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8200000028

第28章 历史遗产(3)

丁村,以丁姓聚居而得名。据考证,丁村民宅,最早的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最晚的建于民国年间,历时近四百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0余座。民宅群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组。由于宗族的繁衍发展,反映在院群坐落上的时代差异特别明显。这四大群组以村中心明代建筑观音堂为领首,以丁字小街为经纬,分别坐落于北南西三方。这些民宅布局合理,建筑气派讲究,横径曲巷,院院贯通,连接巧妙,在建筑的时代风格上各有不同。北院以明代建筑为主,中院为清代雍乾朝者为多,南院则以道咸者居首,西北院皆为乾嘉时所筑。这些建筑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装饰,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大多有木、石、砖雕,尤其是木雕,举目皆是。在斗拱、雀替、博风板、栏额、门楣、窗棂、影壁、匾额上,无处不点缀着雕品,就连柱础、阶石和小小门墩儿上,都装饰得美观大方。那些琳琅满目的浮雕、阴雕、阳雕;人物、鸟兽、花草、静物;单幅雕、组雕、连环雕,都巧夺天工。

丁村民宅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四合院建筑的典型标本,其历史年代跨度大,建造别致,风格各异,且价值意义是多元体的。民宅建造布局和实用性较完备,反映了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心理、爱好、信仰、风尚和习俗及情操,它是研究传统建筑民俗的珍贵标本;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木雕、砖雕、石刻表现在建筑构件上,多而不絮,精美大方,内容丰富多彩。从生活到礼法,寓意深刻;从戏曲到社火,华而朴实;从民俗到治家样样大方,是中国珍贵的古代民俗“活化石”。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侧,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以及古代天文学的自然科学类专题遗址博物馆,1956年正式开放。古观象台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成就,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遗产。

古观象台,原名观星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天文观测中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至今已有550余年的历史。它由一座高14米的砖砌观星台和台下紫微殿、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组成。在青砖台体上有八件青铜铸就的宏大精美的仪器耸立,是清代制造的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和玑衡抚辰仪,器身上那雕刻精美的游龙,栩栩浮动的流云,形象逼真,其中部分仍具有实测功能。

台体内部的二层展室内陈列着“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台下四合院内有4个展室:紫微殿及东厢房陈列的是“灵台仪象”,介绍中国灵台遗址、现存的古观象台的变革和天文仪器的制造等;西厢房的展览可使你了解中国丰富的历法及历史上的重大历法改革;晷影房是明清天文学家为确定时辰而进行日影测量的地方。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故宫西北,占地70余万平方米,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北海及其南面的中海和南海均为古代皇城内最重要的皇家园林,因位于紫禁城西,当时统称为西苑。

这里原是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的帝王宫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

(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达7平方千米(其中水面约3.9平方千米)。湖口琼华岛上建的藏式白塔为全园标志。本园在古代曾依东海神山的意境多次扩建整修,自辽至清,代代不绝,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古典建筑和罕见的文物珍品。漪澜堂波相光映;濠濮间游廊曲折。北海团城内的玉佛高1.6米,为整块白玉雕而成,佛身镶嵌宝石,通体莹润,珠光夺目,极为珍贵。团城承光前的巨型玉瓮“渎山大玉海”重达3500公斤,气势逼人。

神奇的客家土楼

参观各式建筑往往是旅游中的重头戏,从帝王宫殿到普通民居,从万里长城到亭台楼阁,每一处建筑都有它看不够、道不完的精致与美妙。然而在福建的西部我见到了最令人震惊的民居建筑——客家土楼,其外观既可以与古罗马雄伟的竞技场相媲美,又让人怀疑许多现代体育馆的设计是不是受了它的影响。由于土楼独特的造型,庞大的气势及防潮抗震等优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民居建筑。

客家的来历

要想真正认识土楼,不得不从客家文化说起。在福建这个朗润明丽的南国花园里,除了它特有的亚热带风光之外,最具特色也最神秘的就要数客家文化了。

福建是我国古代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相传西晋末年,由于中原的征战不断,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而南迁渡江,来到现江西、福建及广东北部,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之为“客家”,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演绎出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

福建的客家文化,集中在闽西,以长汀为中心的地区。“客家”二字所代表的大概就是那听不懂的客家方言,看不够的客家土楼及数不清的客家祠堂吧。

初识客家土楼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两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住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龙首原上。

大明宫遗址是唐代长安城禁苑的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是皇帝朝会的地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把大明宫更名为“蓬莱宫”,并在此听政。后来大明宫屡遭兵火的破坏,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被大火焚毁。1957—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的遗址。

大明宫周长7.6千米,共有11座城门。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已经发现的40多处宫殿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

含元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殿基高15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长41.3米;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门宽5.3米,此殿是大明宫的正殿。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部,是皇帝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根据勘测,原有前后毗连的三座大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中殿左右各建有一个亭子,后殿左右各建一座楼,周围环绕有回廊,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

三清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角,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

在东城发现了唐敬宗时所建的清思殿遗址,殿的台基呈长方形,南北长228米,东西宽33米。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和紫宸殿遗址,与含元殿同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宣政殿是皇帝临朝听政之处,紫宸殿是内朝的正衙,群臣入紫宸殿朝见,称为“入阁”。

由紫宸殿向北200米,可达龙首原的北沿,其下为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接近椭圆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池中偏东有一个土丘,高5米多,即蓬莱山遗址。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建筑布局比较疏朗,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堪称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元上都遗址

上都城是元朝初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元统一中国后,在今北京市兴筑首都城,上都便成为陪都,为皇帝和大臣们的夏季避暑地。

上都城是由忽必烈的汉族谋士刘秉忠设计建造的,主要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当时也兼顾蒙古游牧生活的习俗。它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草原城市。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全城呈方形,外城周长约9千米,城墙全部用石块和土砌成。皇城在东南角,是当时随皇帝前来避暑的官员们的临时驻地。宫城在皇城中部偏北,是皇帝及其嫔妃驻地。《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终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师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屋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由此可想象当年上都之繁华。

元上都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被摧毁。现在古城墙依然耸立地表,古城内外建筑台基众多,当年房舍错落有致的布局,依稀可辨。上都的出土文物中,有个大铁釜,高65厘米,口径95厘米,折口、深腹、圆底、腹部有6耳,重250公斤,在国内外出土的铁釜中当属罕见。足见元代工匠智慧精湛的技艺。在上都城的西北面,有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设计的铁竿渠。这是中国北方草原上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

云居寺塔及石经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下,距市中心70千米,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

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相对;寺院依山而建规模非常宏伟。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三绝。

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纸经现藏22000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数量之多为国内各大名寺所罕见。木经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现存七万七千多块。

石经山现有唐塔两座,建于唐初,距今已有1200多年。目前云居寺有唐塔7座,辽塔5座及隋唐碑刻等历史文物。

北塔称舍利塔,建于辽代,砖瓦结构,为独特的钟鼓楼式,高30.46米。塔内有磴道,元、明两代曾几经修缮。北塔四角各有一座唐代石塔。其中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所建石塔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塔。塔内浮雕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同时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口店

震惊中外的发现“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量事实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揭开人类历史的序幕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改造自己,这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

他们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若干万年。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这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

为研究北京生态环境变迁史提供依据,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50万年前北京的地质地貌与现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

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发现爪哇人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让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

云冈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一个琉璃飞金、朱墙抹红的崭新云岗藏在万绿丛中,这就是被法国总统蓬皮杜誉为“世界的艺术高峰之一”的云冈石窟。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000米,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同类推荐
  • 兽王·九玄龟珠

    兽王·九玄龟珠

    黑龙帮帮主丁屠天的寿宴上,兰虎联合其他的势力对黑龙帮发起了攻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独孤奇也在宴会上突然出现。独孤奇告诉兰虎,四大神兽之一的玄龟在外星陨落,全身生命精华分为九颗珠子散落四方,独孤奇邀请兰虎结盟,一同前往外星寻找九颗九玄龟珠,平分天下。兰虎断然拒绝,双方一场大战,独孤奇乘坐早已研制妥当的单人宇宙飞船破空而去……在桃花源的帮助下,兰虎最终飞向后羿星,开始九死一生的寻找九玄龟珠之旅……
  • 小心孩子这样问你:巧妙回答孩子的260个雷人问题

    小心孩子这样问你:巧妙回答孩子的260个雷人问题

    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那些看似幼稚、好笑或者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恰恰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开始,也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重要途径。对此,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书针对孩子最常问的260个问题,首先点出父母最容易做出的错误回答,然后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告诉父母该如何巧妙、科学地回答孩子那些令人赧颜的雷人问题,从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亲子关系,为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身心健康、扩大认知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中蕴含着宝贵和丰富的经验与真知,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有力工具。本书以编年体通史的方式,把中国和世界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清楚地看到中国及世界各个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不断进步的过程,了解其文化与精神的精髓所在。
  • 大营救(流浪鼠瑞恩6)

    大营救(流浪鼠瑞恩6)

    瑞恩是一只爱逞能的老鼠,因为自己的不懂装懂,让地下村的居民们误食鼠药,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未能幸免。伤心又肚饿的它离开了地下村,开始了流浪。途中,瑞恩结识了伙伴田鼠胖胖、“公主”朵夏尔和天才宠物“金丝边眼镜”卡尔。它们一起经历了农庄冒险、智斗猫头鹰、迷失在机器城市、宠物鼠大赛、雪崩逃生、勇斗海盗船、参与矿山救援……刺激又紧张的流浪路上,瑞恩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
  • 美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美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这次神奇男孩莱恩和卡奇、米娜兄妹的冒险之旅发生在美国。他们结识美丽女孩露西却陷入了一场危险的纷争,自此他们就勇闯鬼屋救米娜、玩转好莱坞、身陷绑匪之手、向爱斯基摩人学习建造冰屋、雪山行中遭遇雪崩,在重重危险中见识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经过一系列的冒险后,他们终于战胜了美国的黑手党……
热门推荐
  • 秋风拂过你的发梢

    秋风拂过你的发梢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大一学生初梦雅独坐在树上,当邻班校草皇甫墨经过时,她巧克力色柔顺发梢轻抚过他的指尖,竟让他对她一见钟情,但2年后,正当他们在一起的第二天晚上,初梦雅轻轻推开皇甫墨的房门,竟然看到她怎么也想不到的一幕,皇甫墨居然,,,,,,
  • 特工重生之腹黑三小姐

    特工重生之腹黑三小姐

    第二次的生命,她要好好把握,既然远离了那里,那就好好生活吧。
  • 太空探索前沿

    太空探索前沿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天体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等,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天文学研究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各种尘埃等,因此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是我们未来科学发展的前沿,必将引导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
  • 魔法世界之一路披荆斩棘

    魔法世界之一路披荆斩棘

    这里是魔法的世界,这里是不可思议的世界,这里是幻想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幻想,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人心的诡异变换。在这个世界,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不就是像蝼蚁一样的生存,要不就站在金字塔顶端,而你又是哪种选择呢!且看,来自地球的外来者——江流儿,在这里是怎样挣扎,又是怎样走出血与骨的一条路。他渴望平凡,渴望朋友,然而,这是可以选择的吗?
  • 与你心有柒柒焉

    与你心有柒柒焉

    青梅竹马吧,只是这竹马有些傲娇。唐柒一向爱坑人损人调戏人,怎料总被肖然反击!她说他没初吻,他装作把她壁咚。关于逍遥门中各种爆笑虐狗的情节,各种CP任你组。以养成主线和网游副本为主的副本,唐柒肖然的情愫在根深蒂固。如果当年我知道你是我最爱的人,那么我一定会万分宠爱你。
  • 夜语生花

    夜语生花

    醒如梦一场醉眠笑生花莫把恩情负仗剑走天涯
  • 炫舞之谁与争锋

    炫舞之谁与争锋

    百乐枫为了寻找自己的爱人,他放弃了一切,为了赢取高额奖金,他参加了职业战队,变成职业选手,这条职业的路上,他经历了太多,太多。到最后会是怎么样?
  • 予天作墓

    予天作墓

    原本被认为注定无法修炼的人,却因为被追杀后遇到了一条小鱼,从而得到了一把开启修炼之门的钥匙。是一飞冲天还是昙花一现?“我要这天地无人敢欺我!”
  • 校草的天降邂逅

    校草的天降邂逅

    一位商业界的天才,由于爱情不知不觉的被卷入了黑道又成为了吴家少夫人,从此开始了她的不凡人生。
  • 末世超级战神

    末世超级战神

    末世降临,全球沦陷,丧尸纵横,人类将何去何从?叶寒洲自深山出,携迷神之戒、九星功法力战群尸,成为人类最强战神!净世间之污,解末世之谜!以一己之力化解万古之劫!劫难之后,竟是如此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