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6700000004

第4章 青灯有味忆儿时(1)

到我的经历,有些朋友常常不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不管是乡村、城市,早都办起了学校,为什么却读了那么多年私塾?我的答复很简单:环境、条件使然。

我的故乡在辽西的医巫闾山东面一个名叫“大荒”的村落里。当时的环境,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日本“皇军”和伪保安队不敢露面,那里便成了一处“化外”荒原,学校不要说兴办,当地人见都没有见过。说到条件,就要提到我的一位外号“魔怔”的族叔。他很有学问,但由于性格骨鲠,不行于时;靠着家里的一些资产,刚到四十岁便过上了乡下隐居的生活。他有一个男孩,小名唤作“嘎子”生性顽皮、好动,三天两头招惹是非。魔怔叔自己没有耐心管教,便想延聘一位学究来加以培养、造就。于是,就请到了有“关东才子”之誉的刘璧亭先生。他是魔怔叔早年的朋友,国学功底深厚,做过府里的督学和县志的总纂。只因不愿仰承日本人的鼻息便提前告老还家了。由于对我有好感,魔怔叔同时说服我的父亲,把我也送进了私塾。

这样,我们这两个无拘无管、疯淘疯炸的顽童,便从“百草园”来到了“三味书屋”。其时为1941年春,当时我刚满六岁,嘎子哥大我一岁。学生最多时增至八人,但随进随出,坚持到底的只有我们两个。

私塾设在魔怔叔家的东厢房。这天,我们早早就赶到了,嘎子哥穿了一条红长衫,我穿的是绿长衫,见面后他就要用墨笔给我画“关老爷”脸谱,理由是画上的关公穿绿袍。拗他不过,只好听从摆布。幸好,魔怔叔陪着老先生进屋了。一照面,首先我就吓了一跳:我的妈呀,这个老先生怎么这么黑呀!黑脸庞,黑胡须,黑棉袍,高高的个子,简直就是一座黑塔。

魔怔叔引我洗净了脸盘,便开始举行“拜师仪式”。程序很简单,首先向北墙上的至圣先师像行三鞠躬礼,然后拜见先生,把魔怔叔事先为我们准备好的礼物(《红楼梦》里称之为“贽见礼”)双手奉上,最后两个门生拱手互拜,便算了事。接着,是先生给我们“开笔”。听说我们在家都曾练习过字,他点了点头,随手在一张红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文章得失不由天”七个大字,然后,两个学生各自在一张纸上摹写一遍。这样做的意义,我想,是为了掌握学生写字的基础情况,便于以后“按头制帽”,有的放矢。

先生见我们每人都认得许多字,而且,在家都背诵过《三字经》、《百家姓》,便从《千字文》开讲。他说,《三字经》中“宋齐继,梁陈承”,讲了南朝的四个朝代,《千字文》就是这个梁朝的周兴嗣作的。梁武帝找人从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帖中选出一千个不重样的字,然后,让文学侍从周兴嗣把它们组合起来,四字一句,合辙押韵,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一个通宵过去,《千字文》出来了,周兴嗣却累得须发皆白。先生说,可不要小看这一千个字,它从天文、地理讲到人情世事,读懂了它,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基本的概念。

当时,外面的学堂都要诵读伪满康德皇帝的《卿位诏书》、《回銮训民诏书》和《国民训》,刘老先生却不去理会这一套。两个月过后,接着给我们讲授“四书”。书都是线装的,文中没有标点符号。先生事前用蘸了朱砂的毛笔,在我们两人的书上圈点一过,每一断句都画了句号。先生告诉我们,这种在经书上断句的工作,古人叫做“离经”,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

先生面相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人们就根据说书场上听来的,送给他一个“刘黑塔”(实际应为“刘黑阔”)的绰号。其实,他为人正直、豪爽,古道热肠,而且,铙有风趣。他喜欢通过一些笑话、故事向学生讲述道理。当我们读到《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个两位教书先生“找得”的故事一一位先生把这段书读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发觉少了一个“得”字。一天,他去拜访另一位塾师,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张纸块,上面写个“得”字。忙问:“此字何来?”那位塾师说,从《大学》书上剪下来的。原来,他把这段书读成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末了多了一个“得”字,就把它剪了下来,放在桌上。来访的塾师听了十分高兴,说,原来我遍寻不得的那个“得”字跑到了这里。说着,就把字块带走,回去后,贴在《大学》的那段书上。两人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书中奥义无穷无尽,尽管经过先生讲解,也还是不懂的居多,我就一句句地请教。比如读到《论语》我问,夫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应该怎么理解?他说,人到了四十岁就会洞明世事,也能够认清自己了,何事做得何事做不得,何事办得到何事办不到,都能心中有数;再过一些年就是“五十而知天命”,便又进入一个新的境域。但有时问到了,他却说,不妨先背下来,现在不懂的,随着世事渐明,阅历转深,会逐渐理解的。

读书生活十分紧张,不仅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安排自习,温习当天的课业,以增强理解,巩固记忆。那时家里都点豆油灯,魔怔叔特意买来一盏汽灯挂在课室,十分明亮。没有时钟,便燃香作记。一般复习三排香的功课,大约等于两个小时。散学后,家家都已熄了灯火,偶尔有一两声犬吠,显得格外吓人,我一溜烟地往回跑着,直到看见母亲的身影,叫上一声“妈妈”,然后扑在她的温暧的怀里。

早饭后上课,第一件事,便是背诵头一天布置的课业,然后讲授新书。私塾的读书程序,与现今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它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它记牢,而是,先讲解,再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反复玩味,进而加深理解。魔怔叔说得很形象这种做法和窃贼偷东西类似,先把偷到的财物一股脑儿抱回家去,然后,再打开包袱一一细看。”

有一句古语,叫“熟读成诵”。说的是,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地把诗文吞进口腔里,然后再拖着一种腔调大声地背诵出来。拙笨的方法常能带来神奇的效果,渐渐领悟,终身受用。不过,这一关并不好过。到时候,先生端坐在炕上,学生背对着他站在地下,听到一声“起诵”,便左右摇晃着身子,朗声地背诵起来。遇有错讹,先生就用手拍一下桌面,简要地提示两个字,意思是从这里开始重背。背过一遍之后,还要打乱书中的次序,随意挑出几段来背。若是不做到烂熟于心,这种场面是难以应付的。

我很喜欢背诵《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朗朗上口,颇富节奏感和音乐感。诵读本身就是一种欣赏,一种享受。可是,也最容易“串笼子”,要做到“倒背如流”,准确无误,就须下笨功夫反复诵读,拼力硬记。好在木版的《诗经》字大,每次背诵三页左右,倒也觉得负担不重,可以照玩不误;后来,增加到五页、八页;特别是因为我淘气,先生为了用课业压住我,竟用订书的细锥子来扎,一次带起多少页来就背诵多少。这可苦了我也,心中暗暗抱怨不置。

我原以为,只有这位“黑先生”(平常称他“刘先生”,赌气以后就改口叫他“黑先生”,但也止于背后去叫。)才会这样整治生徒;后来,读了国学大师钱穆的《八十忆双亲》的文章,方知“天下塾师一般黑”。钱先生是这样记述的:“翌日上学,日读生字二十,忽增为三十。余幸能强记不忘,又增为四十。如是递增,日读生字至七八十,皆勉强记之。”塾师到底还有办法,增加课业压不住,就以钱穆离座小便为由,“重击手心十掌”。“自是,不敢离座小便,溺裤中尽湿。”

我的手心也挨过打,但不是用手掌,而是板子,榆木制做,不甚厚,一尺多长。听人说,木板经尿液浸过,再用热坑猛恪,便会变得酥碎。我和嘎子哥就趁先生外出,如法炮制,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塾斋的窗前有一棵三丈多高的大树,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了纷披的叶片,平展展地对生着,到了傍晚,每对叶片都封合起来。六月前后,满树绽出粉红色的鲜花,毛茸茸的,像翩飞的蝶阵,飘动的云霞,映红了半边天宇,把清寂的塾斋装点得浓郁中不乏雅致。深秋以后,叶片便全部脱落,花蒂处结成了黄褐色的荚角。在我的想象中,那一只只荚角就是接引花仙回归梦境的金船,看着它们临风荡漾,心中总是涌动着几分追念、几分怅惘。魔怔叔说,这种树的学名叫做“合欢”,由于开的花像马铃上的红缨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马缨花。

马缨花树上没有挂着马铃,塾斋房檐下却摆动着一串风铃。在马缨花的掩映中,微风拂动,风铃便发出叮叮哮略的清脆的声响,日曰夜夜,伴和着琅琅书声,令人悠然意远。栖迟在落花片片、黄叶纷纷之上的春色、秋光也就在这种叮叮咚咚声中,迭相变换,去去来来。

先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他很重视书法教学,从第二年开始,隔上三五天,就安排一次。记得他曾经讲过,学书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也是对艺术的欣赏。这两方面不能截然分开,比如,接到一封字体秀美、渊雅的书信,在了解信中内容的同时,也往往为它的优美的书艺所陶醉。

学写楷书,本来应该严格按照摹书与临书的次序进行。就是,先要把“仿影”铺在薄纸下面,一笔一笔地描红,熟练了之后,再进入临帖阶段。由于我们都具备了一定的书写基础,先生就从临帖教起。事先,他给我们写好了两张楷书的范字,记得是这样几句古文:“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性。”“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嘱咐我们,不要忙着动笔先要用心琢磨,反复审视,(他把这称作“读帖”,)待到谙熟于心,再比照着范字,在旁边一一去临写。他说,临帖与摹帖不同,摹帖是简单的模仿,临帖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作,必须做到眼摹、心悟、手追。练习书法的诀窍在于心悟,读帖是实现心悟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临帖上下过很大功夫。先是“对临”,就是对着字帖临写。对临以形为主,先生强调掌握运笔技巧,注意用笔的起止、转折、顿挫,以及章法、结构。然后实行“背临”,就是脱离字帖,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去临写。背临以意为主,届时尽力追忆读帖时留下的印象,加上自己的理解与领悟。尔后,他又从书局为我们选购了一些古人的碑帖范本,供我们临摹、欣赏。他说,先一后众,博观约取,学书、学诗、作文都应该这样。

老先生有个说法只读不作,终身郁塞。”他不同意王筠《教童子法》中的观点,认为王筠讲的儿童不宜很早作文,才高者可从十六岁开始,鲁钝者二十岁也不晚,是“冬烘之言”。老先生说,作文就是表达情意,说话也是在作文,它是先于读的。儿童如果一味地读书、背书,头脑里的古书越积越多,就会食古不化,把思路堵塞得死死的。许多饱学的秀才写不出好文章,和这有直接关系。小孩子也是有思路的,应该及时引导他们通过作文进行表达情意、思索问题的训练。

同类推荐
  •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收入作者自1963年至近一两年的诗作共200余首,包容新旧两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亲情爱情友情,都在笔下汇聚,热情开朗,韵味清。
  • 礼物

    礼物

    《爱的礼物》是有“韩国出版界的安徒生”之称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朴志殷女士的作品集,共计收入童话、儿童小说等30多篇。
  • 我与朔师

    我与朔师

    尚连山,朔县师范校长;刘伟,朔县师范校办主任。该书为庆祝朔县师范建校六十周年文集,收录朔县师范校刊“我与朔师”征文活动中获奖、特约和优秀文稿168篇,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朔师六十年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发展历史。
  •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3辑:无关春天、宁夏书、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热门推荐
  • 未来之帝

    未来之帝

    这样的未来,真的是我的未来么?我不止一次的思考过,我在窥探未来的同时,到底失去了什么?一无是处的江空,因为一次意外的事件,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名保镖。江空:“话说,保镖应该就是每天装逼,泡妞的吧,应该吧,管他呢,至少工资高!”
  • 重生之王牌情人杀手

    重生之王牌情人杀手

    对当初只是农村小子的他,曾为娇生惯养的千金大小姐的自己付出了所有最后却只得他的一句淡淡的对不起。高楼大厦之上,身败名裂的她轻轻跃下。她不恨他,她不恨任何人,只是遗憾当初的软弱,因为她对他一见倾心。若有来世的话,苏子玉对自己说绝不要再爱上他。然而一觉醒来,苏子玉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八岁当年她遇见他,从此生命转折的那个冬天。命运的车轮滚动,她避无可避的遇见了他,突然发现阴冷绝情的他曾经也那么青涩,而拥有重生记忆的自己却已不是当年单纯的自己。……第二次的初次遇见,她才是操控人心的掌控者。‘苏子玉发现自己隐隐的不满足,或许她能利用不堪回首的重生记忆将他和那些当年令自己堕落的那些人打入深渊……
  • 战争框架

    战争框架

    2025年,地球的终于成功的接收到了来自天外文明的信号。6月13日,那一天,名为黑色的星期五。那一天,名为地球的灾难日。来自高等生物文明的恶意让地球沦为人间地狱。他,一名末世的高等幸存者。某一日,一架外星飞船将他所绑架,生不如死的生物实验将他彻底变成了一个怪物。灵魂和精神被囚禁的两百年,他在这早已不属于自己的肉体中造就了无数杀戮,也目睹了这个生物文明的无数罪恶。终于,在他即将堕落之际,他等到了灵魂被解放的那一天。那一天,他亲手踩灭了这个文明延续的火种,面对数以百亿的敌人的包围,他大笑着,将手枪插入了嘴里,终结了这沾满罪恶的自己。然而,这并不是生命的重点,而是新的起点……
  • 将军难挡:娇妃颜

    将军难挡:娇妃颜

    他说——终是为你,倾覆了这万里江山。他说——只要你愿意,哪怕负尽天下人,朕也在所不惜。他说——我愿陪你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只愿你让我跟随你。他说——就算整个天下,也抵不过你回眸一笑。陌生的时空,险恶的阴谋,谁真谁假?谁是谁非?愿与良人坐看云起,只待佳人共话桑麻。。
  • 抗日之特种狼牙

    抗日之特种狼牙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神魔盗

    神魔盗

    500年前神魔大战的结果是同归于尽……神和魔转世重生,一个是偷,一个是盗。在机缘重重的修真路上历尽坎坷……神和魔因为美女、女神、女鬼、女妖、女魔的情爱一次次化险为夷,修成正果……500年后神魔再战,同归于尽的怪圈难道再次重演?故事因为心驰神往而跌宕起伏,浓重笔墨为你展示五界之外的争战。
  •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临天下之步步为营

    凤临天下之步步为营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她送到了一个盛世朝代。一朝穿越,她成了他的王妃,这是缘起,然而,却是一段孽缘。大婚之夜,她血溅当场,再次醒来,她的眼里除了淡漠还是淡漠。一场轰动帝都的盛大婚礼,却因为丞相府的二小姐叶忧然偷龙转凤而成为笑柄。人人都道她心肠歹毒,没有自知之明,殊不知,她已不再是她。盛世繁华,且看她如何拈花一笑,颠倒众生;帝都风云,又看她如何淡然处之,凤凰于飞。他是百姓心中的战神,七岁封爵,九岁封侯,十二岁平定藩王之乱,十五岁封王。十七岁出征边塞,用了三年时间平定天朝周边的小部落,扩展了大天朝的宏图。她出生于中药世家,熟读医书,能识百草。也学过西医,擅长中西合璧,当过军医。本是大好前途,一场穿越,却改变了她的命运……初次见面,她旁敲侧击的说他煞风景,而他成功的被气到。他将其称之为“小野猫”,她却将他看成狐狸。林汐:“轩辕离,你放我下来。”轩辕离:“不放。”林汐:“你无赖。”轩辕离:“好吧,我无赖。”林汐:“……”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某男想试试某女,想把某女给吃了。林汐:“等等等……等一下……”轩辕离:“等不了。”林汐哀求道:“你放过我好不好?”轩辕离:“不好。”林汐:“我饿了。”轩辕离:“那你吃我吧。”林汐再次无语……某次宫廷宴会,某女暂住自己婆婆宫里,很是气愤的把某男给咬了。轩辕逸笑问:“七哥,你手怎么了,被狗咬了?”林汐手抖了下。轩辕离意味深长的回道:“恩,确实被咬了,只不过是只猫,还是只会生气瞪人的小野猫。”林汐的手再次抖了抖,结果,筷子掉了。后来,轩辕离因边关出事,挂帅出征,留给林汐一纸信笺和一块莲花玉佩。纸上写着:许你一世温柔,敛你半世流离。林汐亦回道: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宠妻成瘾,男神老公矜持点

    宠妻成瘾,男神老公矜持点

    他是红遍大江南北,顶着“影帝”光环,众人眼中高冷的男神、国民老公。她是与他同吃同喝同住同工作的经纪人,以及妻子。不过是忍不住偷偷在化妆间亲了下她被人偷拍,竟然就这么黑了三天的脸!还不准碰她!太过分了!受够了当地下丈夫的滋味了!他决定——要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