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1600000011

第11章 狠角色的后台(1)

16.狠角色的隔代接班人

权贵、富豪阶层(或自认为非平民阶层)的装13在现在的中国是如何培养一个狠人的?

有些狠角色是父母培养的,而在这背后,还有更深的背景。比如药家鑫,比如歌唱家李某某之子“轮流发生性关系”。李父曾经说,儿子是国家的,舍不得打。

这虽然很装13,但也诚实,绝不把自己及自己的儿子混同于没有“国家”罩着的丝们。我想说,装13,恰恰是中国所谓“上流社会”(或自认上流社会)的一种本能。

装13背后潜藏着暴力。李某某的斑斑劣迹,总是让我想起药家鑫。一样的有一个体制内的爸,一样的从小就被父母训练去学音乐艺术,一样的有一双会弹钢琴的手,出了事后,一样的有上流社会的人帮腔袒护。区别只在于,药家鑫残忍地杀了人,而李某某只是开宝马打人、轮奸。

但他们对社会的祸害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从小就受音乐艺术“熏陶”,这是多么高雅和文明啊,几乎无法和打人、轮奸这类事情联系起来。我只能说,这很无知。先问一下,音乐艺术之类是用来干吗的?是用来装13的,还是用来陶冶人的心灵的?很清楚,很多音乐艺术如果出自天然,就像很多贫困地区的“原生态”

唱法那样,对于人的心灵是有所改善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让人和自己的存在相遇。但唱民族美声唱法,弹钢琴之类是什么玩意?那只是一种技艺,一种上流社会的装13,和人的心灵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在现在的中国,体制内的所谓音乐艺术还不仅仅是装文明13。在两种情况下,音乐艺术这类玩意不仅改善不了人的心灵,反而对心灵是一种破坏。一种情况是,以“艺术”的名义,在家庭或上层社会鄙视底层的风气下,赋予弹钢琴之类玩意以高档的地位,由此形成对下层社会的心理优势,从而把弹钢琴者变成一个高级势利的俗货,一个只对阿猫阿狗有爱心却对底层屁民冷漠之极的装13者。不独药家鑫、李天一,这类人在当今中国的上流社会,以及小资白领阶层中比比皆是。

另一种情况是,家庭和阶层教育,构成了对弹钢琴者的心灵的破坏。无论看起来多么风光,但我能够想象到李某某的心理痛苦。从一开始,他的人生就不是在由自己决定,而是由他的父母,他所在的阶层的风气决定。李双江确实给了李某某“正面”的东西,但这些东西无论是否装13,都是强行灌输给李某某的,即把暴力的种子种进了李某某的心理结构深处。另外,体制内的优越感,这个体制对下层的剥夺和鄙视,一并把暴力渗进了李某某的生命里。

一个人在心理上受到破坏,一定会对自己或外界进行攻击,这是心理铁律。以李某某的家庭氛围和阶层氛围,已经明确地建立了对屁民的心理优势,当然不会对他的自我进行攻击,而是对外,对更弱者。

可以说,体制对权力者的溺爱,和李爹对儿子的溺爱、上流社会对自己子女的溺爱是一体两面。他们稳固自己的权力、利益、身份和对平民的心理优势,但让自己的子女延续、加剧对平民的祸害。

只是,这造成了两个后果:

A.虚伪传递到下一代,使下一代很难面对自己的内心,因此心灵容易被破坏。

B.老年得子之人,几乎都有一种近乎变态的溺爱,这加剧了对孩子心灵破坏的程度。

这里的心理很简单:一个人年老了,死亡恐惧日益逼近,生命的意义逐渐丧失,而有了一个小孩,尤其还是年轻老婆生的,则在和别人的对比中,在和自己过去的对比中,恍然有了年轻的感觉,生命似乎有了格外的意义。这对于老去、死去焦虑的治疗,比装嫩的心理效果好得太多了。而为了抓住这种感觉,就必须在心理上把自己和子女绑定,把自己的很多想法投注到子女那儿,对其包容溺爱。总之,要在心理上构成两位一体。

一个普遍的心理规律是:对子女溺爱,几乎就是在培养一个人渣。不同的只是,平民对子女的溺爱只能自食其果,让子女埋怨为什么他爸不是李刚而是你,甚至恨你,成为家庭的祸害;而上流社会对子女的溺爱,则是在祸害平民。

无论何种溺爱,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在培养子女在社会价值排序上和别人的对比,培养子女的自私、自大、冷酷无情。他会认为任何人都欠他的,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弱者(父母或他人)下手。

我们来看两个版本。

A.平民的版本:当一个人对小孩溺爱时,在他心理上会发生什么?发生的是:“你们对我好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不能满足我的要求,让我混得比别人惨,你们就对不起我,我会恨你们,我要报复!”极端的情况是:“为什么别人的爸是李刚,而你不是?”

这样的孩子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受挫时,会归罪于父母的没出息,会恨父母让自己的存在如此耻辱。他挑战不了强者,但父母的窝囊却是他下手的对象。

B.权贵富人阶层的版本:当一个人对子女溺爱时,在子女心理上发生的是:“好啊,你让我觉得我多么牛13,多么伟大,我想要什么都可以,想做什么都可以。而且,你还可以罩着我,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按这个逻辑一推,他在家里是老大,也要在外面耍威风才能爽。父母和背后的东西,是支撑他耍威风的一切,是他强大的后台,他当然不会去挑战,而是去对那些可以让他有心理优势的东西下手。

17.分赃游戏的公平,并无法改变它是一场分赃游戏我们不是为了破坏体制,也没有能力破坏体制,我们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

和药家鑫、李某某不一样,档次更高的变狠是在暗处的。针对各种“官二代世袭”,我想说,别表示震惊了,我们不是外交部。看清楚为什么“官二代”集体世袭,也许更为重要。毫无疑问,当一个“官二代”在考公务员的名义下被安排进体制内,或是在官场里被安排当官,在某些程序上“犯规”的话,肯定会违背我们的道德直觉,我们会感觉受到伤害。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假如换一个平民子弟挤进去,或是被安排当官(注意,在既有体制下,首先是组织的“安排”,其次才是你被“当选”!),民众被吃的命运,就能得到改变么?

不错,“官二代”世袭公务员职位或官位,如果程序不正当的话,就挤掉了平民子弟考公务员的机会和体制内其他人的上升空间,机会根本就不公平。但是,这只是利益集团的某个位置,归根结底是拿给了谁坐的问题。

请问,对于无法挤进体制内改变命运的平民百姓来说,谁当公务员,谁被安排当官,有区别么?

说实话,我真看不出区别在哪儿。

我们的愤怒确实是真的。但如果要给这种愤怒泼一下冷水,那就是,我们只是在愤怒成为狼的机会不公平而已!

我不认为这种愤怒有什么伟大的。它最好的结果无非是成为狼的机会公平些,让羊也有一个狼亲戚,但绝大多数的羊仍然是被吃定了!

分赃游戏的公平,并无法改变它是一场分赃游戏。

18.变狠的世界里,人们总会有“被迫害妄想”

被迫害狂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欺骗、跟踪、下毒、诽谤或阴谋对待等,往往会变得极度谨慎和处处防备,小小的轻侮可能就被放大,变成妄想的核心,时常将相关的人纳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这种人自己总认为有个别人或个别团伙要加害于他,每天都感到痛苦不堪。他抓住一些极为脆弱的事实充当蓄意谋害他的证据,这种情绪逐渐蔓延到他的生活,迫使他做出荒谬的举动,甚至是产生杀人的冲动。

当某些“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星二代”祸害平民时,要别人不愤怒是不可能的。

不仅愤怒,还有戾气。我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心态:被迫害妄想。上层社会的人有,底层也有。

被迫害妄想最集中的体现,是厦门陈水总纵火案。明明死的就是平民,但网络上无数人居然同情陈水总,因为他在没有活路后反抗了,好像他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迫害。

这些人好像看不到相关事实:46条无辜生命被残忍剥夺,纵火者有性格缺陷,他并不是无法依赖自己或国家而活下去。

为什么现在无论既得利益集团,还是利益被剥夺的中下层社会,都有被迫害妄想?

对于既得利益集团来说,他们的被迫害妄想有特定的内容,担心被“清算”,被“打土豪分田地”。此前他们对中下层的剥夺,在积累起来的社会情绪中,引发了自身的恐惧。作为可能被“清算”的神经过敏的预先防御,被迫害妄想就是治疗恐惧的药方。它还具有另一功能:固化既得利益集团对中下层的恨以及由他们所主宰的剥夺秩序。

利益被剥夺的中下层所产生的“被迫害妄想”,内容和功能恰恰相反。这种“被迫害妄想”的背景就是实际的“迫害”,诸如强拆、限制上访者的人身自由、贪腐、权力资本的掠夺、机会不平等,等等。作为“公共经验”,中国人已经非常熟悉。在这个背景下,中下层会产生一种被剥夺、被伤害、看不到希望又反抗不了的感觉。为了在心理上防止受到伤害或再受到伤害,把与自己生活处境所对应的责任给推出去,以及获得有正义感支撑的道德优势,人们就会强迫自己产生“被迫害妄想”。它相当于一种另类的“弱者的武器”。

19.政府最先变狠

一切好像又要扯到改革的问题,扯到政府该怎么干的问题了。最关键的是,政府不能变狠。就是说,要进行正确的定位,回归职能。

◆谁愿意掏钱去请一个人来强制自己呢?

改革说穿了,无非就是要“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个人的归个人”。但30多年了,时至今日,在政府权力的越位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个脆弱的市场、一个深度分裂的社会、一个个原子式却又容易被情绪聚合在一起的个人。

能否真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对新一届执政高层、新一届政府的严峻考验,也是显示他们政治诚意的试金石。其中的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改革、社会管理改革等,无一不指向对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对政府权力边界的清晰划分。

政府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人为了某种目的成立的,因此它的存在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做了什么和不做什么来进行评估。它不是公司,不是强盗团伙,不是协会组织,不是公民个体,其边界划分,决定了它的定位。越界,只能引起功能紊乱,作为一种“必要的恶”,也许就没那么必要了。

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的功能说来很简单,人们要成立它,委托它来干什么?

很显然,除非有病,没有谁会去委托一个拥有强制力的人来不准自己这样做那样做,强迫自己这样做那样做。同时,也没有谁去委托一个人来管自己本来可以管好的事情。当然,更没有谁傻到去委托一个靠自己养活的人来和自己争利,不通过立法机构就让自己掏钱,甚至侵害自己。

人们成立政府,无非是委托它去做公民个人以及社会都无法做或无法很好地做到的事情。

概括起来,政府要干的是四件大事: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自由、监管调控市场、维护社会公正。对它的边界约束,就是宪法和法律约束:依法执政,找不到宪法和法律依据的行为,不能去干。这和公民的自由相反,没有法律禁止的,公民就可以去干。

◆国家=政府+人民

追根究底一下,政府缺位、越位最重要的根源,就在于当它以国家权力的面目出现时,把自己简单地等同于国家。但事实上,国家=政府+人民,国家的意志,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但政府的意志有时候体现的仅仅是执法者自己的意志而已。

在这个混淆下,政府权力轻易就会越出自己的边界,冒充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在干自己要干的四件大事时,常常干不好,或者一有利就上。比如,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那些因为垄断了很多稀缺资源,看起来应该提供半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却又赚得盆满钵满,与民争利,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

办国有企业,首要目的就是提供公共或半公共产品,这和从纳税人那儿收税用来提供公共或半公共产品的性质是一样的。按道理,国有企业越多,越能赚钱,对纳税人的税收应该越少,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应该越好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纳税人的税负极重,公共产品稀缺,而国有企业的红利远不能被全民分享,变成了政府的收益和利益集团的收益,这相当于把国家所有的企业变成了政府甚至利益集团所有的企业。

既然如此,凭什么要让某些国有企业垄断很多稀缺的资源呢,这不是政府在办公司,让自己公司化么?

又比如,政府轻易就能把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收归给自己,但“国家所有”,逻辑上也可以是“人民所有”,国家的收益权并不只归于政府。以行政法规的方式收税,这也是把政府的行政权力等同于国家权力中的立法权。而人民从未赋予政府那么多的权力。

同类推荐
  • 处世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处世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本书共分7章:告别自我迷路、破解生活迷梦、穿越成功迷途、驱散情感迷雾、跨越心灵迷津、走出病态迷宫、自测处世心理等。
  •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1852年,他失业了。同年,他竞选州议员落败。1833年,经商失败。1854年,当选州议员。1835年,丧偶。1836年,患神经衰弱症。1838年,竞选州议会议长落败。1845年,争取党提名竞选联邦众议员未成。1847年,当选众议员。1848年,党再度拒绝提名他为众议员候选人。1849年,争取国有土地管理局局长一职被拒。1854年,竞选参议员落败。1856年,争取党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未成。1858年,竞选参议员再度落选。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人敬仰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把事做对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做对事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向。从前,有个年轻人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告诉他:“有三个秘诀:第一个是帮成功者做事;第二个与成功者共事;第三个是请成功者为你做事。”很显然,这三个秘诀里,最现实也最容易实现的还是第一个一一帮成功者做事,即跟对人,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大公司这一点尤为重要。跟对人,就等于搭上了成功的顺风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也就是说,只有跟对人.才能做对事;跟错了人,整个世界也就跟着错了。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阳光心态(MBook随身读)

    阳光心态(MBook随身读)

    快速的社会节奏带来快速的生活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生存与工作压力、无法释怀的心理负担、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压力、冲突引发的心理不适。如果不及时调节、疏导和释放,任何一种负面心态,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还特别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调试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让你轻松拥有阳光心态的同时,拥有一个快乐、精彩、灿烂、美好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公子红颜

    公子红颜

    晚唐末世,书香公子与流落民间的三公主相遇,不想山中一眼之缘,却结为半生情愫。他不爱功名,眷恋山林,为何却与皇家内斗牵连瓜葛?她本为金枝玉叶,偏偏为何却成逃犯?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选择,遇上了便是劫,是债,是一世的情缘纠缠。
  • 魅世鬼王女魔:妖临天下

    魅世鬼王女魔:妖临天下

    废物傻子?被退婚?被毁容?她是黑暗王者,女尊国的储君,冷艳无双,残暴嗜血,阴晴不定,十七岁指点江山,谈笑间生杀予夺。她本是一国储君,天之骄女,王权中尔虞我诈,乱世中杀戮无数,为世不容。一朝重生,魔障缠身,她两世辉煌,却不知情为何物。他追随她十年,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他的眼睛都看向她,她不仅是瞩目的明月,更是耀眼的阳光,她的光芒会灼伤他的眼睛,她的身影会扰乱他的心。她不知何去何从,却只为他而驻足。十年回首,前世已成往事,十年浮沉,唯一让她记得的只有他。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苍逆九天

    苍逆九天

    无无太虚衍鸿蒙混沌,鸿蒙混沌演盘古洪荒!末轮纪元,混沌界面临湮灭之局;万界归源,纪元至尊纷纷涌现。最后的鼎盛大世来临,至尊各方博弈,争相夺取那永恒刹那的不朽道机,谋求超脱,证道不朽。而那亘古传奇的不朽凯歌,正从浩瀚无垠的星空世界点点奏响……
  • 太上剑经

    太上剑经

    一部太上经,从此觅长生。一位少年,一位美少女,一把金剑,一部太上剑经,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强者之路
  • 谜宗者

    谜宗者

    他是一位衰气高中生。他也有过无限的幻想,但只是想想而已,本以为会这么糟蹋的衰气一生。直到收到了一条神秘的短信,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许偶尔废柴也可能拯救世界,因为没有人会当一辈子的废柴。
  • 撕掉采花男的画皮

    撕掉采花男的画皮

    他们用温情骗取情人的火热,用许诺骗取情人的死心塌地;他们借爱情之名,不分场合地随处猎艳,游戏人间,回过头来却还想对方跟他一样潇洒、不纠缠,对于这样的无良江湖骗子,就要撕毁他们外酥里烂的画皮,让他们遗臭万年。
  • 剑惊其艳

    剑惊其艳

    谁念谁夜雨失眠,谁为谁孤灯拭剑。千百年神仙眷侣,自古今英雄佳人。不过宝剑会锈,江湖会老。唯独情之一字,亘古长证。ps:本书背景纯属虚构,和史实没有任何关系。
  • 破凡尘

    破凡尘

    我欲随风入凡尘,奈何凡尘狼烟起!一个从深山走入都市的少年,因为有着超级无敌的身世和一个不良的师傅,被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争斗当中。从此,他失去了简单而快意的生活,更无法追求他自己的理想。可是,等到他平息所有争斗之时,却猛然发现,原来……
  • 冥王宠上天之彼岸花开

    冥王宠上天之彼岸花开

    她曾站在21世纪的巅峰,当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她洒脱地葬身火海,醒来时却已经不同往日。她和他皆是满手血腥,上天注定俩人要相遇,只是不知要历的是谁的劫,再续的是谁的情。他说,“我会对你很好,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可是你为什么非要选择他?”她说,“因为他的心里没有天下苍生,只有我。”1V1,男女主强强联手,虐尽渣男渣女。
  • 伏邪异闻录

    伏邪异闻录

    一个少女从四岁起十六年的生日都做着同样一个惊梦,在梦里救了她的那个人到底是谁,这又暗示着什么?她在性命攸关时与师父结缘,拜师到茅山门下学艺,这一路又会发生什么?她的宿命到底是怎样的,她又为什么与高冷的小师叔似曾相识…梦境,亦实亦幻。人生,亦正亦邪。小说,亦真亦假。读者,亦痴亦嗔。水中楼台镜中月,人间是非何处寻。究竟魔道正道孰是孰非,且洗耳恭听。万事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轮回。该来的躲不掉,不该来的你也追不着。详情请见《伏邪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