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1600000013

第13章 变狠是如何炼成的?(1)

21.一个人走不出过去,就一定和现在过不去,甚至和别人过不去

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源于一个疯狂男人的报复行为,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也从未因为自己的暴行而受到过法律的制裁。他难以捉摸,善于制造谜题,他曾让整个美国都陷入恐慌之中。

一个人变狠的极端,恐怕就是成为冷血的杀手。很久了,当我看到中国社会中那些杀人者大多“性格孤僻”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人:周克华。

我比较得意的事情有几件,一件是在2012年的云南巧家县爆炸案中,针对当地官方提供的“证据”,以及公安局长拿前程担保,通过心理分析断定,嫌疑人赵登用绝对不是官方所说的那样是“报复社会”,后来事实证明,心理分析不是吃素的,对语言的心理分析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另外一件,就是在南京“爆头哥”(即周克华,当时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周克华)事件中,我对华人神探李昌钰的挑战,他怀疑“爆头哥”有同伙,我则仅仅从警方披露的有限信息断定他绝对没有同伙。

2012年1月,南京警方最早披露的周克华的特征如下:

A.不喜欢与人交流,购买早点时用手势指点,直接给钱,不说话,常戴帽子,尤喜戴鸭舌帽、墨镜与手套。

B.喜欢上网。

C.性格孤僻,沉默少语,独来独往。好,从以上有限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马上就可以做出判断,他属于我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一书里讲的自卑型性格,属于自卑型中的“冷血杀手”类型。

1.他获得心理生存的方式是向外攻击,无道德焦虑,故不可能自首。心理极为强大,故不可能投降;2.他可能曾受到贫穷刺激或他人羞辱,自认为不该混得惨,或自认为有能力,因此绝不像很多自卑型的老实人那样认命,而是要通过伤害有钱人或抢钱来报复;3.他的心理模式是: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窥视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看不见自己,然后突然给予致命一击;4.他不对世界开口说话,但在心里面,一直对世界说狠话;5.他极为自负,并且不会信任任何能够给他带来威胁的人,尤其是男人。

2012年3月,华人神探李昌钰到南京,谈到“爆头哥”时,说他可能有同伙掩护逃跑。但他错了。

因为:从“爆头哥”心理和性格上分析,这绝无可能!

他的心理和性格决定了他一定是单打独斗,独来独往,不可能有同案犯,因为有同案犯就意味着对他能力的贬低,有同案犯就意味着有人知道他,可能把他暴露,如此一来他在心理上就陷入了灾难。

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克华没有同伙。他唯一信任的人,不过是一个女人张贵英,但她只是他心理和情感寄托的一个对象,再在内心里对世界说狠话的人,也不可能完全孤独,而是要通过某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人和这个世界建立心理的联系。

再看一下周克华从小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我们就会知道他为什么成为“爆头哥”。

1.父亲曾是城里人。从小极少与人交流,向世界封闭自我、保护自我的心理模式,对贫穷不甘“认命”。

2.爱看武侠和侦探小说:通过幻想自己有力量窥探这个世界来获得心理优势。

3.体育锻炼,甚至“练武”:不仅在心理上幻想自己有力量,也让自己在身体上有力量感,以对世界造成震慑。

这种心理发展的极端,就是玩枪。他在心理上,把自己变成一把枪。以上几点,已经注定了自卑又自负,但又无法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周克华,一定会对这个世界出击。一个人走不出过去,就一定和现在过不去。而周克华,同时还和别人过不去。

22.一个人越是在世界面前隐匿自己,他对世界下手就越狠

在他们看来你只是个怪胎,就像我一样。他们现在是需要你,但是等他们不需要了,就会像对付麻风病人一样把你赶出去,他们的道德、准则,就是个冷笑话。一遇到麻烦就全扔到一边了,他们的优点是很有限的,我会让你看到,到了紧急关头,这些所谓的“文明社会的人”,就会互相吞噬。你看,我不是怪物,我只是颇有远见。

--《蝙蝠侠·黑暗骑士》

和周克华一样,还有另一个人也是性格孤僻的:2012年美国影院枪击案嫌犯詹姆斯·霍尔姆斯。

当然,性格孤僻的人,并不一定会成为冷血杀手,这里要澄清一下。我们不可能得到杀手更多的资料。但从公开的资料上,足够看清他们为何如此大开杀戒的心理过程。当我看到霍尔姆斯自称“小丑”,以及有“基本不和别人说话”“住所的灯一直黑着”的特征时,我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干了。他的出现,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加藤智大。2008年,这个日本著名的“宅男杀手”先是在网上发布预演,接着在东京秋叶原闹市驾驶卡车撞向人群,持刀杀人,共造成7人死亡、11人受伤。

我想到的还有赵承熙--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的那位枪手,他杀死了32个人,然后自杀--以及中国的马加爵。

当然,也许还可以提一下其他中国人,比如郑民生。不过,郑屠在心理上是另一个物种。霍尔姆斯、加藤智大、赵承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性格孤僻,对世界隐藏自我。

显然霍尔姆斯、加藤智大在心理上更像是同伙:只有扮演成一个恶魔,杀人就像是演戏,他们才敢杀人。

◆狠人在暗处,就感到安全了

还是看一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吧。霍尔姆斯深居简出,不和人说话,晚上也不开灯;加藤智大是宅男,而且早前就离群独处;赵承熙更有意思,别人问他话他不理睬,他写自己的名字只是写一个问号,上课时总是戴着帽子且不与人交谈。

大多数人都有把真实的自我隐匿起来的倾向。如果我们在明处,别人在暗处,在心理上是很危险的,这意味着别人可以随时进攻,而我们无从防御。但这几位玩得太夸张了,很不正常。而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懂一点心理分析的人来说,他们恰恰把自己给暴露了。

很清楚,他们这样玩,意味着从心理上认为外界是一个危险源,他们撤了,退回到了自我的家里。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心理上是如何和世界打交道的。一个表演型性格的人,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表演的舞台,最希望获得关注,他只有把自我凸显出来才能找到存在感。但一个自卑型性格的人,如果心理弱小,出现在人群中时,心理上往往没有安全感,只有躲在一边他才自在。

极端之处,就是一个人会有一种“吞没焦虑”:如果和别人有联系,如果感觉有人看他,就是说,如果他的自我暴露在世界面前,他就感觉到有被吞没、融化、毁灭的危险。

因此,为了在心理上保护自己,他要做的就是不说话,玩“隐身”,斩断和别人的联系,似乎这样,别人就不认识他,因此当然也无法在心理上打击他,他就安全了。

◆内心被破坏的人找存在感的方式就是攻击

不知道是童年或少年的什么经历让霍尔姆斯变成了这样的人。也许他母亲清楚。

如果一个人为了在心理上保护自己,仅仅是把自我隐匿起来不让世界看到,那就不会发生什么了。致命的是,他撤了,但还没有变成一个完全活在自我世界的疯子,因此在心理上,仍然要和世界玩。

无论是杀手本人,还是其他无辜者,就栽在了这上面。对于加藤智大来说,他想挣钱,混得好一些。对于赵承熙来说,他屈服于主流价值观,对贫穷敏感,仇恨富人。霍尔姆斯到底想干吗暂时不清楚,但从心理上讲,当一个人因为外界的危险而撤退回自我世界时,只是在心理上可以保护自己,但一定激起了存在感、自我价值感的焦虑,并且还有力量瘫痪的感觉。

而一个没有存在感、自我价值感、力量感的人,在心理上是无法生活的。这一点,网络上中国的低级“文青”们可以证明。他们没什么能力,却又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找存在感的方式就是以小流氓的腔调骂书、骂电影、骂人。

对于霍尔姆斯来说,祸根就在这里埋下:他要找到存在感、自我价值感、力量感,不可能一直待在黑暗里,必须把自我亮出来让别人看到,即和别人打交道,但是,由于他的心理保护,不可能这样玩,那么怎么办?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攻击、毁灭这个世界,给它心理震慑。

换句话说,他骨子里有从黑暗中冲出来,震慑这个世界,迫使它重视自己的存在的冲动。然而,本质上,一个逃回自我世界的人,都是心理弱小的人,他要敢对这个世界痛下杀手,最起码必须获得仇恨这一情绪的强有力支持,还要借助于其他心理策略,把自己想象、扮演成一个英雄或坏蛋,进入某种“剧场心理”中。

扮演成英雄,杀人时就充满了“正义”赋予的力量;扮演成坏蛋,则是让人害怕。在心理上让人害怕,自己也就有胆了。

让自己最有胆子的一个情境,也是这些杀手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剧场心理”搞得很真:比如,他想象着自己是一个坏蛋,突然从黑暗中冲出来大开杀戒,人群猝不及防,受到他巨大的心理震慑,然后,他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充分体验到存在感、自我价值感、力量感。

加藤智大就是这样干的。

◆扮演一个角色后,狠人才敢杀人

在杀人前,加藤就在网上预告,写日记,其实就是在预演,在心理上进入角色。而杀人时先驾驶卡车撞向人群,相当于一个开场白。

他的日记忠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梦想--独占新闻头条”。霍尔姆斯玩得更真,更有剧场心理,可以说,他把杀人的戏剧化推向了巅峰。

当他出现在《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首映现场时,一袭黑衣,穿着防弹背心,戴着防暴头盔和护目镜。这反映出他仍然把自我隐匿于黑暗之中,并强化了心理上对外界的威胁。

和加藤智大一样,他也先来了个开场白,以更好地进入角色:投掷了催泪弹或烟雾弹。

进入角色后,他朝天开枪,在心理上表明,自己完全控制了局面,占据了心理优势,接下来想怎么干都可以。然后,他向人群开枪。开始人群以为是玩电影音效或恶作剧,后来人们的惊恐、死亡,彻底暴露了他们在霍尔姆斯面前的心理弱势。他可能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那种快感。

当他被警察抓到时,还沉浸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回答警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小丑”。

23.狠人在暗处

这是一个经典的案例。2007年的春天,一个平常的下午,赵承熙持枪冲进学生宿舍和教室,射杀了32个师生并吞枪自杀。

◆你在暗处,就可以解除别人的武装

据媒体披露,赵承熙一家移民美国前,曾在韩国首尔道峰区仓洞地区租房生活。当时的房东任凤爱说:“赵承熙一家当时住在半地下房间,虽然不知道他父亲做什么工作,但可以看得出他们一家生活非常艰难。他们移民前曾说,因为生活实在太难过,所以他们觉得倒不如去陌生国家闯一闯。”到美国后,他们家开了间洗衣店。

比之霍尔姆斯,赵承熙的心理世界更怪诞,难以理解。他性格十分孤僻,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行为诡谲。不仅如此,他一直玩“隐身”。

据他的同学回忆,在2006年文学课新开课第一天,学生当时都自我介绍,而赵承熙一句话也不说。学生都在签名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赵承熙只写了一个问号。当老师问:“你是叫问号吗?”他什么也不说。

他的同学朱莉·普尔说,赵承熙上课时总是坐在后面,戴着帽子,很少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他们所在的系不大,但赵承熙“像个匿名者,从不与人交谈”。尽管这样,赵承熙在2005年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尾随和骚扰了两名女同学,受到校方的警告。

制造“校园枪击案”前,赵承熙给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寄去了一份包裹,里面有他手写的23页宣言、43张照片和28份录像资料。他在宣言里发表了对富人和享乐主义的仇恨,并扬言“报复”,说自己“死得就像耶稣基督那样”,“以激励未来的弱者和那些无防备能力的人”。照片里呈现的是他各种暴力的姿势。

为什么赵承熙不与人交往,宁愿别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宁愿别人不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存在?这一切和他最后杀人有心理上的逻辑联系吗?他的心理问题,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已经不够了,我们必须深入到“人的存在”这一层面。

我想先请问: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躲在黑暗中窥视他人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偷窥已成了一种普遍的心态和社会病。这种“我在暗处,他人在明处”的窥视,之所以让偷窥者感觉很爽,是因为在偷窥者的心理上,他感觉被窥视者毫无防御地暴露在面前,除了获取了某些满足感,也许还有一种巨大的心理优势。

被偷窥是一个烦扰人、主要针对女性的问题,“窥视癖”总是容易被认为是“变态”。在心理上的确可以这样说,但剥去“变态”的外衣,它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存在”的问题。它作为心理问题,不过是对存在的问题不正常的折射或表现罢了。

◆在心理上撤了,并没有结束

按心理分析的思路,要理解赵承熙的心理世界,解释他那些“怪异”的行为,就有必要追溯他的童年史。他的孤僻性格其实很容易明白,可以肯定地推断,他在成长过程中曾因贫穷而经历过某种心灵上的创伤。

这样的心理创伤在后来如果不能得到克服,在外部世界面前就会持续处于一种心理弱势的状态。如果他的自我仍然具有社会自我的内容,甚至更多的是一种假自我,在潜意识里仍然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那么,他要么通过社会公认的成功来获得心理强势地位,就像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那样,从赤贫奋斗到人生的巅峰;要么就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退回自我的躯壳,自我封闭,仇视他人,最终成为变态的杀手。

从赵承熙的一系列表现看,他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别人问他话他不理睬,写名字只是写一个问号,上课时总是戴着帽子,且从不与人交谈……这一切都表明,他企图把自己的存在从现实世界剥离出去,让自己在他人面前消失。如果别人不注意到他,如果别人不知道他是谁,他的存在就没有暴露在别人面前,他就不会被别人吞噬。显然,为了避免自己处于心理弱势,他必须不被别人看见。

但并不是所有的性格孤僻者都像赵承熙那样是基于心理弱势。事实上有另一类避世者,比如“世外高人”,则恰恰是基于心理强势。他们的自我要么已是一种虚妄,要么已抽去了社会自我的内容,看穿了世界的幻象。因此,他们切断与世界的联系的心理动机并非恐惧,而是轻蔑或厌恶。这一点决定了他们对外部世界很难具有攻击性。

而赵承熙不是。外部世界的存在总会给他以强烈的刺激,因为在心理上他与外部世界仍然是同构的,仍被社会自我主宰,比如他还要上大学,还想接近女生,还按贫富对应的社会评价标准仇恨富家子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是退回自我的躯壳内,仅仅是向内攻击,如自杀,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还必须否定和反抗外部世界,利用对外部世界的攻击来获得心理强势,保证心理上的生存。

同类推荐
  •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内容简介:乔布斯——一个打败比尔·盖茨的英雄式人物,一个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艺术家,一个雕刻生活的狂想家!《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踏着乔布斯成功的足迹,认真剖析了他从成功到失败,并再次走向成功历程中的风风雨雨。乔布斯有着自己天才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他对任何事情孜孜以求的苛责态度。
  • 自助(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自助(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寻求生命的价值、用饱满的热情生活、从容应对生活、追求伟大、让智慧拯救灵魂、在思考中获得力量、追寻美的生活、品味记忆的美好、让思想变得崇高、倾听心灵的声音、关于恶的随想等。
  • 天生你狂:我有一个大梦想

    天生你狂:我有一个大梦想

    本书是一本关于梦想的著作,内容包括: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有一个大梦想、我因梦想而不同、我的“三为”行动、我的梦想事业、梦想是所有语言中最璀璨的词汇、关于梦想的对话等。
  • 心理学博士不会告诉你的读心术

    心理学博士不会告诉你的读心术

    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为了这个目的,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本书对认真、严谨的人,对日常人际关系感到苦恼的人,对人类心理深感兴趣的人具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通往高薪、高职位、高成就的第一本书!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抽走微软核心的20个员工,微软将一钱不值。可见,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创造出亿万价值,其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管理者,更是因为他旗下的员工。本书结合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真实案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和操作性。
热门推荐
  • 创世之神特嚣张

    创世之神特嚣张

    一次背叛,一次死亡,她心已死。一次相遇,一次关心,他让她的心重新复活。冥冥之中注定要她来到这个拯救天下苍生,即便未来可能很危险,她和他已经奋不顾身,是为了什么?这已经不重要了,和你一起携手天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后,让我们站在人生巅峰,笑看风云!
  • 一诺倾情:妖孽千金狠绝色

    一诺倾情:妖孽千金狠绝色

    她原是某著名上市公司的总裁千金,下一任首席执行官本应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却在与未婚夫的订婚宴上狗血的踩到自己的裙摆从楼梯上摔下来,从此挥别白富美生活,甩开高富帅联姻,走上狗血剧穿越。初临异世,有一绝色渣男送来稀世珍宝——一枝树根作为退婚大礼。又来毒姐邀请至万兽窟一游,本本着能忍就忍的某女终于忍不住,是可忍啥不能忍!一朝异魂入,不料树根竟为聚灵树根,万兽窟中收异兽,万千妖兽为小弟!笑我是废物?那就废了这天下!本是一身男装潇洒在人间却难挡桃花朵朵开。“娘子放心,在旺的桃花,为夫都能掐了他!”
  • 天道情伤

    天道情伤

    一个注定要改写一个时代的人,一个在命运之外的人,却又命中注定的人,在天地异变,飞仙不再的时代里,他要怎样以一人之力打破天地禁锢,让飞仙再现,究竟到最后是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重获新生,还是连同末日一起消亡,永坠炼狱。以他为起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无敌战队

    无敌战队

    虽说世界上数百个国家每天都在勾心斗角,但是这个时代的世界,堪称为人类诞生以来,最为繁荣和谐的时代。作为世界最大的罪犯,全世界第一公敌林轩辰,他对抗世界级强国颇有不得已之处。作为公敌总难免要死,意外死亡之后才能进入的世界,让他能力升级,纵横天下无敌手。他组建的无敌战队,面对无数怪物创造了零死亡奇迹!世界公敌摇身一变成为救世主!
  • 当末日突然来临

    当末日突然来临

    当你某天被吵醒,睁开眼后发现世界一下子变了样,外面公交车站台不再是往日熙熙攘攘的上班族,而是一群只曾出现在电影和小说里的丧尸时,你将何去何从?这里没有魔法,没有异能,没有神奇的内功心法,更没有小说主角必备的金手指。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这里也只是多了一群丧尸的现实世界,幸存者们仅凭着一腔执念在这末日里挣扎,或许下一秒就会被藏在阴影里的丧尸扑到、、、、、这是一场无限接近真实的末日游戏,你,准备好了吗???
  • 只影徘徊的小忧伤

    只影徘徊的小忧伤

    郭敬明说,我们生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飞舞的宇宙的尘埃,我们是小小的尘埃。谁都有过忧伤,它们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是暴躁的。它们看似离我们很远,可是又与我们形影不离,似乎它们就充斥在我们生活的空气里,就像是感冒病毒,在我们不小心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攻击着我们。是的,忧伤就像是病毒。快乐有的时候会让我们暂时忘记他们的存在。有的时候,我们败给了自己。如果可以像柯南那样,真相只有一个,或许我们就可以为了凯旋而高歌。可是,芸芸众生里绝大部分的是俗人,那些人依旧在徘徊着,徘徊在自己钩织的忧伤里。如果这个世界少了悲伤,可见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无聊。年少的人总是冲动而且鲁莽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强烈而且粗鲁的。可正是这样,即使错了,最后都会被原谅,谁让我们是不懂世事的年轻人呢?谁让我们拥有令所有的人都羡慕的青春呢?如果错了,请不要阻止我;在离开前,请不要说再见。
  • 万世帝师

    万世帝师

    一个立志成为一个优秀老师的师范生,找工作处处碰壁!可是他一次次坚持不懈,坚信自己可以成功。但是造化弄人,老天好像故意和他开玩笑!已经一百次失败了。他仰天怒吼:“贼老天,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是一名老师,我要成为最优秀的老师!”突然,一道金色的光芒在五彩云朵的环绕之下投射而来,照耀到了他的身上·········
  • 续秦

    续秦

    这不是一个“秦二世而亡”的世界。秦始皇一统天下,得神秘人相助,获《治秦策》,于是大秦国运便增长了二十倍。然而国运再长,终究有结束的那一天。刘德来到这个时代,本想安安稳稳的享受着自己的小日子,却被时代的潮流卷入旋涡之中,大厦将倾,谁能扶之?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大秦续一秒。
  •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三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他生长在汉末乱世,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隐世遁名,躬耕于南阳,同时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及出山之后,又兼采管申之术,科教严明,德威并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羽扇纶巾的孔明……
  • 倾城之泪

    倾城之泪

    传说中痴心的眼泪会倾城,烟花谢,笙歌停,全城花光狠劲,浮华盛世作分手步景。倾城之泪,若你见会否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