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700000031

第31章 慈悲心助人,智慧心成己 (3)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的佛像前,他停下来,说:“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说谢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就互不相欠了。”

我们在布施时,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同情就是同情,布施完了就应该心无此事。做完了,便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佛在这个世界上,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就说再见,便不再来了。佛就是这样,他用无私的慈悲救助世人,而心中不留一念。

真正的禅的精神,不是只图意境上的独自清闲享受,而是注重行为的施舍,不图回报。儒家精神的济世情怀其实和佛家的慈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相同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愿,其实和佛教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所谓“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才是真正的佛境界,除此以外,皆是虚妄。

关爱一切,善待众生,是佛之慈悲心的所在、菩提心的印证。心中的悲悯和善良促使修佛之人形成了一颗菩提心,而一颗圣洁的菩提心又督促人一心向善,诸恶不做。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就是用自己的痛苦换取他人的快乐,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换取他人的精神解脱。

我们在行善时也应当抱持不求回报的心态,一心为他人着想,让一切施与了无痕迹,而不要口口声声强调自己的善行,否则,再好的善行都会蒙上一层虚荣的阴影。真正的慈悲和善,是来源于心底的纯正与坦然,是一种助人成己的分享的智慧,是将心意付诸实施而不求回报的无声行动。

容忍恶行,感化恶念

【佛心智语】

只有用善念容忍恶,感化恶,变恶为善,才算真正发挥了善的力量。

一位法师说:“慈悲来自看见他人的苦难。”在佛教的词典上也有类似的解释:慈悲就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之中解救出来。实际上,慈悲是对众生而言的,慈悲无法对自己,只有对众生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

在佛法中,慈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众生缘慈,是缘众生而起慈心。感悟到这种慈悲,心中便始终存在众生这个实体,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这种慈悲心,是针对这些个体而言的。第二类是法缘慈,是缘于法的因缘起灭而起的慈心。在他们眼里,个体还是个体,但是众生已经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主体,因体验到无我而认识到法空,因此,见到无我的众生承受着因法无常而带来的痛苦,就会起慈悲心。第三类是无缘慈,是缘于我法皆空、因缘和合、轮回变换而起的慈心。菩萨就是在这层境界上生起慈悲心,发愿救众生于苦海的。

怀第一类慈悲心的人,见到街上的乞丐,必会心生怜悯,然后掏出口袋中的钱去帮助他们;怀第二类慈悲心的人,见到一本书,不会认为它是一件实体的物质,而会认为这本书是由一页页写满黑字的白纸装订而成,书非实体,而白纸黑字却是实物;怀第三类慈悲心的人,见到一个在梦魇中苦苦挣扎而不能醒来的人,会顿觉世间众生皆是如此,在苦海中颠沛流离,却不得脱身。纠缠着心智的外物本是幻象,但是人的痛苦真真切切。

在人生中,比起受,施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慈悲是浑浊世界里的一盏明灯,既能照亮自己脚下的路,也能为他人指引方向。

深夜,一个赶夜路的僧人行走在一条漆黑的路上。因为伸手不见五指,所以僧人被身边经过的行人连续撞了好几下。当他正在懊恼的时候,前面却有一盏灯笼缓缓地移了过来。僧人向前看去,听见有人在小声嘟囔:“真是个疯子!明明眼瞎看不见,每天出门却还要提着灯笼!”

僧人好奇心大起,于是,等那个提灯笼的人走到自己身边时,他就上前问道:“您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啊,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看见过一点光亮,甚至不知道光为何物,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

僧人更困惑了,他问:“既然这样,那您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赶路呢?”

盲人说:“我听说每到黑夜,所有的人就都成了盲人。白天能看到世界的人往往走不好夜路,而我的灯笼能让他们更好地看清楚脚下的路。”

僧人感叹说:“原来您是为了别人啊,您真是菩萨心肠!”

盲人说:“不是,不完全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我自己。”

僧人不解,询问原因。

盲人问:“你刚才走过来的时候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因为大家都看不到夜路,难免碰撞。”

盲人说:“这就对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他们看到了我,这样别人就不会碰到我了。”

僧人顿悟:“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求佛,原来佛就在我身边啊!”

僧人的感悟其实正说明了一个道理,为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正如求佛求到头,其实佛就在自己心中。为人处世,如果能时刻将布施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一定能收获更多的善意。

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人要慈悲,对坏人更要慈悲,要度好人,更要教化坏人。世间并没有固定的魔或恶,如果魔能够体验到佛法,那么它也能够变得慈悲。

受人尊敬的良宽禅师除了外出弘法之外,一般都会住在山脚下的一间简陋茅草屋里。一天夜里,一个小偷到禅师的茅屋行窃,翻箱倒柜却没发现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他准备离开。这时,他恰遇外出归来的禅师,两人四目相对,小偷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并未发怒,也没有喊人来抓贼,反而和颜悦色地对小偷说:“既然你来到了这里,那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吧,来,我把身上这件衣服送给你吧!”

说完,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塞到了小偷怀里,小偷既惊讶又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捧着衣服狼狈地离开了。清凉的月光下,良宽禅师赤裸着上身,看着小偷离去的背影,不由得感慨道:“如此美丽的月光,怎么不能静心观赏呢?我真想把这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你啊!”

天亮以后,良宽禅师起床发现那件衣服被放在了自己窗外的石台上,而且被叠放得整整齐齐,他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良宽禅师送给小偷的不只是一件衣服,而且还有一种慈悲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感化了小偷。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用和平来避免冲突,即使有人打了我们,我们也不要还手,而要放下报复的念头,用不对抗的心感化他们,让他们了解善意和慈悲的真义。

如果只对好人发善心,行善行,那么,这种善是不完美的善。只有用善念容忍恶,感化恶,变恶为善,才算真正发挥出了善的力量。所谓的“慈悲心助人”,不仅指帮助好人,同时也包括劝恶向善。

存悯物心,对生命不草率

【佛心智语】

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这句佛经唱词的意思是,即使在人世间经历了千百个轮回,每个人所造的罪孽都不会消失。每到因缘际会之时,果报都是要自己承受的。由此可见,佛家非常看重果报偿还这个道理。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而虽然我们人类成了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去生存。

在佛家戒律中,第一条就是戒杀生。一旦人惯于杀生,那么依因果循环之理,人最终将会受到杀生的报应。所以,放生就是放过自己。心存善念之人,就会以人道的精神来对待一切生命。

一位驯马师来找佛陀,他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因为他残杀了很多马匹。他心情难以平复,终日不能成眠。

佛陀问他:“你是如何驯服你的马的呢?”

“我驯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软,第二种方法是硬,第三种方法是软硬兼施。”驯马师老实地回答。

佛陀说:“如果这三种办法都不行呢?”

“那就只好杀了它。”驯马师继而反问佛陀,“您怎么教化人呢?”

佛陀说:“我教化人也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软,第二种方法是硬,第三种方法是软硬兼施。”

“如果这三种办法都不行呢?”驯马师继续问道。

佛陀说:“那就只好杀了他。”

驯马师骇然道:“您是佛,怎么可以杀人呢?这岂不是犯了杀戒。”

佛陀说:“你说得对啊,杀生的确是不净业,不过我说的杀与你说的杀有所不同。对于一个不能教化的人,我根本就不会理睬他,这不就等于他在我的眼中死了么?这与杀了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驯马师闻言恍然大悟,以后再也不虐待动物、胡乱杀生了。

这个故事鲜活地向我们展现了人对待世间生灵的态度:一种是尊重,一种是草率。尊重不是简单的珍惜,而是要包含着慈悲和普度的,虽然众生的形貌各有不同,或重或轻,但他们都需要被尊重和关怀,都有生存的权利。对生命持草率态度的人,常无视生灵的恐惧与痛苦,只为满足一己私欲,便残害生命,这无异于人性的堕落和泯灭。

人与世间其他生命一样,都是自然界孕育产生的。为恶不会让人在自然当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只会令其扼杀了自己的前程。而慈悲为怀,珍爱生灵,往往能让人迎来善果,得偿惠泽。

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俗姓王,字冲元,最初在余姚县担任税务官。因为他经常买鱼放生,所以当薪水用完时,他不得已就挪用了公款。等到上级长官派员清查库钱时,才发现他已经挪用了数十万的库钱。

依照当时的法律,他被判了死刑。在临刑的时候,他不但面不改色,而且还对好友说:“我已经放活了亿万条的生命,今天我是死而无憾啊!”说罢,他合掌念佛。

当刽子手挥起钢刀砍到他的脖子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大刀断裂成三节。监斩官许自新立即做了奏章,将情形奏报给钱镠王。而钱镠王也是信佛的慈悲之人,见到奏章,他立刻下令赦免王冲元的罪,并且恢复了他的官职。

但是王冲元被释放之后,看破了世事,出家学佛,最后被推崇为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到了七十二岁的时候,他端坐合掌念佛而逝。

后来有位僧人,每天都围绕着延寿禅师的灵骨塔礼拜。有人问他原因,这位僧人回答说:“我前一阵子生了一场重病,魂被鬼卒引到了阴间。我见到阎王殿的角落有一轴画像,阎王亲自对着画像在恭敬地顶礼膜拜。我感到好奇,就问旁边的判官,这幅画上画的是谁。判官回答说:“画的是永明延寿禅师。凡是人死了以后,都必须经过这里,唯有永明禅师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而且是上品上生。阎王对禅师特别尊敬,所以才向禅师的画像顶礼膜拜。”

慈悲放生,念佛往生西方,不正说明了放生乃大慈悲,大善行之为吗?

如果我们时时练习以慈悲之眼观众生,时时不忘怜悯众生,那么我们内心必将获得愉悦和平静。如果一个人常常做出伤天害理、伤害无辜的事,那么他终究会果报还诸自身,自作自受。

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所以关怀它们,实际上就是在关怀我们自身,放生就是放过自己。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大师点拨人生】

不轻己能、不服老,无论年龄多大,只要保有年轻的心,敞开心胸,心存慈悲善念,殷勤精进,那么人人都可以做奉献的工作。若能认清自己的优点、长处,尽其所能地发挥,那么就会妙用无穷!

——证严法师

慈悲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能力的高低,有奉献的心念,时时不忘精进,就一定能帮助别人。

奉献不一定讲究物质上的给予,而在于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普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能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乎是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

——星云大师

只付出物质,而心底没有悲悯,那么这种慈悲是不完整的,也不会长久。心里存爱,一针一线都是付出,一言一语都是奉献。

如果你有智慧,知道世间一切的事物,起起灭灭、来来去去,都是暂时有而本来空的,那么你又何必那样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很慈悲,那么你就不会计较付出的多少,不会在乎他人的反应,而只会为了爱护环境、照顾他人而作奉献。智者能够放得下,因为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慈悲者能够提得起,因为有世间就有业。多造善业,多结善缘,这正是菩萨的心怀。

——圣严法师

慈悲是爱人的胸怀,智慧是成己的根基。真正的慈悲要用智慧去推动,真正的智慧也需与慈悲来交融。

同类推荐
  •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本书由美国最富盛名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所著,从对职场的规律和细节的解读入手,向读者传授作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读者在职场如何利用个性,复制强大内在力,彻底告别职场低迷。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点是启发读者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会读者发掘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力量,而不是被大众的价值观洗脑。
  • 塔木德:犹太人的处世艺术与经商智慧

    塔木德:犹太人的处世艺术与经商智慧

    有人曾说: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兜里,而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脑子里。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趋势绝伦的。本书文字简洁,富有哲理,每篇文章都充满着对犹太文化的独特理解,每一个角度和每一种诠释都蕴含着对犹太人神秘命运的破解和感悟,让人们对犹太人的思想和文化心生敬畏,并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处事交际、赚钱理财、教育子女、经商致富并不是很神秘的事情。
  •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时代,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你如何实现自己的使命呢?那么,怎样营选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得到身边人的敬爱和尊重呢?本书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可以说,35岁前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段。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立足于当前社会,充分结合人们在35岁以前的特质,总结了这一阶段必须要作的88个选择,帮助读者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掌握高效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熟悉为人处世的艺术。35岁以前,有了这88个选择,会让渴望成功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能让人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
热门推荐
  • 废材杀手:财迷太子妃

    废材杀手:财迷太子妃

    一朝穿越,她从杀手变成了痴呆废柴一枚。爹爹看似和善,却绵里藏针。姨娘看似亲和,却笑里藏刀。一众姐妹兄弟统统都是笑面虎,面上和和气气,底下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当金牌杀手穿越为痴呆废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势必要逆转天下。他是惊才绝艳,芝兰玉树的千羽国太子,冷酷邪魅,霸道无情。世人对痴呆转变为恶女的她避之不及,唯独他却温柔纠缠,不离不弃。悠陌微笑,“太子殿下,想要娶我,先拿万两黄金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流淌在山海间的时光

    流淌在山海间的时光

    1、瑰丽的梦想22、现实的困惑53、焕发新激情84、一厢情愿115、新官上任136、领导者的艺术157、风雨的考验188、追求209、曲线求上进2210、接待引风波2411、进城的郁闷2612、下海27
  • 春风吹动少年心

    春风吹动少年心

    梦想早已失落在远方青春历经苦难的彷徨孤独在那岁月中迷茫泪水只会暗自地品尝欢笑迎着初升的朝阳群山祈求永恒的光芒心灵拥有自由的天堂真诚打动爱人的心房如果这是注定的流浪或许默默凝视着前方抛下心中无尽的哀伤换来永恒生命的希望
  • 清扬之风

    清扬之风

    遭到了诅咒的科技时代,在光明与黑暗的倾轧中,是最终最向毁灭,还是走向光明。
  •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迷惑。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讲解一些人生中的哲理与智慧,让孩子通晓事理,提升孩子的智慧,为孩子指点迷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孩子明事理有智慧,才能自我解疑解惑,才能正确待人接物,才能获取快乐与成功。
  • 时空王者

    时空王者

    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滚
  • 古时兵法今时用

    古时兵法今时用

    此书兼顾兵学理论体系与经典兵学著作的合一,注重元典解读与现代管理的融通,试图从引导者的眼光,帮助读者初步了解中国兵法最为基础的一些概念和阐释。了解兵学和兵法,不仅可以熟悉中国的历史,更能涵养气质,拓展气度,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第一章以战略管理立意,关系国家安危;企业成败;为人处世的得失。第二章以战术管理为用,教人在出奇制胜的的逆取之道。古兵法按照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六种情形总结出三十六计,分析其中哲理,可学会进退得宜的谋略,可读第三章。用间是获取情报基本手段,不劳师动众而瓦解对手,可读第四章《一部军事史,半部间谍战》。
  • 碧天悔:绝代老板娘

    碧天悔:绝代老板娘

    颛顼,你可知道你多么残忍,你让我恨你怨你,强行将我封印。天地间大变,待我再次冲开封印之时。那个让我想,怨,念,思的男子终于重掌大权,但是同时却因保护我封印时加入自己一半的力量。浑身血水的倒在我的怀里,跟我订下来世之约。我苦苦的在菩提树下寻求答案,后来佛祖提示我;尘缘往生,其泪为悔。我安排好了一切,来到世间。从此,乐瑶神女消失在天地间,而凡尘多了一个悔生阁的老板娘。都道后悔药是无价之宝,我只不过是不愿有太多人如我这般,救治世人的同时,我也静待那人的归来。
  • 重生之地下城

    重生之地下城

    苍云在异世前是一名dnf骨灰玩家,然而在一次车祸中他彻底的变成了植物人。变成植物人后他的灵魂飞向了阿拉德大陆,他会在阿拉德这片神奇的大陆上会有什么作为呢?让大家拭目以待吧。新的世界,新的旅程,一切的都是未知,在这里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异次元旅行者,只有战斗才是永恒不变的旋律。
  • EXO网之恋

    EXO网之恋

    大家好我是非子。主要内容我就不写了,大家自己看吧!其他坑:exo永远的爱EXO之那朵紫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