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6300000012

第12章 疗治篇(3)

【原料】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石菖蒲10克陈皮6克白芷15克炙甘草5克川芎10克

【主治】早晚鼻塞,受凉加重,流涕黏白量少,或有嗅觉减退、头昏沉重。检查见下鼻甲肿胀,色淡暗。舌质淡胖,苔白,脉缓弱。

【功效】补益肺脾,祛邪通窍。

慢性肥厚性鼻炎

【原料】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石菖蒲10克当归12克红花6克泽兰10克法夏12克赤茯苓15克水蛭3克苍耳子10克白芷12克甘草5克

【主治】持续性鼻塞,涕少,鼻甲肥大、增生,表面不平。讲话鼻音重,舌质有瘀点。

【功效】活血化瘀、宜通鼻窍。

干燥性鼻炎

(1)阴虚鼻窍失濡:

【原料】生地黄12克熟地黄20克麦冬10克百合15克白芍10克当归6克甘草6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丹皮10克桑皮12克杜仲10克

【主治】鼻内干燥、刺痒、灼热感;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干燥少津。伴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功效】滋补肺肾,润燥生津。

(2)气虚鼻窍失养:

【原料】黄芪20克炙甘草6克党参10克陈皮6克柴胡6克升麻6克当归10克白术12克玄参10克麦冬15克

【加减】食少纳差者加麦芽、山楂之类健脾开胃;舌根苔黄者加酒炒知母、酒炒黄柏清热。

【主治】鼻内干痒不适,灼热感;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干燥少津。伴倦怠乏力,面色不正,纳差食少,舌质偏淡,脉缓弱无力。

【功效】健脾益气,升清润燥。

(3)肺胃郁热熏鼻:

【原料】升麻6克葛根2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天花粉10克白芷6克杏仁10克枫壳10克生地黄2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桑皮10克

【主治】鼻内干燥不适,鼻息代热,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干燥少津。或伴口微渴,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缓有力。

【功效】清肺胃热,生津润燥。

萎缩性鼻炎

【原料】生地黄12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薄荷6克甘草6克重竹10克桑皮12克

【加减】有腰膝酸软,加热地黄、百合;牛腺、杜仲滋阴益肾;五心烦热加黄柏、知母清热降火;兼气虚证加黄芪、白术、升嘛;涕黄浊量多,苔腻,乃阴虚湿热,加茵陈、枳壳、败酱草;舌红胖,苔黄,脉缓有力者,加黄芩、知母、葛根。

【主治】鼻内干燥,鼻气灼热,失嗅。鼻腔肌膜枯萎,或有干痂。伴咽痒干咳。气候干燥时症状加重。舌偏红,少苔。脉细数。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故各证均可于主方中酌拥丹参、归尾,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地龙、穿山甲、土鳖虫之类以助活血通络,化瘀生新。

变态反应性鼻炎

(1)气虚寒侵鼻窍:

【原料】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麻黄8克细辛3克干姜10克法夏10克五味子6克桂枝10克白芷15克荆芥10克炙甘草3克

【主治】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流涕稀,恶风畏寒,鼻黏膜水肿,色苍白或灰暗。伴面色不正,倦苔乏力,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等肺脾气虚之证。

【功效】温肺固表,散寒化饮。

(2)阳虚鼻窍失煦:

【原料】白蒺藜12克白芷15克细辛6克蛇床子10克锁阳12克淫羊藿10克乌梅10克桑椹子12克赤芍15克蝉蜕6克甘草5克

【主治】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且喷嚏频作,连连不已,清涕量多如注。鼻黏膜苍白廖紫暗、水肿。伴形寒脓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等肾阳亏虚证。

【功效】补肾益气,温阳固表。

(3)郁热熏鼻:

【原料】葛根15克赤芍12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黄柏6克泽泻10克生地黄20克红花6克肉桂1克(兑服)木通6克紫草10克蝉蜕6克

【主治】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黏膜苍白或暗红,或潮红。伴口苦咽干,小便黄短,大便或干结,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止嚏。

末梢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1)阴虚鼻窍失濡:

【原料】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桑白皮120克芦根10克贝母15克玄参12克薄荷6克甘草3克

【加减】腰酸膝软、五心烦热者加知母、黄柏、牛膝之类清降虚火。

【主治】鼻腔干燥、灼热,嗅觉减退或消失,鼻、咽干梗不适。鼻腔宽大,黏膜萎缩变薄,舌偏红少苔,脉细数。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生津。

(2)肺胃部热熏鼻:

【原料】升麻6克葛根15克赤芍12克甘草6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木通6克路路通10克辛夷10克郁金10克

【主治】嗅觉减退或丧失,或伴有鼻塞,鼻黏膜暗红。口微干,大便干结,小便赤黄。舌质红胖,苔微黄。脉弦缓有力。

【功效】清肺胃热,活血通窍。

(3)血虚鼻窍失养:

【原料】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芪15克炙甘草6克酸枣仁10克木香6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穿山甲6克

【主治】嗅觉减退或丧失,并见面色不正,倦怠乏力,多梦,时有心悸怔仲。舌质淡或有瘀点,脉细涩。

【功效】补益心脾,通窍聪鼻。

(4)气虚血癣鼻窍:

【原料】黄芪20克当归尾25克赤芍12克地龙6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熟地黄15克制首乌15克淮山药15克辛夷6克石菖蒲10克甘草6克

【主治】嗅觉减退或丧失,或伴鼻塞不利,鼻黏膜色淡。并见面色不正,倦怠乏力,舌质淡或有瘀点,脉细涩。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窍。

鼻出血

(1)胃火熏鼻:

【原料】石膏30克水牛角30克生地炭20克知母12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粳米15克炒大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主治】鼻出血量多,色深红,发热,出汗,口渴引饮,口臭。检查见鼻黏膜深红而干,糜烂出血,或见牙龈红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

【功效】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2)肝火犯鼻:

【原料】龙胆草10克炒栀子10克炒黄芩10克泽泻15克木通10克车前草10克当归12克柴胡8克生地黄15克甘草6克大黄10克

【主治】鼻出血多因郁怒而发,量多势猛,鼻黏膜色深红,多伴头痛烦躁易怒,胸肋苦满,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3)虚火灼鼻:

【原料】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旱莲草10克白及15克仙鹤草12克甘草6克

【主治】鼻出血时作时止,鼻干微痛微痒,五心烦热,伴腰膝酸软,口燥咽干,时欲少饮,检查见鼻黏膜干红少津,或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干燥糜烂结痂。舌质干红,脉细数。

【功效】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4)髀失统血:

【原料】白术12克茯藩15克炙黄芪15克炙甘草1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太子参15克当归12克炙远志10克阿胶10克白及10克仙鹤草15克

【主治】鼻出血常发,渗渗而出,鼻黏膜色,伴面色不正,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夜寐不宁,心悸怔忡,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功效】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急性鼻窦炎

(1)肝胆湿热熏鼻:

【原料】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柴胡10克茵陈10克白芷15克生苡仁15克藿香12克石菖蒲10克甘草5克

【主治】脓涕黄浊量多,鼻塞重。鼻黏膜红赤肿胀,伴头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目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功效】清泻肝胆、利温通窍。

(2)肺胃实热熏鼻:

【原料】升麻10克葛根15克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赤芍12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涕难出者加皂角刺、穿山甲;头痛或局部疼痛者,加露蜂房或制草乌2—3克;身重、腹胀纳呆,加藿香、佩兰、薏苡仁;咳嗽痰多加瓜蒌、前胡。

【主治】临床表现:涕黄浊量多,鼻塞甚,嗅觉差,鼻黏膜红肿。并见头痛,发热,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功效】清胃泻火,宜肺通窍。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原料】辛夷花10克苍耳子12克桔梗10克桑白皮15克鱼腥草10克黄芩10克麦冬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白芷15克甘草5克皂角刺10克花粉10克

【功效】清泻肺胃,化浊通窍。

(1)胆热熏鼻:

【原料】藿香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胆草10克菌陈10克辛夷花10克木通6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

【主治】临床表现:鼻涕黄绿黏稠如脓,味或带臭,鼻塞,检查见鼻黏膜红肿带暗。伴头痛头昏,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细数。

【功效】清胆泻热,化浊通窍。

(2)气虚邪滞鼻窍:

【原料】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白芷15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6克石菖蒲10克扁豆15克薏苡仁15克缩砂仁8克桔梗12克甘草5克

【主治】鼻涕黏白量多,鼻塞重,嗅觉减退,鼻黏膜暗淡,鼻甲肿胀,或中鼻甲息肉样变。伴倦怠乏力,舌质淡胖,苔白,脉细缓或细滑。

【功效】补益肺脾,化浊通窍。

(3)阳虚寒凝鼻窍:

【原料】麻黄6克附子6克细辛3克白芷10克辛夷花1克苍耳子10克白芍12克

【主治】头痛,鼻塞,浊涕黏白,嗅觉减退,伴形寒肢凉,精神委靡,常感腰背冷痛,或背寒如掌大,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功效】温肾壮阳,散寒通窍。

咽喉外伤

(1)气滞血瘀:

【原料】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8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香附8克玄胡索10克

【加减】有感染而痛重加银花、连翘、黄芩、菊花;出血明显加栀子炭、三七、荆芥炭、地榆炭之类;声嘶明显加蝉蜕、木蝴蝶。

【主治】咽喉外伤后疼痛,皮下瘀血或出血,声嘶,呼吸困难,舌红少苔,脉弦。

【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2)热毒壅盛:

【原料】金银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水牛角10克赤茯苓10克连翘10克牡丹皮1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5克浙贝母12克生大黄5克

【主治】咽喉红肿疼痛,吞咽障碍,或有声音嘶哑。伴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滑数。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急性鼻咽炎

【原料】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浙贝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桑白皮10克玄参10克射干6克

【主治】顽颡部干燥不适,灼热微痛,鼻塞流涕,检查见鼻咽粘膜身长红胀,伴微发热,口微长渴,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慢性鼻咽炎

【原料】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沙参12克枸杞10克川楝10克夏枯草10克薄荷6克柴胡10克川芎6克香附6克玄参15克菊花12克

【主治】久病颃颡部干痒微痛,检查见鼻咽部粘膜红肿,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急性咽炎

(1)风寒侵咽:

【原料】桔梗10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荆芥10克僵蚕10克防风10克石菖蒲10克藿香10克法夏10克

【主治】病初起,因感寒所致,咽干微痛,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咽中痰涎增多。咽黏膜色淡红或带紫色,腭垂水肿。伴周身不适,微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涕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功效】祛风散寒,宜肺利咽。

(2)风热犯咽:

【原料】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浙贝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蝉蜕6克僵蚕10克玄参10克射干6克

【主治】病初起,咽部干燥,焮热、疼痛、有异物感,吞咽不利,痰涎多。

咽黏膜潮红肿胀。或伴微热恶风,头痛鼻塞,咳嗽。舌质略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3)热毒攻咽:

【原料】连翘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瓜蒌10克射干10克银花15克玄参12克大黄5克甘草6克桔梗10克天花粉15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

【主治】咽痛,咳嗽,痰黄。咽黏膜充血显著,淋巴细胞增生肿胀或附有脓点,颌下淋巴结肿痛。或伴发热,口渴,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慢性咽炎

(1)阴虚咽喉失濡:

【原料】玄参12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甘草6克浙贝母10克生地黄15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桔梗10克

【加减】小瘰增生、侧索肥厚,加枳壳、香附、牡蛎;黏膜枯萎,加丹当归尾、玉竹、桑椹之类;便秘加麻仁、桃仁。

【主治】咽干少饮、灼热,微痛,咽异物感,嚷吐少许黏痰。咽黏膜微肿,暗红少津,或有小瘰高突,粒小紧束,或黏膜干燥、萎缩。舌红少苔,脉细数。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2)郁热熏咽:

【原料】桔梗10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麦冬15克牛蒡子10克栀子6克薄荷6克生甘草6克木通6克玄参12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

【加减】小瘰增生加夏枯草或牡蛎;易干咳加法夏、竹茹;便结加麻仁。

【主治】咽喉干燥,灼热微痛不适,有异物感,易作干咳。咽黏膜肥厚、暗红,或小瘰增生,颗粒肥大饱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暗红,苔微黄,脉洪缓有力。

【功效】清解郁热,养阴利咽。

(3)虚咽喉失养:

【原料】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当归6克柴胡6克升麻6克甘草6克陈皮6克桔梗10克

【加减】小瘰增生加贝母、枳壳;咽干,舌质有裂纹,苔干少津加玄参、麦冬、五味子,柴胡改葛根;病程久者加丹参、桑椹。

【主治】咽喉微干微痒微痛,有异物感,咽黏膜色淡徽肿,脉络清细,小瘰增生,粒大扁平色淡。面色不正,月倦怠乏力,纳差,小便清。舌淡胖,苔白,脉缓弱。

【功效】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4)阳虚咽喉失煦:

【原料】附片10克白术10克白芍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加减】伴舌少津有细裂纹加玄参、麦冬、五味子;小瘰增生加贝母、牡蛎、香附。

【主治】咽微干微痒微痛,有异物感,咽黏摸色淡微肿。伴面色魄白,腰膝酸软,肢凉畏冷,夜尿,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或虚弱。

【功效】温补肾阳,引火归原。

(5)气郁咽喉:

【原料】法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苏叶6克生姜3片合欢皮15克陈皮15克瓜蒌10克贝母10克玄参15克牡蛎20克夏枯草15克

【主治】咽有异物感,咳少许黏痰,或有咽干燥、灼热微痛,伴情志不舒,烦躁易怒,呃逆嗳气,口苦,苔微腻,脉弦缓。

【功效】疏肝解郁,化瘀祛痰。

(6)血瘀咽喉:

【原料】桃仁10克红花6克生地黄2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丹参20克玄参15克麦冬2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主治】咽部干燥不适,微痛或刺痛感,口干,时欲漱水不欲咽。咽黏膜肥厚、暗红,脉络扩张迂曲如网,舌质有瘀点。

【功效】活血通络利咽。

急性扁桃体炎

(1)风热犯咽:

【原料】荆芥10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浙贝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僵蚕6克板蓝根20克玄参10克

【主治】新病咽痛,吞咽障碍,咳嗽有痰。扁桃体潮红肿胀。伴发热恶风,鼻塞。舌偏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2)热毒攻咽:

【原料】连翘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银花15克玄参15克大黄6克甘草6克桔梗10克皂角刺10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浙贝母12克夏枯草10克

同类推荐
  • 新编家庭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新编家庭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职业疾病须警惕

    职业疾病须警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 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本书是《针灸名医经典医案》专著,书中的针灸名医包括赵缉庵、黄竹斋、赵玉青、任守中、郑魁山、王乐亭、贺普仁等,本书正是这些针灸名医在治疗过程中的经典医案,内容来源翔实,可读性强。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中华实用养生宝典

    中华实用养生宝典

    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基本原则、精神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等养生理论和具体方法还介绍了五脏保健、养生防治亚健康、日常生活养生、传统性保健、养颜润肤、名人养生等。
  •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共收录各科方260首,每方中药饮片在8味以内,个别方超过8味但都不超10味。每方列组方、用法、功效、主治、说明,尤其说明部分,概括中医方解及其主治现代病证,分析发病机制,阐述各药(饮片)现代药理研究,以探明其方治疗作用之合理性、科学性。同时,配以中药饮片图片(少量缺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冀希望能一册在手,以备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一时之需,又能满足中医爱好者保健之需。
热门推荐
  • 图书馆占座大乱斗

    图书馆占座大乱斗

    澄空中学,C市最富争议的高中。传言说这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据说每周几乎都能看到有学生从图书馆不同的楼层飞出窗外。图书馆占座大乱斗——围绕着图书馆顶层年仅十个名额的“达成者”而展开的争夺战。以守住自己的位置为前提,向更高的楼层进发。三楼、四楼、五楼,楼层越高,学生的战斗力就越强。然而在这恐惧与刺激的缝隙间,有一群人就是竞争生存在这种夹缝里。赌上自己的生命、热血、和尊严,他们在名为“图书馆”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场炽热的、超乎想象且惨烈异常的图书馆占座大乱斗!主角叶天明就是被卷入乱斗气氛中的少年,然而随着战斗的逐渐深入,一些潜伏在暗处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集热血、悬疑、搞笑与永恒主题——爱于一体的轻小说《图书馆、占座、大乱斗》,倾力开幕!
  • 万象始纪

    万象始纪

    初混沌无极茫茫缈缈,始气化阴阳太极而生,遂万物得衍循循而进......然纪有更迭,道无所承,乃至后古而衰,不以相生相济......
  • 大陆剑客

    大陆剑客

    在混沌大陆上,有很少数的一种人,他们背着剑,孤单一人在大陆上行走,不过没人敢小看他们,他们一身凌烈的气息和凌厉的眼神,似剑出鞘的身影无一不在对这大陆中人宣告他们就是被称为大陆剑客的人。大陆剑客,又被称为是强者的代名词。(跪求崛起)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传递信心、照亮希望、50位本土总裁讲企业决胜之道。全球危机下,企业经营虽困难重重,但他们从容面对,展示了战胜危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中前辈耆老,提前布局,谨慎应对;后起之秀,主动出击。逆市扩张……在本书中,企业精英聚集一堂,高谈治企方略,以供中国企业同仁借鉴。
  • 华严原人论合解

    华严原人论合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色圣光

    七色圣光

    光芒的力量,是什么?又代表了什么?时间真的能够倒退为我们所控制么?如果可以,那么,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如果不可以······那么时间与光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人得使命又是什么?当穿越进入一个莫名与众不同的的世界时又该如何选择与生存?!当身负重任时又该如何抉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我的死人和时光

    我的死人和时光

    这世上只有死人和时光是不会改变的,我是你的死人和时光。
  • 听说暮城下过雪

    听说暮城下过雪

    “我们来做个约定吧,如果暮城下了雪,我们就在一起。”
  • 明夕何夕,已陌路

    明夕何夕,已陌路

    “过谦程,抱抱。”“抱去哪儿,床上?”“算了……”“爸爸,这个姐姐是谁?”“你妈咪。”“……”
  • 雨落的时候

    雨落的时候

    雨下得很大,每晚他不在的时候心就会痛。眼角的泪滑落在枕上,浸湿了一切。脑海里挥散不去的是他的面容,起身到阳台,看到的是他离去的身影。从原本的朋友到现在的情侣;从高中到毕业,都在一起。可为什么变了呢?“不是我不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不想再假装生气,每天戴着面具生活。”“我们之间最怕的不是没有包容和体谅,而是你我之间沉默以对,无话可说。”“既然不爱,何必伤害?”