔骑士。”段狱柯努力的跟上段病的脚步。“为什么?”诧异的同时放慢了脚步。段狱柯抬头看他嘴角挂上甜甜的笑容“因为白马王子会对所有的公主好,而恶魔骑士只对他自己的公主好。”段病,你是我的恶魔骑士。段病,即使你深陷黑暗,我也愿以身犯险。
  • 月光下的呢喃

    月光下的呢喃

    他,灵魂分裂,步入两个时空,唯有圆满方可回归,但是两个时空仿若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她,他养的一株月灵花,慧根刚成,便遇主人此横祸,她二话不说冒着灰飞烟灭的危险落入轮回,历尽千辛万苦生死折磨,终于换来他圆满的机会,却不想奸人陷害,惨遭怀疑,眼看着时光流逝,机会将无。。。
  • 大师且留步

    大师且留步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金棺娘子

    金棺娘子

    丈夫与自己的亲妹妹在大街上耳鬓厮磨,她五内俱焚,一个神秘和尚出现,为她换了一张脸,来路不明的古怪男孩,通缉令上的俊美男子,同是残缺的灵魂,为了重新活回来,他们在这世上寻找另一半,相爱是为了相杀,迷雾团团,俪云娘娘沉睡千年之后,是否能寻回自己失散的爱人……
  • 海尔兄弟之大冒险

    海尔兄弟之大冒险

    本部小说,《海尔兄弟之大冒险》剧情内容是根据国产动漫全集212集《海尔兄弟》的剧情而续编。《海尔兄弟之大冒险》是《海尔兄弟》系列动漫小说第30部。欢迎加入海尔兄弟【官方群】,群号码:389658562
  • 深夜里那片忧郁的海

    深夜里那片忧郁的海

    “我们每个人都像孤魂野鬼一样在世界上盲目地游荡着,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找不到可以屈身的地方……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但愿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可以遇到一个自己瞧着顺眼的人,她能包容你身上那一点点不可避免的缺陷,会因为看到你而露出迷人的微笑……你也会因此而心生感激,并由感激衍生出巨大的感动,以至于消灭你与生俱来的懒惰,去争取做一个勇于上进的人,并义无反顾地保护她。”
  • 月下莲花

    月下莲花

    月老:“徒儿哪,小心你手中的红线,别把自己搭进去了。痴爱似海,苦海无边哪。”“呀,糟了!”“怎么?还是把自己搭进去了?”小月老点头,又摇头:“没有。”“那就好”“师父,我把你的红线搭进去了。”……
  • 我的青春必须有我来彩排

    我的青春必须有我来彩排

    步入高中的我,在校园里遇到各种伤心的事,校园里到处都是我们的影子,快乐,痛苦随着我,我跟现实做起了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