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6700000056

第56章 闲话过年

过年习俗的形成,大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这是民间,朝廷上还有圣驾坐大庆殿,百官联辔入宫城,随班入贺的“大朝会”。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重整河山,收复失地,抵抗入侵者,却在西子湖边的“销金锅子”里,搞什么“大朝会”,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宴安鸩毒,醉生梦死。说来,也是堪叹亦堪悲的。

同有权者、有钱者、有闲者不同,普通人家亦要过年。当然,铺排张设,大吃大喝,谈不上;更多的是情绪上的欢乐,而且,最兴奋的是小孩子。小时候家在农村,常听大人们说:“小孩小孩你别哭,一过大年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闹,过了大年放花炮”,因而从旧历冬月初一“关场院门”(结束粱谷脱粒),就开始掐着手指算计,离大年还有多少天。待到进了腊月门儿,饭就不好好吃了。盼哪,盼到“灶王爷爷”带着夫人走下灶台,返回天宫述职去了,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这时候,便夜夜梦魂萦绕着花炮、糖果、新衣裳,锣鼓、高跷、野台戏。

至于贫寒之家,怕是连欢娱也谈不到了。“春到贫家不当春,蓝衫添得泪痕新。”平素缺衣少米,生计维艰,已经费尽了周折;年根临近,孩子们哭哭闹闹,要东要西,加上债主登门,追魂逼债,无异于雪上加霜。年关,年关,“年”是一关。那年月,临近新年,有多少人家能够开怀一笑呢?

而今,时逢盛世,民安国泰,丰衣足食,人们过年的兴劲自然是分外红火。但是,出人意外的是,闲谈中竟也听到有人讲,一到新年、春节,心里就打怵。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发现,凡是持这种看法的,大都年龄较大。那么,是不是悚惧岁月之飞逝,感叹年华之迟暮一所谓“无情岁月增中减”,过一年少一年呢?一问询,倒也不是。他们说,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你欢迎它是那样,排拒它也是那样,只能顺时应命,处之泰然,有什么可怕的!那么,是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过惯了安静生活,不愿因为过年亲人欢聚、几代同堂、男喧女闹,打破日常生活规律呢?也未必尽然。或许是有些人惯于怀旧,总嫌现在的年味儿不足,内涵单调,觉得不过瘾。这固然足以影响过年的心绪;但要说到“怵惧”,总还不至于吧?

不管怎样,反正是存在决定意识,身临老境,情怀、心态总会产生一些变化。陆放翁的诗句:“老觉人间岁月遒”,“老不能闲真自苦”,讲的是年届高龄关于“岁月聿遑”的感觉。清人诗中还有“老经故地都嫌小”、“老眼渐花同辈少”、“老去尘缘已尽删”之类的句子谈的也都是切身的感受。同样,关于过年的感觉,必然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

时间长了,听大家闲聊,终于弄清楚了原委。原来,打怵过年,大体上有四方面情况,都同传统的风俗习惯有关:

一怕滥放鞭炮。一些老年人平素喜欢安静,每天到时候就想休息。可是,新年、春节期间,几乎就没有安静时候,万炮轰鸣,烟花满眼,日以继夜,响声震天。尤其是三十晚上,整个楼群简直像坐在火药桶上,又宛如置身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咕哮——咔!”霹雳一声,震天动地;“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有如鼙鼓频敲,爆豆不停,没有片刻的消歇;“嗵!嗵!嗵!”这是高程排炮一百发、三百发、五百发的连射。楼前楼后,楼上楼下,轮番地轰炸,彻夜地翻腾,搅得人心意不宁,神魂错乱,通宵无法安眠。走到外面去看看吧,你会惊骇地发现,天地为之改容,风云为之变色,烟雾升腾,纸屑翻飞,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还不如紧闭房门,床头枯坐,犯不上让鼻孔、肺叶、眼睛,跟着耳朵一同去遭灾受罪。

二怕大吃大喝。过年就要放开肚皮,猛吃猛喝,这种陈规陋习,自古已然,于今为烈。本来应该细水长流匀着吃,有计划地安排开不!偏偏都要集中在过年时节调动嘴巴向肠胃发起猛攻。白天已经是“大水漫灌”、“沟满壕平”了,在那“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到了亥正时刻,还必须合家老少团团围坐,放开肚量大吃一顿饺子。有道是:“打一千,骂一万,不能舍掉三十晚上这顿饭。”不弄到肚皮鼓胀,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直至住进医院挂上几天吊瓶,是绝不肯罢休的。

三怕串户拜年。如果说,大吃大喝,属于自作自受,咎由自取;那么,大年初一、初二的串户拜年,就带有“强加于人”的性质了。整个除夕,已经是撑得难受,睡得不好,弄得脑胀头昏,四肢酸痛了;可是,“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人得少休”,大年初一又脚跟脚地来到了。一家人都要早早起来,穿戴整齐,然后兵分两路:年轻人、晚辈的要鱼贯而出,走门串户,出去拜年;而户主和长辈人则须稳坐家中静候,接待串门的客人。抬眼望去,但见街头巷尾,人头攒动,进进出出,连绵往复,不绝如缕。有的单兵教练,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是一家人联翩而至,有的是全单位整个班子列队出行。前呼后拥,摩肩接踵。这一伙客人话音未落,席不暇暖,另一拨人马已经“毕毕剥剥”地在外叩门,于是,“前客让后客”,匆匆忙忙,交换场地。好在来者都是熟人,头一天多数都曾见过面,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沟通,只不过走走过场,打个照面。在客人那边,算是尽了礼数,在主人这里,也从熙熙攘攘、送往迎来中,获得些许心灵慰藉,心理平衡。

四怕“人情债”。过年就要送礼,或者半摊派性质的“随份子”,既要花钱,又要耗神费力,也令人不堪重负。长辈的要孝敬,年轻的结婚要馈送礼物,亲戚那里要应酬,孩子们小的要“压岁”,大些的要买衣物一七十二路神仙,哪一路答对不到、失礼了,也不行。有钱没钱,都免不了破费,却又“哑子吃黄连一有苦说不出”。

不过,人情世事总是错综复杂的,是多元多向的。静下神来,细加玩味,又觉得上述种种,未必尽然。对于过年,也并非人人都觉得打怵。且看以下三类人群:

一类是青少年(当然并非全部)。他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过剩的精力,也有着过分发达的胃口,尤其拥有难于排遣的空闲时间;他们过不惯孤单、枯寂的日子,习惯聚堆儿,喜欢热闹,觉得逢年过节比平时有情趣、有意思,因此不唯不觉其苦,而且还嫌时间过得太快一几天假日,一眨眼间就过去了。另一方面,过年期间,在年轻人来说,也确是个会亲访友的机会,通过聚会欢谈,交游酬酢,既可以扩大接触面,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又能够开阔视野,增长阅历。

第二类是各类商家、厂家、店家的经营者。过年,就意味着花钱、购物,能够搞活市场,促进消费,扩大卖钱额,有利于营销各类商品,大发其财,塞满腰包,何乐而不为!

还有一类人盼望过年,他们是那些急着往上爬、专靠拉关系的官员。这是走门子、送礼物、打通门径、跑官要官的绝好机会。平时请客送礼,上门私谒,还要找个引子,借个由头;过年了,这一切行径,均属因风就俗,顺理成章,用不着遮遮掩掩。夤缘求进,可以开门见山;馈遗往还,无须半推半就。年节到了,原是交往双方久经企盼、求之不得的大好时机,“害怕”云乎哉!“叫苦不迭”云乎哉!

这三类人群渴望过年的心情大致相同,而出发点与操作规程因人而异,世人对他们的观感也迥然不同。应该说,前两种情况,或为习性使然,或为利益驱动,总还都是顺乎人情、合于事理,属于正常范围。如果不嫌多管闲事的话,我愿向青少年进一忠言。西方有一条谚语成年期收获着少年时种下的成果。”意义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似。所以,应该作息有时,嬉游有度,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学习,提高自己,造就本领。“莫倚儿童轻岁月”,这是古人的悟道之言。至于第三种情况,只能令人作呕,鄙夷不屑,嗤之以鼻了。

最后,回到节假活动本身。呜呼,繁文缛礼,积渐成习,那种毫无节制地滥放鞭炮、大吃大喝和“呼呼拉拉”串门子拜年等传统陋习,不知道还将延续多久,为害到什么时候!想起来,这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估计同我有类似看法的人,大约不在少数。但任谁恐怕也没办法去革新它,整饬它,规范它,只要看看有些城市禁止鸣放鞭炮,后来又相继恢复,就可知此事非同小可,正所谓:“思通天上星河易,力挽人间风气难”,是也。

记得十多年前出访马来西亚,我们在华人聚居的马六甲城赶上了过旧历年。腊月三十那天,我们一行在庙街漫步,那种异常浓烈的“年味儿”,大家都叹为观止,甚至发出了“礼失而求诸野”的感叹。家家门外挂起了大红灯笼,高悬着朱红的贺年喜幛,门上张贴着“招财进宝”“接福迎祥”等类字句的联语,以寄托主人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整条街市打扮得鲜红火爆,金碧辉煌,置身其间,简直忘却了是在他乡异国。但是,却并没发现有人在街头、院落里燃放鞭炮。商店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照常营业,也没有见到哪一家在那里摆酒设宴,“胡吃海喝”。他们说,过年了,人们难得休闲几天,更应该好好养生,讲究科学饮食。大年初一,我们应邀到一户华侨家里作客,看到祖孙三代人团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娓娓话桑麻”,其乐也融融。我问东道主:“怎么没见有人串户拜年?”答复是,谁也不愿意破坏这种难得的合家团聚,促膝谈欢的气氛。这番话,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同类推荐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热门推荐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最囧的笨蛋兄弟

    最囧的笨蛋兄弟

    两个叫做倩答、倩麻的兄弟来到猪么魔法学院,就此展开了搞笑的校园生活。咦,其实也不是,还没写完,看发展吧!你说,我欺骗群众,会被国家抓走么?不会的。哈哈,偶是逗比,你是傻逼,大家一起唱!
  • 感悟一生的故事:青春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青春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7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遗物术师

    遗物术师

    "大禹制九鼎以定国,分派九州。九鼎由九个最强大的古武者看管,后这九人纷纷从鼎内感悟出强大的术法,号称——遗物术。遗物术者,有古董,就有力量!这一天,主角唐龙,被爷爷从大山里赶了出来,投奔青梅竹马的少女夏星辰,进入了一间有着美女老板的古董店。机缘巧合下,他获得了一只小鼎……"
  • 强忍疼痛守护你

    强忍疼痛守护你

    只是法力低微的公主,院本只是玩玩却爱上了不优秀的男孩.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她无法控制内心的感受.还是愿意默默守护他.天和地只是隔着一段透明的距离,却怎么也无法触摸,即使在无数伤害中疼痛,也不愿放弃心中的他.当他回首看到她,也只是曲尽人皆散......
  • 80天环游地球:开拓视野的50个旅行故事

    80天环游地球:开拓视野的50个旅行故事

    本书讲述了千年的历史、百世的文明,从浓妆谈抹宛如静在的杭州到粗犷豪放像极了关西六汉的内蒙,从秦朝始已伫立千年的万呈长城到中国刚刚举办的上诲世博,甚至从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日本……亦古亦今、亦中亦外,都包含在精心挑选了50个旅行故事之中。
  • 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明的兴起

    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明的兴起

    查尔斯·比尔德和玛丽·比尔德夫妇合著的本书,系统描写了美国这个新兴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作者用多元论的“文化史观”概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历史发展的主体,认为美国历史不等于政治史,决定历史发展的还有经济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通过这本书,相信读者能够对美国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认识。
  • 来自LOL的你

    来自LOL的你

    【情景虚构,请勿模仿】【不完全是根据LOL改编的小说,喜欢的亲请收藏推荐,不喜欢的请点击右上角的X,谢谢】与众不同的英雄联盟,欠打提莫酱,傲娇萌小慎,最牛逼小炮,尽在《来自LOL的你》另外谢谢支持我的大大们,你们的评论就是我的动力!还有,如果可以,请在评论区积极参与猜猜看哦~
  • 兽神传

    兽神传

    红云漫天,大祸将起。此八字真言意味着什么?洪荒中的大老鸿钧又为何出现在此?鬼族入侵、海妖登陆,背后又是谁?“狼皇猿帝伴左右,琴仙月女陪身旁。”的杨枫如何踏上兽神之路!!!!!
  • 逆天狂丐

    逆天狂丐

    简介:三个医学院学生,在机缘巧合下穿越了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互相扶持,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站稳脚。然而,强大后的他们,猜忌,女人都是他们兄弟感情破灭的原因。穿越王朝背后最大的阴谋他们能不能看透,能不能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