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1600000022

第22章 另一只靴子:变狠的社会机制(2)

如果没有“我”,也就没有世界,正如没有世界也就没有“我”一样,因为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混沌一片。所以,人类要想发展生产力,创造出物质财富,就必须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前提是他必须从世界那儿分裂出来,使自己与世界区别开,并把世界当成认识的对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没有“跳出庐山”,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对象意识”之分,不要说现在有汽车电脑,恐怕人类还待在树上呢。

所以,人与世界分裂得越彻底,越能认识世界。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从近代起,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是因为“天人合一”这种关于人与世界的理解模式的严重制约,中国人没有很好地在意识上跳出世界之外看世界--用“天人合一”的眼光看世界,必然模糊一片。

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几次工业革命,再到现代高科技的兴起,人类创造了古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巨大生产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地球似乎真成了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可以让人类恣意地索取甚至掠夺。在“自我-世界”的存在结构中,作为主体的人早已把自然当成征服的客体了。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彻底地成为一种敌对关系。地球再也没有精神的灵性,它不再是一个家园,而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这一切反映在人的心灵上,构成了一种巨大的灾难。在认知上他的自我越是与世界分裂,在心灵上他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就越感觉到陌生和对立。在认知上他越是能把自己与外界区别开,在心灵上他就越感觉自己被分为两半。因此,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人呼唤出巨大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呼唤出战争、屠杀和敌对;在人享受古人想象不到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他们也被古人无法理解的心理危机、精神危机淹没。

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哲学家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神话把非生命与生命结合了起来,启蒙则把生命和非生命结合了起来。”

他们的意思是:神话召唤着人敬畏自然,亲近自然,把自然变成有生命的精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而启蒙则让人抹掉自然的神秘,征服自然,把自然变成死的客体,带入人的精神世界。正是启蒙,呼唤出了现代社会异化的幽灵。

一旦人将自然当成思想和行动的对象,主客体之间出现权力支配关系,那么人与世界的分裂就变成了人本身的分裂。在世界的客体化过程中,人也日益客体化,即从人变成物。

人与世界的异化,同时就是与自己、与他人的异化。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现代人由人的存在所产生的焦虑有可能演变成病理性的焦虑,而且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存在性神经症在现代社会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病理性神经症--包括社会上的、临床上的。

从人的角度看来,猪和神仙都没有痛苦,而人则被痛苦折磨。我们有时候挺羡慕猪,也幻想成为神仙。这真让人不知是想哭还是想笑。

可以看一下猪、人、神仙在宇宙中的存在定位。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存在,猪、人、神仙是怎么样嵌入这个宇宙的结构中的,反映在三者的精神结构上又有什么不同。

猪的存在定位相当于人还在伊甸园时的存在定位,作为一种隐喻,对应于人的动物状态。那时人没有思想,没有自我意识,却无忧无虑,严格来讲还不能称之为“人”,还没有从世界中分裂出来。这样,它就只靠本能驱动,其存在是被规定好了的。我们可以说,猪与世界是一体的,它是世界的一部分,与世界处于自在同一的状态。由于没有在意识上把自己和外界严格区别开来,猪也就不会感受到世界的威胁。它没有存在的焦虑,没有痛苦。

神仙似乎不受任何限制,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极度的自由,这种状态和没有自由的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神仙也没有一点痛苦,这种存在状态,是一种完满的存在状态,神仙已经和世界统一了。我们把这种存在状态称为“完满统一”的状态。一旦和世界实现了完满的统一,那么神仙不仅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而且没有一点痛苦,因为世界在心理上再也威胁不了他,他突破了有限性,他就是世界。

而人在宇宙中的存在定位,恰恰就夹在猪和神仙这两者之间。一方面,他变成了人,超越了自己的动物状态,不再像动物那样是一种被规定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又永远无法摆脱自己的动物状态,永远成不了神仙,永远被有限性所主宰。他从自然之家那儿走出来,永远地失去了那个家园。

他向神仙走去,却永远走不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人的悲剧性命运,或者说人的存在困境。哲学家们把人的这种存在称作一种“缺陷”--人是“宇宙的畸形儿”。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后又想回到童年。

很多人为此在心理上拒绝成长,有些人还“装嫩”。这种“装嫩”除了有意识的作秀以外,实际上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强烈需要,就是重返或体验童年。

有一种心理现象叫作“退行”,就是人在心理上想退回童年的那种状态。现实太危险了,而在心理上退回童年,则要安全得多。在童年时代,年少无知带给我们欢歌笑语,而在成人社会,到处都是陷阱和威胁。自从有人类始,几千年来就一直在讲述关于“从前”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圣经》的故事特别忧伤、凄美,也特别深入人心。

《圣经》里这样记载:从前,在上帝的伊甸园里,人类的祖先与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后来,毒蛇引诱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夏娃又拿给她丈夫亚当吃。于是,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看到自己赤身裸体,感到羞耻。上帝知道后,便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从此,女人要经受怀胎生育的痛苦,男人要终身劳苦工作,这就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从此,人类诞生。人类再也不能返回伊甸园,两个手持发出火焰的剑的神挡住了人类的“回家之路”。人走出给予他安全感和温暖的伊甸园,被抛弃到一个陌生而危险的世界,在心理上备受煎熬,便无时无刻地想“回家”。这个“家”,首先是精神上的家园,人毕生都要寻找,没有这个“家”,人在心理上就存活不下去。

“回家”,从哲学、精神分析上说就是人基于存在所产生的需要。弗洛姆认为,人有五种发源于存在的基本需要。不管这些需要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都要满足,否则人就要发疯。焦渴难忍的人一定需要液体来滋润自己,不管是清泉还是毒酒,他都要喝下去,而很多时候他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救命的水还是致命的毒液。

第一种需要是联系

人走出伊甸园后,就失去了与安全世界的天然联系,他的孤独、渺小、焦虑迫使他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人无法不与世界联系,有的只是不同的联系方式。如果我对这个世界怀着一种爱,就用爱和世界建立了联系。在爱中,我既没有丢失自己,也肯定了他人。同样,我也可以沉迷在民族、国家、明星这样的偶像崇拜中,通过把自己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来获得与世界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往往会否定我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从而破坏我的健全的精神结构,导致我心理上产生畸变。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投入社会关系之网,就是与世界建立联系。

第二种需要是超越

人从“动物性”向“神性”走去,要求人必须自我超越,肯定自己的力量。人是被造出来的,但同时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创造者。如果他不能通过创造性来肯定这种力量,也会通过破坏性来肯定它。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喜欢撕东西,即是一种“超越”的“本能冲动”。人们搞艺术、创造思想体系,即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需要在驱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体验到人的力量。同样,有的人虐待别人、虐待动物,也是这种需要的变态满足,在这种虐待行为中,人同样感觉到了人的力量。还有更极端的人制造各种暴力事件,如绑架谋杀、黑社会血腥复仇、恐怖组织自杀式爆炸袭击等等,也都是在通过破坏性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第三种需要是认同

认同的需要几乎每天都伴随人们,它是一种身份感,没有这种身份感,一个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当一个人从自然那儿走出,在三四岁以后,他就有了一个“我”,他必须认同它。所以,无论是不是真实的,他都必须相信那个说话的、走路的人是“我”,而不是别人。当然,如果他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面对他的存在本身,他也可以把民族、国家、职业、宗教之类的东西看成是“我”的一部分。比如,他可以用“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一个律师”这类存在属性和社会角色来取代它,尽管这存在属性和社会角色根本无助于说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第四种需要是寻根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人类也有返祖倾向,直到现在,动物、祖先仍然作为图腾受到人类的祭拜。童年让我们眷恋,我们总想返回童年;而我们对自然故土也总是涌上一种家园之感,这就是人类寻根的需要。我们不仅仅需要知道我们从哪儿来,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心理上返回与自然和生存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重获安全感。这一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满足,我们也会追求一种虚假的、变态的、替代性的满足,精神分析学家称之为“乱伦固恋”。弗洛姆认为,人对血缘和土地的依恋即是一种“乱伦固恋”,它的极端形式是种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第五种需要是定向

人自从终结了意识的混沌,就有了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之别,有了“我”和“世界”的区分。这就形成了一个结构。在这个结构里,人必须确认一个方向,他有了定向的需要。如果他的思考、行动不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他的理智就无法生长,他的思考、行动就会陷入瘫痪。而如果他没有外在的可以确认的对象,就无法寄托理想。人的定向就是需要一个弗洛姆所说的“方向性结构”,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迷失。

人的这五种需要,一定要在他的精神上、心理上“表达”出来--不管他采取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也正是如此,弗洛姆多次说,人的存在其实是宗教性的。人无论是信仰一种宗教,还是躲入民族、国家寻找安全感,或成为一个“消费狂”,都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对存在问题的解答。所有的文化都是宗教。神经症或精神病是个人的宗教。

44.世界逐渐变狠,我们爬出“洞穴”

柏拉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洞穴隐喻”是这样表述的:想象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通道一样宽的微弱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背对洞口面壁而坐。

再想象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就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

接下来,再想象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假人和假兽。这时,囚徒们就会看到这些东西投射在他们面前洞壁上的阴影。他们只能看到这些阴影,并且把这些阴影当成了真实的事物。

在这个时候,其中有一人解除了桎梏,跑到洞外,看到了阳光,看到真实的事物,知道原来先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阴影,都是幻象,他们完全活在虚假之中。但是,如果他试图返回去解除其他囚徒的桎梏,告诉他们以往的一切都像在做梦一样,他们所看到的是假的,跑出去看才是真的,他一定会遭到还被蒙蔽的囚徒们的围攻。

囚徒们为什么会围攻这个要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真相的人?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答案很简单:人类在心理上已经习惯了做梦,他不能承受清醒的生活,因此仇恨惊扰他的美梦的人。

正是这样,战争、仇杀、自杀、施虐……在各个时代都无法避免。它们构成了人类的历史。而在今天的中国,心理危机之所以如此严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在心理上活在虚假之中,受着莫名的力量操纵,而他却浑然不觉。

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是柏拉图所说的“穴居人”,是“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

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认识自我和进行精神修炼并不太容易。它需要我们像哲人那样思考,换一种思维模式认识世界,并加以训练。在“柏拉图洞穴”中,假如第一个挣脱了桎梏的人,由于已经习惯了洞里微弱的光线,习惯了所看到的阴影和假象,他跑到外面,刚开始一定承受不了阳光的照射,也无法相信他所看到的真实事物就是真的,他可能又退回洞里去,继续过那种“穴居人”的日子。但是,只要他忍受住阳光的刺眼,忍受住看到真实事物时对他的心理冲击,他就会获得解放。

同样,因为我们的认知模式、情感模式都是社会性的,我们已经习惯社会,在心理上无法离开社会的结构,要改变就意味着我们要从这里分裂出来,刚开始改变肯定不太适应,甚至会有焦虑阵阵袭来。但没关系,像哲人那样思考和实践,你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你只是尝试着比以前更清醒地看这个世界而已。

45.为什么总有一些纠结难以说出口?

让我们先看一下古往今来,基于人的存在困境,人解除痛苦的原理。既然人的心理问题的最终祸根是他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分裂,那么,要消除痛苦,原理就有以下几种:要么让意识混沌一片,从而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分裂得到了消除,比如疯子。

要么尽力消除自我意识,将自己完全融入外界,努力让自己变成外界的一部分,从而把外界纳入自我结构,这样,外界也就不存在对自己的威胁了。

同类推荐
  • J.K.罗琳给女人的成功书

    J.K.罗琳给女人的成功书

    “该来的总归会来,一旦它来了,你就必须勇敢地去面对。最终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能力,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小时侯喜欢马尔福一样坏坏的男生,长大后才知道像哈利一样善良的才值得去爱。《J.K.罗琳给女人的成功书》(编者肖悦)是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的人生感悟!《J.K.罗琳给女人的成功书》是比英国女王还富有的英国富婆的生活哲学!”
  •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成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做一个能让自己心灵放飞的人。用点心思,琢磨做人的道理,提升做人的修养,为自己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人,通常是那些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人。做人做到位了,事业做到位了,财富自然也就随着来了,事业自然也就成功了。
  • 培养青少年走向成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走向成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都是青少年朋友顺利通向成功之路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本书收录了培养青少年的成功意识的经典故事,通过这些哲理故事,使他们坚定目标,一路前行。让这些故事成为最有效的强心剂,为青少年们注入无限的精神力量,也希望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能在这些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 做人做事做生意做推销

    做人做事做生意做推销

    时代发展,竞争加剧,物欲横流的社会,商场如战场,怎样在这个战场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本书教你如何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稳步发展,步步为营。
  •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是禅悟后至简至真的人生境界。《读懂人生全集》是一本让你能策划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光扬自己的人生读本。借助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许多奥秘。为解决青少年朋友的困惑,从人生励志、修身、仕途、治学、人际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哲学的角度启迪人生,用生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渐渐重新开启感悟的心灵,让思想慢慢复苏。
热门推荐
  • 华佗神方治百病

    华佗神方治百病

    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家庭生活必备书,处方用药好良师,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 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你会说话,就有可能拥有一副人见人爱的好口才。只要肯下工夫练习,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可以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说话高手。《时光文库:说话的艺术》站在现实的角度,将目光投注在日常生活中,以采撷鲜活的理论和事例,提炼出浅显易懂的说话方法。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场合,为大家展示相关的说话技巧,提升大家的说话能力。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练,告诉大家如何修炼说话能力、怎样提高说话水平、掌握说话技巧,堪称一副智慧的锦囊。
  • The Passing of the Frontier

    The Passing of the Front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掠影

    英雄掠影

    纵贯古今无数载,激流横渡一叶舟。这是一片奇迹的土地,栽植出无尽高树参天。一个个英雄的传说在大地上流传,在人世间传诵,璀璨星空之下是无数充满激情的梦想。人们都相信并且渴望自己会是下一个传说(本书属于慢热型的小说,请大家耐心阅读,涉及到英雄联盟,并改变了部分英雄的背景故事,塑造更广阔的世界和英雄背景)
  • 故事营销(上)

    故事营销(上)

    曾经有人说:现代企业要突破销售的瓶颈,必须先突破市场这一块巨大的坚冰。因为长期的千篇一律的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已经使所有消费者感到麻木,甚至是回避。在这样一种毫无新意的营销理念下,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是企业界与营销人员的美好梦想而已。如何破冰?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是所有企业和营销人最关注的话题。事实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做不好的营销。
  • 心湖的涟漪

    心湖的涟漪

    本书就学校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与保护和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文书、教师学生、财务等各类档案进行全面介绍。
  •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们从服饰打扮、举止言谈、气质风度、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在做着尽善尽美的改变,因为这一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她们的前程和命运。沿着古老的文明走到今天,女性已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需要女性参与、融人乃至主导,因此对女性的形象礼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女人们也用自身独特的形象礼仪为这个世界缔造着温暖和美丽。
  • 大话之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大话之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脑子是现代记忆的易峰根本和以前的金正中的性格一点都不像,还痞痞的去调戏从小在一起的好朋友珍珍,把父母吓了一跳,后来易峰努力了一个晚上,终于让现在的父母接受了自己是易峰而不是金正中的事实,他还发现自己变帅了,而且有了一种很强的力量。因为易峰惦记着这个世界的主要事物僵尸和“驱魔龙族马氏一家第四十代传人-马小玲”,所以很快通过珍珍打听并且认识了马小玲,三人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去了日本,珍珍还真的对易峰动了心思,而易峰则开始到处寻找那些因为怨恨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在人间祸害的僵尸们。
  • 六道集

    六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热血战旗

    热血战旗

    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也是作者本人的一个成长的过程,新人新书,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